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滤液滤渣专题-(1)讲课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22
实验整合,突破考点——运用模拟实验解决滤渣、滤液问题说课稿澄江五中张舒芸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金属和金属材料”是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的主要内容,是初中化学学习一个重点和难点,在中考中占比较大。
本单元内容是落实和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知识载体。
因此,本节课在初中化学,乃至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2、本节课涉及的滤液滤渣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也是学生的最大丢分点,难度值在0.2-0.3之间。
近几年中考第24题金属资源的考查热点题型——滤液滤渣问题,涉及到的是多种金属与多种盐的反应,教材中针对滤液滤渣的单一实验已经满足不了考试要求。
学生在这类题张有种无从下手的无力感,时间一长就对这类题产生畏难情绪,见题就绕开。
由于学生对知识的规律和实质理解不透,难以灵活地进行知识迁移、整合,且学生容易对复习课的教学内容产生“炒冷饭”的感觉,因此,设计滤液滤渣的探究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题:[2019云南]24(节选):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B.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Fe3+、NO3-C.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铜、铝D.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Al3+、Fe2+、Cu2+,可能有Ag+这个题整体得分偏低。
学生在分析时往往有无从下手之感,或者分析有偏、漏,从而导致丢分。
二、实验用品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锌片、小烧杯、砂纸等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并会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2.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整合,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且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勇气。
3.方法与过程:利用原有实验进行整合,培养学生建立化学学科思维:实验→现象→结论;学会用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滤液滤渣专题一、什么是滤液滤渣?在化学实验中,当我们需要将液体中的固体分离出来时,就需要用到滤液滤渣。
滤液指的是液体,在滤过滤纸时会流出来的部分,而滤渣则是被固定在滤纸上的固体。
通过滤液滤渣,我们可以将实验中产生的不必要的物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我们需要的有用物质。
二、滤液滤渣常用的实验器材1.滤纸:用于固定滤渣,滤液则会通过滤纸过滤,滤液中的物质可以通过滤纸的微小孔洞留在上面。
2.漏斗:用于装有滤纸的器材,可以将滤液注入漏斗中,并让滤液通过滤纸并留下滤渣。
3.烧杯:用于装有滤液的器材,可以将烧杯放在漏斗下面,从而收集滤过滤纸的滤液。
4.蒸发皿:用于将滤液蒸发后留下的残渣收集起来。
三、滤液滤渣实验步骤1.准备好滤纸和漏斗。
2.将滤纸放在漏斗中,注意将滤纸的折痕对准漏斗的缝隙。
3.用锥形瓶将需要分离的液体导入漏斗中,让滤液通过滤纸留下滤渣。
4.在收集滤液的烧杯中收集滤过的滤液。
5.如有需要,可以使用蒸发皿将滤液蒸发,留下滤渣。
四、滤液滤渣的实际应用滤液滤渣是一个常见的化学实验技术。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应用,例如咖啡滤纸将咖啡渣过滤掉,从而得到香浓的咖啡液;家庭中用于过滤悬浮在水中的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水等等。
在工业生产中,滤液滤渣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水处理过程中,可以用滤液滤渣技术来净化水;在医药生产中,滤液滤渣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用来去除药品中的残留物等等。
因此,滤液滤渣技术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化学实验技术。
五、常见的错误操作1.漏斗、滤纸等器材不干净,会影响滤液滤渣效果。
2.漏斗中液体过多,在注入液体时应控制好液体的量。
3.滤渣在滤纸上分布不均,注意将滤渣平均摊开。
4.滤液滤渣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化学品对皮肤的刺激。
六、滤液滤渣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分离技术,通过使用滤纸、漏斗等器材,可以将液体中的固体分离出来。
合理的使用滤液滤渣技术可以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提高实验效率。
在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滤液滤渣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项非常实用的化学实验技术。
浅谈中考化学滤液,滤渣问题解题策略
中考是一项严肃的考试,考生必须掌握诸多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这些知识往往会出现在考试题目中,甚至可能会出现在一些复杂的化学题中,比如滤液、滤渣等问题。
本文将就这一类问题展开讨论,为中考考生提供一些相关解题策略。
首先,我们应该对这一问题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滤液和滤渣是化学反应的一个过程,它是用滤纸将混合溶液进行分离,从而得到不同的物质组分,滤液就是混合溶液被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而滤渣就是混合溶液剩下的那部分。
其次,对于滤液、滤渣问题,我们需要重点学习相关知识,比如可溶性物质、不可溶性物质和溶解度等等,这些知识点都是解决滤液、滤渣问题的基础,要掌握这些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此外,在解决滤液、滤渣问题时,考生需要注意实验室安全,比如使用实验装置时,要遵守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此外,在解题过程中,要认真操作,注意每个细节,以免出现错误。
最后,在解决滤液、滤渣问题时,考生可以通过实验过程的推理来指导自己的思考,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解题。
综上所述,滤液、滤渣问题是化学考试的重要部分,为了解决这一类题目,考生需要综合运用学习知识、理论知识和实验观察能力,以及实验室安全等多方面的知识,利用正确的解题策略,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一种:一种金属多种盐第二种:多种金属一种盐 专题提升训练——置换反应的滤液滤渣成分分析思维导图:置换反应的滤液滤渣问题金属置换循序:弱者先出局(由“远”及“近”)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1)将一种金属单质放入几种金属的盐溶液的混合液中时,其中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巾最靠后的金属最先被置换出来,然后再依次置换出稍靠后的金属。
简记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距离远,先反应”。
如将金属Zn 。
放入FeSO 4和CuSO 4的混合溶液中,Zn 先与CuSO 4发生置换反应,与CuSO 4反应完后再与FeSO 4 发生置换反应。
根据金属锌的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表格法)金属锌的量 析出金属 滤液的成分锌不足(不能与CuSO 4溶液完全反应) Cu ZnSO 4、FeSO 4、CuSO 4 锌不足(恰好与CuSO 4溶液完全反应) Cu ZnSO 4、FeSO 4锌不足(不能与FeSO 4溶液完全反应) Fe 、Cu ZnSO 4、FeSO 4锌适量(恰好与FeSO 4溶液完全反应) Fe 、Cu ZnSO 4锌足量Zn 、Fe 、Cu ZnSO 4(画图法)金属活动顺序表①→⑤,锌的量不断增多,置换出的金属种类也逐渐增多,直至锌过量。
(2)将几种不同的金属放入同一种盐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情况与将一种金属放入几种金属的盐溶液中相似,也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的先反应,然后是距离较远的反应。
【例题1】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 )①Mg2+②Mg2+和Fe2+③Fe2+和Cu2+④Mg2+、Fe2+和Cu2+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ZnFe2+Cu2+Fe CuZn2+①析出金属:Cu / 滤液:Zn2+、Fe2+、Cu2+②析出金属:Cu / 滤液:Zn2+、Fe2+析出金属:Cu、Fe / 滤液:Zn2+、Fe2+③④析出金属:Cu、Fe / 滤液:Zn2+⑤析出金属:Cu、Fe 、Zn / 滤液:Zn2+【例题2】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B .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C .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D .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 【答案】C【例题3】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滤液与滤渣问题(1)
设计方案
主题:
一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后滤液与滤渣的分析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一种金属与一种金属化合物(金属盐)溶液反应后滤液与滤渣存在的情况。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流程与内容:
【思考】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滤液与滤渣分别有哪些?
【分析】
反应的方程式为:Zn + CuSO4 = ZnSO4 + Cu
①反应的溶液过量:滤液是:ZnSO4、CuSO4;滤渣:Cu
②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滤液是:ZnSO4;滤渣:Cu
③金属过量:滤液是:ZnSO4;滤渣:Cu、Zn
判断滤渣中是否有 Zn 存在,可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实施思路:
以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为例,列出反应
方程式,通过数轴的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去分析存在的可能。
课题三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滤液和滤渣成分分析(专题复习微课)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四十里街一中方艳 2017.05.2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金属发生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②明确置换反应的优先反应原理,会分析一种金属与混合金属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③理解适量与过量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学反应,体验和学习科学的科学探究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总结和归纳,理解优先反应原理并能熟练运用于生活生产实践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及反应后的成分确定
教学难点: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到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酸的反应,知道金属能与单质反应,能与化合物酸发生置换反应,以此类推,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呢?在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中有个优先反应原理,通过此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反应过程中哪种盐能先与金
属发生置换反应,加入金属的量决定了反应发生的过程及产物。
4.2水的净化 讲义核心素养学习目标通过对水的净化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敢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1.初步了解纯净水和自然水,了解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2.学会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了解硬水和软水的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初步了解硬水的危害及硬水的软化方法。
4.熟练掌握过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1.静置沉淀在水中加入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______________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
2.过滤过滤可以分离________与_________的混合物。
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附常用_________,因为它具有很强的________,不仅可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除去气味。
4.蒸馏不仅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还可以除去____________杂质,通过蒸馏得到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5.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天然水→加_________→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吸附→消毒→自来水6.定义(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__________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滤液滤渣成份分析专题如何巧解化学的滤渣和滤液题目步骤:先排序,再根据“最远距离反应”原则,(排在最前边的金属,先与排在最后边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确定谁先反应,然后根据金属粉末的量确定滤渣、滤液的成份。
如: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什么?滤液中一定有什么?分析:与游泳池的情况类似,岸上的越活泼越容易跳水,岸下边的越不活泼越容易上岸。
按顺序把金属单质(固体)写在横线上边,把盐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写在下边。
FeZn2+Cu2+Ag+一、填空题(共13 小题)1 、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中含有_________ ,滤液中含有 ________ .2、某溶液中仅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将其分成A、B 两份,各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1 )将A 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 ,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2)往B 得到的滤液中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对应的滤渣中含有,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3、NaNO3、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Fe,充分反应后过滤,(1 )若滤渣中加入盐酸后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 _______ ,此时滤液中所含物质是(不包括水,下同)_________ ,(2)若滤液中加入铁片无明显变化,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 ,可能有_________ ,滤液中所含物质是________ .4、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1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看到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有;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2)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没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_________ ;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__ ;(3)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只有 ________ .5、(2006?襄阳)某溶液中仅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6、(2006? 河南)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1 )若向过滤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 ________ .( 2)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滤出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 .7、在C uCl2和Zn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为_________ ,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8、、把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铁粉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 、_________ .9、(2010?黑龙江)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1 )如果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 ;(2)如果没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 .10、为防止水体污染,某工厂在废水排放前对废水中的某些金属进行回收,该工厂的废水中含有AgNO3Cu(NO3)2Fe(NO3)2三种溶质,向废水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现象,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 ,滤液中一定有.写出上述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11、(2008?十堰)某溶液中含有AgNO3、Cu(NO3)2、Fe(NO3)2三种溶质,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溶液分为A、B 两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 ),则滤渣 A 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2)溶液→滤液B→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滤液 _____ B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12、化学实验室现有一瓶废液,它是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溶液,实验员老师欲对此废液进行处理回收金属铜和银,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张老师知道后,拿到课堂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此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请你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流程,回答以下问题:(1 )把以下残缺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填写完整(2)你选用的金属_______________ a 是,滤液1 中的溶质是.若要使滤液 1 中的溶质只有一种,选用的金属 a 只能是________ .( 3)你选用的溶液___ b 是,其作用是_________ 滤液2 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4)滤渣2 的成分是Cu 和Ag,为进一步提纯_____ Ag,请设计实验把滤渣 2 的Cu 出去(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3、往AgNO3 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A.滤液中一定含有AgNO3、Cu(NO3)2、Fe(NO3)2B、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 2C.滤渣中一定有Ag、Cu、Fe粉D.液渣中一定含有Ag二、解答题(共13 小题)14、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完成实验后,为防止污染,向含有硫酸铜、硫酸铝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滤渣,取少量滤渣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填化学式),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5、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硫酸,为处理水体污染并回收某种金属,向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 )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金属铜;则加人稀盐酸的目的是(2)取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滤液和滤渣.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16、向含KNO3、Fe(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 (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7、(2011?黑龙江)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氢氧化钙、纯碱这二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Ca(OH) 2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Ca(OH)2丁同学认为:可能是________ (填化学式).【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___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 溶液观察到________ ,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丁同学为了验证乙同学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18、某溶液中仅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某校初三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其分为A、8、C三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①若将A 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_________ .②若将B 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 .③若向C 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 ,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19、(2011?上海)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实验小组利用稀硝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银和铜,设计如下方案.先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其成分为银、铜和铁.再对滤渣 A 按如下流程图处理:①先再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Ⅰ.加快反应速度Ⅱ.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Ⅲ.使反应充分进行②写出Cu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滤液D 中溶质的成分有_________ (填化学式).④含有硫酸亚铁的滤液有_________ (填框图中字母).⑤如果在过滤操作中发现滤液浑浊,在仪器洁净、滤纸不破损的前提下,你认为滤液的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20、某溶液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将其分装在三个试管A、B、C中.现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依据以下信息填空,要求填写化学式.(1 )若向 A 试管的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 A 试管中的滤液中的溶质是.(2)若向B试管的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生成,则 B 试管中的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 .(3)若向C试管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则C试管中的滤液一定有溶质 ________ .21、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2CO3、Ca(OH) 2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Na2CO3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Ca(OH) 2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________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 ,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丁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 .经过上述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22、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 和NaOH 固体的混合物.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图实验探究.查阅资料:a.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b .CaCl2+Na2CO3=2NaCl+CaCO3↓ .c.CaCl2溶液呈中性.(1 )滤渣 B 中一定含有________ ,产生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_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2)滤液C成分的探究.猜想:滤液C中的溶质可能为① NaOH ;② Na 2CO3;③ NaOH 和Na2CO3;④_______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甲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2CO3.乙同学:取滤液 C 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无色酚酞,液体变成红色,则滤液 C 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C 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Ca(OH) 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OH 和Na2CO3.反思与评价:丁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三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认为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________ ,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猜想③ 正确,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向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综合对滤液和滤渣成分的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① 样品中一定含NaOH ② 样品中一定含N a2CO3③ 样品中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23、向混有少量硝酸铜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当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滤液和金属.(1 )若向滤液中加入盐酸即生成氯化银沉淀,则滤出的金属是 _________ ;(2)若将滤出金属放入盐酸溶液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金属离子是①_________ ,不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是24、粉笔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用品,已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钙元素.小强和小霁同学一起探究粉笔的组成.提出问题:白色粉笔的主要成分到底是什么?猜想:小强认为:可能含碳酸钙;小霁认为:可能含有硫酸钙为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你参与方案的设计并补充完整.(1 )将少量粉笔灰放入水中,搅拌形成溶液.实验室常用的方法分离滤液和滤渣,该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取过滤所得的滤液和滤渣分别进行实验;(2)取少量滤渣与反应,如果观察到的现象,证明小强的猜想是正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溶液和稀硝酸,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则证明小霁的猜想是正确的.25、(2011?菏泽)用熟石灰膏粉刷墙壁一段时间后,表面变硬,某化学兴趣小组中的王明同学认为是水分蒸发的原因,是物理变化;李刚同学则认为是熟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生成了碳酸钙,是化学变化.(已知常温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8g.)为证明上述变化的真实原因,他们共同进行了如下探究:第一步:取墙壁硬块样品少量研磨成粉末状,将粉末移至烧杯中加适量水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李刚根据得到的滤渣推断自己的结论正确.你认为李刚的推断是否严谨?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 .第二步操作是:_________ ,若看到现象为_________ ,证明该固体中含有碳酸钙.第三步: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________ 试液,如果看到滤液颜色变为_________ ,则证明氢氧化钙部分转化为碳酸钙.26、向只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根据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没有Fe B.滤渣中一定有Ag 和CuC.滤液中一定有Fe(NO3) 2 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一定有Cu(NO3)2.三、选择题(共 4 小题)27、(2008?兰州)在氯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插入铁片,铁片上无变化,则滤液中()A、一定无硫酸铜,一定含有硫酸亚铁B、一定无硫酸铜,可能含硫酸亚铁C、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D、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28、(2004?呼和浩特)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及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液中()A、只有硝酸锌和水B、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C、一定没有硝酸银D、一定没有硝酸铜29、把锌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A、一定有Ag、Cu 可能有ZnB、一定有Ag、可能有Zn、GuC、只有AgD、一定有Ag、Cu、Zn30、某样品除含有铁粉外还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铁粉,铁粉的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并有固体残留.① 样品中一定含有 C 粉和CuO ② 样品中一定含有CuO,可能含有C粉③ 滤渣中一定含有 C 粉和Cu ④ 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⑤ 滤液中一定不含有CuSO4.以上说法正确的()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4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①滤液中有硫酸亚铁、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铜;②滤液中有硫酸亚铁、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铁;③滤液中只有硫酸亚铁,滤出的固体为铁、铜;④滤液中只有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铁、铜..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填空题(共13 小题)1 、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中含有Cu、Fe ,滤液中含有FeCl2.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滤液滤渣成份分析专题如何巧解化学的滤渣和滤液题目步骤:先排序,再根据“最远距离反应”原则,(排在最前边的金属,先与排在最后边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确定谁先反应,然后根据金属粉末的量确定滤渣、滤液的成份。
如: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什么?滤液中一定有什么?分析:与游泳池的情况类似,岸上的越活泼越容易跳水,岸下边的越不活泼越容易上岸。
按顺序把金属单质(固体)写在横线上边,把盐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写在下边。
Fe────────────Zn2+Cu2+Ag+一、填空题(共13小题)1、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中含有_________,滤液中含有_________.2、某溶液中仅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将其分成A、B两份,各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1)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2)往B得到的滤液中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对应的滤渣中含有_________,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3、NaNO3、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Fe,充分反应后过滤,(1)若滤渣中加入盐酸后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此时滤液中所含物质是(不包括水,下同)_________,(2)若滤液中加入铁片无明显变化,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滤液中所含物质是_________.4、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1)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看到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___.(2)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没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_________;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___;(3)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只有_________.5、(2006•襄阳)某溶液中仅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6、(2006•河南)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1)若向过滤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2)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滤出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7、在CuCl2和Zn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为_________,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8、把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铁粉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9、(2010•黑龙江)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1)如果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2)如果没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10、为防止水体污染,某工厂在废水排放前对废水中的某些金属进行回收,该工厂的废水中含有AgNO3Cu (NO3)2Fe(NO3)2三种溶质,向废水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现象,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滤液中一定有_________.写出上述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11、(2008•十堰)某溶液中含有AgNO3、Cu(NO3)2、Fe(NO3)2三种溶质,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溶液分为A、B两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则滤渣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2)溶液→滤液B→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12、化学实验室现有一瓶废液,它是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溶液,实验员老师欲对此废液进行处理回收金属铜和银,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张老师知道后,拿到课堂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此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请你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流程,回答以下问题:(1)把以下残缺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填写完整(2)你选用的金属a是_________,滤液1中的溶质是_________.若要使滤液1中的溶质只有一种,选用的金属a只能是_________.(3)你选用的溶液b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滤液2中的溶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4)滤渣2的成分是Cu 和Ag,为进一步提纯Ag,请设计实验把滤渣2的Cu出去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3、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A.滤液中一定含有AgNO3、Cu(NO3)2、Fe(NO3)2B、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C.滤渣中一定有Ag、Cu、Fe粉D.液渣中一定含有Ag二、解答题(共13小题)14、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完成实验后,为防止污染,向含有硫酸铜、硫酸铝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滤渣,取少量滤渣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气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15、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硫酸,为处理水体污染并回收某种金属,向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金属铜;则加人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2)取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滤液和滤渣.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16、向含KNO3、Fe(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17、(2011•黑龙江)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氢氧化钙、纯碱这二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Ca(OH)2丁同学认为:可能是_________(填化学式).【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活动与探究】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丁同学为了验证乙同学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18、某溶液中仅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某校初三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其分为A、B、C三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①若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_________.②若将B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③若向C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19、(2011•上海)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实验小组利用稀硝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银和铜,设计如下方案.先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其成分为银、铜和铁.再对滤渣A按如下流程图处理:①先再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Ⅰ.加快反应速度Ⅱ.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Ⅲ.使反应充分进行②写出Cu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③滤液D中溶质的成分有_________(填化学式).④含有硫酸亚铁的滤液有_________(填框图中字母).⑤如果在过滤操作中发现滤液浑浊,在仪器洁净、滤纸不破损的前提下,你认为滤液的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20、某溶液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将其分装在三个试管A、B、C中.现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依据以下信息填空,要求填写化学式.(1)若向A试管的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A试管中的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2)若向B试管的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生成,则B试管中的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3)若向C试管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则C试管中的滤液一定有溶质_________.21、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2CO3、Ca(OH)2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Na2CO3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Ca(OH)2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活动与探究]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丁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经过上述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22、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图实验探究.查阅资料:a.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b.CaCl2+Na2CO3=2NaCl+CaCO3↓.c.CaCl2溶液呈中性.(1)滤渣B中一定含有_________,产生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2)滤液C成分的探究.猜想:滤液C中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_________.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甲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2CO3.乙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无色酚酞,液体变成红色,则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丙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反思与评价:丁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三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认为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猜想③正确,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向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综合对滤液和滤渣成分的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①样品中一定含NaOH ②样品中一定含Na2CO3③样品中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23、向混有少量硝酸铜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当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滤液和金属.(1)若向滤液中加入盐酸即生成氯化银沉淀,则滤出的金属是_________;(2)若将滤出金属放入盐酸溶液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金属离子是①_________,不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是②_________.24、粉笔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用品,已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钙元素.小强和小霁同学一起探究粉笔的组成.提出问题:白色粉笔的主要成分到底是什么?猜想:小强认为:可能含碳酸钙;小霁认为:可能含有硫酸钙为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你参与方案的设计并补充完整.(1)将少量粉笔灰放入水中,搅拌形成溶液.实验室常用_________的方法分离滤液和滤渣,该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取过滤所得的滤液和滤渣分别进行实验;(2)取少量滤渣与_________反应,如果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证明小强的猜想是正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_________溶液和稀硝酸,如果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则证明小霁的猜想是正确的.25、(2011•菏泽)用熟石灰膏粉刷墙壁一段时间后,表面变硬,某化学兴趣小组中的王明同学认为是水分蒸发的原因,是物理变化;李刚同学则认为是熟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生成了碳酸钙,是化学变化.(已知常温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8g.)为证明上述变化的真实原因,他们共同进行了如下探究:第一步:取墙壁硬块样品少量研磨成粉末状,将粉末移至烧杯中加适量水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李刚根据得到的滤渣推断自己的结论正确.你认为李刚的推断是否严谨?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第二步操作是:_________,若看到现象为_________,证明该固体中含有碳酸钙.第三步: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__试液,如果看到滤液颜色变为_________,则证明氢氧化钙部分转化为碳酸钙.26、向只溶解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仍有金属固体.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根据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滤渣中一定没有Fe B.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C.滤液中一定有Fe(NO3)2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一定有Cu(NO3)2.三、选择题(共4小题)27、(2008•兰州)在氯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插入铁片,铁片上无变化,则滤液中()A、一定无硫酸铜,一定含有硫酸亚铁B、一定无硫酸铜,可能含硫酸亚铁C、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D、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28、(2004•呼和浩特)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及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液中()A、只有硝酸锌和水B、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C、一定没有硝酸银D、一定没有硝酸铜29、把锌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A、一定有Ag、Cu可能有ZnB、一定有Ag、可能有Zn、GuC、只有AgD、一定有Ag、Cu、Zn30、某样品除含有铁粉外还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铁粉,铁粉的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并有固体残留.①样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CuO,可能含有C粉③滤渣中一定含有C粉和Cu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⑤滤液中一定不含有CuSO4.以上说法正确的()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4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①滤液中有硫酸亚铁、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铜;②滤液中有硫酸亚铁、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铁;③滤液中只有硫酸亚铁,滤出的固体为铁、铜;④滤液中只有硫酸铜,滤出的固体为铁、铜..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填空题(共13小题)1、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过滤后所得的滤渣中含有Cu、Fe,滤液中含有FeCl2.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