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下对人力资产成本的认识
- 格式:pdf
- 大小:168.18 KB
- 文档页数:2
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开发一、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过程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处于计划经济,企业也一直以来处于一个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垄断状态,因此,在企业内部的管理方面始终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存在许多先天不足。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人事管理阶段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员工的福利待遇完全依靠单位,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长期以来采用的是低投入,而我国教育投资的比重也严重不足,教育投入的不足使我国公民整体素质得不到综合提高。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在这一个阶段中,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上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员工无论是在工作就业方面,还是工资待遇方面都没有任何的自主权。
2.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人力资源开发上也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这一个阶段企业开始重视人的作用,虽然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依然处于优势地位,但至少在形式上,员工个人的意愿和选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在这个阶段,我国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加上我国大量的引入外资,从而把国外一些先进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带人国内,出现了许多新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知识,改革开放推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现代化进程,加快了企业管理工作的精确化、科学化。
3.人力资本管理阶段自我国加入wto,加快了我国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大量国外企业的不断涌入,无疑打破中国企业被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垄断的局面,加速了我国各行各业的改革步伐。
在这一个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人这个要素越来越显得重要,人才特别是核心人才的作用日益凸现,企业的强势开始下降,在这一阶段,我国企业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认识到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不但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各企业也加大了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的力度。
二、知识经济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分析随着义务教育的广泛普及,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的分析摘要: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本文展开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的分析,希望对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上能够更加合理,从而更好的实现发展。
关键词:知识经济背景;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分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力资源的竞争已经取代了原本世界各国依靠资源和资本进行竞争的模式,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通过人力资源可以实现多种策略或构想,通过人创新的能力为各种设计与发明、组织与管理等提供重要的工具,这样也就形成了人力资本。
这种资本是其他包括材料、设备、厂房与货币所无法比拟的,企业通过对人力资源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能够实现良好的转型,并且依靠优秀的人才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终究,人才是社会进步、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力,人力资源对其发展都起着制约的作用,因此,在会计计量模式中将人力资源纳入进去,通过对会计计量模式的完善,从而可以对人力资源价值及成本有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计量,这些对于企业发展来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相关理论自21世纪以来,许多刊物上相继在人力资源会计方面刊登了大量的论文,其中涉及比较多的包括人力资源会计目标及其实施的,还应包括一些基本的相关假设及计价模式等方面的问题。
1.普尔和布鲁梅特、佛莱姆浩兹提出了对人力资源采用历史成本的计价模式。
包括招聘选择和雇佣、开发与培训等方面都是历史成本的内容。
也就是说学习成本和获得成本都属于历史成本的内容。
这种模式是将人力资源看做实物资产,记录和披露起来并不十分困难,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但是这种方法没有对雇员潜在服务的整体兼职进行考虑,从而造成其在某些方面并不适用。
2.琼斯和哈克迈恩斯提出的对人力资源采用机会成本的计价模式,他们曾在这种模式下对“竞争性招标价格”进行倡导,也就是说,机会成本是对一个或者一个集体中的雇员进行标价,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计算。
所以,单个雇员的用途可以决定人力资源的价值。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研究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企业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概念与渊源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企业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企业的发展和对相关资本的投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企业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概念与渊源(一)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投入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一种资源总称,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既包括天生的能力,又包括通过后天培养获得的才能,具体形式表现为科研能力、生产能力和资源管理能力。
科研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创新能力,它是指企业的科研人员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研发出指导实践的工具的能力;生产能力是企业的生产人员将自身的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生产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资源管理能力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管理和调整以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的能力。
其中科研能力和资源管理能力相对于生产能力而言,是更加高级的人力资本形式。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也不同。
从生产的历史发展观来看,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角度概念出发,人力资本是能给企业带来剩余价值的生产要素资源;从投资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也可看作对物的投资,对其投入一定的资本后也会有相应的回报。
人力资本具有以下特征:流动性特征,即人力资本会随着其个体的流动而流动;产权特征,主要是指人力资本与个体是无法分离的。
(二)知识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企业创造利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
对于知识资本的概念,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提出它是一种知识性活动,是企业的动态而非静态资本。
托马斯认为知识资本不仅仅是企业所拥有的重要资本,而且对于国家及各种组织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对于企业而言,知识资本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个方面,要使其发挥作用为企业创造利润,则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只能为某一企业所使用、其他资源无法完全替代、其形成过程具有不可模仿性、存在移动障碍和成本。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主要含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密切。
经济社会经历了由资本转向人力的阶段。
人力资源是每个企业发展都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下的知识经济发展之下。
人能够创造的价值是物质资本不可比拟的。
进行人力资本的合理选择和安排,甚至到一个成本会计的问题。
在关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研究当中,重点在于从人力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的分析和探究。
其中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的重置成本和在企业出现人力资源代替时产生的一种替代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有着自身的特点。
随着对人力资源成本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都充分地认识到了人力资源成本不仅仅包括取得成本和使用成本两项。
而且应该要进行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和撤离成本的单独计算。
这种新的提法主要更多地考虑到了“时间”的概念,是基于传统的会计理念当中对资本的支出和收益进行合理的划分而使用的。
进行人力资源的成本会计时要进行资本性支出的资产化处理,并且把这种成本产生的各个环节考虑清楚,进行准确的计算。
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也有必要的。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主要是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为了不断进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进行对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和权益进行估量,把这些确认和计算的数值用于对人力资源的预测、决策和规划上。
这样一项工作能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权威的信息。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研究是不同于传统的财务会计的,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专业的资源信息,为企业能够准确把握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提供了依据。
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当中的人力资源成本各有差异,但是,从整体上来说,都主要包括,取得人力资源的投入、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使用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人力资源离职的成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主要产生在为了获取人力资源的几个重要的环节当中,包括招聘、选拔、录用和培训人才的过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2]进行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时,要注重关注这些方面的信息,把人力资源进行会计形式的计算处理,及时将成本会计纳入到传统的会计核算当中,为进行合理的比较分析做好必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