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结核CT诊断及MRI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296.00 KB
- 文档页数:3
头颅CT、MRI环行强化的鉴别诊断一、恶性胶质瘤二、转移瘤三、其他肿瘤中心坏死、囊变四、脑脓肿五、脑结核六、脑真菌感染七、脑肺吸虫病八、脑囊虫病九、脑出血吸收期十、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十^一、其他恶性胶质瘤:恶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脑内原发肿瘤,肿瘤内常见坏死、囊变,CT和MRI增强时表现为环形强化或类环形强化,典型者环形强化的环壁常不规则或不完整,壁厚薄不均,无张力,环内或环周常同时有结节状或不规则强化存在。
出现上述典型环状强化时,一般容易诊断。
少数恶性星形细胞瘤也可出现环壁较规则的环形强化;另外卜,大脑半球发生的偏良性的星形细胞瘤偶也可完全囊变,囊变周围呈环形强化;这两种情况均需要与脑脓肿和囊性转移瘤相鉴别。
DWI对于胶质瘤环形强化和脑脓肿环形强化的鉴别很有价值。
胶质瘤中心坏死、去水分子弥散通常不受限,在DWI呈低信号,ADC 值高于脑实质,通常在1.20X 10-3mm2/s以上,在ADC图上呈高信号;而脑脓肿内主要含有大量黏液,其内含有细菌、炎性细胞、黏蛋白、细胞碎屑等,较高的黏度和炎性细胞限制了水分子的扩散,因此,在DWI上呈高信号,其ADC 值低于脑实质。
环壁较规则的胶质瘤与环形强化的转移瘤鉴别比较困难,鉴别诊断时应考虑以下两方面:转移瘤周围水肿常较胶质瘤显著;MR 氢质子波谱缺乏naa波和Cr提示为转移瘤,肿瘤周围区域Cho波增高提示胶质瘤。
转移瘤:(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鉴别)转移瘤灶中心常发生坏死、囊变,CT和MRI增强扫描时呈环形强化。
因坏死程度不同,环形强化的表现也不一样。
中心坏死较少时,环形强化的比较厚,且厚薄不均匀。
病灶为多发时,转移瘤诊断容易确定;若单发时,则需要与原发恶性胶质瘤区别。
两者比较,转移瘤增强的环较圆且规则,尤其是环壁的外缘相对比较光滑,周围水肿也常较显著,结合临床病史多数能够正确诊断。
鉴别困难时可行MR氢质子波谱检查,缺乏NAA AND Cr为转移瘤,肿瘤周围区域Cho波增高提示为胶质瘤。
MRI增强扫描对颅脑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徐朝霞;黄旭方;张学昕;王晓坤【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7(014)011【摘要】目的:探讨颅脑结核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为脑结核瘤的定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经临床证实的36例脑结核患者,对其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RI表现.MRI采用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和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结果:在36例脑内结核中,单发及多发脑实质结核者9例(占25.0%),单纯累及脑膜者13例(占36.1%),脑实质结核瘤形成合并脑膜受累者14例(占38.9%),其中脑膜受累合并脑积水征象16例(占脑膜受累病例的59.2%).结论:MRI是诊断脑结核病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尤其是增强扫描能够为其定性提供可靠依据,结合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明显提高颅脑结核诊断的准确率.【总页数】4页(P47-50)【作者】徐朝霞;黄旭方;张学昕;王晓坤【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51医院医学影像科陕西西安 710054;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陕西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陕西西安 710032;解放军第451医院感控科陕西西安 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相关文献】1.低场MRI增强扫描在脑结核瘤中的诊断价值 [J], 黄贵2.颅脑MRI增强扫描对颅内结核感染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 [J], 马瑜婉;陆召阳;宋敏婕3.头颅MRI增强扫描与脑脊液检查对婴幼儿颅内结核的早期诊断价值 [J], 任会丽;方伟军;韩远远4.颅脑MRI增强扫描对颅内结核感染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 [J], 马瑜婉;陆召阳;宋敏婕5.结核性脑膜炎MRI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 [J], 马力;苏国华;陈路宁;杨兴云;张荣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内结核CT及MR诊断(附八例报告)
郑鹏 * 杨运红陈凤云戈必喜
宜都市中医院 443300
【摘要】目的:通过对脑及脑膜结核CT及MR影像表现的深刻认识,提高脑及脑膜结核诊断正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八例颅内结核CT或MR影像表现,比较影像初诊意见及临床最终诊断结论符合情况,分析其形成原因。
并结合相关文献,结果:脑结核影像表现复杂,与多种颅内疾病有相似的影像表现。
结论:结脑CT及MR影像表现复杂,与多种颅内疾病有相似的影像表现,必须结合临床及脑积液检查才能作出定性诊断。
深刻认识其影像表现,有助于提高脑结核临床诊断正确率,
【关键词】颅内结核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颅内结核近年发病率有近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可明显降低致死致残率,颅内结核一般分两种情况:1结核性脑膜炎及脑膜炎后遗症,2脑结核瘤。
由于MR具有高密度分辨率,及对钆剂高度敏感性,头部MRI平扫及增强较CT平扫及增强有明显优势,具有更高病灶检出率。
材料和方法
本组8例均为临床诊断证实病例,年龄18-37岁,平均25岁,检查方法CT平扫及增强CT 直接增强,MR平扫,MR平扫及增强。
图1CT平扫基底池闭塞,高密度影充填,左侧丘脑梗塞,幕上积水。
图2基底池脑膜增厚强化CT及MR表现。
图3结核引起脉管炎
图4结核瘤CT及MR增强呈环状,结节状强化。
图5 T2及 TFLAIR系列部分病灶中心呈稍低信号图6病灶不规则多环状强化常见于结核,血吸虫,脑脓肿。
图7结核瘤钙化
结果: 颅内结核影像表现复杂,与多种颅内疾病有相似的影像表现,必须结合临床及脑积液检查才能作出定性诊断。
加深对颅内结核CT及MI影像表现的认识,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提示性诊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讨论
颅内结核影像表现一般分三种情况:1脑膜炎的表现,2脑结核瘤表现,3继发性表现:如交通性或梗阻性脑积水,脑外积液、脑梗塞、软化、出血及脑萎缩等,
1脑膜炎的表现:结核性脑膜炎以脑底部病变为主,有脑底脑膜炎之称,CT平扫表现脑基底池密度增高,增强后可出现基底池强化,基底池闭塞,MRI表现TWI脑基底池闭塞,信号增高,T2WI呈高信号,FLAIR系列呈高性号,增强脑基底池脑膜增厚强化。
影像表现主要以化脓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鉴别,鉴别点主要是结核性脑膜炎以脑底部病变为主.单纯CT平扫还要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2脑结核瘤的表现,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结节,伴或不伴轻度水肿带,晚期病灶钙化呈高密度灶,MR上病灶中心短T2信号代表干酪样坏死,有一定特征性,CT及MR增强表现环型强化和小结节状强化。
一般需和转移瘤,寄生虫感染,胶质瘤,脑脓肿鉴别。
散在多发小钙化还要和脑囊虫,结节性硬化,TORCH等病鉴别。
3继发性表现,CT及MRI诊断较容易,CT、MR血管成像有助于膜管炎的检出。
以上表现常合并存在,以渗出性病变合并脑积水,结核球或脑积水并脑梗塞、脑萎缩居多,其种以中脑导水管梗阻引起幕上脑室扩张积水最多见,多种表现合并存在,在结脑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特异性。
参考文献:
1,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胡春洪汪文胜MRI诊断袖珍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3 刘波临床MRI掌中宝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6 .61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进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