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关节松动术
- 格式:pdf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18
关节松动术关节松动术关节松动术(joint mobilization)或称关节松动手法,可归于推拿术的范围,在临术上多用于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症、四肢关节的疼和僵直,它类似于中医的推拿,但在理讼体系及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区别。
一、基本概念关节松动术是指治疗师在病人关节可动范围(range of motion)内过错成的一种手法技术,在关节运动学上属于被动运动(passive movement)。
其操作速度比椎拿术要慢,在应用时常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1、生理运动关节的生理运动(physiologic movement)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如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
可由病人自己主动完成,也可由他人(如治疗师)被动完成。
2、附属运动关节的附属运动(accessory movement)是指关节在其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即解剖范围内)完成的运动,超过这个范围的运动,易造成损伤。
关节的附属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一般不能由病人主动完成,但在他人或其他肢体的帮助下可被动完成,如一个人不能主动使自己的关节发生分离,不能使髌骨发生侧方移位,但借助自己手的帮助或他人的帮助即可完成上述动动关节的附加税动运包括滚动、滑动、分离、挤压、旋转等。
二、手法分级关节松动术的分级标准是以操作者施加作用力的轻重及所引起关节的活动范围而定,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手法分级多采用Maitland的四级法和Kaltenborn的三级法。
Maitland根据关节的可动范围和操作者应用手法的幅度大小,将其分为四级。
Ⅰ级:操作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回到关节活动的起始端。
Ⅱ级:操作者在病人关节活动以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花江动,但每次均无不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未端,也不返回到关节活动的起始端。
Ⅲ级:操作者在病人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未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组织的紧张。
关节松动术名词解释关节松动术,又称关节活动术,是一种经济实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它的目的是在同一关节上,改善关节的运动范围和功能的程度,达到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
关节松动术是治疗关节疼痛、机能障碍、炎症和关节活动受限的有效方法。
关节松动术是在一个特定关节复原时,利用特定的技术和工具,来释放因紧张结缔组织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使关节恢复柔韧的正常状态,从而改善病人的运动状态。
关节松动术的实施需要医生首先充分了解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然后采用合理的行动规划,在正确的角度和程度进行关节松动,以期达到改善病人运动能力的目的。
这种手术方法主要通过四种方式实现,包括牵引力法,内外转移技术,绷带技术和穿刺技术。
牵引力法利用特定的装置,在特殊位置施加牵引力,来释放僵硬的关节活动受限。
内外转移技术是由外科医生腾出松动术中固定部位的骨头和软组织,将关节转移到他们需要的方向来松动关节。
绷带技术使用绷带将关节关节紧缩,达到牵引力的效果。
穿刺技术是一种更加激进的手术方式,通过尖锐的工具将紧缩的关节肌腱和软组织剥离,从内部获得松动的效果。
关节松动术的技术是相对不复杂的,它可以在椅子上进行,不需要一次性调整多个关节,只调整一个关节,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方法,也是一种节省时间和金钱的手术方法。
此外,关节松动术的治疗效果也比较显著,虽然不是每个疾病都可以完全治愈,但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运动能力。
然而,关节松动术也有一些副作用,包括:可能引起炎症,出血和损伤,缩短关节运动范围,不同程度的疼痛,甚至可能引起长期性疼痛。
所以,在接受关节松动术之前,一定要和医生商量,征求专业医疗意见,以确保手术安全。
总之,关节松动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实用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功能障碍、紧张结缔组织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症状,达到改善患者运动能力的目的。
但是,也要注意在接受关节松动术之前,要先进行详细的检查,以确保手术安全。
关节松动术关节松动术(joint mobilization)或称关节松动手法,可归于推拿术的范围,在临术上多用于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症、四肢关节的疼和僵直,它类似于中医的推拿,但在理讼体系及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区别。
一、基本概念关节松动术是指治疗师在病人关节可动范围(range of motion)内过错成的一种手法技术,在关节运动学上属于被动运动(passive movement)。
其操作速度比椎拿术要慢,在应用时常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1、生理运动关节的生理运动(physiologic movement)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如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
可由病人自己主动完成,也可由他人(如治疗师)被动完成。
2、附属运动关节的附属运动(accessory movement)是指关节在其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即解剖范围内)完成的运动,超过这个范围的运动,易造成损伤。
关节的附属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一般不能由病人主动完成,但在他人或其他肢体的帮助下可被动完成,如一个人不能主动使自己的关节发生分离,不能使髌骨发生侧方移位,但借助自己手的帮助或他人的帮助即可完成上述动动关节的附加税动运包括滚动、滑动、分离、挤压、旋转等。
二、手法分级关节松动术的分级标准是以操作者施加作用力的轻重及所引起关节的活动范围而定,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手法分级多采用Maitland的四级法和Kaltenborn的三级法。
Maitland根据关节的可动范围和操作者应用手法的幅度大小,将其分为四级。
Ⅰ级:操作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回到关节活动的起始端。
Ⅱ级:操作者在病人关节活动以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花江动,但每次均无不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未端,也不返回到关节活动的起始端。
Ⅲ级:操作者在病人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未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组织的紧张。
关节松动术分级标准
关节松动术是治疗师在患者关节可活动范围内进行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
其分级标准有多种,其中以Matland分级法和手法分级为常用。
Matland分级法将关节松动技术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具体如下:
1. Ⅰ级:治疗师在患者关节活动开始时,小范围、有节奏、反复地放松关节。
2. Ⅱ级:治疗师在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有节奏地来回移动,但不触及关节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3. Ⅲ级:治疗师在患者关节活动的允许范围内,大幅度、有节奏地来回移动,每次触及关节活动的终末,都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张力。
4. Ⅳ级:治疗师在患者关节末端小范围、有节奏地来回移动。
每次摸到关节活动的末端,都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张力。
此外,还有另一种分级标准为手法分级,同样将关节松动技术分为4级。
具体如下:
1. 一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
2. 二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和终末端。
3. 三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4. 四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医学书籍或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关节松动术最⼤特点的⼿法分级,Maitland⼿法第V级是什么?关节松动术(joint mobilization)是西⽅⼿法医学(manual medicine)的精华,是现代康复治疗⼿法中最基本的技能之⼀。
是康复领域中恢复患者功能的重要技术之⼀,是治疗师在学校学习期间必须掌握的⼀门专业技术。
关节松动术它是指医⽣或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被动运动,利⽤不同振幅、速度的操作,从⽽达到减轻或治愈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法治疗技术。
它类似于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推拿术,但在理论体系,⼿法操作及临床应⽤中,⼆者均有较⼤的区别。
西⽅关节松动术有数个流派,⽬前影响较⼤的是Maitland、Kaltenborn及Mulligan的⼿法治疗体系,在国际康复⼿法领域享有盛誉。
其中Maitland和Kaltenborn还进⾏了⼿法分级。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三个影响较⼤的。
⼿法的操作可以追溯到 4000 前,古代的埃及、希腊、印度、泰国、中国、⽇本等均记载有⼿法治疗形式。
⼿法治疗也是美洲和印度⽂化的⼀部分。
时⾄今⽇,世界上很多地⽅的⼿法医学治疗体系⼤多停留在传统的医学经验积累及向现代科研的摸索阶段,过分强调⼿法的实操性。
关节松动术的⼀个最⼤特点是对操作者施加的⼿法进⾏分级,分级标准是以操作者施加⼿⼒的轻重或⼤⼩以及所引起关节的活动范围,因此,具有⼀定的客观性。
⼿法分级使专业⼈员在⼯作中有⼀致的共同语⾔,不仅可以⽤于记录治疔结果,⽐较不同级别⼿法的疗效,⽽且可以⽤于临床研究。
⼿法分级的有两种⽅法。
⼀种是澳⼤利亚麦特兰德(Maitland)的4级⼿法,但是准确来说Maitland的分级还有第V级(grade V spinal mobilizaion),这⼀级⼀般是⽤不到的,所以平时⼤家在教材中仅仅看到了四级分法。
Maitland的4级⼿法适⽤于附属运动和⽣理运动;另⼀种是美国卡顿波(Kaltenbom)的3级分法,主要⽤于关节内牵引。
动态关节松动术操作规范
一、定义是指在相关关节面上运用持续重新复位手法,同时配合运动或功能动作(如:弯曲、步行等)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手法。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角度受限且疼痛的关节
(2)禁忌症:骨质疏松,关节肿胀、急性炎症、肿瘤及未愈合骨折。
三、操作方法
(1)患者体位:适合的体位。
(2)治疗师体位:靠近接受治疗的关节,便于操作:尽量暴露治疗的关节并使其放松。
(3)治疗前评估:手法操作前,先评估治疗关节,找出存在的问题(疼痛、僵硬及其程度),选择针对性的手法。
(4)手法应用:①:尽可能处于负重体位,被动加压后,进行滑动时可嘱患者配合主动激惹动作。
②:在无痛的情况下达到最大活动范围,然后再激惹动作时持续滑动治疗。
③
四、注意事项
(1)治疗过程中不断观察询问患者感觉,让患者根据不同手法配合调整主动动作。
(2)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疼痛。
关节松动术——颈椎MAITLAND’S VERTEBRAL MOBILIZATION FOR CERVICAL SPINESelf Introduction◆◆◆◆◆◆◆◆专业方向:技术简介◆◆定义◆joint mobilization◆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手法操作技术◆被动运动◆生理运动附属运动◆◆◆◆◆◆基本概念physiological movement◆生理范围内◆◆accessory movement◆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生理运动恢复后,如果关节仍有疼痛或僵硬,可能附属运◆先改善◆促进颈椎的附属运动与生理运动◆椎间关节被动附属运动◆椎间关节被动生理运动手法分级◆◆:在任意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运动,但不接触到僵硬及有阻力的◆:大范围运动,但要接触到僵硬或感到阻力的关节位置。
◆:小范围运动,在僵硬或感到阻力的关节活动的末端位置。
Con’t …检查Examination主观检查Subjective Examination客观检查Objective Examination 假设Hypothesis治疗Treatment再检查Re-examination如何选择颈椎关节松动治疗技术1.2.3.4.5.6.1.激惹性 Irritability指病人的症状能被不同激发因素所触发的程度。
决定因1.How much?易程度2.How severe?强度3.How long lasting让症状平复所时间激惹性高低判断◆低激惹性:1.2.3.◆高激惹性:1.2.3.激惹性与手法选择的关系Con’t◆激惹性太高,如果难以忍受关节松动治疗(甚至到1级)的患(Most Painful)◆激惹性较高的患者,手法治疗尽量选择可以减轻或更少疼痛◆激惹性不高的患者,选择更易引出他的症状的技术便于评估2.根据症状的分布Area of symptomcentral or bilateral中央型及对称型Unilateral 单侧型– use bilateral effecting technique 双侧效应的治疗手法use unilateral effecting techniques 单侧效应的治疗手法Central PATractionLongitudinal movement Unilateral PA Rotation Transverse movement Side flexion3.关松方向的选择技术方向Rotation 旋转摆动Away from side of symptom 与症状方向相反Side flexion 侧屈摆动Away from side of symptom 与症状方向相反Unilateral PA 侧方PA On the side of symptom 在症状的同侧Transverse movement 横向松动Do forward side of symptom 朝向症状的方向4.相对重要性1.2.3.5.技术惯用性技术惯用于Traction 神经根症状Rotation 椎间盘源性的症状(To less painful sidefirst)Unilateral PA 椎间孔挤压,小关节退变优先次序单侧症状Unilateral PA=RotationTractionSide flexion=Transversemovement对称症状Central PAbilateral PALongitudinal movementTraction=Rotation6.正常的治疗分级 /进阶◆◆◆功能受限的◆◆◆6.正常的治疗分级 /进阶◆◆级用于激惹性高的疼痛◆级用于激惹性低的疼◆也可更为精细分级+ /◆◆◆muscle spasm 改善关节僵硬 stiffness颈椎关节松动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禁忌症表现恶性肿瘤体重骤减,夜间痛等急性炎症红肿热痛等脊髓受压四肢麻木,步态异常,病理征阳性近期骨折重大创伤后,X-ray重度骨质疏松老年女性,骨密度报告注意事项需注意表现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需小心,包括颈椎牵引颈椎位置引起头晕;晕厥病史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心颈椎牵引脊柱活动度受限,手足变形椎体滑脱注意力度下腰段常见,L4-5,X-ray 急性神经根刺激/压迫应采用关节分离,重复次数少,持续时间长严重的疼痛,麻木,无力关节松动的注意事项患者必须充分放松:舒适体位、温度适宜、环境安静、治疗师治疗师必须放松:良好的身体力学,特别是保持脊柱舒展。
關節鬆動術MobilizationI.Mobilization:1.目的:(1)治療師以被動動作,過程中速度慢,可以讓病人阻止動作的進行。
(2)利用快速震動或持續牽張以降低病人的疼痛。
(3)利用關節鬆動術增加或維持病患關節的活動度。
2.施行與動作的方向:方向應盡量為平行關節面或垂直關節面。
3.凸凹定律(convex-concave rule):關節鬆動術定律是,移動骨骼為凸面則滑動方向與動作方向是相反,移動骨骼凹面則滑動方向與動作方向是相同。
4.關節鬆動術合適的位置:當關節周圍韌帶鬆弛,是關節面被拉開到最大範圍,也是關節的休息位置(loose packed position)。
II.關節鬆動適應症:1.關節囊緊繃2.肌肉緊繃3.關節疼痛。
4.Joint dysfunction:例如關節活動不足。
5.關節沾粘6.關節固定7.關節退化。
III.關節鬆動禁忌症:1.骨質疏鬆2.感染性關節炎3.不穩定關節4.未癒合骨折5.關節腫脹6.急性發炎關節7.人工關節置換術8.過度疼痛9.惡性腫瘤10.關節活動度變大11.關節液滲出IV.關節鬆動2種Techniques:1.Grade Oscillation:共分五級(一)Grade I:小幅度有節奏的震動(二)Grade II:大幅度有節奏的震動(三)Grade III:在關節範圍極限位置處,做大幅度有節律震動(四)Grade IV:在關節範圍極限位置處,做小幅度有節律震動(五)Grade V:在關節範圍極限位置處,做小幅度且快速的推動※解釋:Grade I:1.治療疼痛受限的關節;2.組織痛又發生肌肉痙攣者Grade II:1.減輕疼痛2.維持關節活動度Grade III、IV:1.增加關節活動度2.牽張組織2.Sustained Translatory Joint Play:共分三級(一)Grade I:小幅度牽張力量於未受壓的關節囊,可緩解疼痛。
(二)Grade II:施行牽張和滑動,使關節周圍鬆動便緊,可評估關節敏感度,若採較緩和的方式或施行間歇性牽張,可抑制病患疼痛。
动态关节松动术Mulligan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高新;吕亚南【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关节松动术Mulligan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Mulligan技术,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中医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6次.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20分量表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ulligan技术和推拿治疗均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但Mulligan技术疗法优于推拿治疗.【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5(037)011【总页数】2页(P1663-1664)【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Mulligan技术;推拿【作者】高新;吕亚南【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推拿科,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推拿科,南宁市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1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随着伏案工作、用电脑工作、低头玩手机的人群增多,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颈椎病的各个分型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较高,占颈椎病的60%,一般人群的发病率约0.35%[1]。
动态关节松动术Mulligan 技术由新西兰物理治疗师Brian R Mulligan 所提出,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笔者采用Mulligan 手法治疗3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5 年2 月在我科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 例和对照组26 例。
治疗组男17例,女13 例,年龄(44.6±14.4)岁,病程(1.7±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