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院建筑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7.35 KB
- 文档页数:8
关于医院建筑设计的几点建议前言: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更要强调以人为本,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
病人需要一个舒适、宽松的就诊场所;医生需要一个方便、快捷的工作环境;探视人员需要一个温馨、放心的感受。
尤其是对病人,治病,治体更治心,所以我们设计医院建筑时,不仅要考虑实用,还要注重那建筑承载的情感内容,满足相关方的感情需求,寄托希望,展示情趣。
无论从顾客的生理还是心理,都需要我们设计者更多的人文关怀,设计出更为人性化的空间,让病人放心,让来者舒心。
一、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服务主体。
现代建筑多次证实“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是不可争论的事实,医院建筑无一例外也要遵循这个规律。
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人的情感是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本着这样一个理念,正确划分被服务者(患者),服务者(医务人员)的空间,创建幽雅,宁静,富有人情味的医疗环境,这是病人的需要,也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1、便捷的就医,治疗流线病人和家属心理负担严重,很容易产生焦躁和不安的情绪。
复杂的交通路线,迷宫般的医疗建筑为病人和家属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病人的康复。
医院门诊楼应科室明晰,患者路线明确,同时为了方便患者,在首层设置咨询分诊台,在每不同楼层分别设置了挂号及收费,可以大大分散了人流方便患者,减少了患者和家属不必要的来回奔波。
2、交流空间的创造病人是社会的人,需要与他人进行信息、思想和感情沟通。
人在患病的情况下,更需要与他人交流,这样,可以减轻痛苦的困扰,缓解心理压力,对康复极为有利。
3、病房个人领域空间的改善和以往传统医院的病房相比现代医院的病房不仅是患者养病的地方也称得上是他的第二个家,所以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内有公共、私密空间之分,患者希望按自己的意愿支配环境,与此同时舒适性也是越来越提高。
有的病房俨然是星级酒店也不为过,这些都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产物。
二、医院建筑室内设计思路和要求现代医院建设中,以室内设计为主的二次装修占着越来越大的比重。
室内装修项目应在总设计下分项实施。
城市建筑┃建筑设计┃U RBANISM A ND A RCHITECTURE ┃A RCHITECTURAL D ESIGN刍议现代医院人性化建筑建筑设计Discussion on the Building Design of the Humane Architecture in Modern Hospital■ 柴永青 李 铭 ■ Chai Yongqing Li Ming[摘 要] 现代医疗建筑设计的构想已发生变化,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有先进的设备、宽敞的病房和绿化等方面,更要求建筑能够体现出人性化,对人身心的呵护和关心,因此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是现代医院关注度比较高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医院 建筑设计 人性化[Abstract] Concept of modern medical building design has ch- anged,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architecture de- sign, not only have advanced equipment, spacious rooms and afforestation, more requirements to reflect human nature, in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care and concern, therefore hum- aniz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hospital is a modern hospital attention a relatively high degree of.[Keywords] hospitals, architectural design, humane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中标方案,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养生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
医院建筑设计服务方案医院建筑设计服务方案一、项目概述:1.1 项目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设计一个优质的、先进的医院建筑,提供舒适的医疗环境、现代化的设施和便捷的医疗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1.2 项目范围:本项目的范围包括医院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设备选型和配置、交通布局等方面的工作。
二、项目内容:2.1 医院总体规划:我们将根据医院的用地情况和市场需求,设计合理的医院总体规划,提供充足的停车位、绿化带和便捷的交通流线。
2.2 建筑设计:我们将设计一个现代化的医院建筑,结合最新的建筑技术和理念,以确保安全、舒适和便捷。
我们将充分考虑病人和医护人员的需求,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2.3 室内装饰设计:我们将设计医院内部的室内装饰,包括墙面、地板、天花板、家具和照明等方面的设计。
我们将选择适合医疗环境的材料和装饰品,提供舒适和温馨的就诊体验。
2.4 设备选型和配置:我们将根据医院的需求和预算,选购适合的医疗设备,并合理配置在医院的各个区域。
我们将确保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和高效性,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5 交通布局:我们将设计合理的交通布局,包括道路、停车区和人行道等。
我们将确保交通流线的顺畅和安全,方便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出入和流动。
三、项目进度:3.1 阶段划分:本项目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装修设计、设备选购和配置、交货和安装等。
3.2 时间安排: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阶段的复杂程度对项目进度进行安排。
大致时间表如下:- 需求分析:1个月- 概念设计:2个月- 初步设计:3个月- 施工图设计:3个月- 装修设计:2个月- 设备选购和配置:2个月- 交货和安装:1个月四、项目费用:4.1 费用估算:我们将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内容,对所需的人力、材料和设备进行估算,并提供详细的费用报价。
4.2 费用分期付款:我们将根据项目的进度和阶段的完成情况,分期向您收取费用。
医院建筑设计技术要求为了提高设计品质,使施工图设计更加合理、经济,确定此设计要求,供甲方作为参考依据,确认后作为设计单位的设计依据。
一、建筑设计:1.整个建筑为现代风格,一~二层外墙面为白色花岗岩,三层~屋顶:白色涂料,详见效果图。
2.标高及层高:室内外高差为0.450米。
地下室一层层高为4.700,(局部3.80米),米,地下室顶板下降600,上做覆土。
地上一、四、五、七、八、九、十、十一层层高均为4.50米,二、三层层高为4.90米,六层层高为5.20米,十二层层高为5.10米;上人屋面女儿墙高1.50米,不上人屋面女儿墙0.60米。
出屋面楼梯间层高为2.90米。
3. 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层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卫生间及淋浴等需要做防水的房间,采用1.5厚的聚氨脂防水涂料。
管道穿楼板处及泛水均附加一道聚氨脂防水涂膜。
卫生间及淋浴等需要做防水的房间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均做C20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为180,同墙厚。
4.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5. 门窗:北立面和西立面窗户为玻璃幕窗,一层入口处为地弹簧门(10厚钢化玻璃);其余外窗为低辐射镀膜中空玻璃塑钢窗。
楼梯间内门为钢制乙级防火门,样式甲方定;多普勒室,心脑电图室,B超室,DR室,CT室,放射科,核磁共振室等医技部分房间门均由专业厂家按本专业技术要求做,厂家由甲方自行联系。
其余所有内门均为米黄色木质夹板门,均须预留木砖。
6. 门洞入口处设置雨篷。
雨棚形式按方案即定。
7. 屋面:上人屋面采用倒置式屋面,不上人屋面采用常规式屋面。
8. 室内装修:(1)、地下室为水泥砂浆防水地面,抹面压光;过厅、底层门厅,各层电梯厅为玻化砖楼地面;手术室、心电室、B超、CT室等检查用房为橡胶楼地面;核磁共振室、放射科室、KCU血液透析净化室等楼地面由专业厂家按专业要求做;其余房间均为防滑地砖楼地面(卫生间、淋浴等为防水楼地面)。
(3)、墙面:卫生间为玻化砖墙面;核磁共振室、放射科室、KCU血液透析净化室等墙面由专业厂家按专业要求做;其余为混合砂浆抹面,刷仿瓷涂料。
图1 医院弹性组织构架
基于弹性组织结构下,需根据不同规格医疗流程、医疗技术要求,对各个医疗模块开展标准化设计,确保各模块独立运营的同时,也能够灵活改扩建,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医院整体的影响[2]。
2.2 空间环境布局设计
医院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
图2 几种弹性扩容方法
(4)景观环境设计
基于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康复医疗快速推广开来,对景观康复环境的规划设计提出了要求。
现代医疗建筑弹性设计中,景观环境设计已经成为一大重点,底层架空、空中花园、屋顶花园已经成为三大发展方向,在提供康复空间的同时,也可为医院弹性扩容提供有机载体[3]。
2.3 模块化装配式设计
现代医院建设中,建筑空间内的楼电梯、设备机房、管道井、卫生间等可变性差的空间为刚性空间,其他具有较大可变性的功能空间为弹性空间。
医院建筑空间弹性设计的核心是集中布置刚性空间,创造完整的医疗功能空间,使其灵活多变,
(下转第10页)
8 建筑与装饰2021年3月下 。
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附案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医院的关注点也不再只是单一的看病了,在建筑设计中,医疗建筑设计和普通建筑设计不同,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更多。
随着医疗建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设计模式也与旧时大不相同。
作为承载着治病救人的功能的医用建筑,设计思路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从以往“功能为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逐步转变为“以人为本” 的设计原则。
一、医院建筑总体规划内容和要求一、医院规模医院总体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医院的规模。
这要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和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但综合性医院一般规模不宜太大。
二、功能分区综合性医院按使用功能,一般划分为医疗区、行政管理或后勤保障区、教学科研区和职工生活区。
三、出入口和院内交通1.出入口是医院对外联系的通道,一般至少需要两个。
门诊人口应结合院外道路综合考虑,方便病人及车辆出入。
住院入口和其他入口要便于管理,少受外部干扰。
2.医院要有立体的交通网络,(水平和垂直交通),并以此为骨架将整个医院的各个功能部分有机组合成相互关联的群体。
可以设有多层医院主街,通过这条主街将门诊、医技科室和住院部等其他部门串连起来。
多层主街不仅可以合理组织疏导人流、物流,还可以布置各类专业系统管道,各行其道目不受气候影响,安全舒适。
3.停车场和自行车库在交通组织时也必须认真考虑。
四、建筑日照和自然通风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对医院建筑有重要意义,在总体规划时,要尽可能争取良好的日照和创造自然通风条件,这不仅对病人恢复健康有利,而且可以降低医院日常费用。
五、绿化绿化的作用众所周知,尤其对于医院更为重要,改善医院环境,绿化是最有效的手段。
六、管线布置综合医院的管线种类繁多,主要有电气、通讯(光缆)、给排水、空调、采暖、供气、供氧吸引等,合理布置各种管线是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医院建成后能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二、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中院区出入口的确定是首要解决的问题1. 门急诊出入口:要考虑位置、数量;2. 住院出入口:要有安静的室外环境,要单独设置;3. 后勤货物出入口:要布置集散场地;4. 污物出入口:要隐蔽、易清洁。
现代医院人性化建筑设计思想及布局流程探究发表时间:2018-04-18T14:01:26.21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作者:曾芳俊[导读] 医院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明确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服务主体。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2摘要:随着现代化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国民健康意识的变化,人们对医疗设施包括医院建筑设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医院的设计者们开始重新认识人性化关怀的重要性,在医院设计功能日趋完善的基础上逐渐考虑越来越多的人性化因素,以人为本成为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的设计原则。
本文分析了现代医院人性化建筑设计思想及布局流程。
关键词:现代医院;人性化建筑设计;布局流程;医院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明确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服务主体。
著名建筑师章斌欢女士曾说道: 新世纪的建筑,无论是整体规划,还是单体建筑的外部设计或内部功能,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已是无可争论的。
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人的情感是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以这样一个理念,建筑师为医院设计,正确划分被服务者( 患者) ,服务者( 医务人员)的空间,创建幽雅,宁静,富有人情味的医疗环境,这是病人的需要,也是建筑师的职责。
一、人性化设计所谓人性化设计就是医院“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体现。
医院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为患者创造一个方便、舒适、优美的就医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提升医务人员的幸福感和消除就医人员的恐惧感”的目标。
要实现设计的人性化,首先要协调好各医疗功能科室之间的关系,并解决好每个医疗功能单元内的衔接问题。
例如,急诊、门诊、挂号、收费、输液等功能的环境设计要高效、安静,减少就医人员的恐惧感,防止人流交叉、拥堵。
此外,无障碍设计、生态绿色环境设计以及家庭式病房设计等,都是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现代医院人性化建筑设计思想及布局流程1.医院建筑整体功能布局设计。
旅游地区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文某某省某某市以旅游立市、以旅游兴市,是一个典型的旅游地区。
总体来说,近些年来,某某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税收规模不断扩大。
但与其他城市相比,某某市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某某市在税收方面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地方宏观税负偏低。
2022年某某市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3.11%,相比以往有所提高,但与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某某省某市2022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4.62%;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如安徽省黄山市2022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7.9%。
政策扶持力度不大。
例如,区域、产业优惠政策不多。
现行税制没有体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税收优惠政策没有更好地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没有给予欠发达地区倾斜政策。
环境保护税收政策不力。
生态环境是某某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目前,就地税部门征收管理的税种而言,对促进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发挥作用的税种主要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
由于这些都是“小税种”,各级税务部门容易产生“抓大放小”的观念,忽视对它们的管理。
目前税制中,还没有一个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专门税种,限制了税收的调控力度。
税费比例不协调。
2022年某某市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为73.4%,低于某某省平均比例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比例15个百分点。
这说明某某市非税收入比例偏大,税费比例不协调。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优化地方税源结构。
发展新型工业化是某某市从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在快速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该市抗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增强,地方税收才能可持续增长。
为此,应建立面向旅游市场的、富有生态环保理念的新型工业体系;积极发展新型旅游工业,力促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生产形成产业集群。
同时,优化地方税源结构。
要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和商务会展旅游转变,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鼓励民间投资和积极引进国外投资等途径,壮大地方税源。
新时期下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摘要:医院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组成部分。
现今,国家的医疗政策和人民的健康意识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因此,新时期下的医院建筑也应随之变化,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本文主要在建筑的格局与规划、环境、绿色等方面探讨了在新时期医院建筑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医院;新时期;规划;环境;绿色一、引言新时期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求医目的也由原来的仅仅消极治病转换为现在的定期检查身体、及早发现疾病、提前预防和治疗、医疗加保健,期望得到健康长寿。
这就对医院的各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医疗水平及建筑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因此,在新时期下,医院的建筑设计也要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构思与理念,力求将新时期医院环境与病人需求纳入医院建筑设计之中,呈现良好的医疗环境。
下面就对医院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二、医院建筑设计要点1.建筑格局与规划我国早期建成的医院由于多年来的改建、扩建,总体布局凌乱不堪,功能分区不明确,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整体环境和使用功能,并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因此,做好医院整体的格局和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医院的整体布局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图1),结合医院各医疗部门具体内容要求和各自特点确定医院功能分区,功能分区直接影响到医院运行的合理性。
针对不同医院的要求和特点处理好医疗区、住院区、理疗区、后勤供应区、办公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良好的功能分区。
总之,医院的总体规划总体要坚持合理、功能最大化的原则,因地制宜,建设具有特色的建筑形式和格局。
其次,在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中,还应设计良好的外部和内部交通,保证医院内外交通的通畅。
医院交通设计要点在于满足不同类型的流线,人流、物流有明确独立的出入口和交通流线。
各出入口到达各功能区流线便捷清晰,避免交叉;洁污分流、内外有别、动静分区,在更大程度上方便不同需求的人群就诊[1],体现新时期下现代化医院的设计理念。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医院”是一个令世人敬畏的地方,敬其治病救命,畏其疫菌扰民,少壮者唯恐其近,病老者犹恐其远;中国的医院又是一个承载太多愿景的地方,长官要借以展示政绩,开发商要借以炫耀实力,都要求高伟、豪华、气派;医护人员和平民百姓则要求功能合理,方便高效,经济实惠。
这些要求反映出社会需求的层次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合理的一面。
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平衡不同人群和要素之间的需求关系。
平衡之道在于“求同存异” ,在各方利益的交集点上狠下功夫,便可找出一条和谐共融之路。
医院建筑设计,首先是设计者要重视、熟悉、驾驭功能,使之与业主的需求协调起来,而不是被动地受业主的驾驭和驱使;就弥漫着紧张焦虑情绪的医院环境而言,病人所必需的并非豪华时尚,而是简朴闲适,使其精神压力得以舒解。
医院建筑应少一点闹市尘嚣,多一点自然清妙,以突显其医疗康复功能。
设计应十分在意患者的关注点,将复杂的医院功能加以梳理、分解、重组,以求平面空间的简洁易懂,提高其可识别性。
要特别在意一般健康人不太在意的细节处理,这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
外观设计应消除因体量过重、过大而产生的压抑和冷漠感,构建“无压力”医疗环境。
在空间设计上应尽量利用自然景物扩大视野,以生机勃勃的生态绿化、自然风光,减轻患者的幽闭感和焦虑情绪,从而使我们的医院建设,更加贴近普通民众的真实需求,更加贴近医院自身的现实生活!在医院中,“医”有医“理”,“病”有病“理”,“管”有管“理”,时时处处依“理”而行。
医院建筑有其严格的空间秩序和功能要求,是一种十分强调理性思维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医院建筑的发展源流医院是人类维护身体健康、恢复劳动机能的场所,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疾病抗争的重要阵地。
第一节医学模式与医院建筑纵观中、外医学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古代的宗教医学和经验医学模式;近代的实验医学和机械医学模式;现代的生物医学和整体医学模式等几个发展阶段。
一、古代宗教医学与经验医学模式 ---- 寺庙、教堂、民居型建筑模式养病坊医舍西方医学是以古希腊、罗马医学为基础。
对现代化医院建筑设计的认识与思考摘要:结合医院建筑设计实践,阐述了医院建筑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坚持整体规划、单体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
重点把握好,医疗功能分区、流线组织、环境塑造等几个环节,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关键词:医院设计整体规划单体设计功能分区流线组织环境塑造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随着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医院设施、环境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院的功能不再是单纯追求治疗疾病的唯一手段,还要通过病人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需求营造一个方便、安静、祥和、温馨的环境。
医院的环境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有着特殊的治疗作用。
通过医院环境和建筑的良性感观,消除和缓解由于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焦虑,改变病人的心态情绪,这是现代化医院,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规划、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的思路。
二.整体规划:对医院进行整体规划,要求建筑师应该对医院建筑的功能、布局十分了解。
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及《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正确划分医疗区和后勤保障区等,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分流,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合理组织人流、物流、车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对整个医院的总体规划设计都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医院出入口的设置对医院的规划设计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做为一个综合医院,门诊、急诊出入口,病房探视入口,后勤供应入口,污物出口的设置,对医院流线组织影响很大,如果处理不当,将给医院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不便,甚至影响整个医院的规划布局,给医院造成混乱。
因此,功能分区、流线组织、出入口设置,是医院整体规划设计不可忽视的三个重要环节。
抚矿总医院是全国煤炭系统中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始建于一九零七年,与一九九二年全国首批进入三级甲等医院行列的辽宁省卫生厅直属医院,是中国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
它座落在抚顺市中心地带,周围有居住区及办公建筑,人群密度高总医院座落在抚顺市中心地带。
53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O .21SC I ENCE &TECH NO LOG Y I NFOR M A TI O N 建筑科学21世纪是老龄化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的医疗政策与国民的健康意识的变化,人们对于医疗设施包括医院建筑的设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建筑的设计也随着社会要求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理念与手法,适应建设现代化医院的需求。
本文通过对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几个方面的探讨,更新传统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一些观念,使得医院建筑设计更趋人性化,为公众提供更为舒适的医用空间。
1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服务主体医院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明确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服务主体。
著名建筑师章斌欢女士曾说道:“新世纪的建筑,无论是整体规划,还是单体建筑的外部设计或内部功能,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已是无可争论的。
”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人的情感是建筑设计时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而容纳人、组织人、影响人、服务人则是建筑空间的目的,建筑设计的根本内容就是创造空间。
以这样一个理念,建筑师为医院设计,正确划分被服务者(患者),服务者(医务人员)的空间,创建幽雅,宁静,富有人情味的医疗环境,这是服务主体的需要,也是建筑师的职责。
近年来,我国医院建设有了空前的发展,新建与改扩建任务不断增多。
但许多新建医院满足于一般的功能关系,而忽视了对服务主体(医院所有的使用者)的心理与生理特殊性的考虑。
现代医学界业已公认,一座设计精良、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可以辅助治疗帮助患者康复,同时还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
1.1病房个人领域空间的限定患者因病入院,希望能远离外界干扰,按自己的意愿支配环境,维护个体的私密性。
目前医院正在悄然降低单间病房的床位数,这是顺应患者私密性要求的结果。
同时陪护空间的加强,增加了患者住院时的舒适感,从而促使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治疗的责任心大大提高。
刍议现代医院人性化建筑建筑设计摘要: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国民的公益性机构,在建建筑过程中,“人”是首要考量的要素,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效便捷、“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本文对现代医院人性化建筑设计布局展开讨论。
关键词:医院;建筑设计;人性化1.现代医院建筑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人性化设计”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它不仅体现在生理上为病人着想,也体现在心理上,两者都离不开设计的人性化。
由于医院建筑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在设计中更要重视人的因素,从而使设计由功能层次向人的精神层次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医院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在医院里,流动人口实在是太多了,从挂号到正式看病,需要办理非常繁杂的手续,而且科室也很多,所以,病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各种抱怨都有了。
其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在设计之初,并未对人性化设计给予足够的关注,而另一小部分原因,也可能与国内的卫生设备及管理水平有关。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医疗观念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一种注重精神因素对病人治疗产生正面作用的新型治疗观念应运而生,例如某些医院开展的身心疾病治疗、环境疗愈等等。
目前,国内外各大医院都已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理念,并以此作为医院建筑设计的依据,从而更好地满足病人的多种需要。
温暖、愉快的环境能让病人以轻松、平静的态度对待治疗,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性化的设计。
2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的人性化体现2.1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医院设计的过程中,同样把医院中的不同功能部门以及其他服务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使患者如同居民生活般舒适便捷。
例如,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新门诊大楼建设项目,在门诊科室布局上,新门诊楼打破以医院组织架构为中心的传统理念,按照系统疾病划分诊区,每层均设有独立的采血点、抢救室和箱式物流系统;在就诊流程优化上,一、二次候诊区通过闸机将候诊患者有效分流,缓解传统诊区聚集、无序的现象。
医院建筑设计的原则1精益医疗的设计理念。
精益医疗(leanhealthcare)是近些年国际上医疗服务体系中最先进科学的理念,已经在欧美的医疗建筑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效果。
它“以患者为中心,浪费更少,成本更低,疗效更好”为基本原则。
参考丰田生产体系的改善模型,运用在大型医疗项目上,使之产生良好的效益。
在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疗效,降低成本。
设计师(包括建筑师和医疗规划师)和医院政策制定者,医疗专家,病患都必须理解医疗的全过程,每个人在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都参与其中,我们在设计中尽可能地参与和体会医疗流程,配合医院决策者,使用者和服务对象,一起设计,提高医院平面格局的效率,更好的为医院提供设计服务。
2从城市角度入手规划设计,从流程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从环境的角度营造空间设计。
我们设计师接到的医院设计任务书,往往都是对基本医疗空间的需求和设计要点。
但是建筑师应当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去入手进行设计。
医院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与周边环境的共生是最基本的要素,与周边建筑的对话与城市空间的协调,是建筑师应当重点考虑的因素。
我们的设计方法是从对周围建筑语境的研究开始,医院对城市天际线的勾勒,对城市道路空间的退让,作为城市空间的要素以及作为周边建筑的对景都是重要的规划要点。
当然医疗流程的合理是必不可少的,在城市空间分析之后,医疗流程是控制建筑设计的最重要的因素,我们极大地尊重医疗流程的功能性和合理性,在合理医疗功能流程的基础上创造建筑空间,雨棚下、柱廊下、连廊间灰空间的营造,宽敞明亮的大厅,高效实用的急诊急救空间,尺度适宜的医疗生态文化街,宁静整洁的候诊,舒适宜人的检查诊疗空间,温馨亲切的病房,都是必要的空间要素。
绿化庭院空间、屋顶花园、室外休息康复花园是室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病患在便捷的就医体验中感到景观多变,步移景异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考量要点。
我们的设计更强调医疗功能空间和环境空间的互动和共生。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医院”是一个令世人敬畏的地方,敬其治病救命,畏其疫菌扰民,少壮者唯恐其近,病老者犹恐其远;中国的医院又是一个承载太多愿景的地方,长官要借以展示政绩,开发商要借以炫耀实力,都要求高伟、豪华、气派;医护人员和平民百姓则要求功能合理,方便高效,经济实惠。
这些要求反映出社会需求的层次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合理的一面。
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平衡不同人群和要素之间的需求关系。
平衡之道在于“求同存异” ,在各方利益的交集点上狠下功夫,便可找出一条和谐共融之路。
医院建筑设计,首先是设计者要重视、熟悉、驾驭功能,使之与业主的需求协调起来,而不是被动地受业主的驾驭和驱使;就弥漫着紧张焦虑情绪的医院环境而言,病人所必需的并非豪华时尚,而是简朴闲适,使其精神压力得以舒解。
医院建筑应少一点闹市尘嚣,多一点自然清妙,以突显其医疗康复功能。
设计应十分在意患者的关注点,将复杂的医院功能加以梳理、分解、重组,以求平面空间的简洁易懂,提高其可识别性。
要特别在意一般健康人不太在意的细节处理,这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
外观设计应消除因体量过重、过大而产生的压抑和冷漠感,构建“无压力”医疗环境。
在空间设计上应尽量利用自然景物扩大视野,以生机勃勃的生态绿化、自然风光,减轻患者的幽闭感和焦虑情绪,从而使我们的医院建设,更加贴近普通民众的真实需求,更加贴近医院自身的现实生活!在医院中,“医”有医“理”,“病”有病“理”,“管”有管“理”,时时处处依“理”而行。
医院建筑有其严格的空间秩序和功能要求,是一种十分强调理性思维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医院建筑的发展源流医院是人类维护身体健康、恢复劳动机能的场所,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疾病抗争的重要阵地。
第一节医学模式与医院建筑纵观中、外医学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古代的宗教医学和经验医学模式;近代的实验医学和机械医学模式;现代的生物医学和整体医学模式等几个发展阶段。
一、古代宗教医学与经验医学模式 ---- 寺庙、教堂、民居型建筑模式养病坊医舍西方医学是以古希腊、罗马医学为基础。
古希腊约在公元前4~~6 世纪形成经验医学。
罗马医学是以希腊医学为基础形成的,以重视解剖学的盖伦为代表,但他的唯心论和目的论观点为教会所利用,阻碍了中世纪医学的发展。
公元5~~15 世纪中,医学受宗教和神学的束缚而倒退,甚至把古希腊经验医学中的一些精华也抛弃了。
上帝旅馆从而形成医、旅、寺庙三位一体的多功能建筑。
古代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伤病员急剧增加,促进了野战急救医院的发展。
二、近代实验医学、机械医学模式 ---- 分散式、健康工厂式医院建筑第二阶段是近代的实验医学。
公元15~~16 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和发展,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国的“宗教改革”推动了医学的复兴运动。
古老的欧洲在300 多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医学科学体系。
近代医学促进了专业分科和医护分工,形成了人员、设备按专业归口集中,各科室之间分工协作的近代医院雏形。
18 世纪欧洲的产业革命,使医学界开始倾向于以机械运动来解释生命现象。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的医院建筑也就变成了健康修配厂,这是一种只重理性而忽视人性的医院建筑。
我国的近代医院,多为西方传教士文化入侵的副产品,当时外国在华共设医院166 处。
三、现代生物医学、整体医学模式 ---- 人性化的整体医学环境20 世纪下半叶,现代人类疾病和死因统计资料表明:心理、社会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并受到广泛关注。
其特点是专业分科细,多学科综合性强,医疗技术装备更加先进,其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现代医院强调综合治疗,不仅从生物学角度,而且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建筑、环境、设备等方面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整体医学环境。
从现代医院的组成上看,大都是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医疗中心,而且组成内容日益复杂,专业化、中心化倾向更为明显。
第二节中国跨世纪医院的发展趋向一、有限增长、质效建设二、“躺下去”与“站起来”三、医疗保健回归自我对医疗建筑空间和细部设计进行世俗化、园林化和艺术化处理,是柔化高技术、渗入人情味的有效手段。
21 世纪时精神重于物质的世纪,也是精神病患者更为严重的世纪。
第三节、医院建筑的绿色前景今天的工业社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富裕,更繁荣,医疗技术也更先进,可是能源却更短缺,生态更脆弱。
一、绿色医疗俭约普济相较以巨额财政补贴为代价的西方医疗保障模式,“一把草、一根针”的中医药处方,更彰显其供得起、重预防、可持续的绿色医疗优势。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断言:“医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大自然才会真正治愈你的疾病”。
可持续发展并非消费水平的可持续高涨。
二、绿色医院的建筑形态“技不唯新,有绿则灵” !绿色建筑第一要务就是自然采光通风,减少对空调和人工照明的依赖。
三、适应性与功能寿命从功能护理模式转向整体护理模式,是我国护理体制变革的基本内容,这种护理模式特别关注缩短护理距离的问题。
为此双护士站或多护士点的方案是这种模式的必然选择。
四、绿色医院的评估标准LEED (绿色建筑评审指标)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制定的一套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涵盖6 大领域及其细项:( 1) 是否为永久性基地,是否有城市公交到达、是否破坏原生态系统,是否保留绿化空间等。
( 2) 水资源使用效率,包括是否节水,回收水,废水处理利用等。
(3)能源与天气,包括减少使用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使用再生能源等。
(4)使用的物质材料,包括是否使用再生材料,建材将来能否回收等。
( 5) 室内空气品质,包括通风采光效果,是否含有毒挥发物质等。
( 6) 创新设计,包括是否引进新工艺、新材料等。
第五章医院环境与病人心理过去的医院建筑,多是从治病的需要提出功能要求,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设计。
对病人的身心需求,一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医院从以管理为中心,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医院必须更加关注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医院建筑设计还必须研究病人对环境的感觉、经验和评价,并作为设计的依据和内容,这样才能设计出与整体医学模式相适应的“整体医学环境” 。
第一节病人需求及其空间体现一、病人需求的层次性按整体医学模式将病人需求归纳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次加以论述。
(一)生理需求包括医疗康复需求,日常生活需求,安全保障需求,性别比例需求等几个主要方面。
1、医疗康复要求2、日常生活需求3、安全保障需求4、性别比例需求(二)心理需求主要满足人性的心理感觉方面的需要1、尊重需求2、适应需求以缩短病人从家庭到医院的心理距离和适应过程。
3、信息需求(三)社会需求病人入院后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原有的社会交往,并对重返社会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抱有希望。
1、交往需求2、陪护、探视需求保持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
3、实现成就的需求二、病人需求的差异性因年龄和病情的差异,病人需求的重点、表现强度、环境评价也有较大差异。
(一)危重病人心理及环境需求重病室的病人应能看见护士站,以增加安全感。
(二)普通病人心理及环境需求主要是无生命危险或处于中等护理或康复护理期的病人。
总的来说在温饱不愁,生命无忧的情况下,安全、私密、信息、交往、娱乐、探视等成为新的需求热点。
病人怕看到病友的惨痛情景,也不想把自己的痛苦示人而有损其强者形象,因此讳疾而不忌医是现代中青年患者的普遍心理反应,他们大多希望暂时隐居静养。
(三)老年病人心理及环境需求“不记近事记远事,不能近视能远视;哭无泪,夜不能睡白日睡;不肯坐,多步行,喜欢食软怕食硬‘儿子不亲亲孙子,大事不问小事问老年病人的生活环境要特别注意安全,不应有室内高差,以免步履难适,且轮椅不便通行,避免使用浅色或镜面玻门,以免引起空间假象,发生撞碰,忌用折叠家具,避免凹凸轮角。
老人因视力减退,一切印刷品、标志牌、房号等字体要大而鲜明,以利识别。
老人对庭园绿化情有独钟,喜欢种菜养花,调养身心,自得其乐。
对子女远在异国他乡的“空巢”老人来说,最好教会他们在互联网上收发信件和照片,也可和亲人网上聊天。
在活动室、餐厅等处设置网络摄像头,他们的子女只要登录网站就可见到亲人的情景,以缓解相互牵挂惦念之情。
(四)儿童病人心理及环境需求儿童根据以往的认知经验,一见到白衣、白墙、白口罩就会联系到注射的痛,服药的苦,抽血的怖,从而产生“白色恐怖”的心理反应。
儿童环境要注意安全防护,防止跌、滑、碰、撞,防止攀爬阳台、外窗发生意外。
儿童病房不宜使用呼唤装置,以免当玩具戏耍。
应更加强调缩短护理距离。
第二节医疗空间及人群的行为特性一、私密性私密性是调控人际界限适宜度的一种需求,包括限制接近与寻求接近两个方面。
(一)私密度的需求变化人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有与他人接近的理想程度,称为理想私密度,它随时、空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1)在暴露身体隐秘部位的时间和空间其私密度要求高2)在人们处于非警觉状态时私密度要求高3)在熟悉的环境和友人相处时私密度要求低,在陌生环境与陌生人相处时私密度要求高。
4)有干扰行为的空间私密度要求高5)需要特殊保卫的部门。
(二)空间私密度的调适1)专用空间,少床病室2)灵活空间,适时分隔3)图标提示,行为自控二、领域性领域行为是个人或团体对空间的占有并加以控制,预防他人入侵的一种行为。
(一) 领域的分类领域依使用者的控制程度,时间长短大致可分为三类。
1)专属领域--- 为个人或团体的全时占用,与识别的领域划分去清楚,具有使用上的独立性,不允许套穿。
2)兼容领域--- 该领域为几个科室共用,但时间错开。
3)公共领域--- 使用人、使用时间经常变动,难以限定,进出自由无排他性。
公共领域应具开放性、流动性、识别性,利于人流集散。
(二)领域的层次(三)专属领域的形成1)翼端原则面积较大的专属领域至少要占有一至两个翼端,翼端就意味着非通过、独立性。
2)闭合原则每个专属领域都必须处于闭合状态,只有1~~2 个门开向公共领域,不允许非领域内的房间介入而破坏其闭合性。
3)同层原则三、识别性医院组成复杂。
科室繁多,走道纵横,为患者提供一个易于识别的环境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 易识别环境的特性1)简明性空间模式、交通体系简单明确,避免繁杂隐秘。
2)规律性3)习惯性4)差异性(二) 环境识别的辅助手段1)图像诱导标志2)分科导医地图3)多媒体导医系统第三节医院的知觉环境人们的心理愉悦感是在生理舒适感的前提条件下产生的,生理舒适则源于知觉环境的优化,知觉环境的影响要素很多,在此仅就色彩、音响、气味等问题进行讨论。
一、医院的色彩环境美国色彩学家吉伯尔(W.Gerber)认为色彩是一种复杂的艺术手段,可用于治病,因为每种色彩都有其电磁波长,并由视觉传递给大脑,促使腺体分泌激素,从而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达到调整体内色谱平衡、恢复健康的目的(一) 色彩的辅助医疗功能1)红色-- 能促进血液流通,加快呼吸,焕发精神,促进低血压病人的康复,对麻痹、忧郁病患者有一定刺激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