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选材的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5
作文如何选择材料中考作文选材技巧方法一:选取真实、熟悉的材料材料的真实一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生活真实”,也即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要严格地符合实际生活的情况,比如你经历过的,见过的。
二是指本质意义上反映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
这是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要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允许对于作为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造,也即艺术加工或艺术虚构。
方法二:选取典型有代表性的材料来写所谓典型材料就是某一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材料。
你一个人的思想,不代表全班人的思想,某些同学表现差,不代表整个班级差。
比如要写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你不能看到他三二天认真完成了作业就说他刻苦学习了,代表性就是大家都公认,一直如此,才算是。
它既是具体的、公认的,又是富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的,同时又能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普遍意义的。
方法三:化大为小,以小见大选取材料。
范围宽广是中考作文的显著优点,有利于打开文思,激活想象,张扬个性。
但中考选题要善于化大为小,以小见大,才有利于写出深度,写出个性,也更符合少年学生的写作实际和认知水平。
化大为小,可以从拟题开始。
即让标题定得窄小一些。
如以“幸福”为话题写作,文题“幸福”或“谈幸福”显然不及“幸福一家子”、“知足者常有幸福”、“幸福就在身边”、“付出带来的幸福”、“幸福的滋味”等一些文题更容易下笔,更容易写深、写细。
方法四:选择新颖生动材料人云亦云的材料都不是好材料,如写老师,总是局限于“深夜批改作业”、“病中惦念学生”等等。
人们读了,一方面觉得这位老师和那位老师一个样;另一方面,又觉得没有把广大教师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一部再好看的电视剧让你看过3遍之后都会让你越来越不想看了,审美疲劳啊,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留意身边活生生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新问题,捕捉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闪光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从而确立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材料来。
初中作文选材初中作文选材技巧在语文作文的写作中,作文的选材也很重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好的技巧。
下面是WTT整理的一些关于初中作文选材技巧的相关资料。
供你参考。
初中作文选材技巧1.开头段不能太长,控制在到个字内最佳;2.写记叙文时,如果无法开头,可以从“时间+时令+景色”开始;3.写人时,如果不会开头,那么就从“人物姓名+一个外貌特征+一个性格特点”开始;4.写景作文,可以从景色的一处细小的美丽开始;5.在第一段中出现一次妙语或一个妙句,是一种很讨好的开头方式;6. 如果叙述事例一止一个,一般来说,中间和最后的那个材料要安排得更为详细;初中作文1:竞选化学课代表的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是XXX。
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参与班干部竞选,我要竞选的职位是:化学课代表。
我相信我会做得很好。
“课代表”顾名思义就是某一科目的代表,也是同学们的代表,就是为了代表同学们向老师传递我们的心声,也是老师跟同学们交流的通道。
我会认真做好这个“通道”,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过程中的衍生品,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化学是一门是实用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共同成为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
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改造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支柱。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人类没有了化学,就好像是银行家没有了美元一样危险!”经过初三一年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化学都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是无论你将来是要学理科,亦或是学文科,高中化学对于今后的生活会有莫大的帮助。
因此,请大家学好高中化学!我郑重的向大家保证:如果我竞选成功,我会尽尽全力去完成每一项工作,绝不玩忽职守,我也会一如既往地去学习,学习每一科目。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316的每一位同学提高化学成绩。
如果我未能竞选成功,我不会灰心,因为失败是成功的奠基石,只有迈过失败的坎坷,才能赢取光明的未来!谢谢大家倾听我的演讲!初中作文2:畅想初三初三,又一道风景线;初三,奔赴在中考的前线;初三,失败与成功的交界线;初三,充满信心迎接中考的春天。
初中作文如何选材
如何选材。
在写作文的时候,选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选材不仅决定了文章的质量,还直接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那么,如何选材呢?
首先,我们要选择熟悉的话题。
选择熟悉的话题可以让我们更加轻松地写作,因为我们对这个话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思考。
比如,如果我们选择写关于环保的话题,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比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等。
其次,我们要选择有趣的话题。
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愿意去阅读我们的文章。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或者选择一些新颖的观点来引发读者的思考。
再次,我们要选择有价值的话题。
有价值的话题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有意义,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关于人生、情感、友情等方面的话题,这些话题往往能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最后,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经历都不同,所以在选择话题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的特点。
比如,如果我们喜欢音乐,我们可以选择以音乐为主题的作文;如果我们擅长运动,我们可以选择以运动为主题的作文。
总之,选材是写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只有选择了合适的话题,我们才能写出优质的作文,让读者产生共鸣,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希望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认真思考,选择合适的话题,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作文选材五法
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加强选材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灵活地选择材料的能力,这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以下五种选材方法。
一、直接选择法:给学生现成的材料,让他们围绕命题或中心决定取舍。
二、列举选择法:让学生根据命题尽可能多地列举材料,再进行比较筛选,确定最为理想的材料。
三、推理选择法:给学生一段话,以交代事情的起因(或结果),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推测事情的经过、结果(或起因),再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为理想的情况另作。
四、组合选择法:把表达不同中心的材料合在一起,让学生正确地分类组合,再命题确定中心。
五、片段选择法:给学生几个作文片段(人物描写、事物描写、场面描写等)。
初中生如何选材
一、先定主题
要选好的材料,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主题,清晰地把握自己的写作目的,比如写作的是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这样根据自己主题的不同而找到合适的材料。
二、查找素材
1、图书资料:大多数学校会有自己的图书馆,里面的书籍都是按照科目划分的,可以找到与自己主题息息相关的素材。
2、网络资料:在网络上也可以查询到相应的资料,但要确保资料的可靠性,尽量不要写虚假的内容。
3、口头资料:有时候可以请教一些专家学者,搜集一些口头资料,比如调查问卷,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定位自己要写的内容。
三、筛选素材
1、看是否符合主题:这是最基本的筛选标准,不符合主题的内容就要抛弃。
2、看关联度:要看所选材料是否有联系,能够深入探讨,有助于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注意权威性:资料的权威性也是需要注意的,不能使用虚假或有误导性的资料,否则会影响自己的写作质量。
四、归纳整理素材
1、结构清晰:要将所收集到的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清晰的结构,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
2、把握关键点:要把握重点内容,明确文章的中心,比如材料的批判性、总结性等,能够有助于自己的写作。
3、重点突出:要将重点内容突出出来,强调一些关键性词语,能够传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初中语文作文怎样选材写作指南如何才能从生活中选出真实、典型、新颖的素材呢?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材料积累做生活的热心人,勤观察,多思考。
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
”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周围新人、新事、新物,随处可见。
只要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捕捉,善于思考和剪裁,新鲜材料就会滚滚而来。
关注时事,关注热点,紧跟时代的步伐,踏准时代的节奏,融入自己的真情,这样才能选出打动人心的材料。
(二)材料选择1.要围绕中心选材。
文章的中心决定了材料的取舍以及详略的安排:跟中心无关的,舍弃不取;跟中心相关的要分清主次,选取最有利于表现中心的材料作为重点详细展开,其他可以略写。
游离中心选用材料、或材料使用详略不当,都会影响中心的表达。
2.选真实的材料。
真实,就是说选择的材料应是实实在在的真事,而不是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编造出来的,最好选择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要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能反映事物本质意义的材料。
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被读者接受和认可,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选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
在选材时,要从可以表现中心思想的大量材料中进行选择和提炼,力争做到少而精,材料要以一当十、以质取胜,而不是以多求胜。
4.选新颖的材料。
所谓新颖,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要反映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风貌,要能代表时代精神。
这里要提醒同学们注意,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是追求稀奇古怪的事情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特色的。
选材者需有一双慧眼,发现新生活、新事物。
做到独辟蹊径,这“蹊径”往往表现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
避免陈旧乏味。
5.选具体的材料。
具体,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详实,要让事实说话,用真实说服人、打动人。
初中生作文如何选材初中作文选才引言初中时期是一个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而作文选材是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
选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质量和深度。
那么,初中生如何选材呢?本文将就初中作文选材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建议。
了解题目要求和主题在选材之前,首先要了解作文的题目要求和主题。
题目要求和主题对于选取材料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它能帮助初中生确定选材的方向和范围。
比如,如果题目是关于环保的作文,那么选材可以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方面展开。
关注社会热点和个人经历初中生的生活环境相对较为有限,但可以通过关注社会热点和个人经历来丰富选材的内容。
社会热点是指当前社会上广为关注的事件或话题,比如科技发展、文化交流等。
初中生可以通过阅读新闻、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了解社会热点,并将其作为选材的素材。
此外,初中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感受选取材料,使作文更加真实和有血有肉。
多方面收集信息为了拓宽选材的范围,初中生应该多方面收集信息。
信息可以来自书籍、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渠道。
通过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可以学习到各种选材的技巧和方法,也能够积累大量的素材。
同时,互联网时代为初中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源,他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等途径获取各种信息,从而增加选材的可能性。
视野开阔,多角度思考选材时,初中生应该尽量做到视野开阔,多角度思考。
不同的选材角度会带来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观点,从而使作文更加丰富多样。
比如,如果是写家乡的作文,可以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选材,这样能够使作文更加全面和有深度。
合理选择材料在选择材料时,初中生应该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尽量选择那些有确凿事实和数据支撑的材料,这样能够提升作文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此外,对于一些过于平常或者老生常谈的材料,初中生可以尝试通过更加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再创作,使作文更加富有吸引力。
充分发挥想象力充分发挥想象力是选材中的重要环节。
当初中生面临选材范围狭窄、缺乏新鲜感的情况时,可以通过想象力来拓展选材的可能性。
作文审题方法:
1. 抓关键词法:认真阅读题目,找出其中的关键词。
比如题目是“难忘的一件事”,“难忘”就是关键词,这提醒你要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来写,像第一次演讲、参加重要比赛之类的经历。
2.分析题目结构:如果是命题作文,要判断是词语型、短语型还是句子型题目。
对于短语型,像“美丽的校园”,要注意“美丽”是修饰“校园”的,写作重点应是校园的美丽之处,可以从校园的风景、人文环境等方面选材。
3. 挖掘题目内涵:有些题目有隐含意义。
例如“路”,它不仅可以指实实在在的道路,还可以象征人生之路、成长之路等,思考其深层含义能帮助你开拓思路。
作文选材方法:
1.从生活中取材: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源泉。
自己的经历、身边人的故事都可以写。
比如写“亲情”,就可以选取和家人相处的温馨场景,像生病时父母的照顾、过生日时家人的陪伴等。
2.结合阅读积累:把从书本、文章中学到的故事、事例进行改编。
如果要写“坚持的力量”,可以想到课本中“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来阐述。
3. 关注社会热点:选取当下的热点事件,这样的素材能让作文更有时代感。
如写关于环保主题,就可以引入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热点素材。
初中语文作文选材方法1. 写其他人时,最好写那些一听就产生爱怜或职业使人充满向往的人,如离家出走的小女孩生命垂危的姑娘或地质勘探队员探险家等,这类题材最能抓住读者;2. 写同学朋友的事时,写美好不如写遗憾,写密切不如写分手,写优秀不如写缺陷,写美丽不如写丑陋,写同性不如写异性,写成功不如写蠢事3. 写家中的事情时,最好选择那些极端的事例来写,如大悲:亲人去世父母离异;或大喜:彩票中奖爸爸出国等,如此,方能给人印象深刻;4. 写校园外的事件时,题材要注意新颖有趣,富有时代气息,与其写在第一百货公司发生的事情,就不如写在麦当劳发生的事情,与其写一家老字号门前的鞭炮齐鸣,就不如写一种新品上市时,所推出的文学时装秀节目;5. 不要抱怨生活的贫乏和经历的苍白,即使是一座空空的房间里,也会有无尽的可写之材;还没有复习哟,哎。
还没复习的我好紧张却又不想去复习。
紧张的是害怕考得不好,不想的是因为懒惰。
虽说我比起那些还在奋斗作业的同学好一些,但是没有复习比人家先完成作业有又什么用呢,是吧!比人家早写完作业不就是为了要比人家先复习的吗。
放假时想得好好的计划,一到假期中就全都变了质。
作业完成都困难,幸好的是我已经把作业写完了,不幸的是我还没来得及去复习。
事实上却是有时间,我愿意去复习,我先复习太烦人了,我懒。
但是我深知这样的想法是不可有的,可我就是产生了这种想法。
没有复习总感觉心不安,却又总是不爱复习。
真是难以抉择啊!她叫盈盈,是我的同桌,也是我一直暗恋的对象,她漂亮,有才,我在她的身上甚至找不到一丝的缺点,随着高考的临近,我们也越来越努力,我与她约定,高考过后一起去西藏,她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考试也越来越近,每天繁重的任务压的每个人都喘不过气来,每天除了看书,就是吃饭睡觉,几分钟的聊天时间对于我们是那么的奢侈,但我却没有忘记我与她的约定,我甚至计划好在去西藏的路上要向她表白。
高考如期而至,两天的考试让我们费劲了心血,考试过后的两天,我拿起电话,拨通了那个在心里不知道背了多少变的号码,我期待着电话那头会有一声甜美的声音,但是除了嘟嘟嘟声,其他都没有,我不甘心,又打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样。
中考作文选材的方法选取什么材料进文是作文成败的重要环节。
优选典型、新奇、精炼的材料是中考作文制胜的又一尽招。
下面是整理的中考作文选材的方法,希瞧对你有帮助!1、紧扣主者。
主旨是选材的依据。
选材时,要从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出发,严格区分主次,确定取舍。
一方面要善于抓取主要材料,衬以相关的次要材料;另一方面要大胆取舍,一切与文章主旨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无论多么生动,都要果断予以舍弃。
只有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典型材料,文章才能以少胜多,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
2、力求新奇。
选材贵“新”,最忌拾人牙慧,落进俗套。
材料要新,但不一定全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或新鲜事,它也可以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凡人俗事。
诸如日常生活中新人新事新风貌,只要它有动人的“闪光点”,也能感染读者,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发现和挖掘生活中这些新的东西,就要瞧你是不是有心人,有没有一双能认出新东西的“慧眼”,也就是能不能专心往瞧察生活,感受生活之美。
事实上,普通的闪光之处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3、巧于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
大凡好的文学作品总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揭露社会丑恶,歌颂时代新风。
有些同学写起作文来,喜欢罗列“光荣榜”、“英烈榜”,举例尽是古人、死人,这样的文章往往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
其实,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当今社会,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日都有新信息、新现象、新问题出现,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理想的素材。
如20xx年辽宁省中考作文以“美景”为话题,某考生在题为《扮靓母亲河》中的选材就是范例。
文章先写了五年前的母亲河污染严重,臭气熏天,没有鱼虾,四面的树木不能生长。
慢慢地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主动主动地筹集资金整治母亲河,三年后,母亲河重新焕发了生机。
作者关注环保这一热点问题,所选材料鲜活,新奇,有特色,得分自然很高。
4、调动积累。
考场作文一般只能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与他人交往的经验的记忆中提取有关材料。
这要求要善于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迅速调动自己的相关生活积累,由此及彼、由虚及实、由点到面地展开联想,使记忆库中的材料闪电似地复苏并纷至沓来,从中捕捉到与文章中心联系紧密而又能够索取的鲜活材料。
初中语文作文选材技巧作文选材也是初中语文写作中的重要一点,一篇作文写得好与不好与作文的选材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作文选材技巧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初中语文作文选材技巧1、选材要着眼于新选材新而立意深,着眼于新鲜材料,对深化中心效果明显。
以“20年后的我”为题,全班60名同学,除了少数学生选择当教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县长、市长、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汽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等等。
这显然落入了选材俗的窠臼。
有一位同学则以一位水利专家为人们寻找淡水四处奔波,从而唤起人们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危机意识。
这样写就深刻多了。
选材要新,材料选得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这里的“选得好”,除了指有意义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指新颖。
可是,有的同学选材,老是步人后尘,把别人写了又写的陈旧材料拿来写。
比如给别人让座,帮人家推车,把拾到的钱包还给失主,扶盲人过马路,为同学补课等等。
试想这种材料怎么会给人以新的感受?2、选材要兼顾细节细节对表现人物思想往往有独特效果。
俗语云“细节决定成败”,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选材时选择那些突出中心的细节,着意刻画会使人物思想性格更加明显。
如一篇中考作文《那一声声宝贝》,反映的内容是师生之间的真诚的相待。
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师生深情,从而深深打动了阅卷教师。
该文制胜之处就是选用典型细节表现人物。
一是教师对小作者那一声声“宝贝”亲切呼唤,表现出调皮学生的真诚;二是老师端上“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面”的细节温暖了学生的心房,从而立起了一个理解尊重学生的良师形象。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初中作文1:秋天的图画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十一假期里,我画了一幅关于秋天的图画。
看,远处的天边,一群大雁正往南飞,它们有的排成整齐的“一”字,有的排成“人” 字,飞翔的大雁把湛蓝高远的天空装扮得更加美丽。
秋天让树叶变黄了,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秋天把枫叶染红了,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中考作文选材技巧中考作文作为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考试内容,选取合适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考作文选材的技巧,帮助考生提高作文水平。
一、生活经历生活经历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选材来源。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环境中发生的事情,都是可以成为作文的写作素材。
比如家庭生活中的琐事、学校的校园生活、社会事件等,都可以成为作文的切入点。
通过对生活经历的观察和思考,考生可以借助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
二、社会热点社会热点是另一个丰富的选材来源。
社会上时常出现各种热点事件,如教育、环保、科技、文化等领域的问题都可以作为作文的选材。
通过对热点事件的了解和分析,考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扩展视野,拓宽思路。
三、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写作的灵感之源。
阅读名著、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考生积累写作素材和提高写作技巧。
通过挖掘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元素,考生可以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使作文更富有内涵和艺术性。
四、个人兴趣个人兴趣是最能激发写作激情的源泉。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选材。
比如喜欢旅游的人可以写旅游见闻,喜欢音乐的人可以写音乐感悟等。
通过将个人兴趣与写作结合,考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写出质量更高的作文。
五、社会观察社会观察是培养写作素材的一种方法。
走在社会中,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可以成为优秀作文的选材。
通过对社会的观察,考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六、历史人物和事件历史人物和事件是写作的重要参考。
通过了解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历史事件的发展,考生可以丰富作文的内容和主题。
历史人物和事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性、智慧和启示,可以给作文增添一丝历史的底蕴和深度。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中考作文选材技巧,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选材方式。
无论选取哪种选材,都应该注重发散思维,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作文内容独特、创新且有深度。
中考作文选材的四点技巧
一、注重主题思想。
考生在写作时,要把握好文章的主题思想,考试的作文题目通常都是一些社会热点话题,要求考生根据自身的观点来阐述,因此,在写作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文章的结构构思好,写出主题思想清晰、表达有力的文章。
二、做好文章结构的构思。
在写作中,考生要做好文章结构的构思,通常在文章中要包括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开头要写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正文是文章的主体,要把文章的主题思想表达清楚,最后结尾要写出文章的总结,使文章有条理、有深度。
三、灵活运用语言表达。
考生在写作时,要灵活运用语言表达,不仅要注意文章的语法准确性,还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效果,使文章的表达清晰、有力,有时也可以灵活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有文采。
四、注重文章的细节描写。
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文章的细节描写,在文章中要尽可能多的描写一些细节,使文章具有生动性,更有说服力,从而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真实、有力。
初中作文选材指导与训练一、选材的方法题目审好后,第二步就是确定“选材”的问题,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即文章的“内容”。
材料选得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怎样才能选好材呢?请记住“选材”的口诀:选材熟悉最重要,材料真实才可靠;典型事例有意义,新颖有趣为最好;围绕题旨选材料,感情真挚得分高;考场作文时间紧,选材原则要记牢。
老师在阅卷时,对学生的习作常常会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
材料平淡,材料老套,没有新意。
比如:《成功》——终于获奖了。
《快乐》——获奖了,考好了,非常快乐。
《苦恼》——成绩不好,真苦恼。
《苦难后的芬芳》——成绩变好了,上次没考好,这次考好了。
《难忘的一件事》——获奖的一次经历。
……许多考生,选材没有新意,就一个材料“换汤不换药”。
有的考生,背“优秀习作”,写起作文来,脑子里就搜索范文,张冠李戴套上去,让阅卷老师一瞧就知道不是真实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自然不能得高分。
同学们写不出真实熟悉的东西,关键是肚子里没“货”,平时不注意积累,不注重观察生活,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做生活的有的人,留意生活,在生活中你一定会发现许多值得写的东西,积累起来,就是写作的材料。
罗丹:“生活中去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对于我们来说,生活是万花筒,是百科全书。
生活中的许多闪光点,都具有典型性,都是典型的事例。
生活有三大块组成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这三方面的生活都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然而作文不是材料的堆积,因此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选用材料的标准:(一)材料要以真实为基础,写自己熟悉的东西。
作文写的感情真挚动人,材料就要感人。
作文的材料真实不是指材料的原始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
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适当的进行加工。
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来深化人物和主题。
(二)选材要典型有意义。
初中作文之选材技巧在初中作文中,选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篇好的作文不仅需要新颖的主题和深入的见解,还需要恰到好处的素材来支撑和丰富文章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初中作文的选材技巧,帮助学生们提高写作水平。
一、选材要紧扣主题在选择素材时,首先要确保所选的素材能够紧扣文章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素材则是为主题服务的。
因此,要确保所选的素材与主题相符,能够充分地为主题服务。
例如,如果文章主题是关于环保的,那么可以选择与环保相关的素材,如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二、选材要真实可信选材除了要紧扣主题外,还要确保其真实可信。
虚构的素材往往难以让人信服,甚至会让人产生反感。
因此,在选择素材时,要尽量选择真实可信的素材,最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例如,如果文章主题是关于勤奋学习的,可以选择一些真实的名人故事、身边的例子等来支撑文章的观点。
三、选材要生动有趣好的文章往往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吸引人的素材则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因此,在选择素材时,要尽量选择生动有趣的素材,让读者产生兴趣并愿意继续阅读下去。
例如,如果文章主题是关于旅游的,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风土人情等来丰富文章的内容。
四、选材要有代表性所选的素材不仅要真实、生动,还要具有代表性。
代表性素材能够更好地支撑文章的主题和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例如,如果文章主题是关于健康生活的,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健康饮食、运动习惯等方面的素材来支撑文章的观点。
初中作文的选材技巧需要紧扣主题、真实可信、生动有趣和具有代表性。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选择素材来丰富和支撑文章的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选材技巧并写出优秀的作文。
一、引言在初中的写作教学中,选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好的选材,能够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加突出。
因此,我们今天将重点探讨如何选择适合的写作材料。
初中作文选材指导与训练一、选材的方法题目审好后,第二步就是确定“选材”的问题,也就是“写什么”的问题,即文章的“内容”。
材料选得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怎样才能选好材呢?请记住“选材”的口诀:选材熟悉最重要,材料真实才可靠;典型事例有意义,新颖有趣为最好;围绕题旨选材料,感情真挚得分高;考场作文时间紧,选材原则要记牢。
老师在阅卷时,对学生的习作常常会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
材料平淡,材料老套,没有新意。
比如:《成功》——终于获奖了。
《快乐》——获奖了,考好了,非常快乐。
《苦恼》——成绩不好,真苦恼。
《苦难后的芬芳》——成绩变好了,上次没考好,这次考好了。
《难忘的一件事》——获奖的一次经历。
……许多考生,选材没有新意,就一个材料“换汤不换药”。
有的考生,背“优秀习作”,写起作文来,脑子里就搜索范文,张冠李戴套上去,让阅卷老师一瞧就知道不是真实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自然不能得高分。
同学们写不出真实熟悉的东西,关键是肚子里没“货”,平时不注意积累,不注重观察生活,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做生活的有的人,留意生活,在生活中你一定会发现许多值得写的东西,积累起来,就是写作的材料。
罗丹:“生活中去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对于我们来说,生活是万花筒,是百科全书。
生活中的许多闪光点,都具有典型性,都是典型的事例。
生活有三大块组成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这三方面的生活都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
然而作文不是材料的堆积,因此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取舍和选择。
选用材料的标准:(一)材料要以真实为基础,写自己熟悉的东西。
作文写的感情真挚动人,材料就要感人。
作文的材料真实不是指材料的原始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
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适当的进行加工。
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来深化人物和主题。
(二)选材要典型有意义。
指的是所选的材料是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
因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当十、以个别反映一般,从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
比如有位考生写《这事发生在我班》,选取了班上有个叫李玲的同学为灾区捐献300元。
一人就捐出了占全班三分之二多,可谓突出、意义重大的事例。
当然还可写平时吝啬的人捐出很多钱,这也是典型。
学习上,平时不坑一声的人,突然在这堂课上发言了这也是典型……选材要新颖而生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有的时间,换个角度想问题,可以老材料出新意。
比如:“让座”是老掉了牙的材料,有一考生把“让座”写成“谢座”,使材料新颖了。
有一位中学生让座给一位带小孩的妇女,这位妇女教小孩“谢谢大哥哥”,借孩子之口表达感激之情,到站了,这位妇女让孩子再次说“谢谢大哥哥”,“大哥哥再见”,再一次借孩子之口表示谢意。
作者从中感悟,做了一点“好事”,得到的回报是一谢再谢。
(三)在选材时,我们要首选“打动自己”的材料,如果所选材料“一提起来自己就很感动”,“亏他想得出来”的事件,是写出来一定能打动人,只有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他人,这样的材料行之以文,感情真挚,得分一定会高。
凡是考场上的满分作文,首先得力于选材的成功。
所以说,选好了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实用兵法:方法一:融入自我即以自我的生活阅历、人生体验为基础进行选材。
由于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往往也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新鲜的。
另外,中考作文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写出真情实感。
如果选择自己的经历、体验来写,也往往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写出彩来。
方法二:注意实事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现象每时每刻都会层出不穷,这些都是我们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陕西省2005年中考佳作《窗外的美好生活》,以“某在押贪官自夸”为叙述内容,对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贪污腐败现象进行了强烈的讽刺。
方法三:投入历史即以历史人物、事件为基础进行选材。
河南省2005年中考佳作《屈原——你的心情我最懂》,选择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作为自己写作的对象,采用对话的形式,对屈原的经历进行了解读,对屈原的品质进行了由衷的赞赏。
方法四:改编故事平时在课内课外阅读中,我们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其中不少故事还触动了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写作时,这些故事也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材料,除了议论文中用作举例论证的事例外,我们也可以在记叙类文体中对这些故事进行改编。
失误警示警示一:套用、抄袭有的考生在考试前会阅读不少别人写的优秀作文,然而他们不是好好借鉴别人的写作手法、写作经验,而是一味的大背特背。
到了考场上,套用所背的作文,有的甚至将原文一字不动的大抄特抄。
警示二:胡编乱造为了追求感人的效果,也有不少考生误入歧途,明明父母健在,却胡编说“父母双残”甚者“父母双亡”;明明自己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却说自己经历丰富,曾经一个人背着行囊,靠打工生活;明明没有到过农村,却故作深沉的说农村真穷,农村的孩子真苦……诸多现象,不一而足。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假的终究是假的,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往往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又如何打动别人呢?【选材导练】文题一:以“良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
[点拨]虽是全命题作文,但既无提示,又无其他限制,只要所写突出“良师”即可。
这道题开放度很大,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广阔空间。
要在选材上闪出创新的亮色,应把握以下几点。
1、多考生写“教学上认真”“生活上关心”的“良师”这类“第一构思”,选择“医治心灵创伤”等内容为题材,在读者面前凸现一个“良医”式的“良师”形象。
2、跳出一篇写一人的常规思维,从印象深刻的众多“良师”形象中选出若干最具美丽的场面,构成“良师”群体,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
3、打破“以人为师”的框框,选取生活中通过暗示间接地教育你的事物为叙写对象,展现这些不开口的“良师”的内蕴美。
你可以写黑板——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漆成一身黑色,为的是能清楚地衬托出粉笔字的白;你可以写扫帚——同污秽赃物势不两立,必欲扫除之而后快,而当人们在赞美优美清洁的环境时,在议论该给谁一个荣誉称号时,它却躲到了不为人注意的墙角;你可以写橡皮——宁可天天承受磨砺身躯的痛苦,但决不放过白纸上一丝一毫的错误;当然你还可以写坚忍不拔的小草,写任劳任怨的老牛,写团结互助的大雁等等,应该注意的是,无论写何物为“良师”,你都要揭示你对它独特的感悟,亮出有个性的视角。
4、你如果对“良师”的判断标准有切身的体会,如果你对校内外“良师”的个案材料比较熟悉,那么你不应该“随”写记叙文之“大流”,写一篇观点和材料都较有个性的议论文,说说你对何为“良师”的独特见解文题二:以“心中的美丽”为话题[点拨]:可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美、历史中的情感美等等。
有,二泉映月的凄美,高山流水的情美,霸王别姬的壮美;有,长江黄河的奔腾咆哮之美,林间夜月的幽静雅致之美;有,歌坛上一展歌喉的婉转动人之美,舞台上千姿百态之美,赛场上叱咤风云之美,等等。
文题四:以“感受青春”为话题[点拨]本题就可以在体育界、歌坛上、商海里、战场上等等地方各选一位年轻有为的人物,写出他们青春的亮丽与风采。
文题五:以“美在夏季”为话题[点拨]本题可选不同人物眼里的夏季之美,如简真的《夏之绝句》、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西江月》、还有一首流行歌曲《盛夏的果实》、峻青的《海滨仲夏夜》等。
二、范文分析留得往事成回味我有了记忆,是从那次“裙子与裤衩”事件开始的。
小时候我不喜欢去幼儿园。
我只喜欢举着蜻蜓套在大野地里瞎跑,但是爸妈把我送到幼儿园后,不顾我的苦瓜脸,咬牙切齿毅然决然地走了。
我不哭不闹,但是找准机会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把老师的花裙子拽了下来,一拽成功,天啊!老师竟然穿那么大的一个红裤衩,家里还真是很富有呢。
老师没有批评我,她只是笑着拍拍我的头说:“小家伙,你是在提醒我这裙子的松紧带坏掉了吗?那下次我要穿条好一点的。
”3那天慌慌张张的爸妈把我接回家,第二天放到大野地里,不让我再上幼儿园,可是我却想上幼儿园,这不仅是因为我干了坏事,老师没有骂我,而是我心想“下次你穿好一点的,我一定还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一拽成功的”。
上小学一年级,我才豁然发现自己和所有同学说话都不一样。
他们说一句话不需停顿,我说一句话,却要停顿好几次,我越使劲想快点把一句话说完,停顿的次数就越多,语文学得好的同学给我起外号叫“小结巴”。
从此在学校,我再也不敢抬头,总是缩在角落不愿说话。
老师却让我当班长。
当了班长就要上台讲话,那是我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话没讲出来,紧张得尿了裤子,但是老师微笑着带领全班同学为我鼓掌。
我不明白为什么鼓掌。
老师说:“因为你走上了讲台,你就是勇敢的孩子。
”当了几年班长后,我发现自己依然和所有同学说话都不一样,但是这次的不一样,是我比他们说话都要快好多。
上了初中,次次考试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成绩加起来,我都考不到60分,即便拼了命的学习。
我自卑、我恐惧,终于,在一次期中考试时,数学卷子发下来,我紧张得连笔都拿不住了,心里空荡荡地觉得天要塌了,自己要死了。
但是出于自保的本性,我耍小聪明跟监考老师说肚子疼,没想到老师不但没有骂我关键时刻肚子疼,还找了一片药让我吃下去,然后亲自送我回家,一路上给我讲一些小笑话,还说期中考试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多少年后,当我长大成人,才明白老师其实早就看出了一个孩子心理瞬间的崩溃,她无比耐心地拯救着我的心灵,让我觉得天塌下来也不可怕,因为天空就像绵绵的糖。
重新有了自信心的我,即便蒙着答那三科,加起来也总是能超过60分,这就是进步。
如今我已经参加工作几年了,前天照镜子时竟也发现鬓角处有了一根白发,瞬间心生无限感慨。
夜深人静,下意识地推开窗户,微风一浮面,无数往事乘着回忆的小船有序地涌入脑海,其中最先回忆的就是上面几件往事。
感谢那些如维纳斯断臂般并不圆满的美好往事,感谢往事中的那些人,感谢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还可以回忆。
问问自己:当回忆起往事时,你在回忆着什么?三、课堂训练: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
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朱女儿的锁骨受了伤。
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
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不经风雨。
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