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306.00 KB
- 文档页数:5
常见物质的化学式1. 水:化学式为H2O,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形成的化合物。
2. 盐酸:化学式为HCl,是由氢原子和氯原子形成的一种无机强酸。
3. 乙醇:化学式为C2H5OH,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见于酒精、燃料和医药制剂中。
4. 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饮料、汽车尾气等领域广泛应用。
5. 氨水:化学式为NH3·H2O,是由氨和水混合而成的溶液,常用于农业和制造化学品。
6. 甲烷:化学式为CH4,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7. 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是一种单糖,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源物质。
8. 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和药品等领域。
9. 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是一种无机盐,也称为食盐,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10. 铁:化学符号为Fe,是一种化学元素,常见于钢铁制造和医药制剂中。
11. 氧气:化学式为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气体之一。
12. 硝酸:化学式为HNO3,是一种无机强酸,是制造化学品和炸药的重要原料。
13. 硫酸:化学式为H2SO4,是一种无机强酸,广泛应用于制造化学品和肥料等领域。
14. 氢气:化学式为H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太阳和其他恒星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15. 氯气:化学式为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广泛应用于消毒和水处理等领域。
16. 聚乙烯:化学式为(C2H4)n,是一种常见的合成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和包装材料等领域。
17. 硝酸盐:化学式为NO3-,是一种无机离子,广泛应用于制造肥料和炸药等领域。
18. 酒石酸:化学式为C4H6O6,是一种有机酸,常用于制造食品添加剂和药品等领域。
19. 脲:化学式为CH4N2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造化学品和农药等领域。
20.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无机强碱,广泛应用于制造肥料、纸浆和石硫合成等领域。
化学知识大全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能量守恒的科学。
以下是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1. 元素: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是元素,它们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元素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 原子:原子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粒子,它们是元素的基本单位。
原子由核和电子组成,核内包含质子和中子。
3. 分子:分子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单位。
分子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组成,它们在结构上紧密相连。
4.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它涉及到原子和分子的重组。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发生的变化。
化学反应通常涉及到原子和分子的重组,并产生新的物质。
6. 酸碱:酸碱是指化学物质对中性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亲和力。
酸通常是分子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的化学物质,而碱则是分子中含有氢离子的化学物质。
7. 氧化和还原:氧化和还原是指化学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改变电子分布的情况。
氧化是指化学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则是指化学物质获得电子。
8. 电解质:电解质是指能够在水中溶解的化学物质。
电解质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9. 热化学:热化学是指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
描述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它涉及到反应热和反应熵的测量。
以上是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化学是一门非常广泛的学科,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例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
初中化学必背化学式大全汇总1.氧气的化学式:O22.氮气的化学式:N23.氢气的化学式:H24.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25.一氧化碳的化学式:CO6.硫酸的化学式:H2SO47.氢氧化钠的化学式:NaOH8.硫酸铜的化学式:CuSO49.亚硫酸的化学式:H2SO310.氯化钠的化学式:NaCl11.乙醇的化学式:C2H5OH12.氯气的化学式:Cl213.苯的化学式:C6H614.水的化学式:H2O15.氨的化学式:NH316.氧化铁的化学式:Fe2O317.硫化氢的化学式:H2S18.硝酸的化学式:HNO319.硫化铁的化学式:FeS20.碳酸钠的化学式:Na2CO321.甲烷的化学式:CH422.液氨的化学式:NH3·H2O23.氯化氢的化学式:HCl24.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25.氯化铜的化学式:CuCl226.亚硝酸的化学式:HNO227.硫化钠的化学式:Na2S28.硫酸铵的化学式:NH4HSO429.硫酸钠的化学式:Na2SO430.硝酸铵的化学式:NH4NO331.硝酸钡的化学式:Ba(NO3)232.磷酸二氢铵的化学式:NH4H2PO433.硫化铝的化学式:Al2S334.硫酸亚铁的化学式:FeSO435.硫酸亚铜的化学式:CuSO336.氢氧化氰的化学式:HCN37.碳酸氢铵的化学式:NH4HCO338.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39.氟化钠的化学式:NaF40.硝酸镁的化学式:Mg(NO3)241.氯化钾的化学式:KCl42.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43.氯化亚锡的化学式:SnCl244.硫酸亚锌的化学式:ZnSO345.氯化银的化学式:AgCl46.一氧化氮的化学式:NO47.碳酸钙的化学式:CaCO348.氟化锂的化学式:LiF49.氯化铁的化学式:FeCl350.碳酸铁的化学式:FeCO3。
化学的定义一、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研究。
它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既包括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也包括了物理和生物化学。
二、化学的发展历程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底比斯的“四元素”理论。
从中世纪以来,化学已经发展成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物质变化,物质结构,物质性质和生物物质变化之间关系的科学,受到了众多科学家的追捧。
18世纪,法国科学家费雪和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现代化学的基础理论,即“原子论”和“化学元素”理论,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化学反应,如氧化反应、氢化反应、燃烧反应等,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三、化学的应用化学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食品工业中的发酵,石油化工中的精炼,医药行业的制药,纺织行业的染色等。
另外,在农业上,有机化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农药的制备,肥料的制造,农艺技术的改进,种子育种等。
另外,化学在工业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电子工业中的半导体制造、精细化工中的油墨制造等。
在航天领域,化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火箭燃料的制备、宇宙飞船的建造等。
四、化学的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未来的日常生活中,化学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比如,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另外,未来与医学技术相关的化学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如利用生物医学制备生物药物,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基因治疗等。
总之,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已经发展了几百年,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广阔。
只要我们珍惜化学的奥秘,把握化学的发展脉络,从而推动化学的深入研究,未来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化学名称大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化学中,化合物和元素都有各自的名称,这些名称既可以是普通的中文名称,也可以是化学符号或者化学式。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名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化学世界。
1. 水,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式为H2O。
在化学中,水的名称是“水”,它是生命之源,也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溶剂。
2. 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符号为O2。
它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气体,也是许多燃烧反应的必需物质。
3.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式为CO2。
它是地球大气中的重要成分,也是许多生物体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4. 氨,氨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化学式为NH3。
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许多化肥的主要成分。
5. 氯化钠,氯化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为NaCl。
它是我们常见的食盐,也是许多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
6. 硫酸,硫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化学式为H2SO4。
它是一种强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
7. 硝酸,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式为HNO3。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许多爆炸物的主要成分。
8. 乙醇,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式为C2H5OH。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也是我们常见的酒精成分。
9. 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气体,化学式为CH4。
它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10. 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化学式为H2S。
它是一种有毒气体,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名称,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了解这些化学名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奥秘,也能更好地应用化学知识于生活和工作中。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谢谢大家的阅读!。
化学的介绍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主要关注原子和分子层面的现象,探讨物质的性质、反应和变化,并提供了对我们周围世界的深刻理解。
以下是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物质和性质:化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物质,即构成一切物体的实体。
物质具有各种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密度、颜色、熔点)和化学性质(如反应性、溶解性)。
●原子和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分子,而分子是物质的更大组成部分。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描述了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
在反应中,原子和分子的组合发生改变,导致新的物质的形成。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特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对元素按其性质和结构进行分类的表格。
它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提供了对元素之间关系的见解。
●化学能:化学能是与化学反应相关的能量。
反应中可能涉及能量的释放(放热反应)或吸收(吸热反应)。
●酸碱平衡:酸碱性是物质的一种性质,酸性和碱性通过pH值来表示。
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反应物。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研究碳元素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常包含碳和氢,有时也包含氧、氮、硫等元素。
有机化合物构成了生命体的基础。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食品的烹饪到药物的生产,再到能源的开发,都离不开化学的知识。
同时,化学也是其他科学领域的基础,与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化学分类大全
1、无机化学包括: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2、有机化学包括: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3、物理化学包括: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4、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
5、高分子化学包括:天然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高聚物应用、高分子物力。
6、核化学包括:放射性元素化学、放射分析化学、辐射化学、同位素化学、核化学。
7、生物化学包括:一般生物化学、酶类、微生物化学、植物化学、免疫化学、发酵和生物工程、食品化学等。
化学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1.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1.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类。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如密度、颜色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氧化等。
1.4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情况下所发生的变化,如冰的融化、水的汽化等;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变化,如铁的生锈、木头的燃烧等。
1.5 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包括试管、锥形瓶、烧杯、天平、磁力搅拌器等。
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1 原子的发现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原子的发现是由多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如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模型等。
2.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在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电子绕着核运动。
2.3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将元素排列起来的一张表格。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将元素排列在周期表的横行中,使得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排在同一列。
2.4 元素的分类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金属元素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下侧,非金属元素则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右上侧。
第三章:化学键和离子3.1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所形成的一种结合力,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3.2 离子与离子键离子是具有正负电荷的粒子,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静力所形成的一种化学结合力。
3.3 共价键和分子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共享电子所形成的一种化学键,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而成的。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化学名词解释1、元素一一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单质一一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3、化合物一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4、纯净物一一凡含有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的物质。
5、混合物一一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6、化学变化一一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做化学反应。
7、酸一一能在水中电离释放出阳离子且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8、碱一一能在水中电离释放出阴离子且全部是氢阳根离子的化合物。
9、盐一一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0、摩尔浓度一一1升溶液中含有溶质的摩尔数。
11、电解质一一化学上把溶于水后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
12、误差一一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13、硬度一一指水中某些易于形成沉淀的金属离子,通常指钙镁离子含量14、酸度一一水中含有能接受氢阳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总和。
15、碱度一一表示水中氢阳根、碳酸根、重碳酸根及其他一些弱酸盐类的总和。
16、指示剂一一滴定分析中,通过改变颜色指示化学计量点的试剂。
17、滴定终点一一在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点称为滴定终点。
18、标准溶液一一在分析中,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19、掩蔽剂一一一种能与干扰离子起作用而不影响试验结果的试剂。
20、生水——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江、河、湖、地下水等)。
21、碱性水一一其特征是碱度大于硬度的水。
22、锅炉补给水一一生水经各种方法净化处理后,用来补充热力发电厂汽水损失的水。
23、给水一一送进锅炉的水。
24、炉水一一在锅炉本体的蒸发系统中流动的水。
25、凝结水一一在汽轮机中作功后的蒸汽冷凝成的水。
26、冷却水一一用作冷却介质的水。
27、疏水一一指各种蒸汽管道和用汽设备中的蒸汽凝结水。
28、PH——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29、Pna——钠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30、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一一树脂在实际条件下对离子的交换吸附能力。
1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练习题(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Na —23Cl —35.5 K —39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60分)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底部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3.某实验室仅有如下仪器或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三脚架、普通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滤纸、火柴。
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项目是( )A .过滤B .蒸发C .溶解D .萃取4.能够用来鉴别BaCl 2、NaCl 、 Na 2CO 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 A .AgNO 3溶液 B .稀硫酸C .稀盐酸D .稀硝酸5.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NaCl 中CaCl 2、MgCl 2等杂质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 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 2SO 4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 4的BaCO 3D .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6.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 ,体积是4.48升(STP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 .28.4 B .28.4g·mol -1 C .71 g·mol -1 D .71 7.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 的NaCl 溶液950mL ,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 质量分别是( )A .950mL ,111.2gB .500mL ,117gC .1000mL ,117gD .任意规格,111.2g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CH 4)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氦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9.冬季的降雪给机场和马路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 3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CH 3COOK 的质量为98 g·mol -1B .一个CH 3COOK 微粒的质量约为98 g/N AC .CH 3COOK 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D .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 3COOK 的物质的量为1 mol 10.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中,是利用密度不同分离的是( ) A .把石油经蒸馏分离成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 B .煎中药时用水在煮沸条件下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C .把大豆磨碎后,用水溶解其中的可溶性成分,经过滤后,分成豆浆和豆渣D .做饭洗米时淘去米中的沙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 与CO 2的密度之比为7∶11B .与V L CO 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 2的体积一定是VLC.与28 g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质量一定是44 gD.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21∶2212.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
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A.有1个氧原子 B.有2个氧原子C.有1个A原子 D.有2个A原子13.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A.75 mL 3 mol·L-1的NaCl B.75 mL 2 mol·L-1的NH4Cl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 14.下列实验目的能够实现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3.23 g NaCl固体 B.用50 mL量筒量取30.12 mL水C.向小试管中加入100 mL稀盐酸 D.用胶头滴管取约1 mL溶液1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1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的方法A CaO(CaCO3) 水溶解、过滤、结晶B Cu(CuO) 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uSO4(H2SO4) 氢氧化钠溶液过滤D CO(H2) 氧气点燃17.下列两种气体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A.等温等体积的O2与N2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CO与N2C.等压等体积的CO2与N2D.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2与CO18.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合、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
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铅笔芯的质量约为1 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A.2.5×1019个 B.2.5×1022个 C.5×1019个 D.5×1022个1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倒入烧杯后,再用蒸馏水洗涤量筒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烧杯中稀释B.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液体时,为防止滴在试管外面,应将滴管尖嘴处伸入试管口中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时,将称量物放在纸片上,并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L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B.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C.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5分)实验室中固体药品应放在瓶中,取用时块状固体用取,粉末状固体用取。
液体药品应放在瓶中,对于见光容易分解的溶液应放在色的瓶中。
22.(16分)O2和O3是氧元素的两种单质,根据其分子式完成下列各题:(1)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3(2)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O 2和O 3所含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
(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如果a g 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那么c g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______(用含N A 的式子表示)。
(4)配制100 mL 1 mol·L -1的稀H 2SO 4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浓H 2SO 4(密度为 1.84 g·mL -1,质量分数为98%)的体积为________mL 。
23.(12分)用Na 2CO 3·10H 2O 晶体,配制0.2 mol·L -1的Na 2CO 3溶液480 mL 。
(1)应称取Na 2CO 3·10H 2O 晶体的质量: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要求:①Na 2CO 3·10H 2O 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偏低的有______________,无影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
A .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 .贮存溶液C .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D .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E .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4)某同学改用固体Na 2CO 3配制上述Na 2CO 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24.(7分)食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海水中含有大量食盐。
某地出产的粗盐中,所含杂质是CaCl 2,通过下面的实验可制得纯净的NaCl 。
请回答:(1)加入的A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A 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的B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稍过量B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验沉淀是否洗净,最好在最后几滴洗出液中加入________溶液。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练习卷(一)题号21 22 23 24 总分得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5分),,。
,。
22.(16分)(1)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23.(12分)(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24.(7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