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诗四首》同步练习1
- 格式:docx
- 大小:15.93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同步测练一、根底演练1.给如下加粗的字注音。
秽( ) 荷锄( ) 候骑( ) 燕然( )2•解释如下词句中加粗的字。
晨兴理荒秽 ______________ 带月荷锄归长河落日圆 拄杖无时夜叩门 3. 文学常识填空。
⑴ 王维,字 __________ , ________ 代诗人,属 __________ 诗派。
他的田园诗有独特动人之处。
(2)李白,字 _______ ,号 _________ 。
他是 _________ 代诗人,有 __________ 美称。
4. 用原句填空。
① _____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
② 白头吊古风霜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 __________________ ,云生结海楼。
5•如下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晨兴理荒秽〔野草〕B. 长河落日圆〔长江〕C. 江入大荒流〔广阔无际的原野〕D. 拄杖无时夜叩门〔随时〕、同步解读〔一〕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但使愿无违 ______________ 仍怜故乡水 ___________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盛〃和“稀〃是两个形容词,在诗中表达了什么含义?7•三、四句中明确时间的词是什么?诗人为何要点出时间?&“愿〃指的是什么?〔二〕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 请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与所押之韵。
押韵的字有:____________ 。
所押之韵为:____________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体裁来看,这首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名句默写1. ,夕露沾我衣。
2.衣沾不足惜, 。
3. ,归雁入胡天。
4.萧关逢候骑, 。
5. ,江入大荒流。
6.仍怜故乡水, 。
7. ,徙倚湖山欲暮时。
8.白头吊古风霜里, 。
9.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大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 。
10.《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 , 。
11.《归园田居(其三)》中“, ”表现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12.《登岳阳楼(其一)》中感慨无限悲凉身世的诗句是: ,。
二、诗词鉴赏1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
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14.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进行简要赏析。
答:1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答:答案解析答案:1.道狭草木长 2.但使愿无违 3.征蓬出汉塞 4.都护在燕然 5.山随平野尽 6.万里送行舟7.登临吴蜀横分地8.老木沧波无限悲9.答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0.答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11.答案: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2.答案: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3.(1)答案:出使飘飞的蓬草(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诗四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编辑老师整理了这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诗四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大家练习!
第30课《诗四首》同步练习
【课文导读】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景中含情,诗人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带领我们走进那色彩各异的诗境之中。
《归园田居》表现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乐于农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这首诗写的却是边塞的风光,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的是初次离乡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登岳阳楼》的作者陈与义,当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时,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四首古诗。
2.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
3.感受田园生活宁静致远的恬淡旷达,激发灵性,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累。
【学法指导】
学习这四首诗歌,要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熟读成诵,查找资料。
也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绘画,寻找适合这两首诗歌朗读的背景音乐。
这四首古诗,都通过画面展示不同空间内景物的风貌,因此可把它们分组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朗读体味诗的语言美,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的画。
诗四首++++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晨兴理荒秽(suì),带月荷(hè)锄归。
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
C.登临吴蜀(shǔ)横分地,徙倚(yǐ)湖山欲暮时。
D.征蓬(pēng)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下列诗句中带线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带月荷锄归(扛着)B.晨兴理荒秽(污秽的垃圾)C.但使愿无违(违背)D.仍怜故乡水(爱)3. 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使至塞上》王右丞唐代B.《登岳阳楼》陈与义宋C.《归园田居》陶渊明西晋D.《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4.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请补充岳阳楼的名联,可查阅工具书。
(1),范希文庶几知道;,杜少陵可与言诗。
(2)洞庭西下八百里,。
(3)四面河山归眼底,。
(4)放不开眼底乾坤,;吞得尽胸中云梦,。
5.古诗名句默写。
(1)王维《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2)江南有三大名楼是:黄鹤楼、岳阳楼和。
请默写赞美黄鹤楼的名诗:。
(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4)《归园田居》中表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保持自我节操的诗句是,。
(5)《登岳阳楼(其一)》的颈联是:,。
6.(1)“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描绘了江上的美景。
请你展开联想,将它扩展成一段不少于150字的精彩景物描写。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对的打“√”,错的打“×”。
①《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以极富诗意的笔法写出诗人早出晚归、不辞辛劳的形象。
(√)②.《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③.《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一幅水中映月图,一幅天边云霞图,让人感受到了江上的美景。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第30课《诗四首》同步练习【课文导读】这四首古代诗歌都景中含情,诗人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带领我们走进那色彩各异的诗境之中。
《归园田居》表现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乐于农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这首诗写的却是边塞的风光,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的是初次离乡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登岳阳楼》的作者陈与义,当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时,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
【学习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四首古诗。
2.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
3.感受田园生活宁静致远的恬淡旷达,激发灵性,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累。
【学法指导】学习这四首诗歌,要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熟读成诵,查找资料。
也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绘画,寻工具书。
(1),范希文庶几知道;,杜少陵可与言诗。
(2)洞庭西下八百里,。
(3)四面河山归眼底,。
(4)放不开眼底乾坤,;吞得尽胸中云梦,5.古诗名句默写。
(1)王维《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2)江南有三大名楼是:黄鹤楼、岳阳楼和。
请默写赞美黄鹤楼的名诗:(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4)《归园田居》中表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保持自我节操的诗句是(5)《登岳阳楼(其一)》的颈联是:6.“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描绘了江上的美景。
请你展开联想,将它扩展成一段不少于150字的精彩景物描写。
二、精段阅读:阅读《使至塞上》回答后面7-11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解释加点的词。
一、阅读《归田园居》(其三),回答诗后问题。
(12分)归田园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 全诗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思想?(2分)2.“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2分)3. 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4分)4. 体会一下全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4分)二、阅读《使至塞上》,完成文后问题。
(14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诗。
(1分)2. 本诗首联交代了和。
(2分)3. 说一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3分)4. 找出本诗中的对偶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4分)5. 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4分)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文后问题。
(1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和此行的。
(2分)2.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2分)3. 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4分)4. 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2分)5. 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4分)参考答案:一、1. 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思想。
2. 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3. 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同步训练:第三十课《诗五首》习题精选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金樽.()挂罥.()沉塘坳.()广厦.()(2)投箸.()三重.茅()布衾.()大庇.()(3)突兀.()珠.帘()狐裘.()瀚.海()(4)阑.干()羌.笛()辕.门()风掣.()2.解释下列红色词语。
(1)问君何能尔.()(2)玉盘珍羞直.万钱()(3)卷我屋上三.重茅()(4)布衾.多年冷似铁()(5)秋天漠漠向.昏黑()(6)落红..不是无情物()(7)将军角弓不得控.()(8)瀚海..阑干百丈冰()3.用原文填空。
(1)《饮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表明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己亥杂诗》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想象雪后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写出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下列诗句翻译、解释或分析欠妥的一项是()。
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意思是山间气氛黄昏时最好,天空的鸟儿相互结伴回来。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即“落花”,这两句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已辞官,但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仍是一样地关心。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句中意思是四处寻找君主却不见,雪地上只留下了马蹄的印迹。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句中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形容万树挂雪,好像梨花盛开一样。
诗四首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字词注音。
草盛.()荒秽.()草木长.()燕.()然候骑.()鸡豚.()叩.()门萧.()关箫.()鼓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晨兴理荒秽..()②带月荷.锄归()③道狭草木长.()④但.使愿无违.(),()⑤使.至塞上()⑥单车欲问.边()⑦江入大荒..流()⑧仍怜.故乡水()3.填空。
①《归园田居》选自,共有首,本诗是第首。
作者,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诗前序。
成语“”就出自他的这篇文章。
②《使至塞上》是作者出使边塞时所作,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苏轼曾评论他的诗“,。
”③《游山西村》选自,作者,字,号,(朝)著名诗人。
4.填写诗句。
①,带月荷锄归。
②衣沾不足惜,。
③,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④山随平野尽,。
,云生结海楼。
⑤,柳暗花明又一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二、阅读阅读下列各首古诗,回答诗后问题。
(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全诗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思想?6.“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7.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8.体会一下全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二)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诗。
10.本诗首联交代了和。
11.说一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你能用画笔描绘出来吗?12.找出本诗中的对偶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三)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和此行的。
14.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15.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16.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语文:第30课《诗四首》同步练习11.用原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②白头吊古风霜里,________________。
③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
2.下列诗句中加粗的词不表地名的一项是()A.属国过居延B.萧关逢候骑C.都护在燕然D.都护在燕然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东晋时著名的诗人,世称“靖节先生”。
B.《渡荆门送别》是五言律诗,蕴涵了诗人对前程的展望和对故乡的眷恋。
C.《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是他出使边塞时所作。
D.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北宋著名诗人。
《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
4.下列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晨兴理荒秽(野草)B.长河落日圆(长江)C.江入大荒流(广阔无际的原野)D.拄杖无时夜叩门(随时)(一)语段点将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及所押之韵。
押韵的字有:________。
所押之韵为:________。
2.从体裁来看,这首诗是________。
从表达方式看,首联、尾联为________,颔联、颈联为________,作者是寓情于景。
3.请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征蓬出汉塞。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通过“属国过居延”和“都护在燕然”,形象写出了国势的强盛,充满着自豪感。
B.颈联两句抓住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鲜明地勾勒出塞外高原上苍茫辽阔而又壮丽雄奇的景象。
C.“大漠孤烟直”就是说沙漠上没有一丝风,“长河落日圆”预示着一天的结束。
D.末尾两句写快达到目的地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那种急于赶赴边关以及他对前方将士由衷敬佩的心情。
(二)迁移过关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诗四首》同步练习1一、为下列字注音秽()豚()荆()燕然()二、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使至塞上:2.腊酒浑:3.闲乘月:4.逢候骑:三、文学常识填空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本诗共________首,作于诗人辞官归隐的第二年。
2.《游山西村》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字务观,自号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诗人,现存诗________首。
3.《使至塞上》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
本诗选自《________》。
四、按要求用原文回答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诗,回答诗后问题(一)渡荆门山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依次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________________。
2.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渡远荆门外()A.通过B.载运过河C.渡口D.渡船(2)山随平野尽()A.全B.完C.死D.用力完成(3)仍怜故乡水()A.怜悯B.怜惜C.怜爱D.怜恤3.解释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
(1)江入大荒流:(2)月下飞天镜:(3)云生结海楼:(4)仍怜故乡水:4.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诗的颔联景象雄阔,颈联景象瑰丽。
“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
尾联抒发诗人作别故土,惜别亲友的诚挚。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道狭草木长②燕然③腊酒浑
④鸡豚⑤荆门⑥仍怜故乡水
2.解释加粗词。
①晨兴理荒秽:②带月荷锄归:
③但使愿无违:④长河落日圆:
⑤江入大荒流:⑥云生结海楼:
⑦从今若许闲乘月:⑧拄杖无时夜叩门:
3.填空。
①《归园田居》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时所写的诗。
②《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他与__________合称“王孟”,是唐代__ ________诗派的代表。
③《渡荆门送别》是唐代________主义大诗人________所作,人称他为“________”。
④《游山西村》是________代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所作。
4.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对上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
C.诗人特别想要去戍“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于激越豪迈中透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2.诗歌首句中的“僵”字说明诗人什么样的晚年生活境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他的《示儿》诗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感,你能默写出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1.李白诗《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句转换角度,从故乡水有情写起,北宋柳永词《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也有转换角度写的好处,试作简要说明,说明其妙处。
2.将来你也会外出求学,请想像一下你外出求学的心境,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要求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①zhǎng②yān③là④tún⑤jīng⑥lián
2.①清除②扛着③只要④黄河⑤广阔无际的原野⑥海市蜃楼,诗中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⑦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
⑧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3.①归隐山林②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③浪漫李白诗仙④宋陆游4.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合理切题即可)
【能力提高】
1.C 2.凄凉悲凉
3.①爱国主义,抗金保卫边疆②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开放探究】
1.换个角度来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显得委婉含蓄,意蕴无穷。
2.场景合理,心境自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