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脉冲中子衰减频谱资料和特殊封隔器提高老井的产量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7
单位内部认证采油高级考试(试卷编号111)1.[单选题]电动潜油泵井电流卡片有( )之分。
A)日卡与月卡B)日卡与周卡C)日卡与旬卡D)周卡与旬卡答案:B解析:2.[单选题]在Word中,正文最初默认的中文字体为( )。
A)楷体B)宋体C)黑体D)仿宋体答案:B解析:3.[单选题]分层注水能够提高( )油层的动用程度,控制高含水层产水量,增加低含水层产量。
A)好B)差C)主力D)各个答案:D解析:4.[单选题]机械堵水工艺要求探砂面,若口袋小于( ),必须冲砂至人工井底。
A)5MB)10MC)15MD)20M答案:C解析:5.[单选题]351.综合漏失量检验是将泵筒装配的柱塞总成通入泵筒,用( )测综合漏失量。
A)清洗油B)原油C)轻质柴油D)氮气6.[单选题]单螺杆泵定子橡胶的工作温度不能超过( )A)60℃B)70℃C)80℃D)100℃答案:C解析:7.[单选题]安装抽油机时,冲程长度2~3m时,曲柄剪刀差小于( )。
A)2MMB)3MMC)4MMD)5MM答案:B解析:8.[单选题]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性能称为( )。
A)弹性B)硬度C)塑性D)强度答案:D解析:9.[单选题]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装置是指( )。
A)运算器B)存贮器C)控制器D)显示器答案:A解析:10.[单选题]利用一个金属封隔器将吸汽性好的上部层位与下部层位分开,单独对下部注汽,增加下部油层的吸汽量,获得较好的注汽效果的管柱为( )。
A)封上注下管柱B)两层分注管柱C)封窜管柱D)封下注上管柱答案:A11.[单选题]油井动态分析的任务是拟定合理的( ),提出合理的管理及维修措施。
A)泵效B)生产时间C)工作制度D)采油指数答案:C解析:12.[单选题]电法测井包括电阻率测井、微电极测井、( )测井、感应测井、介电测井、自然位测井。
A)横向B)纵向C)斜向D)侧向答案:D解析:13.[单选题]地层压力超过( )的区块,应密切注意观察油水界面的变化情况。
技能认证采气专业考试(习题卷85)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MiCrosoft PowerPoint是以( )为基础的编辑工具。
A)幻灯片B)图标C)书页D)时间轴2.[单选题]球阀的内径与连接管道的内径应( )。
A)偏大B)偏小C)保持一致D)无要求3.[单选题]中子寿命测井、次生伽马能谱测井和电缆地层测试、组合式生产测井仪试井是( )测井的基本方法。
A)工程技术B)生产动态C)产层评价D)流体密度4.[单选题]电动潜油泵井作业后投产时,井口憋压不能超过( )。
A)3.0MPaB)5.0MPaC)6.0MPaD)8.0MPa5.[单选题]常见的( )形态有阶梯状构造、地垒、和叠瓦状构造。
A)断层B)断层组合C)地质构造D)断裂构造6.[单选题]断层是指岩石受力发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石发生明显的相对( )的断裂构造。
A)上升B)裂缝C)位移D)下降7.[单选题]注水井管理中的“三个及时”是指在注水井管理上,要做到及时取全取准资料、及时( )、及时调整。
C)检查D)控制8.[单选题]内径600mm且有人孔的分离器日产量计算公式为:Q=( )/量油时间。
A)9780B)7329C)181035fD)21714.99.[单选题]泡沫灭火机可用于扑灭( )的火灾。
A)油料B)资料、文件C)电器D)精密仪器10.[单选题]煤油在石油中的蒸馏温度为( )℃。
A)120~240B)100~200C)300~350D)200~31511.[单选题]当液面过高时,及时将分离器出口阀门打开,使分离器内液量向()排出、泄压A)油井B)罐车C)场地D)回油干线12.[单选题]天然气是( )物质,容易引起火灾。
A)易燃B)爆炸C)有毒D)有害13.[单选题]油品在使用中遇到水的侵袭时,油与水发生混合,形成混化液,油水分离的( )表示油品的抗乳化值。
脉冲中子全谱测井技术及其在冀东油田的应用吕俊涛【摘要】介绍了脉冲中子全谱测井仪(PNST)的结构、特点、测量原理及技术指标。
脉冲中子全谱测井能同时完成双源距碳氧比、中子寿命、脉冲中子-中子和能谱水流测井功能。
其测井资料不但能准确评价地层剩余油气饱和度、判断出水层位,还能识别低电阻率油层、气层及评价压裂效果等。
该仪器在冀东油田已应用27井次,依据PNST测井资料增油降水措施有效率达95%以上。
冀东油田现场应用的统计分析表明,该仪器具有测量剩余油饱和度精确性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能为高含水后期油藏监测,为堵水、补孔、压裂等方案的制订提供有效的资料。
【期刊名称】《石油管材与仪器》【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5页(P53-57)【关键词】脉冲中子全谱测井仪;剩余油饱和度;压裂评价;气层识别;动态监测【作者】吕俊涛【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17冀东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综合含水在90 %以上,测准地层的剩余油情况至关重要,影响到二次开发的成败。
目前,研究剩余油主要是通过完井的水淹层测井解释资料及生产井的各种动态监测资料来进行综合分析,但由于水淹层测井解释资料只能反映完井时的水淹状况,而动态监测资料虽能反映目前油层的动用状况,但大部分资料都是合层测试,并不能完全反映单个油层的动用状况,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井或层都具有这种资料。
因此,只凭这些资料很难弄清每个小层剩余油分布状况,从而给高含水后期剩余油潜力分析带来了难点。
而地层参数测井的首要任务是判断油层水淹状况、高含水层、在老井中寻找潜力油层,确保了油田的稳产和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益。
目前国内地层参数测井主要是过套管电阻率、PNN、C/O等,这些技术都有测量参数单一、测量精度不高和使用范围窄等问题,并且解释符合率不是很高。
脉冲中子全谱测井仪(PNST)通过合理的传感器结构设计和电路设计,优化综合时序发生器、自动稳谱等技术,一次下井能同时完成双源距碳氧比、中子寿命、脉冲中子-中子、能谱水流等4项测井功能。
(新版)信息化高级工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对油田注水水质进行监测化验是为了()。
A、研究油田水变化的规律B、控制注水水质,达到高效注水开发C、为水化学找油提供资料D、研究注入水的驱油效率答案:B2.()主要包括城市重大危险源及规划对象的治理及城市用地方面的安全规划两个方面的内容。
A、城市自然灾害安全专项规划B、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专项规划C、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安全专项规划D、城市工业危险源公共安全专项规划答案:D3.在油井生产中因井下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或因油井情况变化造成停产称为()。
A、故障井B、躺井C、作业井D、检修井答案:B4.可分为蒸汽吞吐法和蒸汽驱法的采油方式叫()采油。
A、热力B、注热流体C、单井吞吐D、注蒸汽答案:D5.某1.5级仪表的精度等级可写为()。
B、±1.5级C、+1.5级D、1.5答案:B6.螺杆泵的转子在定子内()转动,工作负载直接表现为扭矩。
A、逆时针B、先顺后逆C、顺时针D、不定答案:C7.用单法兰液面计测量开口容器液位,液面计已校好后因维护需要仪表安装位置下移了一段距离,则仪表指示A、上升B、下降C、不变D、以上均不是答案:A8.电动机外壳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Ω。
A、10B、2C、4D、0.1答案:C9.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仪表示意图中,()是测量低压直流电路电流的。
采油工(信息化)264A、图ⅠB、图ⅡC、图Ⅲ答案:D10.产出剖面的监测,根据被监测井的类型和()的情况,分为过油管测量和过环空测量两大类。
A、井口设备B、井口装置C、井下设备D、井下管柱答案:C11.在漏气严重的区域和容器内工作时,要带防毒和()面具。
A、供水B、防气C、供氧D、防尘答案:C12.600型宽带链条换向抽油机的整机高度是()m。
A、10.0B、10.1C、10.2D、10.5答案:B13.电热杆采油工艺和伴热电缆采油工艺是()加热降粘常用的两种方法。
A、机械B、化学C、电D、水答案:C14.导致抽油机井胶皮阀门不严的原因不是()。
一种全新的储层评价测井技术-PNN测井脉冲中子-中子(PNN)测井技术介绍张书经,谷海霞,王 海(中石化 西北分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摘 要:从传统的过油管储层评价测井方法中子寿命、C/O测井、到近年发展起来的脉冲中子寿命(PND-S)测井方法,都是利用了高能脉冲中子与地层物质作用后,放射出非弹性散射或俘获伽玛射线的原理,通过间接探测这类伽玛射线的密度求取地层的含水饱和度、孔隙度等参数。
这些方法都被称为“间接法”,这些方法受到了低矿化度、低孔隙度的限制。
而PNN测井技术通过直接测量经地层衰减后的慢中子数量,求取地层的含水饱和度等参数,使它不但具备了大多数脉冲中子类测井技术的功能,而且在不同的井眼环境、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低矿化度、低孔隙度地区显示出了比其它中子类测井更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测井技术 脉冲中子-中子测井 生产井过油套管 储层饱和度PNN(Pulsed Neutron-Neutron)测井属于热中子衰减类测井方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生产井过油(套)管储层饱和度测井,跟其它脉冲中子类测井一样,使用的也是氘-氚中子管,供电后产生能量为14.1 Mev的快中子脉冲,通过测量经地层衰减后的慢中子数量求取地层的含水饱和度等参数。
而传统的脉冲中子类测井方法测量的都是中子与地层反应(包括非弹性散射、俘获、氧活化和硅活化反应)放射出的GR射线来求取地层信息。
PNN测井具备了大多数脉冲中子类测井技术的功能,在不同的井眼环境和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低矿化度、低孔隙度地区显示出了比其它中子类测井更独特的优势。
PNN测井仪是通过两个He3中子探测器测量经过地层衰减吸收后剩余的慢中子数量,获得地层的热中子衰减率信息。
因此减少了因探测GR能谱带来的一些非地层的俘获信息影响,如背景自然GR能谱干扰、后期的活化GR信息干扰等。
两个探测器分别通过60个宽度为30μs 的时间窗进行测量计数,用不同的解释处理程序,可以得到不同的地层参数,如时间常数τ、地层的俘获界面∑和不同能量道的比值曲线等,对上述这些数据校正后,可以求取储层的饱和度信息。
应用新型脉冲中子测井寻找老井中的残余油作者:W.Streeter , G.P. Hogan II , D.G. Barrett (SPE-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C.B. Rogers(康普乐服务公司),R.C. Odom (康普乐研究院)1996年3月27-29日,在德克萨斯州的米特兰召开了帕尔敏盆地油气开发研讨会,本文是SPE献给大会的论文。
0摘要由于盆地中的一个油田差不多已经开始枯竭并开始注入CO2和水进一步开采,所以帕尔敏盆地油气田被认为是“到期的”。
作业人员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是放弃还是在另一个组段进行再完井处理,不幸的是常常由于资料不足而难以决定。
在新的孔隙度测井方法产生之前,许多井都已进行过测井。
而其它的一些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始终未进行过测井。
新型脉冲中子测井技术,可以为作业者提供套管内储集层的许多参数。
与补偿中子测井类似,脉冲中子测井可以通过热中子比率孔隙度(RPHI)来提供孔隙度参数。
通过中子在地层中产生的非弹性散射伽玛射线,脉冲中子测井还可用来确定新的孔隙度类型(IPHI)。
IPHI与裸眼测井孔隙度的响应相似,通过与RPHI交绘,可用来帮助识别岩性变化、致密层与气层的差别。
交绘孔隙度还可用于补偿岩性影响以及某种程度上邻井变化的影响。
使用∑和(或)CATO可以确定含水饱和度。
1简介最好的找油地点可能就是现有的井,许多很有潜力的产层可能被错过了,特别是对新的孔隙度测井方法发明之前就已完钻的老井。
与新井钻井费用相比,在这些老井中花费更少的资金,就可以取得很显著的产量和储量。
同时,对正在生产的储层和注入CO2或水的油层,为确定其水系的具体分布情况,也需要对地层进行监测。
通过新型的脉冲中子测井与解释方法,结合地质、产层、储层、取芯和其它测井资料,可以提供计算储集层参数所需要的数据。
在高孔隙度、高矿化度储集层,用∑计算含水饱和度。
在低孔隙度储集层和(或)在地层水矿化度较低或未知时,可用C/O比类型的测井技术来确定含水饱和度。
测井工考试:高级测井工试题1、单选(江南博哥)CSU双感应球形聚焦仪DIL-D垂直分辩率为()。
A、150cmB、200cmC、100cm本题答案:A2、填空题微型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有()、()、()、()四种方式。
本题答案:无条件传递、查询、中断、存贮器直接存取3、单选放射性元素钾所放射的射线能量强度为()。
A、1.46MeVB、1.41MeVC、1.56MeVD、2.68MeV本题答案:A4、判断题 CSU能谱测井格式SPEC。
本题答案:对5、判断题计算机中,累加器用字母B表示。
本题答案:错6、填空题电流表内阻()越好,电压表内阻()越好。
本题答案:越小、越大7、单选测量额定电压500V以下线路的绝缘电阻,应选用()的兆欧表。
A、500VB、220VC、1000VD、380V本题答案:A8、单选数电97用二进制表示N=()。
A、1000011B、1100001C、1110001本题答案:B9、单选 CSU双感应球形聚焦仪DIT-D允许最大压力为()。
A、120MPaB、138MPaC、150MPa本题答案:B10、单选伽马源铯的半衰期为()。
A、100年B、50年C、30年D、80年本题答案:C11、单选 ONAN发电机启动电路的作用是为启动机提供()。
A、电压B、电流C、动力D、热量本题答案:B12、单选微电极测井曲线用于详细划分剖面和()。
A、确定地层电阻率B、确定冲洗带孔隙度C、确定侵入带电阻率D、确定冲洗带电阻率本题答案:D13、单选微侧向测井的()较强,能较好地确定地层的有效厚度并较好地反映岩性变化。
A、探测深度B、分层能力C、电流D、电压本题答案:B14、单选任何一个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有()。
A、1种B、2种C、3种D、4种本题答案:A15、判断题 CSU测井曲线上,能谱伽玛曲线用字母SGR表示。
本题答案:对16、判断题程序计数器用字母PC表示。
本题答案:对17、填空题目前代表新一代测井地面系统的最高成就是斯化贝谢的()系统和阿特拉斯的()系统。
应用脉冲中子衰减频谱资料和特殊封隔器提高老井的产量1996年3月27-29日,在德克萨斯州的米特兰召开了帕尔敏盆地油气开发研讨会,本文是SPE献给该大会的论文。
0摘要1983年7月对824英尺厚的Wellman组Wolfcamp暗礁储集层,实行了密度稳定的CO2混相垂直注入处理,CO2从储集层的顶部垂直向下注入替油。
生产井的油层一直受到出气层的影响,窜气到达了油层。
该文介绍了用PND®-S套管井测井方法确定CO2/油/水界面,以及使用多层充涨式的滑套组件实现气层与产层隔离的实施效果。
1简介Wellman油田是一个石灰岩暗礁储集层,在德克萨斯州Terry县境内,位于米特兰盆地西部。
图1显示了Wellman的构造,这是一个大生物礁,圈闭最高的地方比原来的油水界面高824英尺,油水界面在海平面6680英尺以下。
暗礁呈椭圆型,长约1.8英里,宽约1.4英里,覆盖了1306平方英尺的产油区域。
最近的一个研究模型表明,储集层含有高度欠饱和的原油122MMSTB(百万储罐桶)。
表1总结了在原先和现在的操作条件下,储集层及其流体的特性,这些数据与以前报告过的储集层特性非常相似。
Wellman油田发现于1950年7月,直到1979年才出现了衰竭的迹象,当时采取了注水开采的方案。
注水压力保持法是向暗礁构造的较底部位,刚好在油水界面之上注入水,使之垂直向上替油。
初级相和二级相水的产出,可通过在上部再完井的办法控制。
储集层上部尚未完全被水淹,为改进这一位臵的开采效果并运移出水淹过区域的油,1983年中期,采用了CO2混相驱动垂直注入法。
把CO2首先注入到两口较高的井中,以使油能垂直向下流到构造上其它较低的井中。
CO2注入开始后,为保证储层最低压力比混相驱动压(1800PSI)稍高,对周围的井持续注入了足够的水。
在1986年早期,CO2净注入量从10百万标准立方英尺/日降到了3.85百万标准立方英尺/日(MMSCFPD),这种注入速度一直持续到了1989年11月份。
之后,进行了第三次CO2注入,速度也提高到了15MMSCFPD 。
注入后立刻出现了反应,到了1991年后期,产量已经从1750桶/日(BOPD)爬升到了2300BOPD。
1991年后期,作业部门发生了变化。
到1993年10月,产量降到了差不多1300BOPD。
其它已经发表的论文中,可以看到有关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作业的详细资料。
Wiser石油公司购买了Wellman油田,并于1993年10月成为新的油田经营者。
Wellman天然气厂的再生能力为大约25MMSCFPD,任何一个大于该天然气生产能力加工企业都是值得炫耀的。
因为压缩率的限制,要达到2000BOPD的产油量,必须使平均生产气油比(GOR)能维持在12,500的水平。
为了显著提高产量,Wiser石油公司实行了两例操作,该论文的目的就是探讨其实际操作效果。
2最初的井下封堵方案开始时,当出气井的CO2浓度达到85%且GOR达到25,000时,就对它进行封堵。
在封堵段之间,为保证层间的有效隔离,封堵段长度大约需要50英尺,这是从实际经验确定的。
封堵时使用的是跨式双封隔器,底部是一个水压控制封隔器,上部为一个机械控制的可回收型封隔器,它们可以有效地把已射孔的出气层与目的层隔离。
在某一例中使用了多级水压控制封隔器/滑套组件封堵。
3现代封堵方案在1991年后期和1993年10月间,仅进行了两例井下封堵但均未成功。
此间注入了约11BCF(十亿立方英尺)浓度为33%的CO2气体,尽管最初的尝试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两年多的工作总的来说是失败的。
这样,50英尺隔离井段的经验值显然在此油田是过时的。
回顾分析了以前曾做过的17例封堵实例数据,认为必需对最初的封堵方案进行修改。
两次封堵失败的原因主要为(1)封隔器未成功定位到CO2/油界面上。
(2)40多年的老井井身机械完整性太差,以至于隔离失败。
从当前完井井段和井眼的完整性考虑,分析了该地区的所有井,决定首选顶部封隔方案。
4CO2/OIL界面由于两年来封堵方案均告失败,再考虑到此间已经注入11BCFCO2的事实,决定使用脉冲中子测井仪确定CO2/OIL界面。
由于标准的脉冲中子仪无力区分淡水、盐水和油,就选用了脉冲中子能谱仪器来确定界面。
该仪器同时测量∑、近-远探测比率、非弹性中子散射和热中子俘获产生的伽玛射线能谱。
这样,密度类的孔隙度和中子类的孔隙度都可被计算出来并确定CO2的存在。
假设一个油/水模型,用C/O比类的测井方法(CATO),可以求得含水饱和度,结合现有的裸眼井测井资料,可以评价油/水界面并确定在哪个层段射孔。
Wellman组的4-9号井是一口停产井,最初由Wiser公司进行了井下封堵。
图2显示了脉冲中子测井与裸眼井测井资料的对比。
第1道为裸眼井测井孔隙度曲线,第2道包含了脉冲中子孔隙度曲线,通过这些资料的对比可确定油/水界面。
第3道为裸眼井井径曲线、CATO和∑曲线。
第4道为含水饱和度曲线、有效孔隙度曲线和应用裸眼孔隙度资料由CATO计算得来的总体积数据。
对该测井资料的分析可知,CO2/OIL 界面在9575英尺深度,油/水界面在9619英尺深度,CO2/OIL过渡带为9575-9619英尺。
5层间隔离在对井进行向下再完井处理之前,数次对上部层段进行挤水泥封堵并失败后,才开始想到了注入CO2时,使用骑跨式封隔器组件对出气层进行机械隔离。
由于多数的封堵时间少于两年,普遍认为使用多级水压封隔器/滑套封堵组件一般能一次成功,这样可降低作业费用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
4-9号和8-1号井进行了脉冲中子测井和射孔作业之后,使用了多级水压封隔器/滑套封堵组件,测井确定了深度后,它们被下放到了井眼预定位臵。
之后这两口井开始用电动潜水泵生产。
6多级充胀式封隔器组件确保对40年以上的老井层间有效隔离,是我们所关心的的主要问题而且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套管状况良好时,使用多级水压封隔器/滑套封堵组件是有效的。
然而,在许多老井的生产层段和孔密高达4 SPF(发/英尺)的射孔层段,井身套管状况往往很差。
4-1号井进行了井下封堵,当前的出气层仅在射孔层段10英尺之上,该射孔层段长达146英尺,且孔密高达4 SPF。
这样施工就带有很大的冒险性和挑战性。
首先必须持续不断地把产出水泵入套管内压井,用产出水对近井的射孔段进行洗井处理,尽量减少对脉冲中子测井时的影响。
第二,根据过去的生产资料,只要CO2气顶移入并接触到射孔井段的上部,整个长射孔段就会过早窜气。
这种情况会使数英尺的产层报废。
在封堵期间,水压封隔器被连接到作业管柱上一同下井。
为了使封隔器能对准9575英尺深度上的高密度薄层,需要对封隔器的深度进行测井校深定位。
对整个146英尺层段进行过抽汲测试,并确认隔离段仅在出气层10英尺之上的位臵。
图3显示了多级充胀式封隔器/滑套组件在井中的应用实例。
充胀式封隔器充分利用了地层中的高密度薄层,为保证封隔器准确到位,使用了IPC/EPC管作为隔离器,并对封隔器进行了深度测井。
井中的上部滑套已被打开并开始用电动潜水泵生产。
当前打开的层段变为出气层时,要把电动潜水泵提出井口,向井内放入作业管串以随时打开/关闭井下设备。
同时,还要向井中下入一个电缆滑套控制器以关闭顶部的1.81英寸滑套,再用IPC/EPC管测试压力是否达到500psi,以确定顶部滑套是否关闭。
然后打开1.78英寸滑套重新恢复生产。
类似的井下封堵在4-3号井中也做过,由于该井在整个孔密为4SPF 的300英尺射孔层段上都出气,致使作业的风险很大。
复查邻井生产数据和测井解释资料后,在作业管串上连接了一个带有4英尺充胀式密封部件的充胀式封隔器下井。
为了充分利用高密度薄层并使之定位于预测的CO2/OIL界面之下,进行了测井校深后,封隔器被下放到了9592-9596英尺深度上。
抽汲测试表明100%为水,不含气体,说明隔离良好。
井中使用了多级充胀式封隔器/滑套组件,对封隔器进行了测井校深以放到高密度薄层上。
顶部滑套打开后进行抽汲测试,产油率达30-40%。
所有这些表明充胀式封隔器不但可以把目的层与出气层隔离,而且还可以水层隔离。
图4是Wiser公司使用脉冲中子测井资料和多级充胀式水压封隔器/滑套组件,对4-9号井进行了首次封堵后的生产曲线。
射孔层深度为9600英尺,在出气层110英尺以下,产量为,油:473BOPD(697BWPD),气:1874MCFPD,气油比:3962。
7结论PND-S测井技术已成功地用于确定CO2/OIL/WATER界面,多级充胀式封隔器/滑套井下封堵组件,也成功地实现了产层与出气层间的隔离,把二种技术结合应用于注入CO2的老井中,可取得显著的再生经济效益,5个月的时间使该地区的原油产量提高了80%以上。
8缩略语NPHI=裸眼井测井得到的中子孔隙度, DPHI=裸眼井测井得到的密度孔隙度RPHI=从PNC得到的中子孔隙度, IPHI=从非弹性散射测井得到的非弹性孔隙度CA TO1=低于4.5Mev能量的非弹性散射计数率与高于4.5Mev能量的非弹性散射计数率比值SIGC=地层Σ值, SWCA TO=CA TO计算得来的含水饱和度值, PHIE=有效孔隙度BVWCA TO= CATO计算得来的总体积水值9参考文献9.1 Bangia V.,Yau F.,Hendricks G.合著“密度稳定的CO2垂直混相驱动后的储集层表现:Wellman 油田Wolfcamp 暗礁储集层”SPE论文第22898号,得克萨斯洲达拉斯市,1991年10月6-9日,SPE技术讨论与展示年会9.2Odom, R.C.Streeter, R.W.Hogan II G.P. , Tittle C.W.著“新型1.625英寸脉冲中子俘获和非弹性散射/俘获频谱组合系统在复杂储集层中的应用” 1994 年6月19-22日奥克拉荷马洲图尔萨市,SPWLA(职业测井分析家协会)测井研讨会年会论文。
9.3Streeter R.W.,Hogan II G.P.,Olsen J.D.著“油或淡水?一种过套管测量含水饱和度的新方法” SPE27646 号论文,1994.3.16-18日得克萨斯洲米特兰市,SPE Permin盆地石油与天然气开发会议表1: 储集层特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