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下第二单元教案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115.97 KB
- 文档页数:24
部编版二下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学生的仿写让内容更加丰富,体会到仿写的乐趣,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仿写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中学生的仿写让内容更加丰富,体会到仿写的乐趣,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三、课时安排本单元共设置2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第一课:了解仿写的含义及常用的仿写手法(40分钟)第二课:进行仿写创作,并进行作品分享(80分钟)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字帖、教学反思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作业本五、教学过程第一课:了解仿写的含义及常用的仿写手法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段经典的古诗词并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仿写的含义及常用的仿写手法(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篇仿写作品,介绍仿写的含义。
教师向学生介绍常用的仿写手法,如主题仿写、观点仿写、结构仿写等。
3.分析仿写手法的特点(20分钟)教师通过分析不同的仿写手法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每种手法的适用情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仿写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课:进行仿写创作,并进行作品分享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段经典的现代散文并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行仿写创作(60分钟)教师给予学生一个写作题目,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仿写手法进行创作,并指导学生如何展开文章结构、丰富写作内容等。
3.作品分享(15分钟)学生按照班级顺序进行作品分享,学生互相欣赏、批评和改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了解和分析仿写的含义和常用的仿写手法,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进行仿写创作并进行作品分享,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但此次教学还存在不足之处,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在仿写创作过程中思维较为僵化,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备课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备课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备课的指导信息。
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的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 课文阅读:学生将研究一篇与奶牛有关的儿童小故事,通过阅读和听故事的方式,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2. 词汇研究:通过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学生将研究和掌握一些与奶牛和农场有关的词汇。
3. 句型研究:学生将研究和运用一些描述奶牛特征和活动的句型,以加强对词汇的运用和理解。
4. 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将通过绘画或写作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奶牛和农场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将采用以下方法:1. 故事讲解: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词汇研究:教师通过游戏和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研究和记忆词汇。
3. 句型训练:教师通过示范和操练,引导学生准确运用句型描述奶牛特征和活动。
4. 创作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关于奶牛和农场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评估本单元的教学评估将包括以下方面:1. 课堂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阅读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准确度。
3. 句型运用:学生在句型运用练中的准确程度。
4. 创作表达:学生创作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教学资源本单元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内容:1. 教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2. 故事绘本:相关与奶牛和农场的绘本图书。
3. 课件:包含故事图片和词汇练等的电子课件。
4. 创作素材:提供学生创作的绘画和写作素材。
结束语本备课文档提供了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备课的指导信息,通过故事阅读和词汇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创作能力。
希望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合理调整和安排,让学生在愉快研究的同时,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围绕着“爱”这个主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有了爱,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是幸福而快乐的。
爱不仅提现在父母、老师的呵护,同学、朋友的关心帮助上,还体现在社会上每一个人的默默奉献和付出上。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告诉我们,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边,在每一个需要爱心的地方,都有雷锋叔叔;品尝着美味的《千人糕》,我们懂得了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能创造美味的;《一匹出色的马》让小妹妹忘记了疲劳,快乐地回到了家。
我们在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感受到爱的同时,也让我们把爱洒向周围。
在《语文园地》这一部分设有“展示台”一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能力,使其产生成就感,进一步规范书写,并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进步。
“我爱阅读”则是一首浅显易懂的诗歌《一株紫丁香》,意在让学生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培养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目标:1.本单元需要学生会认 55 个字,会写 27 个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道理。
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3.懂得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学会独立自主,体谅家人。
单元课时安排共计(12 课时)1.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课时2. 《千人糕》3课时3. 《一匹出色的马》2课时4. 《语文园地一》3课时授课 二年级学 课 5 雷锋叔叔,你在 备课年级 语文题 哪里教师科主讲 课时1备课时间人教学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
目标 2、学习第一、二诗节,品读感悟雷锋精神。
重点 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
难点 难点:会正确书写生字。
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时间一、交流资料,引入课文 。
1.板书“雷锋”,认读,正音。
指导“锋”是后鼻音。
自 由 朗 读(板书课题)朗读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 文 , 圈出 生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字,标上诗节序⒈自由朗读课文, 圈出生字,标上诗节序号,号,把诗句读正 把诗句读正确、流利。
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向大家介绍一位好朋友。
【核心素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A. 会认曾蒙泞顺迈踏荆棘瓣莹觅需献易错音:曾 (céng)经泥泞(nìng)荆(jīng)棘(jí) 花瓣(bàn)B.会写锋昨冒留弯背洒温暖C. 多音字①“曾”(zēng)姓曾曾孙——(céng)曾经未曾②“背”(bēi)背包背着——(bèi)背后背影③“蒙”(méng)启蒙蒙难——(mēng)发蒙蒙对——(měng)蒙古族C.理解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表现。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2)《千人糕》A.会认糕特嘛买粉糖蔗汁菜熬算销劳的确应易错音:的(dí)确应(yīng)该甘蔗(zhè)2.会写B.会写字(9个)能桌味买具甘甜菜劳C. 课文理解: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米糕是由大米磨成粉再加入糖制成的。
大米是用农民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等。
糖是用农民种出来的甘蔗、甜菜榨汁,再用火熬成的。
米糕制作完成后,还需要包装、送货、销售等过程。
)(3)《一匹出色的马》A. 易错音郊(jiāo)外泛舟(fàn)葱(cōng)绿奇异(yì)B. 多音字舍(shě)舍弃恋恋不舍(shè) 宿舍校舍散(sàn)散心散步(sǎn)散文散漫C. 《一匹出色的马》, 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家四口郊游,返回时“妹妹”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快乐回家的故事。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第二单元的课文内容和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学内容- 课文:选择适合年级的课文,包括故事、诗歌等形式,涵盖单元主题- 词汇:选择与课文相关的生词和重点词汇,进行研究和巩固- 阅读理解:设计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语言表达:通过课堂活动和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问题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2. 课文导读: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和背景,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了解3. 阅读理解: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4.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第二课时1. 复:回顾上节课的课文内容和研究重点2. 词汇研究:介绍本单元的重点词汇,进行词义解释和记忆练3. 语言表达: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生词汇编写小短文或对话4. 分享和展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第三课时1. 导入:通过游戏或故事等方式复前两节课的研究内容2. 课文讲解:逐段讲解课文,注重理解和语言表达的指导3. 阅读理解:设计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4. 语言表达: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第四课时1. 复:回顾前几节课的研究内容和重点2. 课文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语音语调3. 语言表达:设计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的练,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4. 总结与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总结本单元的研究内容,并进行评价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的练,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口头表达,评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教学资源-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图片、问题、游戏等引导学生兴趣的辅助教学资源- 课文相关的练题、作文题等评价学生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 教室内部的布置和准备- 学生的座位和教学用具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组织方式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思。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会认“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读句子,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2.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
(1)强调“锋”左窄右宽,提醒右下部分“丰”的三横不要写错。
(2)联系形近字“蜂、峰”,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3)学生用“锋”说词语,如“先锋、刀锋”。
(4)指名说:我们刚刚运用了哪些方法识字?3.学生交流雷锋的相关故事。
4.小结:这么受人尊敬的雷锋叔叔在哪里呢?(补充课题板书“,你在哪里”)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下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思考:读完诗歌,你知道了什么?2.边读边标注小节号,圈画课后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4.重点强调:“锋、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课文中读“céng”;“棘”读二声;“泞”读四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出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重点指导:第2个“你在哪里”语气加重,读出寻找、呼唤的语气;男女生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师读问句,生回答在小溪上、小路上)2.你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小溪、小路)小结:大家可真厉害,下节课我们继续看看雷锋叔叔在小溪上、小路上都做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书写美观1.“冒”上宽下窄,“”最后一笔两边不封口。
2.“暖、昨”“洒、温”,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重点指导“暖”中“爰”不要写成“爱”)3.师范写,生书空。
第二单元本单元以“爱心”为主题选取了三篇文章,意在培养学生的爱心。
其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告诉我们要像雷锋叔叔一样乐于助人、奉献自己,《千人糕》让我们明白我们美好的生活是靠很多人团结协作共同创造的,《一匹出色的马》则通过一个生活小片段告诉我们要学会自主自立。
三篇课文都分别讲述了生活的道理。
本单元除了提高学生基础的语文功底,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感情,学习文章传递的道理。
本组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 内容简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本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泉水。
千人糕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赞美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雷锋叔叔,告诉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一匹出色的马课文写小萨沙在父母的影响下,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风雨飘摇的蔷薇花上,告诉我们要树立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1.认识55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4.引导学生明白道理,联系自己的体验谈感受。
1.认识5个生字,会写2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感情,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以及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课时6.《千人糕》…………………………………………………………………… 2课时7.《一匹出色的马》……………………………………………………………………… 2课时 语文园地二 ………………………………………………………………………… 2课时本单元的学习要通过游戏、自主、竞赛等方法识生字,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引导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道理。
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本叙述能力。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原、远”等10个生词。
(2)会写“过、远”等10个生字。
(3)理解“小池、泉眼、晴柔”等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带着问题阅读,学会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句。
(3)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课文描绘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课文的朗读感悟。
3. 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 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
2. 课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感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描绘的景色。
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课文的韵味,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音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新词:让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理解新词,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3.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讨论解答,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
4. 体会作者情感: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 朗读练习:让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拓展。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朗读展示: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展示,评估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户外观察活动: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自然景色,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形式。
(2)运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3)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2 时间安排(1)生字词学习:10分钟(2)课文朗读与理解:15分钟(3)课堂练习:10分钟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或写作。
5.2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回答问题准确性等。
(2)课后作业:生字词掌握情况、课文朗读熟练度等。
(3)小组合作: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活动设计6.1 教学策略(1)采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生字词。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设置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2 活动设计(1)生字词接力赛:学生分组进行生字词接龙,增加学习趣味性。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拨动我们心弦的话。
我们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我们在心底里真诚地呼唤着雷锋叔叔,我们仿佛听见了小溪在说话、小路也在说话。
仿佛看见了在长长的小溪边、弯弯的小路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运用不同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4.学习雷锋精神,做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会写、会认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在反复朗读中感悟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案。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认识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3.用不同方法学习词语的意思。
课时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认识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课时难点:用不同方法学习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近雷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吗?生齐唱。
师:这首歌的主人公是—雷锋叔叔(板书:雷锋叔叔,并指导“锋”的书写)。
那你知道雷锋叔叔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榜样”吗?生介绍雷锋的故事。
雷锋,原名雷正兴,中国湖南人,1940年出生。
他1954年(14岁)的时候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之后在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同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无数人。
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1962年8月15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因公殉职,年仅22岁。
因为雷锋乐于助人,所以“雷锋”二字在中国内地已成了“好人好事”的代名词。
毛泽东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师:是啊,雷锋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时人们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不仅如此,雷锋叔叔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解放军叔叔,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叔叔,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与他们一起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得到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消息。
难道说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了?同学们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就结伴到处去寻找雷锋叔叔。
同学们还满怀深情地呼唤着: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板书:你在哪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配乐诵读。
2.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检查自学情况:(1)老师领读生字。
(2)小组开火车读。
(3)认读生字词语。
léifēnɡshūshu cénɡjīnɡnínìnɡjiǎowōniánmài雷锋叔叔曾经泥泞脚窝年迈jīnɡjíhuābàn jīnɡyínɡxúnmìxūyào wēnnuǎn liúzuó荆棘花瓣晶莹寻觅需要温暖留下昨天(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
在句子中检查认字:①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②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③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5)理解词语。
年迈:年纪很大了。
泥泞:指道路上因为下雨的缘故而积水,从而导致的烂泥,使道路行走举步维艰。
晶莹:形容露珠等球型物体光亮而透明。
晶,光亮透明。
莹,光亮透明。
(由露珠光亮透明的特点来猜)寻觅:寻找。
(联系下文中的“找到”,猜想“寻觅”的意思是“寻找”)(6)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
①换偏旁识字:峰-山+钅=锋②形近字加减:酒-一=洒③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来识字:昨(昨天)(昨晚) 冒(冒雨)(感冒) 暖(暖和)(温暖)作(作文)(作业) 昌(南昌)(武昌) 援(支援)(援助)④拆一拆:北+月=背(7)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滴小露珠。
(8)指名分节读诗歌,正音。
朗读指导:朗读本诗,主要体会“谁需要帮助,我们就伸出热情的手;谁需要温暖,我们就献上一颗火热的心”的思想感情。
朗读时,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
两次呼唤“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
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句子可适当提高音调。
三写字指导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
援:右半部,不要写成“爱”。
(这是学生最容易写错的字,要反复强调)洒:不要写成“酒”。
冒:上边不要写成了“日”字,也不要写成了“曰”字,而要写成一个下框,里面两横不要挨着了框的两边。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古筝曲)4.展示交流。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巩固所学生字、词语。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时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时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温习导入认读生字,说说词语的意思。
二学习新课,理解课文。
1.学习一、三小节。
(课件出示课文)师:请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小朋友们去了哪些地方寻找雷锋?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生回答。
(板书: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生说发现。
(字数相同,结构相似)师:是啊,这就是诗歌的优美,你能试着读出这种优美的感觉吗?生读词语。
师:同学们,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寻找雷锋叔叔?生回答。
师:是啊,雷锋叔叔经常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就像是亲人一样,亲人不见了,他们怎么能不着急啊!(屏幕出示:第一小节)生边读边体会小朋友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的急切心情。
师:请带着这样的心情,让我们读一读第三节。
学生练习朗读。
2.学习二、四小节。
(1)师:他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没有。
)但是雷锋叔叔来没来过?(来过。
)来干什么了?生回答,读二、四小节。
师: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是顺利的吗?(不是。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在书上圈出来。
生标示回答词语“抱着、冒着、蒙蒙的细雨、泥泞”。
师:你能抓住这几个词语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吗?(屏幕出示图片)理解“泥泞”。
师:如果你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是什么感受?雷锋会很快就帮孩子找到家人吗?生体会雷锋的困难。
师:是啊,这样的一条道路,即使自己走也会很艰难,更何况要抱着一个孩子,还要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与这个孩子素不相识,他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要帮助孩子找到家人?雷锋当时是怎么想的?生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爱。
带着这种感情女生朗读。
师:是啊,雷锋就是这样,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泞的小路上,虽然雨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泥巴早已裹住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孩子送回了家。
生齐读。
(2)师:请同学们像学习第二小节一样,自学第四小节,一边读一边圈出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难的词语。
背着年迈踏着荆棘洒下的汗滴师:(屏幕出示图片)理解荆棘。
师:你能谈一谈你的感受吗?生体会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弯弯的小路上,刺人的荆棘可能划破他的鞋和脚,所以肯定很不好走,很辛苦,走一会儿,雷锋叔叔就可能汗流浃背,因此花瓣上留下了他那像露珠一样晶莹的汗滴。
生朗读,体会雷锋的辛苦。
师:为什么雷锋叔叔要对一位陌生的大娘付出这么多?生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齐读。
(3)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诗中的这两件事情,雷锋叔叔还会做哪些好事?(屏幕出示图片)雷锋就是这样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
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战士,孩子们怎么能不爱戴他,怎么会不着急地寻找啊!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师:孩子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他们还去别的地方寻找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四处寻觅。
)是啊,他们走过了大街小巷,走遍了山川河流,最后他们到底找没找到雷锋呢?请用心读一读最后一个小节,边读边思考。
生回答,说理由。
师:是啊,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留了下来,他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爱心也洒遍了祖国各地,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练习读出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五总结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雷锋吗?生介绍自己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自己的事情。
夸一夸身边的小雷锋。
师:是啊,只要我们伸出友爱的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就是令人尊敬的“小雷锋”。
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所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我们就出现在哪里。
”相信在学习了这一课以后,我们身边一定会涌现越来越多的“小雷锋”。
就让我们再一次唱起那首历久弥新的歌曲吧。
(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板书设计: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小溪小路抱小孩——雷锋——背大娘教学反思:6.千人糕教材分析:《千人糕》通过妈妈的话,告诉我们:称重阳糕为“千人糕”的道理,从而使我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能9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大胆推测和想象"千人糕"的含义。
4、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能9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时重难点:掌握会认的生字和会写的生字。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1、师:今天,小熊过生日,爸爸请了好多小动物来给它过生日。
爸爸还给它买了千人糕,来给小熊庆祝生日。
咦,千人糕。
什么是千人糕呢?这可把小动物们高兴坏了,它们一起围着这些千人糕,津津有味地讨论着。
有的说:"这就是千人糕呀?好像没有什么不同的呀?"有的说:"千人糕的味道怎么样呢?真想尝尝。
"有的说:"这为什么叫千人糕呢?"这可难坏了熊爸爸,因为它也不知道这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2、揭示课题:6.千人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