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 有理数的乘法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20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通过教学,渗透化归、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计算.
问题1:
1.计算:
①(-5)+(-5);
②(-5)+(-5)+(-5);
③(-5)+(-5)+(-5)+(-5);
④(-5)+(-5)+(-5)+(-5)+(-5).
2.猜想下列各式的值:
(-5)×2;(-5)×3;(-5)×4;(-5)×5.
3.两个有理数相乘有几种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通过创设情境,
回顾复习以前的相关
知识,以便形成知识
迁移,出示负数与正
数相乘的乘法引出新
课,从而唤起学生强
烈的求知欲.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问题2:
如图,一只蜗牛沿数轴爬行.它现在位置恰在数轴上的点0.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
上海沪科版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精选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上海沪科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1.5 有理数的乘除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理解有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正确地进行乘法运算。
理解几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如何确定。
理解有理数的倒数定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相同数的加法体验乘法运算法则,会类比出若干个相同负数的加法运算(即负数的乘法运算)。
通过对特例的归纳,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经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实验与探索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不断增强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适当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与合作。
在经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使其充分体会到知识产生、规律发现的过程,感受生活中乘法运算的存在与价值,让学生融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融身到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发现以及形成过程,掌握乘法法则的关键,运用乘法法则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难点: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规则,并能准确、熟练地应用于有理数乘法运算中去。
【教学准备】电脑、投影【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小学已接触到的乘法、初中刚学习过的有理数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入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本课程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使其充分体会到知识产生、规律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融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融身到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人类因为没有保护好环境,连续几年全球气温都在不断的上升,今年也不例外。
自七月份宁波市进入高温天气以来,几乎没有下过一场雨。
由于高温,据市某水文观测站测得的数据显示:我市某水库的水位在某段高温天气以每天3.5cm的速度下降,问连续四天高温该水库的水位下降了多少?这个实际问题与有理数的乘法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来共同研究吧。
第一章有理数1.5 有理数的乘除1.5.1 有理数的乘法【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能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2米,已经放了3天,问:水位下降了多少米?你能写出算式吗?学生思考,得出算式:(-2)×3.观察所列的式子,涉及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一、探索有理数的乘法.(1)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3=9,3×2=6,3×1=3,3×0=0.规律:随着后一个乘数逐次递减1,.(2)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应有:3×(-1)=-3,3×(-2)=,3×(-3)=.(3)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3×3=9,2×3=6,1×3=3,0×3=0.规律:.(4)要使(3)中的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应有:(-1)×3=,(-2)×3=,(-3)×3=.二、总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进行观察、归纳,得出正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0乘数的规律.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三、总结倒数的概念.计算并观察学生自己计算.教师提问:观察这两个式子的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肯定学生给出的合理答案,教师总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计算例2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km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 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解】(-6)×3=-18(℃).答:气温下降18℃.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教材P37习题1.4第1,2,3题。
1.5 有理数的乘除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理解有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正确地进行乘法运算。
理解几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如何确定。
理解有理数的倒数定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相同数的加法体验乘法运算法则,会类比出若干个相同负数的加法运算(即负数的乘法运算)。
通过对特例的归纳,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经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实验与探索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不断增强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适当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与合作。
在经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使其充分体会到知识产生、规律发现的过程,感受生活中乘法运算的存在与价值,让学生融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融身到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发现以及形成过程,掌握乘法法则的关键,运用乘法法则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难点: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规则,并能准确、熟练地应用于有理数乘法运算中去。
【教学准备】电脑、投影【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小学已接触到的乘法、初中刚学习过的有理数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入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本课程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使其充分体会到知识产生、规律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融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融身到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人类因为没有保护好环境,连续几年全球气温都在不断的上升,今年也不例外。
自七月份宁波市进入高温天气以来,几乎没有下过一场雨。
由于高温,据市某水文观测站测得的数据显示:我市某水库的水位在某段高温天气以每天3.5cm的速度下降,问连续四天高温该水库的水位下降了多少?这个实际问题与有理数的乘法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来共同研究吧。
由上面的问题可知,该水库的水位到第四天下降了3.5×4=14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