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6.50 KB
- 文档页数:6
福建省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36分)1、一个水平方向的大小相等的力F先后作用于甲、乙两个物体,先使甲物体沿着粗糙的水平面运动距离s,做功的数值为W1;再使乙物体沿光滑的水平面滑过相等的距离s,做功的数值为W2,则()A.W1=W2B.W1>W2C.W1<W2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W1,W22、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要使汽车在开始运动的一段时间里保持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必须:( )A.不断减小发动机的功率;B.不断增加发动机的功率;C.保持发动机的功率不变;D.无法判断汽车发运机功率如何变化。
3、对于一个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它在从抛出开始的四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3:4;1:4:9:16 B.1:3:5:7;1:1:1:1C. 1:1:1:1;1:3:5:7 D.1:4:9:16;1:2:3:44、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tanα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图中的()tt ttA B C D5、质量为m 的物体从高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
当它下落到高度为h 处时,它的动能大小等于( )A .mghB .mgh C .mgh D .mgh6、如图3所示,斜面上有a 、b 、c 、d 四个点,ab =bc =cd ,从a 点正上方O以速度v 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的b 点;若小球从O以速度2v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它落在斜面上的 ( )A.b 与c 之间某一点 B.c 点C.d 点 D.c 与d 之间某一点7、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8、如图3所示,物体从A 处开始沿光滑斜面AO 下滑,又在粗糙水平面上OB 滑动,最终停在B 处。
福建省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功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一个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没有位移B.人用力F=300N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40m,人对足球做功12000JC.由WP=可知,力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tD.由P=Fvcosα可知,某一时刻,即使力和速度都很大,但功率不一定大2.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两个分运动的速度B.合运动的时间大于分运动的时间C.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它们的合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D.两个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合运动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3.下面各个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B.物体从高处以0.9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C.物体沿光滑曲面自由下滑D.拉着一个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4.物体在两个互成1200的力作用下运动,力F1对物体做功6J,物体克服力F2做功6J,则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 -6JB.0JC.6JD. 12J5.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在某时刻物体的速度v和合外力F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6.如图所示,用平抛竖落仪做演示实验,a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同时b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对这个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下列描述正确是A.两小球同时到达地面,说明a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两小球同时到达地面,说明a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b小球先到达地面,说明运动路程越长,时间越长D.a小球初速度越大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7.小船要渡过一条宽d=120m的河,已知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3m/s,河水水流速度为v2=4m/s,则该小船A.最短渡河时间为30sB.以最短时间渡河时,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160mC.船可以到达正对岸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船的速度大小为5m/s8.一个人在岸上以恒定的速度v 通过定滑轮收拢连接在船上的牵引绳.当船运动到如图所示位置时,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船的运动速度为A. vB. v cos αC. αcos vD. v tan α 9.如图所示,地面上竖立着一轻质弹簧,小球从其正上方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
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体联考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4分)滑板运动是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一块滑板由板面滑板支架和四个轮子等部分组成.一位练习者踩着滑板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滑行,若练习者的脚受到的摩擦力为f1,脚对滑板的摩擦力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做正功,f2做负功B.f1做负功、f2做正功C.f1、f2均做正功D.因为是静摩擦力,f1、f2都不做功2.(4分)如图,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轮式装甲车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装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经过较短的时间和距离,速度便可达到最大值v m,设装甲车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恒定,装甲车在进行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B.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C.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D.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3.(4分)在空中某位置,将两个不同的小球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同时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则从抛出到落地(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做功一定相同B.重力的平均功率一定相同C.落地时速率一定相同D.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一定相同4.(4分)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在大小相同的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相同的距离s.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恒力F对甲做功多B.恒力F对乙做功多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D.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小5.(4分)一位高一男生在一次体能训练中,他用了50s时间跑上约10m高的斜坡,试估算他跑上斜坡的平均功率最接近的数值是()A.10 W B.100 WC.1 kW D.条件不足,无法估算6.(4分)某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在两个互成相角度的水平恒力作用下沿着水平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去掉其中一个力,此后,该小球将一定做()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匀变速曲线运动7.(4分)如图,某一小球(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离地高度为h的平台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忽略了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越大,它的水平位移越大B.小球的落地位置与初速度v0大小有关C.小球的初速度v0越大,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也越大D.小球落地的瞬时速度只跟与它的下落高度h有关8.(4分)北京时间3月23日,2018年世预赛十二强中韩战长沙,34分钟,王永珀角球助于大宝头球破门,国足1﹣0力克韩国,结束正式大赛逢韩不胜!如图所示为足球球门,球门宽为L.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距离球门s 处高高跃起,将足球顶入球门的左下方死角(图中P点).球员顶球点的高度为h.足球做平抛运动(足球可看成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A.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tanθ=B.足球位移的大小x=C.足球初速度的大小v0=D.足球末速度的大小v=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得0分.)9.(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发生了位移,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B.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C.重力势能属于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是位置函数,其数值仅与物体的位置有关D.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其代数值表示重力势能的大小10.(4分)放置于固定斜面上的物块,质量为1.0kg,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直线运动.拉力F和物块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则()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0NB.第1s内物块受到的拉力大小为5.4NC.前3s内拉力F所做的功为5.08JD.前3s内物块机械能先增大后不变11.(4分)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在空中表演的情景。
2016-2017 学年上期期中联考高一物理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四页,答题卷共二页。
请按要求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范围内,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卷。
第Ⅰ卷(48分)一、选择题(本项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在9-12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xt∆∆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
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2、如图所示,由于有风,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A、B两只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则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A船肯定是静止的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3、下列关于质点的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C.一个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要看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D.一个物体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看做质点,那么在另外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做质点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手,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C.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5、一物体沿直线一直向东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应是A.2m/sB.2.4m/sC.2.5m/sD.3m/s6、一个轻弹簧挂30 N的重物时,轻弹簧总长为17.2 cm,挂100 N的重物时,轻弹簧总长为20 cm(轻弹簧伸长均在弹性限度内),则轻弹簧的原长为A.12 cmB.14 cmC.15 cmD.16 cm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则其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B.若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则此刻它的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加速度的方向总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则物体的速度一定在变小 8.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 、b 、c 、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点由O 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1:2:3:2a b c d t t t t =B .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1:2:3:2a b c d v v v v =C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a v v =D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b v v =9、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 段表示静止B.BC 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 段发生的位移C.CD 段运动方向和BC 段运动方向相反D.CD 段运动速度大于BC 段运动速度10.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从t=0时刻开始,质点的xt t-(式中x 为位移)的图象,可以推知( ) A .质点做匀减速运动B .加速度的大小是1m/s 2C .t=2s 时的速度是1m/sD .t=2s 时的位移是4m11、如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 图像,其中t 2=2t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大B.t 1 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C.t 1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D.t 2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12、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 、B 、C 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N 到M 的过程中,A 的平均速率最大B.三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率相同C.三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不相同D.到达M 点时A 的瞬时速率最大第Ⅱ卷(52分)二、填空题(本项共两小题,13题6分14题8分共14分)13.(6分)(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仪器,实验室常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电源,如果所用电源频率为f,则相邻两计时点的时间间隔为。
完整版)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以下是本次高一物理期中联合考试的选择题部分。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指向圆心B。
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C。
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一恒力作用,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2.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
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3.市场上出售的苍蝇拍,把手长的明显比把手短的使用效果好,这是因为使用把手长的拍子打苍蝇时()A。
苍蝇看不见苍蝇拍子而易被打到B。
由于拍子转动线速度大而易打到苍蝇C。
由于拍子转动角速度大而易打到苍蝇D。
无法确定4.a是放置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是近地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a、b、c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做逆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某时刻,它们运行到过地心的同一直线上,如图1甲所示。
一段时间后,它们的位置可能是图乙中的()。
5.一河宽60 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 m/s,水流速度为3 m/s,则()。
A。
过河的最短时间为15 s,此时的位移是75 mB。
过河的最短时间为12 s,此时的位移是60 mC。
过河的最小位移是75 m,所用时间是15 sD。
过河的最小位移是60 m,所用时间是12 s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不同位置的三个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抛出,最终落在同一点,三条路径的最高点是等高的,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个物体抛出时初速度的水平分量相等B。
三个物体抛出时初速度的竖直分量相等C。
沿路径1抛出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D。
沿路径3抛出的物体落地的速率最小7.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Cancrie”。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科目:高一物理 命题教师:高一物理教研组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错误的B.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2、如图为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下列关于太阳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的位置在O 点 B .太阳的位置一定在C 1点C .太阳的位置一定在C 1、C 2两点中的一点D .太阳的位置可以在C 1、O 、C 2任意一点 3.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可以是匀速率运动 B. 曲线运动不一定是变速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没有加速度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恒定不变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小球a 以初速度v 0运动,同时刻在它的正上方有一小球b 也以v 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并落于c 点,则( ) A .小球a 先到达c 点 B .小球b 先到达c 点C .两球同时到达c 点D .不能确定5.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放在广州和北京,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线速度大,乙的角速度小 B.甲的线速度大,乙的角速度大 C.甲和乙的线速度相等 D.甲和乙的角速度相等6.下列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 .物体除受其他的力外还要受到—个向心力的作用 B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提供向心力 C .向心力是一个恒力D .向心力的大小—直在变化7、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t v ,则它的运动时间为( )A .g v v t 0-B .g v v t 20-C .gv v t 222- D .g v v t 202-8、将一石块从倾角为θ的斜坡顶端上水平抛出落在斜面上,已知落地点距抛出点距离为l ,则抛出时的初速度是( )A .θtan 2glB .θθcos sin 2glC .θ2tan 2glD . θθsin 2cos 2gl9. 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
福建省永安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小题56分,其中1-10题为单项选择题,11-14为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虽然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但是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故节约能源没有必要B .任何机械都不能做到既省力又省位移C. 人类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生D.机械的功率大则机械效率高2.2012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于4月10日在福建省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举行,我省选手吴景打破亚洲纪录,获得冠军。
如图所示是吴景举重的几个分解动作。
图中a 表示正在上举,b 表示上举后停顿片刻,c 表示运动员举着杠铃向前缓慢移动(杠铃高度不变)。
关于该运动员对杠铃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过程做功,b 、c 过程不做功 B. b 过程做功,a 、c 过程不做功 C. c 过程做功,a 、b 过程不做功 D. a 、c 过程做功,b 过程不做功3.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 ,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 处自由落下,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0,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重力势能为( ) A. mghB.mgHC.mg (h +H )D.-mgh4.质量10g 、以0.80km/s 飞行的子弹与质量60kg 、以10m/s 奔跑的运动员相比 ( ) A .运动员的动能较大 B .子弹的动能较大 C .二者的动能一样大 D .无法比较它们的动能b c5.以下实例中,所给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是:( )6.下面是一个光滑的轨道,在轨道一侧的A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小球滚上另一侧轨道,当速度变为零时,小球的位置是哪个点( ) A.1P B.2P C.3P D.P47.三个倾角不同但是高度相同的光滑固定斜面,如图所示。
将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顶端静止释放,到达斜面底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动能相同 B .小球的重力势能改变量不相同 C . 小球到达底端时重力的功率相同D .小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相同8.一个物体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如果克服重力做功50J ,克服空气阻力做功10J 。
2016-2017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一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直线的倾斜角为()A.30o B.150o C.60o D.120o2.已知直线l1:(m+2)x﹣y+5=0与l2:(m+3)x+(18+m)y+2=0垂直,则实数m的值为()A.2或4 B.1或4 C.1或2 D.﹣6或23.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A.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B.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C.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D.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4.已知直线ax+y+a+1=0,不论a取何值,该直线恒过的定点是()A.(﹣1,﹣1)B.(﹣1,1)C.(1,1) D.(1,﹣1)5.已知直线l过点(﹣1,0 ),当直线l与圆x2+y2=2x有两个交点时,其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A .(﹣,)B.(﹣,)C.(D.()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斜边长为2的直角三角形,俯视图是半径为1的圆周和两条半径,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A.πB.πC.πD.π7.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事实上,有很多代数问题可以转化为几何问题加以解决,如:可以转化为平面上点M(x,y)与点N(a,b)的距离.结合上述观点,可得f(x)=+的最小值为()A.B. C. D.8.已知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C,BD的中点,若AB=6,CD=10,EF=7,则AB与CD所成角的度数为()A.120°B.45°C.60°D.90°9.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则cosB=()A.﹣ B.C.﹣D.10.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75°,30°,此时气球的高是60m,则河流的宽度BC等于()A.m B.m C.m D.m11.已知直线l:x﹣y+6=0与圆x2+y2=12交于A,B两点,过A,B分别作l 的垂线与x轴交于C,D两点,则|CD|=()A.B.4 C. D.612.在三棱锥PABC中,PA=BC=4,PB=AC=5,PC=AB=,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26πB.12πC.8πD.24π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a=1,b=,则c=.14.已知P为圆x2+y2=4上的动点.定点A的坐标为(3,4),则线段AP中点M 的轨迹方程.15.已知三点A(1,1 ),B(4,2 ),C(2,﹣2 ),则△ABC外接圆的方程为为.16.已知圆与圆,过动点P(a,b)分别作圆C1、圆C2的切线PM,PN,(M,N分别为切点),若|PM|=|PN|,则a2+b2﹣6a﹣4b+13的最小值是.三、解答题(6题,共70分,要求写出解答过程或者推理步骤)17.己知直线2x﹣y﹣1=0与直线x﹣2y+1=0交于点P.(1)求过点P且垂直于直线3x+4y﹣15=0的直线l1的方程;(结果写成直线方程的一般式)(2)求过点P并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l2方程(结果写成直线方程的一般式)18.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2cos C(a cos B+b cos A )=c.①求C;②若c=,ab=6.求△ABC的周长.19.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EA⊥平面ABC,EA∥DC,EA=2DC,F为EB的中点.(Ⅰ)求证:DF∥平面ABC;(Ⅱ)求证:平面BDE⊥平面AEB.20.已知:以点C(t,)(t∈R,t≠0)为圆心的圆与x轴交于点O,A,与y 轴交于点O,B,其中O为原点.(Ⅰ)当t=2时,求圆C的方程;(Ⅱ)求证:△OAB的面积为定值;(Ⅲ)设直线y=﹣2x+4与圆C交于点M,N,若|OM|=|ON|,求圆C的方程.21.如图1,已知长方形ABCD中,AB=2,AD=1,E为DC的中点.将△ADE沿AE折起,使得平面ADE⊥平面ABCE.(1)求证:平面BDE⊥平面ADE(2)求三棱锥C﹣BDE的体积22.已知直线l:4x+3y+10=0,半径为2的圆C与l相切,圆心C在x轴上且在直线l的右上方(1)求圆C的方程;(2)过点M(1,0)的直线与圆C交于A,B两点(A在x轴上方),问在x轴正半轴上是否存在定点N,使得x轴平分∠ANB?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6-2017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一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直线的倾斜角为()A.30o B.150o C.60o D.120o【考点】I2:直线的倾斜角.【分析】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θ,θ∈[0°,180°).可得tanθ=﹣,【解答】解: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θ,θ∈[0°,180°).则tanθ=﹣,∴θ=120°.故选:D.2.已知直线l1:(m+2)x﹣y+5=0与l2:(m+3)x+(18+m)y+2=0垂直,则实数m的值为()A.2或4 B.1或4 C.1或2 D.﹣6或2【考点】IJ: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分析】对m分类讨论,利用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条件即可得出.【解答】解:m=﹣18时,两条直线不垂直,舍去.m≠﹣18时,由l1⊥l2,可得:(m+2)×=﹣1,化为:(m+6)(m﹣2)=0,解得m=﹣6,2.满足条件.故选:D.3.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A.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B.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C.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D.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考点】LQ: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A中,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相交或平行;在B中,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平行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相交或平行;在C中,由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在D中,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解答】解:在A中,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相交或平行,故A错误;在B中,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相交或平行,故B错误;在C中,由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故C 正确;在D中,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故D错误.故选:C.4.已知直线ax+y+a+1=0,不论a取何值,该直线恒过的定点是()A.(﹣1,﹣1)B.(﹣1,1)C.(1,1) D.(1,﹣1)【考点】IP:恒过定点的直线.【分析】由直线ax+y+a+1=0变形为a(x+1)+y+1=0,令,解得即可.【解答】解:由直线ax+y+a+1=0变形为a(x+1)+y+1=0,令,解得x=﹣1,y=﹣1,∴该直线过定点(﹣1,1),故选:A.5.已知直线l过点(﹣1,0 ),当直线l与圆x2+y2=2x有两个交点时,其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A .(﹣,)B.(﹣,)C.(D.()【考点】J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由直线l与圆x2+y2=2x有两个交点,得到圆心C(1,0)到直线l的距离d小于圆半径,由此能求出斜率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的方程为x=﹣1,此时直线与圆没有交点,不成立;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直线l与圆x2+y2=2x有两个交点,圆x2+y2=2x的圆心C(1,0),半径r==1,∴圆心C(1,0)到直线l的距离d=<1,解得﹣.∴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故选:C.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斜边长为2的直角三角形,俯视图是半径为1的圆周和两条半径,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A.πB.πC.πD.π【考点】L!: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几何体为圆锥的,根据三视图的数据计算体积即可.【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圆锥的,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2,∴圆锥的高为.∴V=××=.故选A.7.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事实上,有很多代数问题可以转化为几何问题加以解决,如:可以转化为平面上点M(x,y)与点N(a,b)的距离.结合上述观点,可得f(x)=+的最小值为()A.B. C. D.【考点】46: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分析】f(x)=+,表示平面上点M(x,0)与点N(﹣2,4),H(﹣1,﹣3)的距离和,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f(x)=+=+,表示平面上点M(x,0)与点N(﹣2,4),H(﹣1,﹣3)的距离和,连接NH,与x轴交于M(x,0),则M(﹣,0),∴f(x)的最小值为=5,故选:C.8.已知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C,BD的中点,若AB=6,CD=10,EF=7,则AB与CD所成角的度数为()A.120°B.45°C.60°D.90°【考点】LM: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分析】取AD中点G,连结EG、FG,则∠EGF是AB与CD所成角(或所成角的补角),由此利用余弦定理能求出AB与CD所成角的度数.【解答】解:取AD中点G,连结EG、FG,∵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C,BD的中点,AB=6,CD=10,EF=7,∴GF∥AB,且GF=,GE∥CD,且GE==5,∴∠EGF是AB与CD所成角(或所成角的补角),∵cos∠EGF===﹣,∴∠EGF=120°,∴AB与CD所成角的度数为60°.故选:C.9.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则cosB=()A.﹣ B.C.﹣D.【考点】HP:正弦定理;HR:余弦定理.【分析】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可得=,解得tanB=,结合范围0<B<π,可求B=,即可得解cosB=.【解答】解:∵=,又∵由正弦定理可得:,∴=,解得:cosB=sinB,∴tanB=,0<B<π,∴B=,cosB=.故选:B.10.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75°,30°,此时气球的高是60m,则河流的宽度BC等于()A.m B.m C.m D.m 【考点】HU: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由两角差的正切求出15°的正切值,然后通过求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得到DC和DB的长度,作差后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DAB=15°,∵tan15°=tan(45°﹣30°)==2﹣.在Rt△ADB中,又AD=60,∴DB=AD•tan15°=60×(2﹣)=120﹣60.在Rt△ADC中,∠DAC=60°,AD=60,∴DC=AD•tan60°=60.∴BC=DC﹣DB=60﹣=120(﹣1)(m).∴河流的宽度BC等于120(﹣1)m.故选:B.11.已知直线l:x﹣y+6=0与圆x2+y2=12交于A,B两点,过A,B分别作l 的垂线与x轴交于C,D两点,则|CD|=()A.B.4 C. D.6【考点】J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利用垂径定理计算弦长|AB|,计算直线l的倾斜角,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计算CD.【解答】解:圆心(0,0)到直线l的距离d==3,圆的半径r=2,∴|AB|=2=2,设直线l的倾斜角为α,则tanα=,∴α=30°,过C作l的平行线交BD于E,则∠ECD=30°,CE=AB=2,∴CD===4.故选B.12.在三棱锥PABC中,PA=BC=4,PB=AC=5,PC=AB=,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26πB.12πC.8πD.24π【考点】LE:棱柱、棱锥、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分析】构造长方体,使得面上的对角线长分别为4,5,,则长方体的对角线长等于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直径,即可求出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表面积.【解答】解:∵三棱锥P﹣ABC中,PA=BC=4,PB=AC=5,PC=AB=,∴构造长方体,使得面上的对角线长分别为4,5,,则长方体的对角线长等于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直径.设长方体的棱长分别为x,y,z,则x2+y2=16,y2+z2=25,x2+z2=11,∴x2+y2+z2=26,∴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直径为,∴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2=26π.故选:A.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a=1,b=,则c=2或1.【考点】HR:余弦定理.【分析】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即可计算得解.【解答】解:∵A=,a=1,b=,∴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可得:1=3+c2﹣2c×,整理可得:c2﹣3c+2=0,∴解得:c=2或1.故答案为:2或1.14.已知P为圆x2+y2=4上的动点.定点A的坐标为(3,4),则线段AP中点M 的轨迹方程(x﹣)2+(y﹣2)2=1.【考点】J3:轨迹方程.【分析】设M(x,y),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出P点坐标,代入圆的方程化简即可.【解答】解:设M(x,y),则P(2x﹣3,2y﹣4),∵P在圆x2+y2=4上,∴(2x﹣3)2+(2y﹣4)2=4,化简得:(x﹣)2+(y﹣2)2=1.故答案为:(x﹣)2+(y﹣2)2=1.15.已知三点A(1,1 ),B(4,2 ),C(2,﹣2 ),则△ABC外接圆的方程为为x2+y2﹣6x+4=0.【考点】J2:圆的一般方程.【分析】设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已知A(1,1 ),B(4,2 ),C(2,﹣2 ),带入求出D,E,F的值,可得△ABC外接圆的方程.【解答】解:由题意:A(1,1 ),B(4,2 ),C(2,﹣2 )在圆上;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则有,解得:,∴圆的方程为x2+y2﹣6x+4=0,故答案为:x2+y2﹣6x+4=0.16.已知圆与圆,过动点P(a,b)分别作圆C1、圆C2的切线PM,PN,(M,N分别为切点),若|PM|=|PN|,则a2+b2﹣6a﹣4b+13的最小值是.【考点】JA: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分析】P的轨迹为线段C1C2的中垂线:2x+6y﹣10=0,由a2+b2﹣6a﹣4b+13=(a ﹣3)2+(b﹣2)2,得到a2+b2﹣6a﹣4b+13的最小值是点(3,2)到直线2x+6y ﹣10=0的距离的平方,由此能求出结果.【解答】解:∵圆与圆,∴C1(0,0),C2(1,3),∵过动点P(a,b)分别作圆C1、圆C2的切线PM,PN,(M,N分别为切点),|PM|=|PN|,∴P的轨迹为线段C1C2的中垂线,线段C1C2的中点坐标为(,),线段C1C2的斜率k′==3,∴P的轨迹方程为,即2x+6y﹣10=0,∵a2+b2﹣6a﹣4b+13=(a﹣3)2+(b﹣2)2,∴a2+b2﹣6a﹣4b+13的最小值是点(3,2)到直线2x+6y﹣10=0的距离的平方,∴a2+b2﹣6a﹣4b+13的最小值为:d2=()2=.故答案为:.三、解答题(6题,共70分,要求写出解答过程或者推理步骤)17.己知直线2x﹣y﹣1=0与直线x﹣2y+1=0交于点P.(1)求过点P且垂直于直线3x+4y﹣15=0的直线l1的方程;(结果写成直线方程的一般式)(2)求过点P并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l2方程(结果写成直线方程的一般式)【考点】IK: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分析】联立,解得P(1,1).(1)设垂直于直线3x+4y﹣15=0的直线l1的方程为4x﹣3y+m=0,把P(1,1)代入可得m,即可得出.(2)当直线l2经过原点时,可得方程为:y=x.当直线l2不过原点时,可设方程为:y+x=a,把P(1,1)代入可得a即可得出.【解答】解:联立,解得,∴P(1,1).(1)设垂直于直线3x+4y﹣15=0的直线l1的方程为4x﹣3y+m=0,把P(1,1)代入可得:4﹣3+m=0,解得m=﹣1.∴过点P且垂直于直线3x+4y﹣15=0的直线l1的方程为4x﹣3y﹣1=0.(2)当直线l2经过原点时,可得方程为:y=x.当直线l2不过原点时,可设方程为:y+x=a,把P(1,1)代入可得1+1=a,可得a=2.∴直线l2的方程为x+y﹣2=0.综上可得:直线l2的方程为x+y﹣2=0或x﹣y=0.18.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2cos C(a cos B+b cos A )=c.①求C;②若c=,ab=6.求△ABC的周长.【考点】HT: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分析】①根据正弦定理可得cosC=,即可求出C,②根据余弦定理即可求出a+b的值,即可得到三角形的周长.【解答】解:①∵2cosC(acosB+bcosA)=c由正弦定理得2cosC(sinAcosB+sinBcosA)=sinC,∴2cosCsin(A+B)=sinC,∴2cosCsinC=sinC,∵C∈(0,π),∴sinC≠0,∴cosC=,∴C=;②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C,∴7=a2+b2﹣ab=(a+b)2﹣3ab═(a+b)2﹣18,解得a+b=5或a+b=﹣5(舍),∴a+b=5,∴△ABC的周长为a+b+c=5+.19.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EA⊥平面ABC,EA∥DC,EA=2DC,F为EB的中点.(Ⅰ)求证:DF∥平面ABC;(Ⅱ)求证:平面BDE⊥平面AEB.【考点】LY: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LS: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分析】(1)取AB的中点G,连结FG,GC,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FG∥AE,,结合已知DC∥AE,,可得四边形DCGF为平行四边形,得到FD∥GC,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可得FD∥平面ABC;(2)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EA⊥面ABC,得到EA⊥GC,再由△ABC为等边三角形,得CG⊥AB,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CG⊥平面EAB,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可得面BDE⊥面EAB.【解答】(1)证明:取AB的中点G,连结FG,GC,∵在△EAB中,FG∥AE,,∵DC∥AE,,∴DC∥FG,FG=DC,∴四边形DCGF为平行四边形,则FD∥GC,又∵FD⊄平面ABC,GC⊂平面ABC,∴FD∥平面ABC;(2)证明:∵EA⊥面ABC,CG⊂平面ABC,∴EA⊥GC,∵△ABC为等边三角形,∴CG⊥AB,又EA∩AB=A,∴CG⊥平面EAB,∵CG∥FD,∴FD⊥面EAB,又∵FD⊂面BDE,∴面BDE⊥面EAB.20.已知:以点C(t,)(t∈R,t≠0)为圆心的圆与x轴交于点O,A,与y 轴交于点O,B,其中O为原点.(Ⅰ)当t=2时,求圆C的方程;(Ⅱ)求证:△OAB的面积为定值;(Ⅲ)设直线y=﹣2x+4与圆C交于点M,N,若|OM|=|ON|,求圆C的方程.【考点】JE: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分析】(Ⅰ)当t=2时,圆心为C(2,1),即可得出圆C的方程;(Ⅱ)求出半径,写出圆的方程,再解出A、B的坐标,表示出面积即可;(Ⅲ)设MN的中点为H,则CH⊥MN,根据C、H、O三点共线,K MN=﹣2,由直线OC的斜率k=,求得t的值,可得所求的圆C的方程.【解答】(Ⅰ)解:当t=2时,圆心为C(2,1),∴圆C的方程为(x﹣2)2+(y﹣1)2=5;(Ⅱ)证明:由题设知,圆C的方程为(x﹣t)2+(y﹣)2=t2+,化简得x2﹣2tx+y2﹣y=0.当y=0时,x=0或2t,则A(2t,0);当x=0时,y=0或,则B(0,),=OA•OB=|2t|•||=4为定值.∴S△AOB(Ⅲ)解:∵OM=ON,则原点O在MN的中垂线上,设MN的中点为H,则CH ⊥MN,∴C 、H 、O 三点共线,K MN =﹣2,则直线OC 的斜率k=,∴t=2或t=﹣2.∴圆心为C (2,1)或C (﹣2,﹣1),∴圆C 的方程为(x ﹣2)2+(y ﹣1)2=5或(x +2)2+(y +1)2=5.由于当圆方程为(x +2)2+(y +1)2=5时,直线2x +y ﹣4=0到圆心的距离d >r , 此时不满足直线与圆相交,故舍去,∴所求的圆C 的方程为(x ﹣2)2+(y ﹣1)2=5.21.如图1,已知长方形ABCD 中,AB=2,AD=1,E 为DC 的中点.将△ADE 沿AE 折起,使得平面ADE ⊥平面ABCE . (1)求证:平面BDE ⊥平面ADE (2)求三棱锥 C ﹣BDE 的体积【考点】LF :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LY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1)连接BE ,推民出BE ⊥AE ,从而BE ⊥平面ADE ,由此能证明平面BDE ⊥平面ADE .(2)取AE 中点F ,连结DF ,由V C ﹣BED =V D ﹣BCE ,能求出三棱锥C ﹣BDE 的体积. 【解答】(本小题12分)证明:(1)连接BE ,∵长方形ABCD 中,AB=2,AD=1,E 为DC 的中点,DE=1,∴AE=BE=∴AE 2+BE 2=2=AB 2,∴BE ⊥AE .…∵平面ADE ⊥平面ABCE ,平面ADE ∩平面ABCE=AE ,BE ⊂平面ABCE ∴BE ⊥平面ADE ,又∵BE ⊂平面BDE , ∴平面BDE ⊥平面ADE .… 解:(2)取AE 中点F ,连结DF ,∵AD=DE ,∴DF ⊥AE ,又∵平面ADE ⊥平面ABCE ,且交线为AE ,DF ⊂平面ADE , ∴DF ⊥平面BCE…在Rt △ADE 中,AD=DE=1,AE=,∴DF=,∴…又∵V C ﹣BED =V D ﹣BCE ,∴三棱锥C ﹣BDE 的体积…22.已知直线l :4x +3y +10=0,半径为2的圆C 与l 相切,圆心C 在x 轴上且在直线l 的右上方 (1)求圆C 的方程;(2)过点M (1,0)的直线与圆C 交于A ,B 两点(A 在x 轴上方),问在x 轴正半轴上是否存在定点N ,使得x 轴平分∠ANB ?若存在,请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JF :圆方程的综合应用.【分析】(1)设出圆心C 坐标,根据直线l 与圆C 相切,得到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r ,确定出圆心C 坐标,即可得出圆C 方程;(2)当直线AB ⊥x 轴,则x 轴平分∠ANB ,当直线AB 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方程为y=k(x﹣1),联立圆与直线方程,消去y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表示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由若x轴平分∠ANB,则k AN=﹣k BN,求出t的值,确定出此时N坐标即可.【解答】解:(1)设圆心C(a,0)(a>﹣),∵直线l:4x+3y+10=0,半径为2的圆C与l相切,∴d=r,即=2,解得:a=0或a=﹣5(舍去),则圆C方程为x2+y2=4;(2)当直线AB⊥x轴,则x轴平分∠ANB,若x轴平分∠ANB,则k AN=﹣k BN,即+=0,整理得:2x1x2﹣(t+1)(x1+x2)+2t=0,即+2t=0,解得:t=4,当点N(4,0),能使得∠ANM=∠BNM总成立.2017年6月12日。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高一年物理科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第1~7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8~12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B.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C.滑动摩擦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D.静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小车和被吊的物体在同一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T,物体所受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运动,且v1=v2B.物体做加速运动,且T>GC.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2>v1D.物体做匀速运动,且T=G3.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下,将竖直轻弹簧压缩,若将力F撤去,小球将向上弹起并离开弹簧,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弹性势能为零时,小球动能最大C.小球在刚离开弹簧时,小球动能最大D.小球在刚离开弹簧时,小球机械能最大4.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中,子弹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射入深度为d,此过程中木块位移为s,则()A.子弹损失的动能为fsB.木块增加的动能为fsC.子弹动能的减少量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量D.子弹、木块系统总机械能的损失量为f(s+d)5.如图,自行车的大齿轮 A 、小齿轮 B 、后轮 C 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转动部分,且半径 R A = 2R B 、 R c =5R B ,正常骑行自行车时,A 、 B 、C 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 a A ∶ a B ∶ a C 等于( ) A.1∶1∶6B.3∶1∶6C.1∶2∶10D.1∶3∶66.以初速度 v 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 m 的小物体。
福建省永春县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下列情况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飘落的树叶B .沿着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C .被起重机匀加速吊起的物体D .不计空气阻力,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从两个高度相等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顶从静止开始下滑,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到达底部时重力的功率相等B 、到达底部时速度大小相等C 、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D 、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3.如图所示,小球以15m/s 的速度水平抛出,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垂直撞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sin37°=0.6,cos37°=0.8,g=10m/s 2)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4sB .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2sC .小球撞在斜面上时的速度为20m/sD .小球抛出点与落点之间高度差为40m4.某人用手将1kg 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 ,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对物体做功2JB.合外力做功2JC.合外力做功12JD.物体重力做功10J5.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 曲线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运动D. 变加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6.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 )A .物体势能的增加量B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C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D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减去克服重力所做的功7.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关闭发动机继续运动S 1距离后速度由2v 变为v ,再运动S 2距离后速度由v 变为v 2,设运动时受到阻力不变,则S 2∶S 1为( )A. 1∶1B. 1∶ 2C. 1∶2D. 1∶48.在离地面高为h 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 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 0,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 ,用g 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 )A . mgh - 12mv2- 12mv02B .- 12mv2- 12mv02- mghC . mgh +12mv02- 12mv2D . mgh +12mv2- 12mv029、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绳悬于O 点,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力F 作用下由最低点P缓慢地移到Q 点,在此过程中F 做的功为( )A .FL sin θB .mgL cos θC .mgL (1-cos θ)D .FL tan θ10、水平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在某时刻动能相同,它们仅在摩擦力作用下逐渐停下来,图中,a 、b 分别表示甲、乙的动能E k 和位移s 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和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B.若甲和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C.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乙两物体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一定比乙小11、如图3-1所示,A 、B 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 和2m ,A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B 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水平力分别依次推A 和B ,使它们从静止前进相同的位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次推力做的功不相等;E。
福建省永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一、单选题(共48分,每题4分。
1—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8—12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
1. 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轨道飞行,关闭发动机后按自由抛体轨迹飞行的导弹.若关闭发动机时导弹的速度是倾斜的,不计空气阻力,导弹运动
到最高点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 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C. 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也不为零
D. 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为零
2.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自斜面AC和BC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物体滑至斜面底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 G1和W G2,则()
A.W G1>W G2B.W G1<W G2C.W G1=W G2D.无法确定
3.已知物体运动初速度v0方向及它受到恒定合外力F的方向,图a、b、c、d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其中正确的是()
A. B.C.D.
4.如图所示,一根木棒沿水平桌面从A运动到B,若棒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大小为f,则棒对桌面的摩擦力和桌面对棒的摩擦力做的功各为()
A.-fs,-fs
B.fs,-fs
C.0,-fs
D.-fs,0
5. 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速u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小于水速.则其中可能正确是()
A. B. C. D.
6. 匀速水平飞行的轰炸机上,先后抛下几枚炸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1)飞机上的观察者看到炸弹都作自由落体运动
(2)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炸弹都作平抛运动
(3)两者看到炸弹在空中处于竖直线上
(4)炸弹都落在同一地点
A.只有(1)(2)
B.只有(2)(3)
C.只有(1)(2)(3)
D.只有(1)(2)(4)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苹果,从离地面H高的树上由静止开始下落,树下有一
深度为h的坑.若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当苹果将要落
到坑底时,其机械能为()
A.mgH B.﹣mgH C.mg(H+h)D.mg(H﹣h)
8. 人用绳子通过动滑轮拉物体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 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可分解成沿绳子方向的直线运动和沿竖直杆向上的运动
B.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v0cosθ
C.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
D.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9. 如图所示,一个小孩从粗糙的滑梯上自由滑下,在下滑过程中()
A.小孩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B.小孩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C.小孩的机械能守恒
D.小孩的机械能减少
10. .一条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它要渡过一条40m宽的大河,河水的流速为3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不可能垂直于河岸航行
B.船渡河的速度一定为5m/s
C.船到达对岸的最短时间为10s
D.船到达对岸的最短距离为40m
11.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以相同的速率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三个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
A.运动时间不相同 B.落地时的机械能相同
C.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D.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相同
12.2016年3月18日.在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迪拜站三米板决赛中,中国队曹缘发挥稳定,顺利夺冠,现假设他的质量为m,他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它的阻
力大小恒为f,则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A.他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B.他的动能减少了(f-mg)h
C.阻力对他做功f 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
三、实验题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3.(1)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B球就水平飞出,同时A球被松开,做自
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两个完全
相同的斜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最下端水平.把两个质量相等
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连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球1落到水平木板上击中球2,这两个实验说明 ______
A.甲实验只能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B.乙实验只能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甲、乙二个实验均能同时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性质
(2)关于“研究物体平抛运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会增大实验误差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应水平
C.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的位置离斜槽末端的高度尽可能低一些.
14.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进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
系”实验,某同学实验中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
(1)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略微倾斜作为补偿,在平衡小车摩擦力的过程中,小车应与 ______ 连接(填“纸带”或“重锤”)
(2)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______ m/s;
(3)以O点为位移的起始点,为探究重锤重力做的功W与系统速度v变化的关系,该同学尝试着画了W-v2的关系图线,则该图线可能是下列图线中的 ______ .
四、计算题(共32分)
15.(10分)某同学将一个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求:(1)物体从抛出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多长时间?
(2)物体抛出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g=10m/s2)
16.(10分)如图所示,镖盘挂在竖直的墙壁上,小明玩飞镖游戏时,从离镖盘3m远处将飞镖沿水平方向掷出,出手时飞镖瞄准线在靶心正上方距靶心h1=0.2m,最终飞镖打在靶心正下方距离靶心h2=0.25m的A处.不计空气阻力,飞镖质量为0.01kg,取g=10m/s2,求:
(1)飞镖打到A点所用的时间?
(2)飞镖达到A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7.(12分)如图甲所示,在水平路段AB上有一质量为2×103kg的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向右匀速行驶,汽车前方的水平路段BC较粗糙,汽车通过整个ABC路段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在t=15s时汽车到达C点,运动过程中汽车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假设汽车在AB路段上运动时所受的恒定阻力(含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f=3000N.(解题时将汽车看成质点)求:
(1)运动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
(2)汽车速度减至6m/s时的加速度a的大小;
(3)BC路段的长度.
(4)若汽车通过C位置以后,仍保持原来的输出功率继续行驶,且受到的阻力恒为f,则在图乙上画出15s以后汽车运动的大致图象.
高一(下)半期考物理试题答案
1、C
2、C
3、D
4、C
5、C
6、C
7、A
8、C
9、BD 10、CD 11、AB 12、ABD 13、(1)AB (2)B 14、(1)纸袋(2)(3)C
1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