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施工四措
- 格式:doc
- 大小:124.50 KB
- 文档页数:9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施工四措一、工程概况××变电站BTU和×××保护由于已到运行年限,元器件老化严重,已不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故按照××年技改计划项目要求,更换该RTU及保护.此次××局负责综自改造工作,为保证施工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组织方案。
二、组织措施(一)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工作负责人:材料管理员:技术负责人:班组负责人:安全员:(二)任务分工(1)××,工作负责人,负责工作现场的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计划的安排,解决现场遇到的技术问题,负责做好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2)××,技术负责人,负责工作现场的所有设备调试工作,解决施工现场遇到的技术问题,协助班长做好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3)××,安全员,负责全部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协助班长做好现场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负责工程的质量、规范及工作着装的监督工作。
(4)××,工作负责人,负责全部的后勤保障,包括图纸管理,材料管理,检验设备管理及衣食住行的管理工作.(三)计划工作时间根据X X局停电计划安排,综合各工序(包括设备、材料、车辆因素),确定工作时间为:××年×月×日--××年×月×日如遇特殊情况,工期顺延。
三、技术措施(一)综自改造施工执行技术标准1.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2.DL516—1993《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3。
GB/T13729-1992《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4。
DL/T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5。
DL410-1991《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定》6。
110kV变电站综合⾃动化系统改造⼯程施⼯组织设计⽬录⼀、施⼯组织设计纲要 (1)(⼀) ⼯程概况及特点 (1)1.1 ⼯程概况 (1)1.1.1⼯程简述 (1)1.1.2⼯程规模 (1)1.1.3⼯程承包⽅式 (2)1.2 ⼯程特点 (2)1.2.1⼯程设计特点 (2)1.2.2⼯程施⼯特点 (3)1.2.3影响施⼯的主要和特殊环节分析 (3)(⼆)施⼯现场平⾯布置图 (4)2.1 施⼯现场平⾯布置图 (4)2.2 施⼯现场平⾯布置原则 (4)2.3 施⼯总平⾯管理 (4)2.4 临时设施布置 (5)2.5 施⼯⽤电布置 (5)2.6 施⼯⽤⽔布置 (6)2.7 消防措施设置 (6)2.8 现场环境保护 (6)(三)施⼯⽅案 (7)3.1 施⼯准备 (7)3.1.1施⼯技术和资料准备 (7)3.1.2材料供应准备 (8)3.1.3施⼯通讯准备 (8)3.1.4施⼯现场准备 (9)3.1.5施⼯机具供应 (9)3.1.6施⼯⼒量配置 (10)3.1.7⽣活及办公设施配置 (11)3.2 施⼯⼯序总体安排 (12)3.2.1不停电阶段主要⼯作 (12)3.2.2停电阶段的主要⼯作 (12)3.2.3施⼯⼯序总体控制流程 (13)3.3 主要⼯序和特殊⼯序的施⼯⽅法 (15)3.3.1⽼旧电缆拆除 (15)3.3.2新电缆敷设及⼆次接线施⼯ (17)3.3.3旧屏柜拆除 (20)3.3.4新增屏柜安装 (21)3.3.5盘、柜上的电器元件安装 (22)3.3.6电⽓调试⽅案 (23)3.3.7后台监控系统调试⽅案 (29)3.4 风险评估 (33)3.4 应急处理措施 (36)(四)⼯期及施⼯进度计划 (37)4.1 ⼯期规划及要求 (37)4.1.1 ⼯期总体规划依据 (37)4.1.2停电要求 (38)4.2 ⼯期保证措施 (40)4.3 施⼯资源计划 (42)4.4 施⼯进度计划分析 (46)4.5 计划控制 (47)(五)质量⽬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51) 5.1 质量⽬标 (51)5.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52)5.3 质量管理的措施 (54)5.4 质量管理及检验标准 (59)5.5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62)5.6 ⼯程质量薄弱环节预测及预防措施 (64)5.7⼯程达标投产、创优措施 (64)5.8 执⾏强制性条⽂的⽅案及措施 (67)(六)安全⽬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68) 6.1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及管理措施 (68)6.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69)6.3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74)6.4 职业健康安全薄弱环节及预防措施 (77)6.5 重要施⼯⽅案和特殊⼯序安全过程控制 (80)6.5.1 焊接施⼯的安全过程控制 (80)6.5.2 吊装作业安全措施 (81)6.5.3 施⼯⽤电安全措施 (81)6.5.4设备搬运及开箱、安装安全措施 (81)6.5.5控制电缆敷设与电缆头制作安全措施 (82)6.5.6现场调试作业安全措施 (82)(七)环境保护及⽂明施⼯ (83)7.1 环境保护 (83)7.2 环境保护⽬标及措施 (84)7.3节能降耗措施 (89)7.4 ⽂明施⼯的⽬标、组织机构 (92)7.5 ⽂明施⼯管理措施 (93)7.6 ⽂明施⼯考核、管理办法 (94)(⼋)计划、统计与信息管理 (95)8.1 计划、统计报表 (95)8.2 信息管理 (95)8.3 电⼦化移交 (97)(九)作业现场组织机构 (97)9.1 施⼯现场组织机构图 (97)9.2主要项⽬负责⼈及部门职责 (98)⼆、项⽬管理机构 (102)(⼀)组织机构组成表、关系图 (102)(⼆)⼯程主要负责⼈简介 (103)三、技术差异表 (108)⼀、施⼯组织设计纲要(⼀) ⼯程概况及特点1.1 ⼯程概况1.1.1⼯程简述⼯程名称:110kV观澜变电站综合⾃动化系统改造⼯程招标⼈: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项⽬建设单位: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投标单位:河南恒润电⼒⼯程有限公司计划⼯期:458⽇历天,计划开⼯⽇期2013年09⽉30⽇,计划竣⼯⽇期2014年12⽉31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变电站的各个系统进行集成和自动化控制,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概念、应用场景、技术要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监测技术,对变电站的电力系统、通信系统、保护系统、监控系统等进行集成和自动化控制,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
二、应用场景1. 变电站运行管理:通过对变电站各个系统进行集成和自动化控制,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调度和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电力负荷管理: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负荷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实现对电力负荷的合理调度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和能源利用效率。
4. 电力设备保护: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电力设备进行保护和监测,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和故障恢复,提高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技术要点1. 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传感器、智能终端等设备对变电站各个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或远程终端。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故障诊断、负荷预测、设备状态评估等分析。
3. 控制与操作:通过控制系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操作,实现对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和智能化管理。
4. 安全保护与应急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保护机制,包括设备保护、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同时配备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四、发展趋势1.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将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智能化监测和控制。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变电站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用技术规范一、引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变电站的设备、系统和过程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
本技术规范旨在规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二、术语和定义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变电站的设备、系统和过程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监测子系统、控制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通信子系统组成的一体化系统。
3. 监测子系统:负责对变电站的设备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各种参数和状态信息。
4. 控制子系统:负责对变电站的设备和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实现自动化操作和调节。
5. 管理子系统:负责对变电站的设备和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包括故障诊断、设备维护和运行优化等功能。
6. 通信子系统:负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7. 监测装置:用于采集变电站设备和过程的参数和状态信息的设备,包括传感器、仪表和监测仪等。
8. 控制装置:用于实现对变电站设备和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调节的设备,包括PLC、RTU和控制终端等。
9. 管理装置:用于对变电站设备和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的设备,包括SCADA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等。
三、设计要求1. 可靠性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安全性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能够防止非法入侵和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
3. 灵便性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灵便性,能够适应不同变电站的需求,并支持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4. 互操作性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5. 可维护性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能够方便地进行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填空题1.IEC 61850标准协议的规定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物理结构上采用分层结构,由、、三层组成。
2.开关量的隔离方式主要有:继电器隔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机保护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应包括全变电站___________等的全套保护。
4.不同原理的微机保护的软件都有___________、数据采集、数字滤波、保护算法、人机接口和通信、算法流程等几部分组成。
5. 消除或抑制干扰应针对电磁干扰的三要素进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装置本身对电磁于扰的敏感度。
6.利用正(余)弦函数的导数是余(正)弦的特点,可以构成_______算法。
7.系统频率变化时,引起负荷消耗的功率变化,负荷系统的频率特性或称之为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9. 模拟量输入通道一般主要包括电压形成、、、、模数转换等功能模块。
10.断路器因某种故障原因分闸后,利用机械装置或继电自动装置使其自动重新合闸的设施称为。
11. 过程层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等一次设备及其所属的智能组件和智能单元,包含和等。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四遥”是指、、、。
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I/O接口的作用()。
A.多路信号切换B.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缓冲和锁存C.电平转换D.对I/O端口进行寻址,CPU和I/O设备进行连2.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优点的是()。
A.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B.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C.提高设备工作可靠性D.增大维护工作量,延长了停电检修时间3. 不属于变压器不平衡电流产生原因的是()。
A.变压器励磁涌流B.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同C.两侧电流互感器型号不同D.雷电流冲击4. 不属于故障录波装置作用的是()。
变电站综合改造工程方案一、变电站综合改造工程的必要性1. 老旧设备的更替随着变电站设备的使用寿命不断延长,很多设备已经超过了设计使用寿命。
这些老旧设备的使用可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行更替。
2. 提高供电可靠性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必须对现有的变电站设备进行综合改造,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免因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长时间停电。
3. 适应电网的升级随着电网的升级,变电站需要适应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满足电网发展的需要。
4. 环保和节能要求新一代的变电站设备要求更加环保和节能,在综合改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更加节能的设备和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提高运行效率变电站的综合改造能够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和运行成本,从而提高变电站的经济效益。
二、需求分析1. 老旧设备更替需要对老旧的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进行更替,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设备升级对控制设备、保护设备、监控设备等进行升级,以适应新的技术和电网的需要。
3. 站点布局优化对变电站的站点布局进行优化,以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4. 环保节能采用环保和节能的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提高运行效率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三、方案设计1. 设备更替和升级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替和升级,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站点布局优化对变电站的站点布局进行优化,以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3. 环保节能采用环保和节能的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自动化和智能化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5. 安全管理加强对变电站的安全管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四、施工实施1. 施工准备工作对变电站进行全面的勘察和测量,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和预算方案。
2. 设备更替和升级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替和升级,需要统一施工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3. 站点布局优化根据优化方案对站点进行改造,确保站点布局的合理性。
忠路35kV变电站综自设备改造及主变增容工程施工方案工程概况忠路35kV变电站于2002年10月建成投运,变电容量1×2000kVA,变电站综自采用深圳振华CDD-2000B系统。
经过近十年连续运行,变电站多套微机保护装置损坏,监控系统、远动系统基本瘫痪,安全隐患突出,加之近期主变严重过载,影响忠路供区安全可靠供电。
为保证该站安全稳定运行,公司决定改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1套,更换S11-4000/35型变压器1台,为优化改造施工作业方案,减少停电施工作业时间,确保改造施工作业安全、施工进度和作业质量,现根据3月26日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施工任务(一)变电站综自设备改造(1)35/10kV双卷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1套。
(2)10-35kV线路微机保护及测控装置11套(35kV线路保护装置3套,10kV线路保护装置8套),集中组屏。
(3)综合测控装置1套(4)24路小电流选线装置1套(5)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1套(6)远动系统1套(7)更换蓄电池18只12V100AH2、主变增容规模退出目前运行主变,将建南变电站S9-4000/35主变安装至忠路变电站现有主变位置。
3、全站一次设备防腐及水泥杆架加固补强4、微机防误系统改造全站增加网络微机防误系统一套。
(三)工程安装范围1、35kV出线间隔3个(35KV户外真空开关3台)、35kV母线TV间隔1个及相应间隔保护自动装置。
2、10kV出线间隔6个(10KV户外真空开关6台)、10kV母线TV间隔1个(10kV母线TV 一台)及相应间隔保护自动装置。
3、35kV主变间隔1个(主变1台、35kV户外真空开关1台、10kV户外真空开关1台)及主变保护自动装置。
(四)工程特点1、本工程属改造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点多面广,涉及部门多,人员复杂,必须合理安排,紧密配合。
2、施工现场与出线构架带电部位隔离,所有35kV线路继续运行,10kV忠后线、忠镇线继续运行,确保文斗、玉河变电站及忠路集镇供电。
国网重庆江北供电公司工程施工四措一案工程名称:渝北110KV光电园变电站接10KV林创分支箱配电送出工程施工单位:重庆两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批准:审核:编制:2016年6月6日目录44556671718192025一、编制说明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确保渝北110KV光电园变电站接10KV林创分支箱配电送出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现根据该工程人员设备实际情况,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和设计方案,特制定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可靠性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四措一案”。
本“四措一案”适用于渝北110KV光电园变电站接10KV林创分支箱配电送出工程项目施工作业。
1编制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重庆电网二次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渝北110KV光电园变电站接10KV林创分支箱配电送出工程工程施工设计图》《渝北110KV光电园变电站接10KV林创分支箱配电送出工程工程施工设计审查意见》等相关规定制定。
本项工程施工作业中,除应执行上述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其他有关标准规范及文件要求。
2任务来源本工程任务属于国网重庆江北供电公司2016年生产技改工程,施工任务由江北公司竞争性谈判(重庆市电力公司公开招标/重庆市电力公司公开招标江北公司框架匹配)确定。
3现场勘查情况2016年3月28日,由江北供电分公司运检部马骁组织,工程施工单位工作负责人董正军、设计单位信通余栋参加,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勘查。
4工作地点重庆市渝北区黄山大道中段二、工程概况及特点1工程参建相关单位(1)、工程项目管理单位:江北供电分公司(2)、设备运维单位:配电运检室运维一班(3)、工程施工单位:重庆两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重庆渝电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2设备运行方式及现状1、外河变电站→外科一分支箱→林电分支箱→人和光电园开闭所/财富博士开闭所2、柏林变电站→林邻分支箱→天临风景#1开闭所3施工范围及主要工程量1、从110KV光电园变电站10KV配电装置室(间隔待定)新施放1回15KV-3×400/3136米电缆至杨柳路与黄杨路交叉路口,将原天邻风景#1开闭所601柜进线电缆在此处开断,并新做中间接头,与新放电缆接通,施放完毕后,原天邻风景#1开闭所601柜电源改由110KV 光电园变电站提供。
110KV巾峰变电站全站综自改造注意事项0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对电能需求的增大,旧有的设备已不能满足电网运行发展的需要,变电站设备综合自动化改造是电网改造重要项目。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能实现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控、测量、保护及调控一体化等综合性自动化功能。
因此,综自站是变电站改造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进行综自改造时,特别是电网较薄弱的地区,一般不能实现全站停电进行改造。
既要保证运行设备安全运行,又要保证施工工程的安全、质量和工期,这就要充分做好各部分的工作,为保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顺利进行,使改造全过程真正达到可控、在控的要求。
2008年底,衡阳电业局对110kV巾峰变实施了综自改造,现将改造情况介绍简要介绍一下。
1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主要体现在对设计图纸的审核、设备选型等方面,我们先期对设计的施工图进行了详细的审核,对设备的选型提供了参考意见。
1.1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总体质量,甚至影响到工程投产后的生产效率,故做好对设计图纸审核工作尤为重要。
因此,要详细审核改造部分的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集旧设备的所有资料;必须把新设计图纸与新设备详细对照,确定改造思路,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与到货设备不符之处。
并了解变电站的现状,包括设备以及直流系统、公用系统的运行状况,信号系统的构成等等。
将新设计图纸与老设备资料对照,确定施工中要拆除和接人的设备及相关二次回路,并做好书面记录,记录要详细,确定每一个回路,每一根接线及所在的端子位置,对有疑问的接线重点记录,查找原始资料,明确其功能。
在进行审核时应将已发现的错误,提出并标识好,提请设计单位修改后再出图。
1.2设备选型是否正确适宜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如设备选型不适宜本站要求,则可能影响工作进度或无法达到要求,无法保证停送电的及时性、有效性。
110kV巾峰变该变电站原综自及保护是国电南自早期产品,不能实现遥控及遥调功能,此类微机保护及综自系统现已无备品备件,且属于技术落后产品,厂家已无完善的技术支持。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对变电站的各个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监控和控制,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定义、应用、优势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对变电站的各个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监控和控制,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
通过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智能控制,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二、应用1. 变电站监控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变电站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
监控系统可以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提醒运维人员进行处理。
2. 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变电站的各个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和控制,实现对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运行策略和条件,自动控制变电站的设备和系统,提高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3. 变电站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对变电站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运行状态的监测和预测,匡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变电站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优势1. 提高运行效率:通过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行效率。
2. 提高运行可靠性:通过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减少停电时间,提高运行可靠性。
3. 降低运维成本:通过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可以减少人工干预,降低运维成本。
4. 提高安全性: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对运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提供运行状态的监测和预测,匡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
四、实施过程1. 规划和设计: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规划和设计方案。
80年代中期的变电站保护、监控系统是由晶体管分立元件构成的插件式结构,到90年代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晶体管。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使变电站的综合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80年代中期投运的变电站,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之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老化,造成系统工作不稳定,配件来源及维修困难,变电站的微机综合自动化改造工作势在必行。
笔者参加了一个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全过程,觉得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前期工作要充分1、由于各生产厂家研发能力、生产工艺、生产业绩(用户数量)和售后服务等不尽相同,因此一定要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
我们不但要实地考察各生产厂家,而且还实地考察了各厂家的用户,而往往用户的意见是比较中肯的,也更利于发现问题。
三倍频电源发生器配以特种滤波器和多档可调补偿电感,使不同负载时的电压波形失真小于5%,也使输入侧电源功率相对减少,试验台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2、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合作厂家,这也是国家所倡导和规范的。
在招标文件中,通过技术要求书来确保各项技术参数,必要时要求厂家予以技术澄清。
招投标方式还是降低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我们就是通过招投标方式为一套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节省投资45万元。
前期工作是进行项目技术经济谈判的前提条件。
实践证明,前期工作做的充分与否,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扬州海沃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要做好统筹兼顾,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1、一般说来,变电站只负责变电站的保护和监控系统,那么要想实现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需要改造原主变的档位变送系统和测温系统、接地补偿装置、接地选线装置、无功补偿及电压调整等设备,这些设备要改造为具备“四遥”功能,其接口方式、通讯规约必须与保护、监控系统相统一,才能构成完整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在各厂家间做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
2、档位变送器原多采用自整角机旋转档位位置发送器,可采用由霍尔元件非接触感应方式构成的档位变送器,接口方式可采用BCD码或标准电压、电流信号方式。
漾头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改造技术方案编制:张先贵审核:周化文批准:2012 年6月一、工程概况漾头水电站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与湖南接壤的铜仁市漾头镇境内,在漾头镇上游约1Km处,距铜仁市28公里,是铜仁市兴建最早的电站。
电站于1986年9月动工兴建,1991年竣工投产,是引水式电站,集雨面积3780平方公里,设计水头17.1m,设计流量2×51.9m3/s,装机容量为16000 kW(2×8000 kW)。
电站上游分别有六座电站。
运行至今漾头电站还未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改造,设备相对老化严重,也对电站日常生产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
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2012年2月电站针对升压站进行了技术改造,并没有对配套设施(包括直流系统、同期装置、6.3KV开关柜及400V配电装置、监控系统、集水井自动装置、保护装置、大坝闸门控制箱等)进行更新改造,随着时间的推移,附属设备及二次控制系统的故障率越来越高,维护管理工作量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电站的整体经济效益。
根据这些情况,电站决定2013年起逐步实施综合自动化技术改造。
二、技改内容概述针对漾头电站设备的特点,明确这次综合自动化技术改造的设计指导思想就是本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实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全面考虑,既要保证较彻底地改变电站设备面貌,向数字化、现代化迈进,又要避免功能重复设置造成浪费,既要使改造后的设备尽可能相统一,又应保留那些可保留的装置,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这个设计指导思想,从而确定技术改造的具体内容和方案:1、直流系统:更换掉整套直流系统装置。
将原来蓄电池容量200ah增加为300ah。
原蓄电池为单个12V,更换后为单个为2.25V。
(详细改造方案见直流系统改造方案)2、同期装置:原同期装置为ZZQ-3B型,运行至今已不能自动并网且并网时间长,安全性差,已满足不了电站自动化水平。
改造后的同期装置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高速度、高安全性。
35kV变电站工程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1总则1.1 本技术规范书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张家口电网公司35kV变电站工程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未尽事宜均按国标规定执行,卖方必须保证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技术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视为卖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4卖方必须具备有效质量保证体系,提供的产品应在**电力系统的变电所运行过二年以上,且在近二年未发生严重质量事故。
1.5本技术规范书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确定。
2工程概况依据电力行业标准DL/T5103《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优先选用以下5种典型设计方案供设计选择。
2.1 典型方案1线2变,主变室内,35kV室内装配间隔,母线段出线。
1)电气主接线:35kV:1回,内桥接线;10kV:2×N回出线,单母分段接线;两侧均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2)主变:2台35KV/10KV/10000KVA双卷无载调压变压器,热备变:1台35KV/10KV/1000KVA双卷无载调压变压器,3)配电装置:35kV:室内装配间隔,母线段出线;10kV室内成套开关柜,电缆段出线。
4)所用变:35kV/10KV/50KVA变压器1台。
5)并联电容器:10kV I段、II段母线各1组电容器。
6)操作电源:直流电源。
7)继电保护:主变保护装置采用组屏方式,设于二次设备间;35kV 、10kV 保护装置就地分散布置。
8)自动装置:电容器投切,10kV系统接地检测。
9)电能考核:主变10kV侧及10kV馈线。
3总体方案要求3.1 按无人值班变电所配置二次设备,按单网络、单远动(总控或通信管理机)、单后台设计,后台监控不依赖于远动设备(总控或通信管理机)直接与间隔层设备进行通信,避免在远动设备或总控单元故障时,导致后台和远方监控同时失效。
110kV变电站主变综合自动化改造施工初探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逐渐扩大,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变电站作为输配电系统的重要环节,其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老旧变电站特别是高压变电站明显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对安全稳定优质经济的运行要求,更谈不上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管理模式的需求,而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文章主要谈了对某110kv变电站主变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施工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前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它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
文章结合某110kv变电站主变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1工程概述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某110kv变电站主变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同时取消#1主变原10kv侧母线桥,改用10kv电缆出线,并接入新的10kv高压系统;更换#1主变中性点刀闸、间隙ct;由于此变电站是运行中变电站,为了有组织地、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工作内容:1、拆除#1主变原10kv母线桥架,拆除#1主变旧二次电缆;2、按设计要求重新组装#1主变10kv母线桥架;3、敷设#1主变10kv进线电缆、电缆头制作、母线桥喷绝缘热缩相色套;4、更换#1主变中性点刀闸、间隙ct;5、#1主变综自改造相关二次电缆的敷设及接线;6、更换#1主变110kv侧开关端子箱;7、#1主变相关二次设备接入新综自系统后的调试及整组传动试验及信号对调;8、新10kv母线、电缆进行高压试验。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施工四措
一、工程概况
××变电站BTU和×××保护由于已到运行年限,元器件老化严重,已不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故按照××年技改计划项目要求,更换该RTU及保护。
此次××局负责综自改造工作,为保证施工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组织方案。
二、组织措施
(一)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工作负责人:材料管理员:
技术负责人:班组负责人:
安全员:
(二)任务分工
(1)××,工作负责人,负责工作现场的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计划的安排,解决现场遇到的技术问题,负责做好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2)××,技术负责人,负责工作现场的所有设备调试工作,解决施工现场遇到的技术问题,协助班长做好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3)××,安全员,负责全部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协助班长做好现场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负责工程的质量、规范及工作着装的监督工作。
(4)××,工作负责人,负责全部的后勤保障,包括图纸管理,材料管理,检验设备管理及衣食住行的管理工作。
(三)计划工作时间
根据X X局停电计划安排,综合各工序(包括设备、材料、车辆因素),确定工作时间为:
××年×月×日——××年×月×日
如遇特殊情况,工期顺延。
三、技术措施
(一)综自改造施工执行技术标准
1.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
2.DL516—1993《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
3.GB/T13729—1992《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4.DL/T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5.DL410—1991《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定》
6.JJG01—1994《电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
7.(87)电生供字第254号《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8.《无人值班变电站调度自动化设备运行管理规定》
9.国电发[2000]589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10.DL/T 5136--200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二)主要施工机具(见表1)
表1 综自改造主要施工机具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开工前组织参与本工程的所有人员认真学习本施工措施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有关部分的内容及施工标准及要求。
(2)所有工作人员检查自己的个人工具是否能正常使用。
(3)检查班组公用工具及设备仪表能否正常使用。
(4)各自认真研究负责的项目图纸资料及安全措施票有无疑问,如有疑问应立即向领导及班长说明。
(四)施工现场布置
(1)施工用电源应由试验电源屏、交直流屏上接取,并指定专人负责。
(2)施工现场,消防器材齐全,布置合理。
(3)与带电设备间设置围栏,并挂有醒目的标志牌。
(4)施工现场物品摆放合理、整齐,现场无多余的杂物。
(五)综自改造方案
该变电站是一个运行数十年的老站,其中进行过多次改造,工作中可能存在有电缆走向不明、电缆标号不清等现象,工作中要特别注意。
(1)为加快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在设备停运之前应提前将计划更换及新敷设的电缆,提前放置。
放置电缆前应提前打开所有的电缆通道,并做好电缆标记,电缆头尾各一个,电缆放置完毕后应及时进行临时封墙。
电缆放置应按照要求,分层放置,拐弯处应标示电缆牌。
(2)拆除旧远动屏和保护屏。
首先拆除旧电缆,各负责人要认真核对图纸确认无误后,方可两端同时拆除,退旧屏时,时刻防止勿碰相邻运行设备。
(3)安装新测控、保护屏及接线。
按照工艺要求做到,屏柜垂直放置,相互间隙合格,盘底螺丝紧固,电缆接线横平竖直,裕度适中,特别是电流回路要方便测相位时卡钳的卡人,备用芯留够充足长度。
(4)监控调试。
按照规程及厂家说明书,调试项目见表2。
表2 调试项目
四、安全保证体系及危险点预控
(一)安全管理目标
杜绝轻伤事故,消灭死亡事故;
杜绝高处坠落、触电事故;杜绝勿碰、勿整定事故;
杜绝火灾事故;杜绝机械设备事故;
杜绝交通事故。
(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总负责人:项目安全员:
安全负责人:班组安全员:
(三)工程危险点分析及其控制措施(见表3~表6)
表3 施工组织工作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表4 控制电缆的敷设及接线工作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表5 远动盘的更换安装工作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表6 监控调试工作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五、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施工开始前必须准备好工器具。
施工班组内部要按照每天的作业计划把设备和材料妥善放置到工作现场,合理确定设备材料在现场的存放时间,做到当天用当天清,保持现场清洁。
(2)工具摆放要求定位管理。
设备、材料在现场一定要摆放整齐成形,严禁乱摊乱放;机械、工具要求擦拭干净,停放安全位置。
现场工具、材料应有专人保管,并做到每天记录检查,严禁随手丢弃。
(3)设备、工具、材料、废料合理放置,保证不会给他人带来危险,不会堵塞通道。
设备开箱装箱要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废料要及时清理走。
拆箱木板放置妥当,突出的钉子、螺丝钉要及时拔去或敲弯,防止铁钉伤人。
(4)现场工作间、休息室、工具室要始终保持清洁、卫生、整齐,整个现场要做到一日一清、一日一净。
(5)禁止在设备区、控制室用餐,剩菜剩饭要自觉放人指定的垃圾桶内。
(6)废品、废料(如电缆头、电缆皮、电线头、木板纸箱、废钢材等)要及时清理,送到指定的回收点。
(7)自觉保护设备、构件、地面、墙面的清洁卫生和表面完好,防止"二次污染"和设备损伤。
(8)现场卫生设施、保健设施、饮水设施要自觉保持清洁和卫生。
(9)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工作服要统一干净,变压器上作业穿专用工作服,管理人员配戴红色安全帽,工作班组配戴蓝色安全帽,民工、临时工必须携带安全合格证,戴黄色安全帽。
(10)现场资料档案管理有序,相关施工措施、报告、验收标准等有关技术资料齐全,存放于指定的资料柜内。
(11)各班组间应协调好工作,密切配合,工作班成员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安全措施,工作中的危险点,并履行确认手续,相互关心施工安全,服从统一指挥。
(12)车辆进出现场应专人指挥,防止轧坏站内窨井盖和损坏站内绿化设施。
其他未在本方案内列出的工作应按有关厂方规定或国家标准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