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省优质课之硫酸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14
浓硫酸教案高一化学教案教案:浓硫酸教案高一化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浓硫酸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材中关于浓硫酸的部分包括: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室中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运用浓硫酸的性质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能熟练地取用浓硫酸,掌握实验室中使用浓硫酸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的理解及应用。
2.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室中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浓硫酸造成的灾害图片,引发学生对浓硫酸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实验室中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讲解实验室中使用浓硫酸的安全操作规程,强调注意事项。
5.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瓶浓硫酸不慎洒在桌面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如何处理。
6. 例题讲解:出示有关浓硫酸的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浓硫酸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溶解性化学性质:1. 脱水性2. 吸水性3. 强氧化性实验室使用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简述实验室中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
(3)运用浓硫酸的知识解释一道实际问题。
2. 答案:(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溶解性;化学性质:脱水性、吸水性、强氧化性。
(2)实验室中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按照实验规程操作,避免浓硫酸沾染皮肤或眼睛,若不慎沾染,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3)答案开放,学生能运用浓硫酸的知识合理解释实际问题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实验演示、练习题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浓硫酸的性质及实验室使用注意事项。
人教版高中化学硫酸教案
教材:化学
主题:硫酸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硫酸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教学重点:硫酸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教学难点:硫酸的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准备硫酸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实验讲解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硫酸的概念和用途,引出硫酸的重要性。
二、实验:进行硫酸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三、实验讲解:讲解硫酸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四、讲解:通过PPT讲解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五、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硫酸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新的应用方式。
六、总结:总结硫酸的重要性和应用,强调学生要认真学习硫酸的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七、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硫酸的性质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对待化学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高中化学《硫酸》教案
主题:硫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硫酸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
2.掌握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理解硫酸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硫酸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难点:硫酸的工业生产过程。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硫酸的基本性质:
a.硫酸的化学结构和分子式。
b.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c.硫酸的化学性质:可溶于水,与金属产生化学反应。
2.硫酸的工业生产:
a.铁矾石法:以铁矾石为原料制取硫酸。
b.氧化硫法:以二氧化硫为原料氧化制取硫酸。
3.硫酸的应用:
a.在农业中用作肥料。
b.在化工生产中用作原料。
c.在电池生产中用作电解液。
四、教学方法:
1.讲解结合示例,引导学生理解硫酸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
2.讲解结合实验,展示硫酸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3.用教案演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硫酸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方法:
1.课堂笔记和思维导图。
2.小组讨论和展示。
3.实验报告和填空测试。
六、拓展延伸:
1.探究硫酸在不同浓度下的化学性质差异。
2.研究硫酸在环境污染中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硫酸的基本性质、工业生产过程和应用领域,增强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思维,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高中化学《硫酸的制备和性质》教案第一章:硫酸的制备1.1 硫酸的工业制法1.2 硫酸的实验室制法1.3 硫酸的制备原理1.4 硫酸的制备反应第二章:硫酸的物理性质2.1 硫酸的密度2.2 硫酸的熔点与沸点2.3 硫酸的溶解性2.4 硫酸的吸水性第三章:硫酸的化学性质3.1 硫酸的氧化性3.2 硫酸的还原性3.3 硫酸的酸性3.4 硫酸的脱水性第四章:硫酸的应用4.1 硫酸在工业中的应用4.2 硫酸在实验室中的应用4.3 硫酸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4.4 硫酸的环保问题第五章: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综合练习5.1 硫酸制备的实验操作5.2 硫酸物理性质的观察与测定5.3 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验证5.4 硫酸应用的相关问题讨论第六章:硫酸的浓度和纯度6.1 硫酸的浓度表示方法6.2 硫酸的浓度测定方法6.3 硫酸的纯度分析6.4 硫酸溶液的配制与保存第七章:硫酸的酸碱平衡7.1 硫酸的酸离子化反应7.2 硫酸的酸碱中和反应7.3 硫酸的酸碱平衡常数7.4 硫酸的缓冲溶液第八章:硫酸与其他化合物的反应8.1 硫酸与金属的反应8.2 硫酸与非金属的反应8.3 硫酸与碱的反应8.4 硫酸与盐的反应第九章:硫酸的工业应用9.1 硫酸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9.2 硫酸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9.3 硫酸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9.4 硫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十章:硫酸的制备和性质复习与拓展10.1 硫酸制备和性质的复习题10.2 硫酸制备和性质的实验设计10.3 硫酸制备和性质的拓展阅读10.4 硫酸制备和性质的讨论与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环节:1. 硫酸的制备原理和制备反应2. 硫酸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吸水性)3. 硫酸的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酸性、脱水性)4. 硫酸的应用领域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5. 硫酸的浓度和纯度分析6. 硫酸的酸碱平衡和缓冲溶液7. 硫酸与其他化合物的反应类型8. 硫酸的工业应用范围9. 硫酸制备和性质的复习与拓展详细补充和说明:1. 硫酸的制备原理和制备反应:硫酸的制备涉及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理解不同制法背后的化学反应原理是理解硫酸制备的关键。
第2课时硫酸课前自主预习一、硫酸的制备1.古代制法加热胆矾(CuSO4·5H2O)或绿矾(FeSO4·7H2O)制取硫酸。
2.现代工业制法——接触法二、硫酸的性质1.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溶于水完全电离:H2SO4===2H++SO错误!。
2.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浓硫酸能够吸收气体、液体中的水分子及固体中的结晶水,故常用作干燥剂。
(2)脱水性浓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纸、棉布、木条等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观察到的现象有:①蔗糖变黑;②蔗糖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③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强氧化性①与金属的反应:除金、铂以外的绝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浓硫酸作用。
常温下,Fe、Al遇浓硫酸发生钝化.与铜反应的实验探究②与非金属的反应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2H2SO4(浓)+C错误!CO2↑+2SO2↑+2H2O。
3.硫酸的用途(1)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
(2)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3)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作干燥剂等.三、硫酸盐课堂互动探究硫酸的制备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设备及生产流程如下图: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下列各进口或出口物质的名称:A含硫矿石(如FeS2);B炉渣;C二氧化硫、氧气;D尾气(SO2、O2)。
(2)接触法制硫酸分为三个阶段,填写下表:浓硫酸与稀硫酸1.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比较2.浓硫酸与稀硫酸的鉴别方法(1)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少量试样,能够放出大量热的为浓硫酸,反之为稀硫酸。
(2)观察状态:为黏稠状液体的是浓硫酸,而黏稠度较小的是稀硫酸.(3)取体积相等的两液体,用手掂掂,质量较大的是浓硫酸。
(4)取少量试样,向其中加入铁片,若能够产生大量气泡的则为稀硫酸:Fe+H2SO4===FeSO4+H2↑;若无明显现象(钝化),则为浓硫酸。
高中化学必修一硫酸教案主题:硫酸及其性质一、目标:1. 了解硫酸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式;2. 掌握硫酸的制备方法和性质;3. 能够分析硫酸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导入:请学生观察物质A(一种无色透明液体)的外观,并让学生思考这种物质可能是什么物质。
引导学生分析可能是硫酸的性质。
三、展示与讨论:1. 硫酸的基本性质:- 硫酸的化学式:H2SO4;- 硫酸的物理状态:液体;- 硫酸的性质: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
2. 硫酸的制备方法:- 硫酸的制备方式:硫磺的氧化和水的加入;- 示范实验:向硫磺中通入氧气,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反应过程;- 化学方程式:S + O2 → SO2,SO2 + H2O → H2SO4。
3. 硫酸的性质:- 硫酸的酸性: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硫酸的氧化性:H2SO4 + Cu → CuSO4 + H2SO3;- 硫酸的腐蚀性: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应注意安全使用。
四、练习与应用:1. 讨论硫酸在生产中的应用,如制造化肥、矿山提炼、制造硫酸铜盐等;2. 分组探讨硫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剂、电池等;并展示一些化学方程式来说明其原理。
五、总结与反馈:1. 总结硫酸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2.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硫酸的化学式是什么?硫酸的制备方法和性质有哪些?硫酸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六、课外拓展:1. 硫酸的其他化学性质;2. 硫酸在环境污染和危险品管理中的相关知识。
七、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硫酸的更多知识;2. 完成与硫酸相关的练习题目。
高中化学必修二硫酸教案
教学内容:硫酸
教学目标:了解硫酸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硫酸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硫酸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教材、实验器材、硫酸实验样品。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硫酸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硫酸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硫酸的性质(10分钟)
讲解硫酸的化学性质,包括其对金属的腐蚀性和脱水性等特点。
3. 硫酸的制备方法(15分钟)
介绍硫酸的制备方法,包括浓硫酸的工业制备方法和实验室制备方法等。
4. 实验环节(20分钟)
进行硫酸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备硫酸,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5. 硫酸的应用领域(10分钟)
讲解硫酸在冶金、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硫酸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6.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硫酸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硫酸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备硫酸,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化学实验技能。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硫酸在日常生活和工业
中的应用,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硫酸的重要性和作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硫酸教案
主题:硫酸
教学目标:
1. 了解硫酸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2. 掌握硫酸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性。
教学重点:
1. 硫酸的化学式和物理性质。
2. 硫酸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教学难点:
1. 硫酸的反应特性。
2. 硫酸与金属之间的反应。
教学准备:
1. 硫酸的实验装置和试剂。
2. 与硫酸相关的示范实验。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硫酸的瓶子和介绍其基本性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介绍硫酸的化学式和物理性质,引导学生了解硫酸的结构和特点。
3. 实验:进行硫酸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备硫酸的过程,加深他们对硫酸的认识。
4. 探究:让学生观察硫酸与不同金属的反应,了解硫酸与金属之间的化学性质。
5. 总结:总结硫酸的主要用途和反应特性,帮助学生归纳所学知识。
6. 拓展:引导学生继续研究硫酸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拓展对硫酸的认识水平。
教学反馈:
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反馈,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硫酸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延伸:
扩展硫酸的相关知识,如硫酸的腐蚀性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等。
【教案范例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硫酸》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书中的位置:“硫酸”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的内容之一。
到本章为止,基本完善了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知识体系,也基本构建成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
纽带作用: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学习的意义: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二)三维目标1. 通过探究硫酸的性质并实验,掌握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书写分析硫酸与碳、铜的反应方程式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能较灵活的运用。
2. 对实验的设计、评价、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在实验研究设计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对学习的要求较高,还可以增加以下目标:4.定性、定量分析浓硫酸与铜反应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实验探究、评价思维的形成。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观察、讨论、猜想、归纳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高一学生学习心理:学生在看到《硫酸》这个课题时,很多学生会觉得对稀硫酸已经很熟悉,又在新闻中看到过浓硫酸伤人的负面报道,对之或多或少有点恐惧,所以,学生学习硫酸的兴趣不会很大,做浓硫酸的实验也不会太积极。
但是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对于问题喜欢去寻根究底,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的改进一.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内容。
二.实验器材Y 型试管、注射器(5ml )、单孔橡胶塞、导气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浓硫酸、铜丝(或铜片)蓝色石蕊试纸、品红试纸(自制)、浸透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棉球。
三.实验创新点/实验改进要点(见下表)教材实验装置图教参实验装置图改进后实验装置图(一)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优化方案(二)实验创新点1.实验绿色化将教材中的试管换成Y型管,进行实验时所用试剂量相对较少,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尾气吸收防止污染外,自始至终不用打开实验装置,剩余的SO2不会逸出,基本不产生污染,但效果不打折扣。
2.装置简单化、效果明显化装置灵巧,操作简便,用时较短且现象明显。
3.用途多样化该套装置还可用于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及制备溴苯的实验,用途多样化。
四.实验原理1.因SO2有毒,为了控制SO2的大量生成及污染环境,采用Y型试管所用试剂量少,用试纸检验生成的SO2,出现现象所需气体量少。
利用蘸有浓氢氧化钠的棉球作为吸收剂,有利于充分吸收多余的SO2,消除SO2对环境的污染。
2.SO2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不褪色);SO2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3.因SO2易溶于水,在观察到试纸变色后再注入水,保证装置内气体不被提前溶解;为了防止倒吸造成不安全事故,采用湿润的试纸进行性质实验,有效避免倒吸。
4.反应后的溶液中还有一定量的浓硫酸,将反应后溶液缓慢倒入蒸馏水中(防止液体飞溅),利用无色溶液稀释后变蓝证明硫酸铜的生成。
五.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的产物,全面理解和掌握浓硫酸与铜的反应,进一步体会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理解浓硫酸的氧化性表现在硫元素的价态的变化上。
2.巩固SO2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3.通过实验的绿色化设计,增强环保意识,体会STSE理念。
高中化学说课稿-《硫酸》优秀说课稿模板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硫酸》说课稿内蒙古包头市田家炳中学顾萍二〇一〇年十月九日新课程理念是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提倡让学生在做科学中学科学,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硫酸是工业三大强酸之一,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它在工业上和实验室都有广泛的应用,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
掌握硫酸的性质可以更好的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为学生将来能在工农业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了条件。
㈠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初中的《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对其物理性质和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是在学习过电离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认识浓硫酸的性质。
硫酸中的硫元素处于最高价,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这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稀硫酸的性质即它的特性,在特性中的强氧化性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要性质,硫酸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材的编排中体现的五条知识脉络⒈知识线:知识发展线索:酸的通性——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特殊性——氧化还原反应。
内容深广度(要点):认识酸的通性--知道稀硫酸的通性--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⒉学生认识发展线:学生的认识发展脉络:首先从初中化学的有关内容入手,先复习稀硫酸的性质,然后通过活动质疑,为物质的性质的预测提供思路。
⒊问题线:通过“思考与交流”,应用初中化学知识了解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再通过设计阅读导向性问题提纲引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最后用科学实验解决问题。
⒋活动线:学生阅读课本获取信息,学生动手实验,小组讨论,教师演示实验。
⒌情景线:生活素材--课本素材--科学素材---生活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