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 中粮集团战略咨询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09
麦肯锡调研报告篇一:麦肯锡私人银行调查报告摘要麦肯锡私人银行调查报告摘要该调查报告是麦肯锡公司根据数据库及对全球160家私人银行绩效分析得出的成果。
报告分别对全球及各地区财富发展和私人银行运营状况做了表述和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了对私人银行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
由于资本市场波动性加大、低利率的大环境以及监管范围的不断扩大,私人银行业自20xx年以来面临更为复杂的经营环境。
主要表现为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很快,但营业收入增长缓慢。
一、全球财富分布正经历几大变化。
一是百万富翁增速进一步加快。
百万富翁财富目前正以每年8.5%的速度增长,预计20xx年将有1600万名百万富翁,控制80万亿美元个人金融资产。
未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个人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超高净值人群财富增长。
二是新兴市场财富份额快速提升(除北美、西欧、日本以外)。
预计20xx 年新兴市场百万富翁财富将占全球37%,其中亚洲(除日本以外)的财富份额将达到20%,超过西欧。
中国、印度、韩国、台湾占主导,中国百万富翁财富将在20xx年达到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三是亚洲私人银行业利润增速最快。
预计未来四年全球私人银行业利润每年增长10%以上,将达到70亿美元以上,其中绝对值增长35%在亚洲(不包括日本)。
同时,因为美国私人银行渗透率低,北美私人银行的利润小于西欧。
四是离岸财富与在岸财富比例仍不变。
由于监管的加强,传统西欧市场离岸财富的私人银行客户在下降,但同时新兴市场在增长,因此总体保持平衡。
二、各地区情况西欧:资产管理规模增长,盈利面临压力。
西欧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总额在20xx年仍增长8%,但利润率下降1%,仅1/4的私人银行盈利能力超过经济危机前。
主要是目前低利率环境导致存款下降,进而利润率下降。
咨询委托管理业务收费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离岸私人银行市场监管趋严使离岸业务利润率下降,甚至低于在岸市场。
导致在岸与离岸私人银行间业务发展趋于接近。
私人银行领先者与落后者差距在不断扩大,六分之一的银行遭受亏损,并购活动将会持续进行。
咨询报告某咨询中粮集团业绩管理咨询报告汇报人:日期:•项目背景与目标•业绩管理体系诊断与优化建议•激励机制设计与实施方案目录•培训与发展计划制定与实施方案•组织文化建设与氛围营造策略建议•项目总结与未来发展规划建议01项目背景与目标业绩管理体系中粮集团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业绩管理体系,包括目标设定、考核评价、激励与约束等环节。
存在的问题在业绩管理过程中,存在目标设定不够科学、考核评价不够客观、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面临的挑战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业务规模扩大,中粮集团需要进一步提高业绩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需求。
中粮集团业绩管理现状分析咨询项目目标与期望成果目标通过本次咨询项目,帮助中粮集团进一步完善业绩管理体系,提高业绩管理水平,促进业务发展。
期望成果建立科学的目标设定机制、客观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中粮集团整体业绩。
咨询项目范围与时间安排范围本次咨询项目涵盖中粮集团下属所有业务板块,包括农产品、食品、地产、金融等四大板块。
时间安排本次咨询项目计划为期3个月,包括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实施推进等阶段。
02业绩管理体系诊断与优化建议业绩管理流程分析现有业绩管理流程,包括目标设定、考核评价、反馈与奖惩等环节,评估其合理性和效率。
业绩管理指标对现有业绩管理指标进行梳理,了解其全面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业绩管理政策与制度评估现有业绩管理政策、制度是否完善,是否符合企业战略目标。
业绩管理体系现状评估03反馈与奖惩流程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员工反馈,帮助员工了解自身工作表现,同时建立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01目标设定流程优化目标设定流程,确保目标与企业战略相一致,具有可衡量性和挑战性。
02考核评价流程完善考核评价流程,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业绩管理流程梳理与优化建议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特点,设计关键绩效指标,确保其与企业目标一致,并具有可操作性。
中粮大悦城政策研究中粮集团将商业地产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经营,未来5-10年内,规划的商业地产资产总额将达到集团资产的30%(即700亿元左右),在全国布局超过20个大悦城商业地产项目。
合理的市场定位是其迅速扩张的基础,大悦城以“时尚、年轻、潮流、品位”的定位迎合了市场需求,通过多样的业态品类组合、丰富的时尚品牌组合,创造最佳的消费体验。
大悦城从诞生、发展到展开全国复制,仅用了短短4年多的时间。
2008年西单大悦城盛大开业,如今年销售额近20亿,年接待消费者近3000万人次,已成为行业翘楚。
2009年,沈阳大悦城闪耀亮相,迅速成为沈阳时尚消费的领航者。
2010年,朝阳大悦城如期开业,其诸多建筑亮点、完美的商业组合,并成功引入美国第一零售品牌GAP等,使其迅速成为北京东部的时尚新地标。
2011年,上海大悦城、天津大悦城亦将震撼出世,均将改变所在城市商业新格局。
加上安定门大悦城、成都大悦城、天津六纬路大悦城……一个大悦城的品牌家族正在迅速形成,作为中粮集团发展城市综合体战略的统领性品牌,中粮商业地产以环渤海都市圈为核心,辐射东北与西南,拓展长三角、珠三角的全国布局正在显现。
中粮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认定的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之一,涵盖住宅地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工业地产、酒店业等房地产行业的各个领域,拥有中国食品、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三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中粮地产和丰原生化3家内地上市公司。
然而与中粮集团分散的多元化业务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大而不强成为了房地产板块的头号难题。
2005年,中粮提出了打造“新中粮”的五年计划,开始由多元化向专业化战略转型,对分散的业务进行了整合。
相应的,在房地产板块内部,则选择了商业地产作为突破口,并以发展城市综合体为核心战略,以大悦城为旗帜,不但在北京成功打响开头炮,而且还轰隆隆就把战车开进天津,开进上海、杭州……短短4年,一个新的商业地产品牌横空出世,并迅速成为本土城市综合体的成功标杆,创造了中国商业地产的奇迹,并已经成为影响和改变中国商业地产格局的重要力量。
探析中粮集团的品牌战略及发展困境
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旗下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如五粮液、福临门、欧维、丸美等。
中粮集团的品牌战略着重于多
品牌战略、品牌国际化等方面,通过多品牌战略扩大在不同市场的
覆盖范围,通过品牌国际化来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然而,中粮集团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
首先,随着消费者健
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中粮集团的传统食品业务面临挑战。
其次,中
粮集团的品牌管理和营销策略滞后于时代,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
场需求和消费趋势。
另外,中粮集团在国际化进程中也遇到了不少
难题,除了本身在知名度、文化差异等方面的不足外,还受到市场
保护与贸易壁垒的影响。
此外,中粮集团的营销策略更新缓慢,AI
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也使其在品牌将领域面临一定的困境。
因此,中粮集团需要加强品牌管理和提高营销策略的灵活性,
积极跟进行业发展趋势,创新新的经营模式,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
洞察和分析,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和市场
地位。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一、中粮集团简介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
中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52 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
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 (HK0506)、中粮控股(HK0606)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和吉生化(600893)等6家内地上市公司.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集团积极投身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作为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中粮集团致力于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营养、健康的优质食品,在葡萄酒、精炼食用油、面粉、大米、啤酒麦芽、番茄制品等行业居中国领先地位,旗下的“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黄中皇”绍兴酒、“中茶"茶叶等品牌和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中粮集团还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饮料。
但因其大量使用进口转基因粮食用于生产而遭受民众的质疑。
中粮集团投资开发的海南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开发区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夏威夷。
中粮投资建设的商用写字楼、民用住宅,也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中粮集团旗下的凯莱国际酒店集团是世界酒店300强之一.中粮集团在香港拥有“中粮控股”“中国食品” “中粮包装” “蒙牛乳业”四家上市公司;在国内还拥有“中粮地产”、“中粮屯河”、“丰原生化”三家上市公司。
篇一:《该组织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该组织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的前身杭州印铁制罐厂是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和波尔亚太有限公司共同合资兴建的大型综合印铁制罐专业企业,始建于1992年10月,总投资7000万美元,注册资金3005万美元。
尽管公司设备先进,但在1997年以前,由于市场不景气,该公司一直处于微利状态。
1997年,中粮集团收购杭州印铁制罐厂全部股份和美特容器(香港)有限公司部分股份,成为杭州印铁制罐厂最大股东。
公司更名,并转由中粮集团直接管理及委派经营班子成员。
当时的杭州中粮美特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在内部,在以粮油食品贸易为主业的中粮集团中,包装实业一直都在保留或放弃、生或死的边缘挣扎。
根据2000年麦肯锡给中粮集团所做的战略咨询报告,杭州中粮美特从事的金属包装既不属于集团主业,其投入产出率又比较低(2000年净资产收益率仅为%),建议中粮集团从金属包装业中退出。
在外部,产能的过剩和竞争的无序,导致了行业的衰退,竞争格外激烈,不少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纷纷退出,包装产业差不多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的天下。
面对集团最终给予的“死缓”和外部恶性竞争的局面,以周政为首的经营班子并没有气馁。
他们认为:包装行业尽管目前竞争激烈,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品牌意识的加强,包装行业市场广阔、前景美好,因此对包装产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同时,他们也充分认识到了未来道路上的困难:只有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才能消除投资者的疑惑;只有扩大销售规模,才能充分利用产能,增强盈利能力;而要在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客户分散、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订单,就必须改变以前那种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依靠精细化管理和专业过硬的服务以增强战斗力。
由此提出了“专业专心、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
为了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中粮美特从2000年开始聘请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协助加强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2000年上半年,形成了企业新的薪酬制度和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手册,接着又用了近一年时间编制完成了企业生产技术各岗位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标准规范,同时修订《程序管理制度》和《工作责任事故管理制度》,作为作业规范顺利执行的保障。
先事后人是管理学问,先人后事是领导艺术(一)联想公司与华为公司遵循着“因事设岗”的原则,所以在员工的安排上大动手脚,尽管发放补贴等工作做得很到位,无疑也会给公司造成很大的声誉影响。
因事设岗是用人非常理性的原则,但是如果组织中的确有出类拔萃的人员,并且在企业里做出了相当的成绩,这些人员是否也在裁减之例呢?如果要把这些人员也裁减掉,无异于“削弱自己以资敌国”,竞争对手做梦都可能笑出声来。
因此,“因人设岗”也是用人的一种理性要求,这里我以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作为案例:2000年左右,中粮集团请麦肯锡咨询公司进行战略咨询,麦肯锡咨询建议中粮集团将所有的业务归并为22个业务单元(宁高宁上来后,又重组为9大业务单元),其中有一个单元就是中粮包装实业,麦肯锡这样定位中粮包装:市场较狭隘,增长率不高,建议观察两年,不行就坚决砍掉!这种定位与“留用查看,以观后效”没有什么区别。
当时的总经理周政先生(现中粮地产董事长)是拼着一股劲,要把企业做好做大,与中粮集团的上层领导多次沟通,阐述企业的发展图景以谋求集团的支持,并邀请集团的领导们来公司参观视察,现场了解包装实业部的工作情况,集团原董事长周明臣和新上任的宁高宁董事长,在经过充分考察之后,认为包装实业部的管理层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作风过硬,并没有采纳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意见,反而下大力气发展包装业务(投资、兼并、全国设厂),成为中粮集团的九大业务单元之一,在自己所属的行业里做到了行业的领导地位!并于近年香港联交所上市。
这算不算是因人设岗的最佳案例呢?当企业老总说“你有多大能耐,给你多大舞台”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承认“因人设岗”的事实,如果不是这样,这些杰出人才很有可能跳槽到对手的公司里去了,终究来说这是公司的损失(以后要找同样这样有水平的人,恐怕不太容易)。
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遵循“先事后人、因事设岗”的原则,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能去做“先人后事、因人设岗”事呢?这里也是有原则可寻的。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一、中粮集团简介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
中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52 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
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 (HK0506)、中粮控股(HK0606)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 (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和吉生化(600893)等6家内地上市公司。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集团积极投身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作为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中粮集团致力于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营养、健康的优质食品,在葡萄酒、精炼食用油、面粉、大米、啤酒麦芽、番茄制品等行业居中国领先地位,旗下的“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黄中皇”绍兴酒、“中茶”茶叶等品牌和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中粮集团还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饮料。
但因其大量使用进口转基因粮食用于生产而遭受民众的质疑。
中粮集团投资开发的海南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开发区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夏威夷。
中粮投资建设的商用写字楼、民用住宅,也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中粮集团旗下的凯莱国际酒店集团是世界酒店300强之一。
中粮集团在香港拥有“中粮控股”“中国食品” “中粮包装” “蒙牛乳业”四家上市公司;在国内还拥有“中粮地产”、“中粮屯河”、“丰原生化”三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