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实验,助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教海探索微型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李静随着中考的改革,化学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必 考内容,所以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初中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化学课堂中若能用好 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 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化学实验x y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时 刻会遇到有毒的物质和易燃易爆的物质。
常规实验 中实验安全和操作注意事项必须反复强调,无形中 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了畏惧心理,而充满好奇心 的学生仍会无畏地随意混合反应过的大量液体,让 自己与同学置于危险中。
而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 改进,实验过程的危险性明显降低。
微型仪器组装安 全,药品用量少,污染少,液体飞溅、腐蚀、起火、爆炸 等实验事故发生概率大为降低。
实验安全性的提高 能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实验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参 加实验探索的热情。
例如,在做氢气与氧气混合气体 爆炸时,我们改用装酸奶用的塑料瓶或一次性水杯,这不仅能达到很好的爆炸效果,而且增加了实验的 安全系数。
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今,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在环境问题中化学既 是污染源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手段。
在化学中污染 最大的是实验过程的污染,所以改进实验达到绿色 十分有必要。
微型化学实验作为绿色化学的一项技 术和方法,不仅仅是常规实验的简单微缩、常规实验 的补充,更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贯穿了绿色化学 的思想,使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 保意识。
实验的绿色化要求选择实验内容时要尽量 使实验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对环境没有污染或较少 污染;设计实验方案时,对可能产生污染的要采取有 效措施,如采用密闭或回收装置、通风设备等。
实验 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环境污染物减少了,对 实验的尾气、尾料和废弃物也更容易处理了。
另外,微型实验试剂消耗少,在节约资源方面符合绿色化 学思想,因而也可作为实验绿色化的一个佐证,也在 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意义【摘要】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微型化学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性,节约实验时间,拓展学生实验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并且在实验中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型化学实验可以减少化学废物产生,更加环保。
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微型化学实验为中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学习体验,有助于他们在化学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微型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学、实验动手能力、实验安全性、实验时间、实验视野、学习兴趣、意义1. 引言1.1 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意义非常重要。
通过微型化学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传统的大型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往往难以操作,并且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而微型化学实验则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
微型化学实验还能提高实验的安全性。
小型化学试剂和设备能够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并且减少化学废物的产生。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守则意识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微型化学实验还能节约实验时间。
由于微型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设备更少,实验过程更简洁高效,可以更好地在短时间内完成实验。
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技巧。
微型化学实验还能拓展学生的实验视野。
传统的实验往往局限于特定的实验操作,而微型实验则可以带来更多创新和多样化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性,节约实验时间,拓展学生的实验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型化学实验应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 正文2.1 增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进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微型化学实验是近年来在化学教育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的新兴技术。
传统的化学实验通常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和设备,而且操作繁琐、耗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微型化学实验应运而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型化学实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开始意识到微型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性,逐渐将其引入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
了解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进展和研究现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挖掘其潜力并推广应用,对于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进展,了解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存在的优势和挑战。
通过对微型化学实验的优势进行分析,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深入研究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可以为其他学校或教师提供实践经验,促进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普及和推广。
对微型化学实验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发,推动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综合以上研究目的,可以更好地认识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潜力与重要性,促进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1.3 研究意义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微型化学实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型实验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实验所需化学品的消耗量,符合现代绿色化学实验的发展趋势。
微型实验可以减少实验室危险品的使用,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微型化学实验还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器材和场地资源,节约实验耗材成本,提高教学效率。
最重要的是,通过微型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培养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型化学实验是指用微量试剂和小容器进行实验的一种实验方式。
相比传统的化学实验,微型化学实验具有成本低、环保、安全性好等优点,逐渐成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新趋势。
本文将就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探讨。
一、微型化学实验的概念及特点1. 概念:微型化学实验是指采用微量试剂和小容器进行实验的一种实验方式。
传统的化学实验一般需要用到大量的试剂和设备,而微型化学实验则以小规模实验为特点,减少了实验所需的试剂量和设备规模。
2. 特点:微型化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1)试剂用量小:微型化学实验通常只需要使用微量试剂,大大减少了化学试剂的使用量,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2)操作简便:微型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学生易于掌握实验技能,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3)安全性好:微型化学实验所需的试剂量小,减少了有害气体和蒸汽的释放,有效保障了学生和教师的安全;(4)成本低:由于微型化学实验用量小,因此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中学教学实验的需求。
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支持。
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教学效果:微型化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微型化学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2. 促进合作学习:微型化学实验适合学生小组合作进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创新思维:微型化学实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
通过微型化学实验,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倡绿色实验:微型化学实验所需的试剂量小,有利于绿色化学教育的实施。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型实验是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使用少量的试剂和装置进行实验,既节约了实验材料,又减少了实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方便了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型实验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实验效率和安全性:微型实验使用的试剂和装置少,实验过程更简短,减少了实验时间和操作步骤,有利于提高实验效率。
同时,由于使用的试剂量小,降低了实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有利于提高实验安全性。
2. 节约实验材料:微型实验使用的试剂量少,从而减少了实验材料的使用量,有利于节约实验材料和保护环境。
3. 方便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微型实验使用的装置小巧便捷,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实验结果。
同时,由于试剂量小,实验结果更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结论。
4. 增强实验趣味性和实用性:微型实验使用的试剂和装置常见于日常生活中,有利于增强实验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教育意义,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安全、节约、便捷和趣味性。
- 1 -。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型实验是一种在较小的试管、烧杯或反应器中进行实验的方法。
它具有省时、省材料、安全、环保等优点,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微型实验可节约实验材料。
在传统实验中,可能需要使用大量试剂和器材,而在微型实验中,只需用少量试剂和小型器材就能完成实验,大大节约了材料成本,也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更加经济的实验教学模式。
其次,微型实验的实验过程更加简便和安全。
由于微型实验使用的是小量试剂,实验过程更加简便、安全,实验的结果也更加可靠。
因此,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最后,微型实验的使用也有益于环保。
由于微型实验使用的试剂量较小,因此产生的废液也较少,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同时,微型实验也减少了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符合现代社会环保理念。
综上所述,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同时也有利于环保和节约成本。
因此,微型实验应该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微型实验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随着农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探索,其中微型实验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微型实验指的是在较小的容器内进行的操作简单、材料少、不需特殊仪器的实验,这种实验方式省时省力、灵活性强,十分适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文将对微型实验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一、微型实验的优势1.节约成本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设备和实验材料的限制,传统的实验条件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
而微型实验可以用较少的材料完成更为简单的实验,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使更多的学校和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验中来。
2.人力物力省传统的化学实验通常需要专门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材料,但在农村条件下,许多学校并不具备这些条件,而微型实验可以在普通的实验室条件下完成,省去了改造实验室的成本,也不需要大量的实验人员,只需要一个老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3.安全环保微型实验所需材料和操作相对较少,实验过程中也不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意外伤害风险。
二、微型实验的具体应用1.酸碱中性反应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中,酸碱中性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
传统的实验通常需要使用许多试剂和设备,实验条件也较为苛刻。
而采用微型实验的方式,学生只需少量的酸碱试剂和几个玻璃容器即可完成实验,大大简化了实验的条件和步骤。
2.金属活动性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
采用微型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观察到金属与酸溶液或其他金属的反应,深化对金属活动性的理解。
3.化学反应示范在微型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示范深入浅出地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三、微型实验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义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采用微型实验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型实验指的是在少量试剂和简单仪器下进行的实验,适用于初中化学的教学环节中。
其优点在于无需大量试剂、简化实验步骤、缩短实验时间、降低实验难度、减少安全事故等。
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在酸碱中和现象实验、气体实验、反应物质量关系等方面。
具体实验操作和步骤会根据不同的实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酸碱中和现象实验:
(材料:1ml盐酸、1ml氨水、红色酚酞指示剂、蒸馏水、滴管、试管、酒精灯等)
1、在试管内滴加红色酚酞指示剂,加入少量蒸馏水搅拌均匀,颜色变为浅红。
2、滴加少量盐酸,观察到颜色不变或有微弱变化。
3、接着滴加氨水,直到颜色变成了深红色。
4、观察反应前后的现象和指示剂颜色变化,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酸碱反应理论和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酸碱中和现象实验的操作步骤与教学实例,并不代表微型实验的全部,还有很多类似于挥发性气体实验、甜味剂检测实验、铜的氧化还原实验等,都可以通过微型实验方式进行。
总的来说,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和实验观察力,同时还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基本原理和现象。
微型实验,助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作者:钟艳玲
来源:《当代教学与管理》2013年第05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的重要途径。
继新课程的推广实施,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主旋律,让学生亲历实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化学教学的迫切需求。
微型实验是利用随手可得的实验器材,用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获得比较明显、清晰的实验结果。
在教学中引入微型实验,可以彻底改变传统演示实验"教师一人做,学生多人看"的现状,将使更多学生加入到自己动手实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来;同时因其微型化的特点,可以节约药品用量,降低实验排废量,减少环境污染,缩短实验时间并且安全性高。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
首先,通过微型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制作,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维、自学等能力。
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家庭或医院中的废旧物品经简单加工,做成一些微型实验仪器,自己配备微型实验箱。
一次性输液管、一次性针筒、各种口服液瓶、眼药水瓶、感冒胶囊用完后带凹槽的塑料板,甚至滤纸等等,都可在我们的微型实验中派上用场。
如酒精灯的制作:可由墨水瓶改制,取一块铜片,剪成直径略大于瓶口的圆形,中间打一孔,插入一段带螺纹的金属管,上下两面用螺丝固定,穿好棉纱作灯芯,再用一个已经打磨为平口的安瓿瓶做灯帽即可。
各种反应容器的选择,可把医用安培瓶、各种口服液瓶和饮料瓶收集起来于水面下在细砂轮上磨至平口,即成为反应容器,粗矮的可做"烧杯""广口瓶""集气瓶",细长的可做"试管"。
甚至还可以结合具体实验,如对金属性质的探究,可用用完的感冒胶囊的凹槽塑料板代替滴定板,代替试管充当反应容器,既节约时间,更能将铁、铜、镁、锌四种金属与酸的反应对比集中在四个塑料凹槽中。
而微型实验箱内的药品,可从废旧物品中收集,如从废电池中收集到锌、石墨、二氧化锰等;从食品包装袋中收集到生石灰、还原铁粉、硫酸铜;从家庭厨房中可收集到碳酸钠、碳酸氢钠;从旧纱窗上得到细铁丝,点缀一些白棉花则做成"铁树"做"分子的运动--铁树开花"实验。
当然,像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药品则需要由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配备。
其次,通过对微型实验的设计,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做"硫在氧气燃烧的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是用量过大,燃烧时间长,做完实验后仍会继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经过思考后,我引导学生对燃烧匙进行改进,取一细玻璃棒的一端烧至半融后用镊子压出一个小凹槽,微型燃烧匙就制成了;再用青霉素瓶替作微型反应容器。
实验现象明显,节约药品,污染小,有利于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激发了学生对实验创新的欲望。
为了突破"分子间有间隔"这一难点,可在一根一头封死的玻璃管内加入一半体积的水和一半体积的染成红色的酒精,颠倒几次,使玻璃管内液体混合均匀,可以看到混合后的液体体积比原体积少。
从而验证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再取两支注射器,分别取相同体积的水和空气,用力压注射器的活塞,以此验证固液气三态分子间间隔不同。
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消除对微观世界的陌生感,利用微型实验使抽象的微观世界具体化,不仅创新了科学教学方法,更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巧妙利用了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节约了成本;简便易制、容易操作,节约了药品和试剂,减小了污染;现象明显,特别是氢气的燃烧实验,如用玻璃尖嘴管导气点燃氢气只能观察到黄色火焰,用金属针头代替了尖嘴玻璃管,减小了其它离子的干扰,氢气燃烧的淡蓝色火焰更明显;用剪掉一个口的胶头滴管来吹肥皂泡,吹出来的泡大而且容易成功。
另外,巧用滤纸做实验,也能达到常规实验难以实现的优点。
例如,在做酸、碱跟指示剂作用的实验时,可把滤纸裁成小块放在玻璃片上,滴上酸或碱,再滴上相应的指示剂,即可看到颜色的变化。
因滤纸是白色的而且吸水性好,特别适合做一些有颜色变化的微型实验,并且因为有白色底衬,颜色变化非常明显,现象更直观;同时,该系列实验用滤纸代替了常规的试管,变间歇实验为连续实验,试剂用量少,以前要几毫升才能做完的试验,改进后只要几滴即可完成。
节约了时间,实验现象明显而又有趣,又便于学生操作和处理。
由此看来微型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有广阔前景的,相信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会有更多的教师将这一思想渗透进来。
但是,不是所有常规实验都可以用微型实验替代。
虽然微型实验有很多优点,但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能完全用它来代替常规实验,因为常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而微型实验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决不能丢开常规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来搞微型实验,学生既要懂得基本操作规范的道理和操作要领,也要接受微型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理念。
微型实验引入课堂只能是常规实验的有益补充,只有真正把两者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才能达到化学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