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至微电园施工图修改说明06.10
- 格式:doc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24
平场工业区L路与L10南段L9路交通节点改造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平场工业区L11路与L10南段、L9路交通节点改造工程(以下简称“L11路节点改造工程”)位于两江新区礼嘉组团平场工业区。
本次设计范围:起于现状龙塘立交(L11路与金渝大道相交节点),终于金州大道立交节点(L11路与金州大道相交),由北向南共包括四个节点,分别为:交通节点一:L11路与L10路北段相交节点;交通节点二:L11路与L9路相交节点;交通节点三:L11路与L10路南段相交节点(L10路呈围合线形,故L11路与之相交2次),交通节点四:L11路与横六路相交节点。
L11路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60km/h,本次改造全长2330m。
同时本次节点改造涉一条相交道路—L10北段。
L10北段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40km/h,路幅宽度为26m,本次改造全长404m。
二、设计范围1、本次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包含L11路节点改造工程范围线内的交通标志标线以及相交节点的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交通监控等安全设施。
2.此次图纸中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高清电子警察系统、交通监控系统只包含前端立杆、基础建设、防雷接地、取电管线路由部分,不含后台控制系统。
三、道路主要设计技术标准L11路技术指标与规范技术指标对比表项目名称单位采用技术标准规范标准道路等级等级城市主干路城市主干路设计年限年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为20年沥青砼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设计车速Km/h6060停车视距m7070改造后道路标准路幅分配m标准横断面:3.25m(人行道)+11.5m(车行道)+2m(中央分隔带)+11.5m(车行道)+3.25m(人行道)=31.5m最小圆曲线半径m300不设超高:600设超高:150最小竖曲线半径m凸曲线:R=1500m凸曲线:R=1200m凹曲线:R=1500m凹曲线:R=1000m最大纵坡(推荐值)%5.00%6%最小纵坡%0.4%0.30%最小纵坡长度m150150道路最小净高(机动车道)m≥4.54.5道路最小净高(人行道)m≥2.52.5高压线净空要求m≥8.0m路面设计轴载标准轴载BZZ-100地震烈度度基本烈度6度,重要构筑物按7°设防。
10K V电力通道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概述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成都金融创新中心项目--3#路配套道路工程1.2 项目位置项目位置:四川成都市东部新区三岔街道1.3 项目业主项目业主: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1.4 工程概况1.4.1 工程范围及规模本项目成都金融创新中心项目--3#路配套道路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市东部新区三岔街道。
设计3#路路线呈南-北方向前进,道路起点接在建汇流南路,终点接已建公园大道。
设计路线全长341.826m,设计速度20km/h,城市支路,规划红线宽度宽12m,路基实施范围宽度15m,一块板双向两车道。
1.4.2 主要工程内容本次设计道路内容共一册,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第一册:道路、交安、排水、给水、照明、电力通道工程。
本文件为第一册第一篇道路工程,道路工程设计内容为道路的平、纵、横及路基、路面结构及市政道路附属设施等设计。
1.4.3 文件组成及编制办法本次施工图设计按《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进行编制。
本项目文件共一册,按专业分篇章出图。
第一篇道路工程第二篇交安工程第三篇排水工程第四篇给水工程第五篇照明工程第六篇10KV电力通道工程本文件为第六篇10KV电力通道工程。
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2、设计原则1、10KV电力通道纵坡尽量与道路一致,以减小埋深,节约投资。
2、新建10KV电力通道应与周边现状电力通道做到有效衔接。
3、10KV电力通道尽量布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内,尽量避免布置在机动车道下。
3、设计依据及规范及规程3.1 设计依据◆本项目设计合同;◆《重大建设项目推进工造第11次调度会会议纪要》2021年5月10日;◆《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分区规划(2016-2035)》;◆金融创新中心景观及道路工程用地范围图——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汇流南路、公园大道设计资料;◆本项目实测地形图;◆《成都金融创新中心配套道路(3#路)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4月);◆《成都金融创新中心项目配套道路(3号路)》初步设计评审会备忘录——成都东部新区公共服务局(2021年6月23日);◆业主提供的其他有关本工程的基础数据、资料及各来往文件等;◆业主提出的相关设计要求。
校园东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本项目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街道辖区内,道路建成后将有效连接S108省道、园区大道及道路沿线的永荣中学、机关幼儿园、实验小学、广顺卫生院,全长400%标准路幅宽20%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30km∕h,为城市次干道。
图IT本项目区域位置图本次交通工程设计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合理优化的设置交通设施、地面标线、交通标志等。
根据路口形状、交通流量等综合条件考虑,暂不考虑信号控制。
本次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规定及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版);4.《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5.《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2022);6.《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7.《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8.《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10.《碳素结构钢》(GB700-2006);11.《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12.《公路交通工程钢结构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2015);13.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14.以及其他相关的现行设计规范、规程、规定和施工验收标准。
2.交通标志2.1标志设计原则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以管理交通的安全设施。
本项目主要设置人行横道标志、停车让行标志、组合禁令标志及指路标志等,具体见平面布置图J404o本项目的交安设施设计,严格按照《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及《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2022)的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设计合同及委托书《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I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rr5221-20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第1~8部分》(DL/T802-2014)《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OO2-2O21《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11O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IOl-5)《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IOkV电缆分册(2016年版))《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道路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巴南区内环快速巴南立交旁,B地块为龙洲大道、五横线(设计中)、内环快速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
项目共包含纵1路∏段、纵4路HI段两条城市道路,纵1路∏段,长331m,标准段路幅宽度为40m,设计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50km∕h,城市主干路;纵4路In段长285.207m,标准段路幅宽度为16m,设计为双向两车道,设计车速20km∕h,城市支路。
两条路道路路面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次设计为电力工程土建部分,不包括电力电缆的敷设。
3 .对上阶段论证及审交意见的执行情况(1)设计依据:补充《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O1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回复:巳按意见在设计依据中补充上述规范,详设计说明。
(2)粽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补充标注电力、通信管线与其他管线的净距,补充燃气管线的压力值。
回复:巳按意见在标准横断面中补充标注电力、通信管线与其他管线的净距,在标准横断面说明中补充规划燃气管道的压力值区间范围。
纵一路北段下穿道运营管理设施管理用房电气施工图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1.1. 工程背景及区位2017年4月1日,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重庆的开发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北稻区蔡家组团1.18km2纳入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施范围。
为加快北硝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北稻区成立了在“自贸办”。
本次开展施工图设计的道路位于北宿区蔡家组团R、L标准分区内,同时也位于北暗区自贸区范围,目前本项目道路周边大部分处于开发建设阶段。
总体区位上:东临嘉临江,南靠快速路一横线,北面为快速五联络线(椿萱大道),西侧为蔡家横一路。
既是城投蔡家储备范围中轴线位置的南北干道,也是整个蔡家半岛4条南北向干线之一。
图1.1项目区位图12工程规模本次设计项目包含1条城市主干路,全长1900.625m(桩号范围K0+942-K2+842.625),设计速度50km∕h,标准路幅宽度40m,双向六车道。
根据规划在横一路至RH4路段下设一条长685m、双向4车道的下穿道,上层保持双向6车道。
13设计内容及分册本次设计道路起点与在段纵一路南段(马河溪大桥)顺接,终点接设计中椿萱大道。
本次设计包含道路、结构、桥梁、排水、照明、电力工程土建部分、交通工程及纵一路下穿道运营管理设施、绿化工程,分册情况如下:第一册道路工程第二册结构工程第三册桥梁工程第四册排水、海绵、道路给水消防第五册电照工程、电力土建工程笫六册交通工程第七册纵一路下穿道运营管理设施第八册绿化工程本册为第七册《纵一路下穿道运营管理设施》中的管理用房电气部分。
2 .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5)《2O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GB5OO53-2O13;(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10)《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016-2014;(II)《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2)《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13)《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2010:消防水泵105kW,非消防二级负荷IOkW,非消防三级负荷15kW0(3)供电电源:二级负荷由低压配电室低压配电柜和柴油发电机引来两路380/220V电源,三级负荷由低压配电室引来,具体详下穿道配电图纸。
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金琴快线(造贝立交-珠海大道)10KV电力线路迁改工程设计概算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公布日期】2018.09.05•【字号】珠发改概〔2018〕41号•【施行日期】2018.09.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关于金琴快线(造贝立交-珠海大道)10KV电力线路迁改工程设计概算的批复珠发改概〔2018〕41号珠海市公路局:报来《珠海市公路局关于申请审批金琴快线(造贝立交-珠海大道)10KV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概算的函》(珠路函〔2018〕746号)及相关资料收悉。
经审查,现就该工程(项目编号:FG2016101053)设计概算批复如下:一、建设规模及内容该项目为金琴快线(造贝立交-珠海大道)的一部分,设计起点位于造贝立交(香海高速支线),终点位于南湾大道与珠海大道相交路口,路线全长1.544km,项目近期按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车速60km/h,采用沥青砼路面,道路按双向8车道布设,此次申报主要是10KV电力迁改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F4金鸡I线、F35金鸡II线、F6福石线、F3荣河线、F43造贝线、F16广珠花园线、F7永新线、F9威达甲线、F10宏兴线、10kV新村一线等电力线路在珠海市金琴快线工程(造贝立交至珠海大道)道路的施工范围内,影响道路的进场和施工,对上述10kV电力线路(10回公用线路)进行迁改。
二、概算审查依据(一)《关于珠海市金琴快线工程(造贝立交-珠海大道)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珠发改建〔2016〕111号)。
(二)《关于珠海市金琴快线工程(造贝立交-珠海大道)初步设计的批复》(珠规建质〔2017〕6号)。
(三)《关于珠海市金琴快线工程(造贝立交-珠海大道)设计概算(不含管线迁改费)的批复》(珠发改概〔2017〕7号)。
(四)《关于金琴快线工程(造贝立交-珠海大道)通信管线迁改工程设计概算的批复》(珠发改概〔2018〕4号)。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至狮子岩立交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法规类别】水土保持【发文字号】渝水许可[2009]32号【发布部门】重庆市水利局【发布日期】2009.03.24【实施日期】2009.03.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至狮子岩立交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渝水许可〔2009〕32号)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你公司报送的《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至狮子岩立交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收悉。
经审查,现批复如下:一、《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至狮子岩立交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目的明确,所依据的法律法规、部委规章、规范性文件、规范标准、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基本正确,内容较全面,基本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和有关标准的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设计深度。
原则同意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二、水土流失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基本正确。
该项目工程扰动原地貌面积约103.23h㎡,损毁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66.92 h㎡,其中:沙坪坝区64.52h㎡(其中:土坎梯田梯土44.81h㎡、林草地19.71h㎡及堰塘28000立方米),北碚区2.40h㎡(其中:土坎梯田梯土2.32h㎡、林草地0.08h㎡及堰塘560立方米)。
三、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明确。
其防治范围面积为110.13h㎡,其中:项目建设区103.23h㎡,直接影响区6.90h㎡。
四、水土流失防治原则和目标明确,水土保持分区合理。
根据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水土流失类型、强度特征,水保工程设计中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主体工程防治区、临时占地防治区及料场防治区共3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基本合理。
水土保持措施结合主体工程施工分别进行了措施配置,同时提出的实施进度安排合理可行。
五、基本同意该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总体方案,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设计紧密结合主体工程的水土流失形式和特点。
快速路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至微电园段工程道路竣工图说明一、概述1.1项目区位关系图图1-1 工程区位图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至微电园段道路工程是规划中的“一纵线”的一部分,本工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至中心站立交的二期工程(K0+000~K0+680),该部分工程已于2009年6月完成初步设计;另外一部分是一纵线南延伸段(K0-240~K0+000),该段工程起点是微电园的区界位置,终点与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至中心站立交二期工程的起点相接。
为了满足西永综合保税区货运交通的特殊需要,根据业主安排,我院对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至微电园段(K0-240~K0+6800)进行设计,标准路幅宽度由36m拓宽至44.5m。
1.2设计依据1.2.1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委托书。
1.2.2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与重庆市设计院签定的设计合同。
1.2.3重庆市勘测院提供的1:500实测地形图。
1.2.4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0年9月20日《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快速路一纵线微电园区界至中心站立交段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渝建初设(2010)246号1.2.5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3月28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快速路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至狮子岩立交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渝发改投[2009]321号)。
1.2.6重庆市规划局2009年6月1日《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书(市政)》(渝规建审(2009)局市政字第0026号)。
1.2.7重庆市交通委员会2009年6月29日《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快速路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设计方案的复函》(渝交委路(2009)65号)。
1.2.8重庆市建设委员会2009年7月30日《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快速路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至中心站立交初步设计的批复》(渝建初设(2009)168号)。
1.2.98重庆市规划局市政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渝规方案函(市政)(2010)0033号1.2.10重庆市勘测院2009年6月《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K0+000-K2+400段)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1.2.110重庆市勘测院2010年8月《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南延伸段(K0+000~K0+240)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1.3工程采用的规范及标准1.3.1设计规范《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64-200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SHC F40-1-200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1.3.2主要设计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2)设计车速:80km/h(3)设计荷载:道路路面荷载采用标准轴载BZZ-100,人群荷载为3.0KN/m2。
(4)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为7级。
(5)设计洪水频率和水位:沿线道路和桥梁的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五十年一遇的洪水标高为278.000m一百年一遇洪水位为279.800m。
(6)设计基准年限:交通量设计年限:20年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15年(7)设计车道:主线标准断面双向10车道(8)道路技术标准与设计指标表1-1主线道路技术标准与设计指标1.4测设过程简述根据2010年4月22日笔记本指挥部与HP及代工厂负责人第三次座谈会议精神,需要增设从综保区至物流园区及机场的货运通道2010年6月我院受城投公司的委托对一纵线学堂堡立交至微电园段进行方案设计,2010年7月19日,重庆市规划局发布《市政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渝规方案函(市政)(2010)0033号),基本同意本工程的方案设计;2010年9月20日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复了本工程的初步设计。
1.5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0年9月20日《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快速路一纵线微电园区界至中心站立交段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渝建初设(2010)246号,涉及到本段一纵线道路部分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经过审查,原则同意该工程初步设计,现就有关事项批复如下:(一)主线道路主要技术经济参数1、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15年;交通饱和量20年。
2、桥梁设计荷载:参照公路I级3、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80km/h.4、标准路幅:K0-240~K0+680段道路总宽44.5m,双向10车道,路幅分配:1.5m(检修道)+11.75m(社会车道)+8.0m(保税区专用道)+2m(中央分隔带)+8.0m(保税区专用道)+11.75m(社会车道)+1.5m(检修道)=44.5m(二)下阶段设计应采纳如下意见:(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交通标志条等安全措施。
在本次施工图设计中,已经按审查意见完善本段一纵线的交通工程设计。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气象工程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气候区,具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温差大、多雾、冬暖春早、夏季酷热多旱、主体气候明显等特点,大气降水以降雨为主,雪雹少见。
根据沙坪坝区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43℃(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3.1℃(1975年12月15日),最冷月平均气温7.4℃,最热月平均气温28.7℃,最大平均日温差17.6℃。
1959年~1998年历年最大日降水量266.6mm(2007年7月17日),历年一小时最大降水量63.8mm(1984年6月24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大气压17.7hPa,年平均风速1.4m/秒,年最大风速15.0m/s。
2.2 水文场地内无常年性流水的地表水流。
但在道路起点前约25 m处有粱滩河由东往西尔后转向由南往北流经。
该河流在K0+0.00~K0+640段左侧距本拟建道路约50~300m。
本次勘察期间,河水为雨季季节,河面宽度一般为5~20m,水深约0.5~1.50m,流速约0.3m/秒。
椐调查,该段粱滩河常年洪水位为273.05m二十年一遇洪水位为275.45m。
百年一遇洪水位为279.80m。
2.3 地形地貌本段的地貌属构造剥蚀丘陵区,本次拟建道路起点地面高程283.30m,终点地面高程284.50m,高差1.20m。
沿道路纵向呈缓波状起伏,地形地势从北向南逐渐升高。
宽缓沟槽地形总体坡角0~5°。
2.4 地层岩性通过对场地的地面地质调绘和综合分析已有区域地质成果,测区多数地段基岩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基岩露头零星出露。
场地表层有第四系素填土(Q4ml)、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的上沙溪庙组(J2S)的砂质泥岩与砂岩。
现依据地层的新老关系对岩性特征作简要介绍:⑴第四系全新统(Q4)中粗砂(Q4al):灰色,稍湿,主要由云母,长石等组成。
厚度一般为1~2m,仅在ZQD8,QD9孔分布。
为松土,I级。
粉质粘土(Q4el+dl):紫褐色,一般呈可塑状,部分水田内表层呈软塑状。
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稍有光泽,切面光滑。
残坡积。
厚度一般为2~4m,局部达6m。
为松土,I级。
⑵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紫褐色~紫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胶结,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在沿线上沙溪庙组岩体中约占70%。
中等风化岩体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质软,属极软岩。
为软石,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砂岩:灰色~灰白色,局部为紫红色,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细~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以钙质胶结为主。
在沿线上沙溪庙组岩体中约占30%。
中等风化岩体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质较硬,属硬软岩,为次坚石,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
沿线上沙溪庙组岩层的基岩强风化带厚约0.5~2.0米。
基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软。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2.5 地质构造拟建道路所在区域地质构造部位位于北碚向斜东翼地带(参见图3.3-1)。
岩层产状:倾向240°~290°,倾角10°~16°,总体上由南往北岩层倾向有南西渐转向北西的趋势。
无断层通过。
节理(裂隙)发生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根据可研勘察在野外测得节理(裂隙)有3组,简述如下:J1:85°~115° 70°~81°,裂隙面平直,裂隙局部微张,宽1~5mm,无充填物,不充水,延伸多为2~5m,个别可达10m。
结构面结合差。
频率1~3m/条。
本组裂隙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是区内的主要裂隙。
在拟建道路起点至终点两侧坡体砂岩露头中均有出露。
J2:20~40°∠75~84°,延伸1~3m,频率2~5m/条。
闭合,裂面平直,无充填,结构面结合差。
本组裂隙偶尔出露,一般与J1共生。
J3:205~220°∠77~86°,延伸1~3m,频率3~6m/条。
闭合,裂面平直较粗糙,无充填,结构面结合差。
本组裂隙极少出露。
岩层层面裂隙不发育,层间结合情况一般。
2.6 水文地质条件拟拟建场地西面为梁滩河,勘察期间河水位为272.90m,根据走访调查及搜集资料,梁滩河百年一遇洪水位为279.80m。
选取地势较低地段进行抽水试验。
根据试验及环境地质分析,由于距离粱天河较近,本场地内有一定的地下水,水量较大。
2.7 不良地质现象通过本次勘察,在拟建路线范围未发现断层、滑坡、软弱夹层、危岩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2.8地震效应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拟建道路沿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该工程抗震设计时可采用简易设防。
三、道路工程设计4.1西永综保区与机场、土主物流园货运通道对一纵线的影响4.1.1西永综保区货运交通分析图4-1 综保区区位图根据2010年4月22日笔记本指挥部与HP及代工厂负责人第三次座谈会议精神,需要增设从综保区至物流园区及机场的货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