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动态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油田动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油田动态分析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它涉及到对油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解释,以评估油田的生产性能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一套油田动态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油田动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油田的地质构造B. 评估油田的生产性能C. 预测油田的未来发展趋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油田动态分析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油井产量B. 油井压力C. 油井深度D. 水油比答案:C3. 油田动态分析中,哪种曲线可以用来评估油层的渗透性?A. 压力-体积-温度(PVT)曲线B. 压力-产量(P-Q)曲线C. 压力-时间(P-t)曲线D. 产量-时间(Q-t)曲线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油田动态分析中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
答案:油田动态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 产量分析:通过监测油井的产量变化来评估油层的生产能力。
- 压力分析:通过监测油井的压力变化来评估油层的储能和渗透性。
- PVT分析:通过测量油样的压力、体积和温度关系来预测油藏的流体性质。
- 物质平衡分析:通过计算油、气和水的体积变化来评估油层的储量和生产效率。
- 水驱效率分析:评估水驱油效率,优化油田开发策略。
2. 描述油田动态分析中“水油比”的重要性。
答案:水油比是油田动态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在一定时间内产出的水量与油量的比值。
水油比的变化可以反映油田开发过程中水驱油效率的变化,是评估油田水驱效果和预测油田未来水油产出比例的关键指标。
高水油比可能意味着油层的储能降低,需要调整开发策略。
三、计算题1. 假设某油田油井的日产量从1000桶/天下降到800桶/天,同时油井的静压力从3000psi下降到2800psi,请计算该油田的产量递减率和压力递减率。
答案:产量递减率 = ((1000 - 800) / 1000) * 100% = 20%压力递减率 = ((3000 - 2800) / 3000) * 100% ≈ 6.67%四、论述题1. 论述油田动态分析在油田开发和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指标及计算方法1.井网密度油田(或区块)单位面积已投入开发的总井数即为井网密度。
f=n/A02.注采井数比注采井数比是指水驱开发油田(或区块)注水井总数和采油井总数之比。
3.水驱控制程度注水井注水能够影响到的油层储量占油层总储量的百分数。
水驱控制程度=注水井联通的厚度/油层的总厚度*100%由于面积注水井网的生产井往往受多口注水井的影响,因此,在统计井网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时还要考虑联通方向。
不同注水方式,其注采井数比不同,因而注水井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也不同。
一些分布不稳定,形态不规则,呈透镜状分布的油层,在选择注水方式时,应选择注水井数比较大的注水方式,以取得较高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该指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采油速度,含水上升率,最终采收率。
中高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大于50*10-3 um2)一般要达到80%,特高含水期达到90%以上;低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小于50*10-3 um2)达到7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
4.平均单井有效厚度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有效厚度之和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有效厚度。
5.平均单井射开厚度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射孔总厚度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射开厚度。
6.核实产油量核实产油量由中转站、联合站、油库对管辖范围内的总日产油量进行计量,由此获得的产油量数据为核实产油量。
7.输差输差是指井口产油量和核实产油量之差与井口产油量之比。
K=(q ow-q or)/q ow8.核实产水量核实产水量用井口产水量和输差计算。
q wr=q ww(1-K)9.综合含水油田(或区块)的综合含水是指采出液体中水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f w=(100*q wr)/(q wr+q or)-1- 低含水期(0<含水率<20%):该阶段是注水受效、主力油层充分发挥作用、油田上产阶段。
要根据油层发育状况,开展早期分层注水,保持油层能量开采。
1、动态分析模板共分单井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区块(单元)动态分析等三个部分。
2、分析层次:动态分析人员日常工作主要侧重于单井动态分析、井组动态分析;阶段分析主要侧重于区块(单元)动态分析。
(图表模板参考《吐玉克油田2011年度调整方案》)单井动态分析模板一、收集资料1、静态资料:主要包括油井所处区块、构造位置、开采层段(层位、层号)、射孔井段、射孔厚度、射孔弹型、注采对应状况以及连通状况、储层物性(电测解释成果: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砂层厚度及有效厚度等。
2、动态资料: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压力(静压、流压)、对应注水井注水量及注水压力、气油比等。
3、生产测试资料:饱和度测井结果(C/O、PND_S、硼中子、钆中子等)、产液剖面测试成果、对应注水井吸水剖面测试成果、注水井分层测试成果、示功图、动液面、地层测试资料、油气水性分析资料、流体高压物性资料(如密度、粘度、体积系数、饱和压力、原油组分分析等)、井况监测资料(井温曲线、电磁探伤、井下超声波成像、多臂井径、固井质量SBT等)。
4、工程资料:油井工作制度(泵径、冲程、冲次、泵深)、井下生产管柱组合及井下工具、井身结构(井身轨迹)等。
二、分析内容1、日产液量变化;2、综合含水变化;3、日产油量变化;4、压力变化(静压、流压、生产压差)变化;5、气油比变化;6、对应注水井注水能力变化;7、深井泵工作状况;8、措施效果评价等。
——单井生产曲线:日产液、日产油、含水、流压(动液面)、气油比、措施备注采油井生产曲线注水井生产曲线三、分析步骤1、概况2、生产历史状况(简述)3、主要动态变化首先总体上阐述油井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气油比、压力等变化状况,其次依次分析以下内容。
3.1日产液量变化3.1.1变化态势:主要分析日产液量在分析对比阶段呈现的变化趋势(要求绘制运行曲线变化),主要有液量上升、液量平稳、液量下降三种态势。
判定变化的标准(该标准可以根据本油田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为:日产液量大于50t,波动幅度在±8%;日产液量在30-50t之间,波动幅度在±12%;日产液量在10-30t之间,波动幅度在±20%;日产液量小于10t,波动幅度在±30%;如果日产液量及变化处于上述区间的可以判定日产液量运行平稳;高于变化幅度可以判定产液量呈上升态势;如低于变化幅度则判定日产液量呈下降态势。
油田动态分析要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一、油田动态分析的目的及基本方法1、什么是动态分析:动态分析的实质就是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认识油层中油、气、水的运动规律的工作。
2、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目的是正确认识和改造油田;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生产及其专们的测试资料,了解油田开发过程中地下各层中油、气、水及压力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分析影响产量变化和储量动用程度的基本因素;指出油田生产潜力所在,提出增产挖潜方向及措施,促使油田尽可能地提高开发速度。
延长稳产期,达到最大的最终的采收率,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3、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油水井的生产动态分析;二是油田在当前生产阶段中,生产形势变化的生产动态分析;三是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开发效果好坏的开发动态分析。
在分析内容方面要抓住主要矛盾,点明要害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意见。
4、搞好油田动态分析是油田生产一线广大职工生产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又是开发地质人员的科研课题;同时也是负责油田生产工作的领导人员高好油田开发管理的反馈信息。
因此,高好油田动态分析工作,除有关科研人员外,还要发动和组织油田生产一线广大职工参加;各级领导要定期听取汇报。
检查评比树立典型,不断提高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和生产管理水平。
5、搞好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要求是取全取准第一性的分析资料,在方法上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搞好油田生产动态分析,和开发动态分析,必须要有油藏地质,油藏地球物理,油藏工程(包括试验室,采油工艺以及油田开发经济等方面的协作配合。
6、油田动态分析基本方法及具体做法:(1)、动态分析运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动态分析主要运用的方法主要有统计法、作图法、物质平衡法、地下流体力学法(2)、做到四个结合(1)、生产现状与历史状况相结合(2)、动态变化与静态数据相结合(3)、采油与注水相结合(4)、专业技术人员与基层操作人员相结合(3)、做到六分四清四到层:(1)、六分:分层采油、分层注水、分层测试、分层研究、分层改造、分层管理(2)、四个清楚:分层产量状况清楚、分层出水状况清楚、分层压力状况清楚、分层注水状况清楚(3)、四到层:要认识到层、分析到层、措施到层、配产到层(4)、分析要达到五个提高(1)、提高对油、气、水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2)、提高对储层静态变化的认识(3)、提高对地层压力变化的认识(4)、提高对注水变化的认识(5)、提高措施效果的认识(5)、措施井效果分析做到三评价:(1)、油水井措施前经济效益评价;(2)、措施过程的施工及工艺评价;(3)、措施后效果评价。
p一、月(季)生产动态分析分析内容有:(1)月(季)产油量、产液量、注水量、综合含水、地层压力等主 要指标的变化,与上一个月(季)或预测的生产曲线进行对比。
分 析变化的原因,提出下一步调整措施。
(2)产量构成、老井自然递减和综合递减与上一月(季)或预测曲 线的相应值进行对比,分析产量构成和递减变化的趋势及原因,提 出措施意见。
(3)注水状况分析,分析月(季)注水量、注采比、分层注水合格 率等变化情况及生产形势的影响,提出改善注水状况的措施意见。
(4)分析综合含水及产水量的变化和原因,提出控制油田含水上升 速度的措施意见。
(5)分析主要增产措施的效果,尽可能延长有效期。
每半年除应分析上述几项内容外,要全面分析,总结半年来油田地 下形势及突出变化,提出下半年的调整意见。
6p二、年度油藏动态分析全面系统地进行年度油藏动态分析,搞清油藏动态变化。
为编制第二年的配产、配注方案和调整部署提供可靠依 据。
在年度分析时,重点可考虑:(1)注采平衡和能量保持利用状况的分析评价(2)注水效果的分析评价(3)分析储量利用程度和油的分布状况(4)分析含水上升率与产液量增长情况(5)分析新投产区块和整体综合调整区块的效果(6)分析主要增产措施的效果(7)分析一年来油田开发上突出的重要变化(8)分油田编写开发一年来的评价意见7p三、阶段开发分析一般情况,在下述时期要进行阶段分析。
(1)五年计划的末期;(2)油田进行重大调整前(包括开采方式的转变);(3)油田稳产阶段结束,开始进入递减阶段;(4)油田正常注水临近最后结束阶段。
阶段开发分析,要在年度开发动态基础上进行,着重分析:油藏注 采系统的适应性,储量动用状况潜力的分析研究,阶段的重大调整 (如层系、井网注采系统、开发方式、配产配注的调整等)和增产措施的效果,现有工艺技术适应程度评价,开发的经济效益,油藏总的潜力评价等。
阶段分析的另一内容是改进对油藏储量的评价:1)修正原有储量; 2)采收率的修正。
油田开发如何动态分析预测油藏?一、动态分析预测的哲学内涵油田的开发动态分析预测一般是油田出现生产异常或地下地质认识更新后重估油田潜力时,对油田当前开发状况的全面分析和措施调整前景的初步预测。
技术人员在这一活动中,须遵循历史、现状、原因、潜力、对策的主线,坚持现象联系本质、理论联系实践的辩证思维,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探索新技术不断提高采收率。
从时间属性来看,当前阶段的分析评价能为生产历史的再认识、后期措施制定和前景评估奠定基础,同时又能充分评价当前生产水平下的纯潜力和措施状态下的准潜力。
从空间属性而言,当前阶段的分析评价对地面、地下以及两向生产力的转换以及人的可控生产力和物的不可控生产力转换有指导作用。
如果以“三元论”和油田开发工程哲学的概念、范畴、定义、原理来界定,动态分析预测涉及到“地下地质学”和“开发地质学”等与开发结合紧密的地质科学。
动态分析预测要处理大量数据资料、绘制大量图件、利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因此计算机技术和数学预测思想是其主要工具。
动态分析预测要作好工程措施的相关理论论证和经济评价,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工程效果的可预见性。
二、基本规律动态人员研究的中心是储层、流体以及储层和流体组成的油藏,这三者既受自身性质支配,又在油藏范围内相互影响。
储层作为地下一种富含孔隙的介质,其形成和演化有其自身的构造、沉积和成岩作用背景,因而不同时间空间的储层特征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流体在储层条件下表现出其特有的高压物性特征、相态特征和流变性特征等,而且这些特征还会随着储层的温压条件变化而变化。
油藏范围内储层和流体的相互作用具有两面性:好的储层条件有利于流体的流动,流体能适度改善储层:非均质储层使流体的流动仅仅表现在几个物性好的优势方向,如水进现象;流体通过储层时对储层造成损害,如稠油堵塞现象。
油田发现和认识客观规律的手段除了一般的矿场实践外,还要利用物理模拟、数学模拟和专门性的小型矿场试验三种重要手段。
注采动态分析资料汇编(初稿)前言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自然递减加剧,稳产工作势在必行,管好老井是油田稳产的基础工作,也是油田开发水平不断提高的深入要求,所以,开展动态分析加强精细管理是我们今后的主要工作目标。
采油工的工作岗位在地面,工作对象是油层,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技能学习提高管理水平是我们每个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地面管理是油田开发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今后我们的工作方向是“保持地面管理,纵身井筒管理,拓展油层管理”,为了加快推进动态分析活动的深入开展,方便员工学习,特组编了以下资料供采油队员工共同学习,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动态分析常用名词解释1、地层压力:地层中流体承受的压力。
2、原始地层压力:油气田未投入开采前的地层压力。
3、饱和压力:在底层条件下,液体脱气时的地层压力。
4、静压:油井长时间关井一段时间所测的地层压力。
5、流压:油井正常生产时所测的油层中部压力。
6、油压:油气从井底流到井口后的剩余压力。
7、套压:油套环形空间油气在井口的剩余压力。
8、生产压差:地层压力与生产时的井底压力之差。
9、动液面:机采井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测得油套环形空间的液面深度。
数值越大供液能力越差。
10、静液面:油井关井后油套环形空间的液面逐渐上升,当上升到一定位置并稳定下来时测得液面深度。
11、沉没度:动液面与泵深的差值。
12、注采井组:以一口水井为中心和周围几口油井构成的单元。
13、正注:从油管向井内注水。
14、反注:从套管向井内注水。
15、笼统注水:注水井不分层段在同一压力下注水方式。
16、分层注水:注水井对不同性质的油层区别对待,应用封隔器、配水器为主组成分层配水管柱,用不同压力定量注水的方式。
17、启动压力:注水开始吸水时的压力。
18、注水压差:注水时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
19、注水强度:单位射开油层厚度的日注水量。
20、吸水指数:单位压差下日注水量。
21、采出程度:开发任一时间的累积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油田动态分析
1.油藏评价部署方案(油藏评价前)
“油田开发概念设计”,主要根据评价目标区的地质特征和已有的初步认识,勘探提交的控制储量的基础上,提出油井产能、开发方式以及生产规模。
1)可能的含油层系、产油层厚度、面积及地质储量;
2)可能的开发方式、开发层系及井网部署
3)预测产能规模
2.油田开发方案(油藏工程部分)
油藏评价结束后完成油田或区块开发方案,油田开发方案是产能建设的基础。
开发方案编制结束提交探明储量。
主要内容包括:油藏地质、开发原则、开发方式、开发层系组合、开发井网、注采系统、监测系统、开发指标预测(生产能力预测)、采收率估算。
实施后考核指标:
产能到位率:一般油田≥90%;复杂断块油田≥85%
“初期平均含水率”符合率:一般油田≥90%;复杂断块油田≥85%
水驱控制储量:一般油田≥90%;复杂断块油田≥85%
2.油田开发调整方案(油藏工程部分)
主要内容:
1)精细油藏描述:油藏再认识,主要成果是量化剩余油分布,建立三维地质模型。
2)开发动态分析及效果评价:主要开发指标分析;层系、注采井网及开发方式适应性分析;采收率和可采储量计算;存在的问题及潜力分析。
3)开发调整方案部署:调整目的、对象及部署结果
4)开发调整指标预测(产能预测)及实施要求。
2.油田开发调整方案(油藏工程部分)
实施后评价和考核的主要指标:
“单井初期日产油量”符合率:≥80%;
“单井初期含水率”符合率:≥80%;
产能到位率:≥90%;
新增可采储量预测误差:≤10%。
产能贡献率:
新建原油产能项目实施当年的产油量与建成能力的比值。
产能到位率:
新建原油产能项目建成投产后第二年的年产油量与建成能力的比值。
产量符合率:
新建原油产能项目投产第二年以后(第三年、第四年和第五年)实际的年产油量与开发方案预测的同年产量的比值。
油田动态分析及主要内容
2.油藏分类
3.开发阶段划分
4.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或确定)方法
5.可采储量(采收率)及计算方法
6.水驱潜力评价方法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运用各种监测方法采集到的大量第一性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不断认识
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及其发展变化,及时发现和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
每年进行的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各类措施,比如开发调整(钻新井、层系、井网、开发方式)、“稳油控水”的综合治理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油藏动态分析。
油田动态分析包括:生产动态分析、油井井筒内升举条件分析和油层(藏)动态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
生产动态分析亦称单井动态分析,包括油井动态和注水井动态分析,是油田生产管理经常性的基础工作。
油井动态分析包括:分析压力、产量、含水变化,搞清见水层位,来水方向及井下技术状况,判断工作制度是否合理及生产是否正常等。
注水井动态分析包括:分析井口压力、注水量及吸水能力变化,判断井下故障等。
生产动态分析主要指标
注水状况分析:注水量、吸水能力
油层压力状况:油层压力分布,以及油层压力与注水量、注采比之间的关系
含水率变化:含水与注采比、采油速度合理界限
油井生产能力:采油指数、采液指数变化,油井利用率、时率、递减率(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措施效果
搞清各类油层中油水的分布及其运动状况、吸水能力和产油能力变化,地层压力及渗流阻力变化,含水率及产量变化,油层及流体性质变化,储量动用及剩余油分布等,为挖潜油层潜力提供依据。
油藏动态分析:以井组(或开发单元、区块)为单元,搞清油层产量、压力和含水率的变化状况,吸水能力及注采平衡状况等。
油水分布及水线推进状况,储量动用及潜力分布状况等。
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井组开发效果。
油藏动态分析主要内容
油藏地质特征再认识:
层系、井网、注水方式适应性:
比如不同井网、井距下各类油层水驱控制程度、油砂体钻遇率、水驱采收率等方面分析其适应性。
油田稳产基础分析:
储量替换率、储采比状况
新井、老井及措施增油的变化
油藏动态分析主要内容
油层能量保持状况
储量动用及剩余油分布状况:
各类重大措施(压裂、补孔、调剖、卡堵水)对储量动用影响
储层的连通状况的分类统计,不同井网控制程度下储量的动用、水驱控制程度及剩余油分布状况
注入水纵向、横向波及及水洗状况
水驱油效率分析
取心、室内做水驱油实验确定水驱油效率(微观水驱油效率)
油水相渗曲线确定水驱油效率
类似油藏、经验公式确定
油田可采储量及采收率:
计算可采储量(方法的实用性)
分析影响水驱采收率的因素(油藏、流体的属性,开采方式及工艺技术以及经济)
1.月(季)度生产动态分析
主要应用开发动态资料分析油田生产形势和措施效果,发现生产动态存在的主要矛盾,制定相应调整措施,确保各项开发指标的完成。
主要内容:
1)原油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2)主要开发指标(产油量、产液量、含水、注水量、注采比、地层压力、递减率等)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3)主要增产、增注措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2.年度油藏动态分析
主要是搞清油藏动态变化,为编制第2年的配产、配注方案和调整部署提高可靠依据。
重点分析的内容:
1)注采平衡和能量保持利用状况
(1)注采比的变化与压力水平的关系,压力系统和注采井数比的合理性。
(2)确定合理的油层压力保持水平,分析能量利用保持是否合理,提出配产、配注方案和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措施。
2)注水效果分析
(1)分析区块注水见效情况、分层注水状况,提出改善注水状况措施;
(2)分析注水量完成情况、吸水能力的变化及原因
(3)分析含水上升率、存水率、水驱指数,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评价注水效果、波及效率、注采比、注采对应率。
3)分析储量利用程度和油水分布状况
(1)应用吸水剖面、产液剖面、密闭取心等资料,分析油层动用程度、储量动用状况。
(2)利用不同开发阶段驱替特征曲线,分析储量动用状况及变化趋势;
4.分析含水上升率与产液量变化情况
(1)应用实际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和理论计算曲线对比,分析含水上升率变化趋势及原因,提出控制含水上升措施。
(2)分析产液量结构的变化,提出调整措施。
5.分析主要增产增注措施效果。
对主要措施(如压裂、酸化、堵水、补孔、增注等)要分析措施前后产液量、产油量、含水率、注水量、井底压力的变化和有效期。
6.总结油田开发重点工作的进展
1)精细油藏描述
2)(新)老区产能建设
3)重大开发实验
4)区块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