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982.24 KB
- 文档页数:64
油井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油田开发分析一般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分析方法。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井分析(油井、水井)、井排及排间(行列注水)分析、区块分析(不同构造部分的油藏或断块)及全油田分析。
不同类别的分析其目的、要求及所取资料是不尽相同的。
一、单井开采动态分析1、目的:为合理开发油田服务及更好的完成原油生产任务。
2、具体要求:(1)、收集每口井的全部地质和技术资料,建立油水井井史档案;(2)、建立健全单井生产动态资料,包括产量、压力、检测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建立油水产出、注水账目等进行单井动态分析;(3)、根据油水井目前生产情况,结合全油藏特征,对油井生产能力进行评估。
分析不同工作制度下的产量变化,为配产配注提供依据;(4)、对未来油井生产动态进行预测;(5)、通过油井产状和试井资料,可以分析其周围井之间的连通情况,流层渗透率及渗流特征参数的计算;(6)根据生产特征判断油藏驱动类型,自然水驱及人工注水的必要性;(7)、为油田动态分析提供各项资料;3、油井分析所需资料油井产状分析是油田分析的基础(最小单元),也是做好油田开采工作的重要指标。
因为油井产状变化受到多项因素影响。
所以所涉及的资料也比较广泛。
下面列举油井分析所需各项资料:1)、基础井史资料(1)、井号(类型):(2)、开采层位及投产日期(曾经动用及目前动用);(3)、开采层位深度及海拔;(4)、完井方法记录:油套管规格、下入深度、射孔规格、曾射后封、卡层情况;(5)、必要的图幅:井位图、构造图、剖面图、连通图、井身结构图、单井开采曲线图;2)、开采层的性质及参数资料(1)、开采层岩石性质;(储油气岩石主要是砂岩和碳酸岩即都是沉积岩)、孔隙度(岩石孔隙的总体积和岩石总体积之比)、渗透率(在一定压差作用下,储油岩石具有流体通过的的能力)、饱和度(某流体体积占岩石空隙体积的百分数)(2)、开采层油层厚度(砂层、有效厚度);(3)、油层有效孔隙度;(4)、油层有效渗透率;(5)、油层原始油、水饱和度;3)、试油及原始压力资料(1)、开采层、油层原始压力;(2)、投产初期地层压力;(3)、初期试油成果:试油时间、方法、工作制度、参数产量、静压、油气比、原油性质、含砂等;(4)、压力恢复曲线及解释资料;(5)、投产后增产措施资料:压裂强度、压裂参数、压裂规模等,酸化液性质、配方、规模等。
设计二:油藏开发动态分析一、目的要求了解油藏生产动态、基本参数及开发指标,掌握油藏动态分析基本方法二、步骤及要求1.应用专业软件绘制油藏生产曲线。
以时间为横轴(x轴),产量及含水率为纵轴(设双轴刻度,左侧y轴刻度产量,右侧y轴刻度含水率)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综合数据表3,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绘制产液量、产油量、综合含水率对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W油田长2油藏生产动态、产量与含水率变化规律、注水开发见效情况等,划分大致的生产阶段。
2.应用专业软件绘制注采井组(图3)生产曲线,以时间为横轴(x轴),产量及含水率为纵轴(设双轴刻度,左侧y轴刻度产量,右侧y轴刻度含水率)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综合数据表4,首先计算生产时段内井组月度注采比(月注水量与合计月采油量之比,精度保持在小数点后两位)、井组月产油量、累计注水量、累计产油量,然后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绘制月注水量、月产油量、累计注水量、累计产油量对时间的生产曲线。
分析W油田长2油藏中某注采井组(图3)油水井的生产特征、注水受效情况、大致见效时间及平面油水运动规律,并用长(主)短(次)箭头标示图3中注水推进的主次方向,分析影响注水效果的主要地质因素。
3.依据W油田长2油藏中某单井生产数据(表5),计算其月度实际产油量、日产油水平(为油井当月产油量与当月日历天数之比)及日产油能力(为油井当月产油量与当月实际生产天数之比),原油密度取0.85t/m3;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制其月产液、月产油、月综合含水率及日产油能力曲线,分析产量及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变化原因。
三、实验内容1.某油藏综合分析图1-1 产液、产油、综合含水率与年代关系曲线分析:该井从1995年7月到1996年7月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97年1月左右,产量突然下降,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产液量大大增加,产油量也大大增加,是油田为增加产量提高采收率开始注水操作,但之后几个月后产量继续下滑,2000年1月,产量稍有上升,综合含水率也一直上升,油田开发快达到极限,含油量日渐枯竭。
油田动态分析要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一、油田动态分析的目的及基本方法1、什么是动态分析:动态分析的实质就是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认识油层中油、气、水的运动规律的工作。
2、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目的是正确认识和改造油田;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生产及其专们的测试资料,了解油田开发过程中地下各层中油、气、水及压力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分析影响产量变化和储量动用程度的基本因素;指出油田生产潜力所在,提出增产挖潜方向及措施,促使油田尽可能地提高开发速度。
延长稳产期,达到最大的最终的采收率,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3、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油水井的生产动态分析;二是油田在当前生产阶段中,生产形势变化的生产动态分析;三是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开发效果好坏的开发动态分析。
在分析内容方面要抓住主要矛盾,点明要害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意见。
4、搞好油田动态分析是油田生产一线广大职工生产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又是开发地质人员的科研课题;同时也是负责油田生产工作的领导人员高好油田开发管理的反馈信息。
因此,高好油田动态分析工作,除有关科研人员外,还要发动和组织油田生产一线广大职工参加;各级领导要定期听取汇报。
检查评比树立典型,不断提高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和生产管理水平。
5、搞好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要求是取全取准第一性的分析资料,在方法上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搞好油田生产动态分析,和开发动态分析,必须要有油藏地质,油藏地球物理,油藏工程(包括试验室,采油工艺以及油田开发经济等方面的协作配合。
6、油田动态分析基本方法及具体做法:(1)、动态分析运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动态分析主要运用的方法主要有统计法、作图法、物质平衡法、地下流体力学法(2)、做到四个结合(1)、生产现状与历史状况相结合(2)、动态变化与静态数据相结合(3)、采油与注水相结合(4)、专业技术人员与基层操作人员相结合(3)、做到六分四清四到层:(1)、六分:分层采油、分层注水、分层测试、分层研究、分层改造、分层管理(2)、四个清楚:分层产量状况清楚、分层出水状况清楚、分层压力状况清楚、分层注水状况清楚(3)、四到层:要认识到层、分析到层、措施到层、配产到层(4)、分析要达到五个提高(1)、提高对油、气、水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2)、提高对储层静态变化的认识(3)、提高对地层压力变化的认识(4)、提高对注水变化的认识(5)、提高措施效果的认识(5)、措施井效果分析做到三评价:(1)、油水井措施前经济效益评价;(2)、措施过程的施工及工艺评价;(3)、措施后效果评价。
p一、月(季)生产动态分析分析内容有:(1)月(季)产油量、产液量、注水量、综合含水、地层压力等主 要指标的变化,与上一个月(季)或预测的生产曲线进行对比。
分 析变化的原因,提出下一步调整措施。
(2)产量构成、老井自然递减和综合递减与上一月(季)或预测曲 线的相应值进行对比,分析产量构成和递减变化的趋势及原因,提 出措施意见。
(3)注水状况分析,分析月(季)注水量、注采比、分层注水合格 率等变化情况及生产形势的影响,提出改善注水状况的措施意见。
(4)分析综合含水及产水量的变化和原因,提出控制油田含水上升 速度的措施意见。
(5)分析主要增产措施的效果,尽可能延长有效期。
每半年除应分析上述几项内容外,要全面分析,总结半年来油田地 下形势及突出变化,提出下半年的调整意见。
6p二、年度油藏动态分析全面系统地进行年度油藏动态分析,搞清油藏动态变化。
为编制第二年的配产、配注方案和调整部署提供可靠依 据。
在年度分析时,重点可考虑:(1)注采平衡和能量保持利用状况的分析评价(2)注水效果的分析评价(3)分析储量利用程度和油的分布状况(4)分析含水上升率与产液量增长情况(5)分析新投产区块和整体综合调整区块的效果(6)分析主要增产措施的效果(7)分析一年来油田开发上突出的重要变化(8)分油田编写开发一年来的评价意见7p三、阶段开发分析一般情况,在下述时期要进行阶段分析。
(1)五年计划的末期;(2)油田进行重大调整前(包括开采方式的转变);(3)油田稳产阶段结束,开始进入递减阶段;(4)油田正常注水临近最后结束阶段。
阶段开发分析,要在年度开发动态基础上进行,着重分析:油藏注 采系统的适应性,储量动用状况潜力的分析研究,阶段的重大调整 (如层系、井网注采系统、开发方式、配产配注的调整等)和增产措施的效果,现有工艺技术适应程度评价,开发的经济效益,油藏总的潜力评价等。
阶段分析的另一内容是改进对油藏储量的评价:1)修正原有储量; 2)采收率的修正。
油田开发如何动态分析预测油藏?一、动态分析预测的哲学内涵油田的开发动态分析预测一般是油田出现生产异常或地下地质认识更新后重估油田潜力时,对油田当前开发状况的全面分析和措施调整前景的初步预测。
技术人员在这一活动中,须遵循历史、现状、原因、潜力、对策的主线,坚持现象联系本质、理论联系实践的辩证思维,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探索新技术不断提高采收率。
从时间属性来看,当前阶段的分析评价能为生产历史的再认识、后期措施制定和前景评估奠定基础,同时又能充分评价当前生产水平下的纯潜力和措施状态下的准潜力。
从空间属性而言,当前阶段的分析评价对地面、地下以及两向生产力的转换以及人的可控生产力和物的不可控生产力转换有指导作用。
如果以“三元论”和油田开发工程哲学的概念、范畴、定义、原理来界定,动态分析预测涉及到“地下地质学”和“开发地质学”等与开发结合紧密的地质科学。
动态分析预测要处理大量数据资料、绘制大量图件、利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因此计算机技术和数学预测思想是其主要工具。
动态分析预测要作好工程措施的相关理论论证和经济评价,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工程效果的可预见性。
二、基本规律动态人员研究的中心是储层、流体以及储层和流体组成的油藏,这三者既受自身性质支配,又在油藏范围内相互影响。
储层作为地下一种富含孔隙的介质,其形成和演化有其自身的构造、沉积和成岩作用背景,因而不同时间空间的储层特征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流体在储层条件下表现出其特有的高压物性特征、相态特征和流变性特征等,而且这些特征还会随着储层的温压条件变化而变化。
油藏范围内储层和流体的相互作用具有两面性:好的储层条件有利于流体的流动,流体能适度改善储层:非均质储层使流体的流动仅仅表现在几个物性好的优势方向,如水进现象;流体通过储层时对储层造成损害,如稠油堵塞现象。
油田发现和认识客观规律的手段除了一般的矿场实践外,还要利用物理模拟、数学模拟和专门性的小型矿场试验三种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