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蛋白质化学 PPT2021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25
第2课时蛋白质课前自主预习一、蛋白质1.化学组成(1)元素组成:C、H、O、N、P、S等。
(2)代表物:肌肉、毛发等。
2.化学性质(1)特征反应①浓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②烧焦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2)水解反应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水解,生成氨基酸。
二、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1.蛋白质的存在:作为生命的基础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复杂多变的化合物,存在于一切细胞中。
2.蛋白质的主要作用(1)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经过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其中包括上百种的激素和酶。
人体内的各种组织蛋白质也在不断地分解,最后主要生成尿素排出体外。
(2)动物的毛和皮、蚕丝等可以制作纺织原料,动物胶可以制造照相用片基,驴皮制的阿胶还是一种药材。
从牛奶中提取的酪素,可以用来制作食品和塑料。
(3)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课堂互动探究蛋白质性质的拓展应用1.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1)加少量的轻金属盐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
加浓的轻金属盐能使蛋白质降低溶解度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蛋白质的盐析。
蛋白质的盐析具有可逆性,蛋白质的生理活性不会改变。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采用多次盐析的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
(2)在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加热或加入重金属盐(如铜、汞、铅、钡等的盐)、强酸、强碱、乙醇、甲醛、苯酚、高锰酸钾、84消毒液、过氧乙酸等物质的作用下,使蛋白质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聚沉,这种作用叫做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不能再恢复成原来的蛋白质。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采取措施灭菌、消毒、预防中毒或缓解中毒的程度,保存动物体的标本,鞣制皮革等。
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可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
2.蛋白质的鉴别、分离与提纯(1)鉴别蛋白质的依据主要有:①有些蛋白质分子中有苯环存在,这样的蛋白质跟浓HNO3作用时呈黄色。
《蛋白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掌握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蛋白质的特性,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蛋白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增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教学难点:蛋白质的性质和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试管、烧杯、滴管等。
2. 准备教学材料:蛋白质样品、试剂、实验报告册等。
3. 准备教学内容:制作PPT,设计蛋白质的教学流程。
4. 安排实验室的实验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蛋白质的性质,如水解反应、颜色反应等。
2. 展示蛋白质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3. 提出问题:蛋白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新课教学1. 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介绍氨基酸、肽键、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等概念。
2. 蛋白质的性质: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沉淀反应、水解反应等性质。
3. 蛋白质的分类和功能:介绍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如酶、抗体、血红蛋白等,及其功能。
4. 蛋白质的检测和鉴定:介绍常用的蛋白质检测方法,如双缩脲法。
(三)小组讨论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蛋白质在生物医药、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2. 分享讨论结果: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案例分析以血红蛋白为例,介绍蛋白质的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的关系,让学生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
(五)实践活动1. 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调查家庭食品中蛋白质的来源,并记录下来。
2. 课堂分享:让学生分享调查结果,讨论如何合理摄入蛋白质。
3. 总结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和讨论,给予营养学方面的指导。
(六)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分类、检测方法等。
第2课蛋白质普查讲 2 蛋白质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及其种类(1)(2021汇编,6分)下列与氨基酸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B.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五种元素,则该化合物是氨基酸C.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D.所有氨基酸的组成元素都相同,由此构成的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也相同E.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答案:C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不是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例如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共有16种氨基酸,故A项错误。
含有C、H、O、N、S五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含硫氨基酸,也可能是其他化合物,故B项错误。
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决定的,故C项正确。
大多数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也有的还含有S,如甲硫氨酸等;另外有些蛋白质分子中还有其他化学元素,如血红蛋白中含有Fe,故D项错误。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有8种(婴儿有9种,多出来的1种是组氨酸)是在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的,称为必需氨基酸,故E项错误。
2.蛋白质的合成及相关计算a.蛋白质的合成(2)(多选)(2021汇编,6分)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失去2分子的水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二肽B.在核糖体中新合成的肽链具有生物活性C.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2017江苏单科)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的方式不同E.α-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2017江苏单科)F.肽键既可以在叶绿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G.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2017海南单科)答案:EFG解析:三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失去2分子的水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三肽,故A项错误。
在核糖体中新合成的肽链无生物活性,需要经过进一步加工形成蛋白质才具有生物活性,故B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