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培训(全)
- 格式:doc
- 大小:804.00 KB
- 文档页数:117
质量工程师培训教材第一章:质量工程师的角色和职责1.1质量工程师的定义质量工程师是指在企业中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维护的专业人员,他们通过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等工作,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1.2质量工程师的职责(1)参与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2)建立和维护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运行;(3)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4)参与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5)组织内部质量审核,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和改进;(6)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核;(7)对客户投诉和退货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出改进措施;(8)组织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第二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1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等活动,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2质量管理的原则(1)客户导向: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为首要目标;(2)领导力:领导层应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并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3)全员参与:所有员工都应参与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和技能;(4)过程方法:将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以提高效率和控制效果;(5)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进行管理,以提高整体效果;(6)持续改进: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7)决策依据: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8)供应商关系:与供应商建立互利的关系,提高供应链的质量水平。
2.3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1)统计过程控制(SPC):通过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2)六西格玛管理:通过减少过程变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3)质量功能展开(QFD):将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具体要求;(4)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识别产品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及其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5)根本原因分析(RCA):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6)持续改进团队(CIT):通过组建跨部门的团队,推动持续改进活动。
质量工程师培训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第一节质量及相关术语第一节质量及相关术语第二节质量管理及相关术语第二节质量管理及相关术语第三节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第三节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第四节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四节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内容提要学习要求:1、理解掌握质量、质量管理及相关术语。
有关的术语有:质量、特性(固有、赋予特性)、要求、过程、产品、质量特性(软、硬件质量特性、分类);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管理体系。
朱兰质量螺旋曲线、质量环、朱兰质量管理三步曲。
2、了解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3、理解掌握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4、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国际三大质量奖第一节质量及其特性•质量及相关术语•质量特性•质量特性的分类一、什么是质量?质量管理专家的定义质量管理专家的定义1.“质量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克劳斯比(符合性);(生产者)2.“产品在使用时能够成功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朱兰(适用性);(消费者)3.“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质量无须惊人之举。
”——戴明(适用性);4.“质量管理就是要最经济、最有效地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用户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石川馨(适用性,满意性)5.“质量是指产品出厂以后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田口玄一(经济学)。
ISO9000:2000标准定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特性固有特性“可区分的特征”是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征。
赋予特性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中本来就有的,而是产品完成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
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是相对的。
特性: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必须履行的合同中或文件中阐明的要求合同中或文件中阐明的要求惯例或一般做法惯例或一般做法法律法规要求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活动增值转换活动增值转换输入输出输入输出产品“过程的结果”产品类别硬件产品硬件产品服务软件产品软件产品流程性材料流程性材料指由制作的零件和部件组成或由其组装成的产品,如发动机机械零件、电视机。
由固体、液体、气体或其它组合体构成的产品,包括粒状材料、块状、丝状或薄板状结构的最终或中间产品。
在供方和顾客接口处完成的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
由承载在媒体上的信息组成的智力产品。
二、质量特性•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四种产品质量特性比较名称质量特性硬件有内在特性,如结构、性能、精度、化学成分等;外在特性,如外观、形状、气味、包装等;其它方面的有内在特性,如结构、性能、精度、化学成分等;外在特性,如外观、形状、气味、包装等;其它方面的特性,如安全、环保、美观等。
服务有些服务质量特性是顾客可以直接观察或感觉到的,如服务等待时间的长短,服务用语的文明程度、服务环境的噪声的大小等;还有一些反映服务业绩的特性,如酒店财务的差错率,报警器的正常工作率等。
软件反映软件产品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能力的总和,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使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
流程性材料有可定量测量的特性,如强度、黏性,速度、抗化学性等,也有感官定性的特性,如色彩、质地、气味等。
三、质量特性的分类关键质量特性重要质量特性次要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的质量特性。
第二节、质量管理及相关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保证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保证质量环质量环螺旋图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三步曲质量管理三步曲质量管理三步曲质量管理三步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一、质量管理•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二、质量管理及其主要活动定义质量管理的主要活动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计划与质量策划区别质量计划与质量策划区别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一种文件,是对特定的目、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以及何时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质量策划质量策划是一种活动或者说是一种筹措和安排,编制质量计划是质量策划过程中的一项活动,是质量策划的一部分。
质量策划所形成的文件可以是质量计划。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保证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过程。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区别与联系区别与联系两者都是质量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两者都是以满足质量要求为目的,质量保证活动侧重于为满足质量要求提供对方信任的证据;质量控制活动侧重于如何满足质量要求。
任的证据;质量控制活动侧重于如何满足质量要求。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是一种永远也没有止境改进过程。
质量管理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持续改进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质量方针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颁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例:某企业:“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某政府:规范管理、优质高效、争创一流、持续改进中国计量学院: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
;某政府:规范管理、优质高效、争创一流、持续改进中国计量学院: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
质量管理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例如:某企业:“不良品率减半”,“废品率由25%下降至5%”;某政府:上级任务完成率;某政府:上级任务完成率100%,顾客满意率99% 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与展开例:某物业公司的质量方针“给业主提供便捷的维修活动”。
质量目标:一般故障30分钟解决;24小时服务;电话铃响不超过3声必须接听等。
1、质量目标应在质量方针的框架制定,即质量目标应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2、质量目标中应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并是能够测量的。
3、质量目标制定后,须在各相关的职能和层次上展开例:某家电企业的质量方关的职能和层次上展开例:某家电企业的质量方针中承诺“为顾客提供高保真的音响产品”,质量目标中应考虑诸如音响的“频率响应”“音噪比”等具体的质量特性例:一个物业公司质量目标性例:一个物业公司质量目标中规定了住户满意率达90%以上,而这满意率是通过保安、保洁、绿化、维修等服务满意率达到的。
质量方针引出质量质量目标示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开拓创新2006年开发5种新产品不断提高到种新产品不断提高到2006年底出厂合格率达100%系统管理2006底通过ISO14000认证顾客满意顾客投诉率低到认证顾客满意顾客投诉率低到1%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管理三步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新质量控制区朱兰质量螺旋图朱兰质量螺旋曲线五个重要理念1、产品质量的形成由市场研究、等十三个环节组成;2、产品质量形成的十三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周而复始,不断上升;3、产品质量形成是全过程的;4、质量管理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5、质量管理应该以人为主体。
质量循环图第三节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质量意识教育:要求各级员工理解本岗位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工作结果对过程、产品的影响;用何种方法为实现与岗位相关的质量目标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本。
质量教育工作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对领导以质量法律法规、经营理念和决策方法管理人员以管理理论、方法;操作工人以岗位质量控制知识为主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对领导以质量法律法规、经营理念和决策方法管理人员以管理理论、方法;操作工人以岗位质量控制知识为主专业技术和技能教育:对领导,具有熟悉专业技术及管理技能;技术人员掌握专业技术及新方法;工人熟悉产品特性和工艺,提高操作水平。
专业技术和技能教育:对领导,具有熟悉专业技术及管理技能;技术人员掌握专业技术及新方法;工人熟悉产品特性和工艺,提高操作水平。
主要内容: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
目的:追求一定范围内事物的最佳秩序和概念的最主要内容: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
目的:追求一定范围内事物的最佳秩序和概念的最佳表述,以期获得最佳社会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标准化工作标准:是对重复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
标准分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标准化:为在一家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以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标准化:为在一家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以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计量器具和测试设备必须配备齐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计量测试方法;正确合理地使用计量器具,保证量值的准确和统一;严格执行计量器具的检定规程,计量器具应及时修理和报废;做好计量器具的保管、验收、储存、发放等组织管理工作计量器具和测试设备必须配备齐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计量测试方法;正确合理地使用计量器具,保证量值的准确和统一;严格执行计量器具的检定规程,计量器具应及时修理和报废;做好计量器具的保管、验收、储存、发放等组织管理工作。
计量工作计量: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工作要求计量工作要求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识别信息需求;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将信息转化为组织有用的知识;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识别信息需求;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将信息转化为组织有用的知识;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改进。
质量信息工作质量信息要求质量信息要求质量信息:质量方面有意义数据。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工人的质量责任制,以及横向联系和质量信息反馈的责任质量责任制工作责、权、利的统一第四节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
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
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实施要点实施要点识别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5.15.2將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成顾客要求5.3、7.2将顾客要求转化成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要求7.3将设计和开发要求固化成产品要求7.1、7.5.1、7.5.4、7.5.5监视和测量产品实现过程确保产品满足要求8.1、8.2.2、8.2.3、8.2.4调查顾客的满意程度确保顾客满意8.2.1原则二:领导作用•领导者建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