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113.51 KB
- 文档页数:34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条文摘要: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背景与目的二、GATT的主要条款与原则三、GATT对全球贸易的影响与作用四、GATT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正文: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背景与目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是一项全球性贸易协议,成立于1947年。
在当时,各国之间贸易壁垒重重,贸易战频繁。
为了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改善各国贸易和经济状况,减少贸易壁垒、控制关税、消除贸易歧视,以及实现公正和持久的贸易秩序,GATT应运而生。
GATT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二、GATT的主要条款与原则GATT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条款和原则,其中最核心的是非歧视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所有缔约国在对待其他缔约国时,必须做到公平、平等待遇,不得设立歧视性政策。
此外,GATT还规定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即一个国家给予另一个国家的贸易优惠必须自动适用于所有其他缔约国。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还涉及关税减让、贸易补贴、进口限制等方面的规定。
GATT要求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应遵循公平、透明、非歧视的原则,以确保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三、GATT对全球贸易的影响与作用自成立以来,GATT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GATT促使各国逐步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为国际贸易创造了更加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
同时,GATT通过多边谈判,协调各国贸易政策,促进了全球贸易体制的稳定。
在GATT的框架下,各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相互开放市场,全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GATT还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特殊和差别待遇,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全球贸易体系,提高贸易竞争力。
四、GATT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尽管GATT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短期贸易扩张、贸易壁垒转移等问题,使得GATT在未来的修改和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
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GATT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贸易挑战。
当前,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成为GATT的继承者,继续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以及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关贸总协定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在遭受了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了美国之外的世界经济受到重创。
同时世界各国大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形成了贸易壁垒,不利于战后经济的复苏。
这时为了鼓励贸易,推动经济发展,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定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前后共进行过八轮谈判,每次谈判的核心思想基本都是削减关税。
其基本原则包括自由竞争原则,互惠原则或对等原则,非歧视原则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来就深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欧洲带来了毁灭性的的打击。
对外贸易对欧洲的经济恢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关贸总协定,又大幅度的推动了欧洲的对外贸易,让欧洲的经济迅速恢复。
鼓励贸易并不是鼓励倾销。
倾销是以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者带来损害为目的的。
1994修改的《关贸总协定中》第六条明确规定了倾销的不合法性,其中包括了倾销的确定,由于倾销而造成的损害的鉴定和反倾销的实行方式。
这样子保护了大多数发达国家国内的企业同时也保护了发达国家的利益。
以柯达胶卷为例,柯达胶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世界胶卷的巨头。
在中国市场上,柯达一直以“短期贴钱,长期占市”为目的,一直以低价销售彩色胶卷,挤垮了当时中国的国内胶卷企业。
据介绍,在美国本土,柯达胶卷零售价每个5美元,国际批发价则是每个每个3美元。
而在中国,1994年以来柯达的到岸价仅为1.3美元。
由于柯达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来自海外,其在海外的低价扩张使柯达背负了14亿美元的债务,在加上美元汇率的持续坚挺,柯达利润一度减少百分二十五,其股价从1998年的80美元每股跌倒了60美元每股。
即便是这种自损式的销售方式,为了垄断中国市场也毫不犹豫的实行了。
其实这是一种明显的倾销手段,当时的中国为了发展经济,一心只想吸引外资,并且反倾销意识薄弱,从而没有申请反倾销制裁,为柯达以后再中国市场上的独霸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从《关贸总协定中》获得利益。
名词解释:1.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政府为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制,发起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会议。
1944年7月1日—22日,美英苏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
会议通过了最后议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据此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并决定把各国货币与美元以固定比价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亿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1 年8 月美国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7月23日签订,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其宗旨是:达成互惠互利的安排以求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主要活动是主持减让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多边谈判和协调成员国的贸易争议。
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3.乔治·凯南是美国外交家和历史学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
遏制政策始创人。
1925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29年至1931年在柏林大学学习俄罗斯文化,后在苏联和欧洲国家从事外交工作。
对二战之后的苏联政治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许多应对克里姆林宫的原则。
凯南提出,由于传统的不安全感,苏联的对外政策具有扩张性;当政者不愿与西方世界接触,以免国民了解真相;斯大林相信,与西方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他第一次提出“遏制”的概念。
当时美苏关系恶化,美国在寻求新的对苏战略考量。
凯南的学说适逢其时,激发了政府的灵感,“遏制”旋即成为“冷战”的核心词汇,也是20世纪国际关系最重要的词汇之一。
4.富尔顿演说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市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的题为《和平砥柱》的反苏反共演说。
在演说中称苏联的扩张已经构成了对西方国家的威胁,东欧已被苏联用“铁幕笼罩起来”。
鼓吹美英结成军事同盟,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
贸易关税法律法规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关税法律法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贸易关税是国家对进口和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费,它不仅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对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和国际贸易格局起到调节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贸易关税法律法规,以及它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是国际上最早的贸易关税协定之一,旨在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GATT的出现为全球贸易合作奠定了基础。
1995年,GATT转变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其职责扩大到贸易服务、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
WTO成立后,全球贸易关系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推动。
WTO的贸易规则、争端解决机制以及会员国间的贸易谈判等方面,对于维护贸易关税的稳定和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各成员国通过WTO制定和调整相应的贸易关税法律法规,以确保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和协定。
二、各国关税法律法规的特点和影响1. 美国关税法律法规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贸易关税方面有着较为复杂的法律法规体系。
美国关税法律法规受到《美国关税法》及其修正案的约束,该法规规定了进口商品的分类、评估、税率和优惠政策等内容。
此外,美国还实施了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以应对国际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美国的关税政策对全球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美国对某些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可能导致其他国家针对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进而引发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2. 欧洲关税法律法规欧洲关税法律法规体系以欧洲联盟的法规为基础,旨在建立一个开放、公平和透明的贸易环境。
欧洲联盟通过《欧洲关税法典》等法规,统一了成员国的关税制度和贸易规则。
欧洲联盟在贸易关税方面具有较高的自主权,能够对进出口商品实施统一的关税政策。
相比其他国家,欧盟对农产品的保护程度较高,对部分敏感农产品征收较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农业产业。
3. 中国关税法律法规中国的关税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多部法律和法规。
wto一揽子协定的内容WTO一揽子协定(WTO Agreements)是指成立于1995年的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的核心文件。
它由多个协定和条约组成,旨在规范和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公正和可预测性。
下面将介绍WTO一揽子协定的内容。
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简称GATT)是WTO最重要的协定之一、它规定了成员国之间关于商品贸易的一揽子规则,包括关税的约束、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市场准入的原则等。
2. 《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简称GATS)旨在鼓励和规范各国之间的服务贸易。
协定中明确了涉及服务贸易的原则和规则,为服务提供商和服务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准入和投资保护。
3.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TRIPS)旨在推动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和执法。
该协定要求成员国在保护版权、商标、专利和地理标志等方面采取一致的政策和措施。
4. 《反倾销协定》(Agreement on Antidumping,简称AD)规定了成员国如何对进口商品进行“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廉价进口商品的不公平竞争。
5.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简称SCM)旨在限制成员国对本国企业的补贴措施,以避免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造成不正当的影响。
此外,WTO还有关于贸易措施审议和解决争端的《争端解决谅解》(Understanding on Rules and Procedures Governing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简称DSU)协定,以及与农业贸易有关的《农业协议》(Agreement on Agriculture,简称AOA)等其他协定。
WTO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作用和意义国际贸易在现代全球化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贸易的公平、自由和透明,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应运而生。
WTO是一个由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国际贸易规则,为全球贸易提供框架和引导。
本文将探讨WTO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作用和意义。
一、WTO的作用和职能WTO旨在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通过推动贸易自由化、降低贸易壁垒以及解决贸易争端,为全球贸易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具体来说,WTO的作用和职能包括:1.贸易自由化的推动:WTO致力于降低和消除贸易壁垒,例如关税、配额和非关税措施等,以实现贸易自由化。
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协商和合作机制,WTO鼓励各成员国之间建立公平竞争的贸易环境。
2.提供贸易规则的框架:WTO制定了一系列的贸易规则和协议,例如《关于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简称GATT)和《贸易便利化协定》(Trade Facilitation Agreement),为成员国提供了可预测和稳定的贸易环境。
3.贸易争端解决机制:WTO设立了贸易争端解决机构,负责处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
该机制以公正、透明和效率为原则,通过审理和裁决贸易争端案件,维护了各成员国的贸易利益和权益。
二、WTO对世界贸易的意义WTO对世界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贸易稳定性:WTO通过建立贸易规则和机制,确保了全球贸易的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使得各国能够依赖国际贸易,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2.促进经济增长:WTO的存在和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为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会。
成员国在全球范围内能够更加自由地开展贸易,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流动,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3.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WTO的贸易自由化原则有助于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专长来参与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促进了各方的共同利益。
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宗旨: 通过本次削减关税与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保证充分就业,增加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提高生活水品。
简GATT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1)关税水平降低,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和规模扩大(2)构建了国际贸易政策法规的基本框架(3)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关税组织协定缔约方矛盾(4)对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缺陷:(1)尽是政府间的临时行政协议并不是正式生效的国际公约(2)立法权威性不强(3)关税组协定尽管辖货物贸易且农产品、纺织品、服装品不受关贸组织约束(4)争端解决机制较弱简:GATT的名词解释(由来):1.1947年11月至1948年3月,在哈哇那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就业会议,沈怡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又称《哈瓦那宪章》。
2.美国联合、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于1947年11月15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使用议定书》,同意从1948年1月1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条款。
3.GATT从1948年1月1开始实施,到1995年1月1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行,共存续47年。
截至1994年底,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共128个缔约方。
述:第七轮多边贸易谈判“东京回合”论述:1.背景是,“肯尼迪回合”结束后,总体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但非关税贸易壁垒彰显。
主要表现:(1)发达缔约方对从发展中缔约方进口的一些重要工业品,仍维持高关税(2)产品加工程度越深,关税税率越高,深加工产品的有效保护率远远高于名义关税税率(3)农产品中非关税壁垒增多,进一步提高了贸易保护程度(4)非关税措施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出口收到更严重的歧视性配额限制,对多边贸易体系构成威胁。
取得成果:(1)开始实行按既定公关削减关税,关税越高削减幅度越大。
(2)产生了只对签字方有效的一系列非关税措施协议(3)通过了对发展中缔约方的授权条款,允许发达缔约方给予发掌中缔约方普遍优惠制待遇,发展中缔约方之间可以签订区域性或全球性贸易协议,相互减免关税或取消非关税措施,而不必给予非协议参加方此待遇简:第八轮“乌拉圭回合”目的:一是通过减少或取消关税、数量限制和其他非关税措施,改善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扩大世界贸易;二是完善多边贸易体制,将更大范围的世界贸易置于统一的、有效的多边规则之下;三是强化多边贸易体制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四是促进国际合作,增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同国际组织的关系,加强贸易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
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概述长期以来,人们常存疑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以下简称关贸总协定)究竟是一个“协定”,还是一个国际组织。
历史地看,关贸总协定仅是“国际贸易组织草案”中有关关税减让和部分贸易政策条款合并形成的一个临时性的适用议定书。
它一直作为一项临时性的多边协定,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作用,并以“缔约国全体”这一名称来行使其职能。
目前,在与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的交往中,关贸总协定已被作为一个非正式的专门性国际贸易组织机构,其总部设在日内瓦。
关贸总协定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倡议,在其盟国之间建立的。
其目的是在多边基础上相互削减关税,消除国际间的贸易壁垒,促使世界贸易自由化。
最初由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起临时生效。
截止1991年10月,关贸总协定共有103个正式缔约国。
关贸总协定作为一项多边贸易协定,目前调节着90%以上的世界贸易额,被国际社会视为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列的三大经济支柱。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国各国政府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在处理他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
希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并对上述目的做出贡献。
关贸总协定自成立以来,遵循这一宗旨,经过多次关税减让谈判后,缔约国关税已较大幅度削减,世界贸易额已增长了10倍以上,促进了各缔约国生产和贸易的发展,从而保证了充分就业、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巨大持续增长,以达到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
也正因为如此,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已从1948年的23个国家增加到目前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日本和德国外,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这些发展中国家深切地感受到,要发展民族经济,就必须扩大对外贸易。
而进入关协不但可以获得同别国一样的关税减让,并且还可以享有在对发达国家制成品出口上,不要求互惠的普惠制特别优惠待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名词解释1. 关税:关税是指国家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以调节国际贸易的行为和保护国内产业为目的。
关税一般按照商品的价值或数量计算,并根据商品的种类、国别、原产地等因素进行差别对待。
2. 贸易总协定(GATT):贸易总协定是国际贸易领域的多边框架协定,于1947年成立,旨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促进贸易发展。
GATT通过规定贸易原则、禁止不公平贸易措施、促进贸易谈判等方式,为成员国建立了开放、公平和可预测的贸易环境。
3. 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贸易总协定规定的原则之一,意味着一个成员国对其它成员国所应享有的最低程度的待遇。
即一个成员国给予另一个成员国的最低关税率和非关税壁垒等待遇,必须适用于所有其他成员国,避免偏袒或歧视特定成员国。
4. 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是指控制或限制进口的关税措施。
关税壁垒可以通过提高关税税率、设立进口配额、征收反倾销税等方式实施,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来竞争的影响,但也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争端。
5. 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控制或限制进口的非关税措施。
非关税壁垒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卫生检验和检疫措施,以及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等,其目的是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等。
6. 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国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包括提高关税税率、限制进口、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等,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就业和利益,但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和争端。
7. 贸易谈判:贸易谈判是指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就贸易问题进行协商和谈判的过程。
贸易谈判的目的是达成双方满意的贸易协议,以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发展,解决贸易争端和贸易不平衡等问题,提高全球经济合作的水平。
《国际贸易原理》平时作业一(1~5章)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和(国家的形成)。
2、国际贸易额也称(国际贸易值),它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出口贸易值的综合,以美元来表示。
3、李嘉图比较成本论的核心是(比较优势)原则。
4、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多边贸易)、(多边结算)和(统一的世界市场价格)。
6、需求相似理论认为,(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7、两个以上国家同一产业部门内的某一项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输入的活动叫做(产业内贸易理论)。
8、形成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因是(垄断)。
9、世界市场价格,也称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价格,世界市场价格的形成是以(世界货币)的形成为前提的。
10、影响世界市场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垄断和竞争、(经济周期的变动)、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其他如自然灾害、战争等。
11、不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如何变化,总不外乎两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12、签订贸易条约依据的法律原则主要有两个:一是(最惠国待遇原则),二是(国民待遇原则)。
13、征收关税的目的有二(财政的目的)和(保护的目的),主要方法有(从量税)和(从价税)两种,在这两种主要征收方法的基础上,又派生出(混和税)和(选择税)两种。
14、直接由某种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的高低来反映对本国同类产品工业部门的保护程度,这叫做(名义保护率)。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选做5小题即可,共25分)1、对外贸易乘数原理: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与就业理论联系起来,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角度说明保护贸易的重要性。
2、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3、里昂惕夫之谜:依照要素禀赋论,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该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在本国生产中需要较多使用国内比较稀缺的劳动力要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以上的认识,他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来验证赫-俄原理,结果发现美国出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低于进口替代商品,这一验证结果与赫-俄原理相反.里昂惕夫发表其验证结果后使西方经常学界大为震惊,因而将此不解之谜称为里昂惕夫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