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登记表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启动自治区本级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上线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1.01.10•【字号】内人社办发[2011]8号•【施行日期】2011.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启动自治区本级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上线工作的通知(内人社办发〔2011〕8号)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医疗保险资金管理局:根据自治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整体安排,经厅长办公会研究,定于元月18日至24日启动自治区本级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上线工作。
为确保新系统平稳上线,安全运行,制定了《自治区本级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上线实施方案》(见附件)。
自治区社保局、医保局须各指定一名分管局长专门负责本单位系统上线期间有关事宜,并抽调业务骨干按照上线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O一一年一月十日附件:自治区本级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上线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全区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将于元月24日在自治区本级正式启用,届时将实现自治区本级养老保险非行业直属单位,自治区本级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保险所属单位,自治区本级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工伤保险单位等社会保险业务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二、工作计划数据封存2011年1月15日至24日数据转换2011年1月15日至 17日系统培训2011年1月18日至 19日数据确认2011年1月18日至 20日新系统启用2011年1月24日三、工作安排(一)数据封存元月14日17:30前封存自治区本级(除养老保险行业单位)一切社会保险业务数据,进入正式数据转换阶段。
自治区社保局、医保局务必于元月14日前完成2010年全部单位和人员信息变更,票据的到帐,系统划帐,计息结转及其它中间业务。
(二)数据移交自治区社保局、医保局须于元月15日12:00前将业务数据以光盘形式移交自治区项目组,并签署《数据移交说明》。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度自治区正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审材料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4.06.07•【字号】内人社办发〔2024〕100号•【施行日期】2024.06.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度自治区正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审材料申报工作的通知各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治区各部、委、办、厅、局人事(干部)处,直属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职称评价办法(试行)》(人社部发〔2023〕51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全区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内人社办发〔2024〕85号)精神和有关要求,结合各省市正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审工作的先进经验,经认真研究确定,从2024年起,自治区正高级经济师职称实行材料评审和面试答辩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申报评审条件(一)学历和资历要求申报人员必须是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中从事经济工作的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且取得高级经济师职称后,从事与高级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5年。
(二)能力业绩要求参加2024年度正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与成果的要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系列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审条件》(内人社发〔2021〕28号)有关规定掌握。
(三)继续教育要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内人社办发〔2023〕204号)要求,申报人员自行在内蒙古人才信息库()打印审验卡。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3.12.13•【字号】内人社办发〔2023〕204号•【施行日期】2023.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各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治区各有关部、委、办、厅、局人事(干部)处,自治区直属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人事)部门,各自治区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为全面推进分类分层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持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内人社发﹝2017﹞3号)精神,现就做好2024年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开展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培训(一)学时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参加继续教育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
专业技术人员在自治区范围内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按照管理权限由属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学时后,在全区范围内认可。
2024年继续教育培训从2024年1月1日开始,至12月31日截止。
(二)内容和方式1.公需科目。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办好“两件大事”,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及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培训。
公需科目实行网络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学时。
自治区本级单位培训工作由自治区人事考试院组织实施,各盟市培训工作由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
2.专业科目。
自治区本级单位专业科目培训内容和方式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和自治区级继续教育基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各盟市专业科目培训由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商行业主管部门确定。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区职称改革工作安排的通知内人社发〔2011〕74 号各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局、包头市公务员局,自治区各部、委、办、厅、局人事处,各有关高评委办事机构,自治区各直属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现将《2011年全区职称改革工作安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尽快部署,确保今年职称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二○一一年三月十日2011年全区职称改革工作安排2011年全区职称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和客观公正的选拔机制为目标,以重水平、重业绩、重创新为政策导向,结合全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实际,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完善政策,加强管理,为更好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一、关于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相关政策(一)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范围、程序,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内人发〔2004〕46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试行办法》(内人发〔2005〕32号)的规定执行。
(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条件,继续执行1993年以来颁发的各系列相关文件,其中有新修订的,执行修订后的评审条件。
(三)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要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职称外语考试暂行规定》(内人发〔2007〕60号)和《内蒙古自治区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暂行规定》(内人发〔2007〕61号)的规定执行。
(四)继续教育有关要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内人社办发〔2011〕50号)执行。
继续教育证书审验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到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办理时需提供加盖公章的验证人员花名册一份。
申报人员的材料中,须提供继续教育审验卡原件和近三年继续教育证书相关页的复印件。
(五)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论文的要求,按照各系列评审条件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原“五七工”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登记核实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0.12.07•【字号】内人社办发[2010]419号•【施行日期】2010.1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养老保险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原“五七工”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登记核实工作的通知(内人社办发[2010]419号)各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参加自治区基本养老保险的各大企业:根据自治区党政联席会议2010年第8次会议纪要,自治区党委、政府已原则同意将原“五七工”等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为落实好自治区党政联席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原“五七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现就登记核实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登记核实和摸底调查的人员范围做好“五七工”纳入养老保险工作,数据核实是基础,也是制定政策的依据。
根据自治区党政联席会议精神,经研究,对到达退休年龄的人员进行登记核实,对未到龄人员进行摸底调查。
(一)到龄人员登记核实的范围是自治区境内的原“五七工”。
具体对象为,①具有自治区城镇户籍;②1995年底以前工作满3年;③到2010年12月31日,男年龄60周岁以上、女年龄55周岁以上;④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未到龄人员摸底调查的范围是:在自治区境内的原城镇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中工作、未经劳动部门办理招工手续的职工。
具体对象为,①具有自治区城镇户籍;②1995年底以前工作满3年;③到2010年12月31日,男年满45周岁、未满60周岁,女年满40周岁、未满55周岁;④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登记核实和摸底调查的方式和程序(一)核查方式。
对原“五七工”等人员进行核查,采取公开填表、由基层按人头逐一核查的方式,工作要做细做实,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依法分类处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事项诉求清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0.06.28•【字号】内人社办发〔2020〕110号•【施行日期】2020.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依法分类处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事项诉求清单》的通知各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厅机关各处室、所属各单位:现将《依法分类处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事项诉求清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0年6月28日依法分类处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事项诉求清单一、司法机关诉讼途径依法应当由司法机关处理的申诉和控告类信访问题分别介绍到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机关处理。
事项一当事人不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1.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内蒙古自治区集中式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09.12.02•【字号】内劳社办字[2009]254号•【施行日期】2009.1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其他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内蒙古自治区集中式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内劳社办字[2009]254号)各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自治区政府对全区民生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为确保全区集中式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清建设目标,加强组织协调全区集中式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完成后在全区统一推广使用,各盟(市)不再进行本地化开发。
通过覆盖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人力资源市场、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保障综合管理等业务的数据资源大集中和全程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对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服务“一点登录,多点查询”,为老百姓提供就近、便捷的服务。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积极配合自治区做好需求调研,规范业务流程,为完成信息系统建设和有效开展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二、明确建设内容,做好需求调研全区集中式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共分四个阶段,按计划于2011年6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具体建设内容和进度安排见附件一)。
第一期建设的需求调研工作已经展开,为及时跟进第二期建设,定于2009年12月18日至23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第二期项目建设全区需求调研会。
现已初步制定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二期初稿)》,请各盟(市)组织学习理解需求规格说明书内容和流程,找出与本盟(市)经办模式存在的差异和问题,并做好记录,为需求调研会做好准备。
三、抓好数据整理,做好入库准备各盟(市)劳动力市场有关数据已实现电子化管理的,要补齐、记实,从源头保证数据的完整、正确和规范;未实现电子化管理的,要加大数据收集、整理力度,将数据提前准备就绪,确保软件部署完成后,直接进行转换、录入,并有效支撑应用。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依法分类处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事项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依法分类处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事项暂行办法》的通知各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厅机关各处室、所属各单位:现将《依法分类处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事项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0年4月12日依法分类处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事项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推进自治区人社领域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有效规范依法分类处理信访事项,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内信发〔2019〕3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人社部门对信访诉求的分类处理。
政策法律法规已明确权利救济渠道的、人社政策法规已明确规定办理流程的,应当引导信访人按照政策法律法规规定的渠道反映问题,不适用信访程序、不作出信访答复。
第三条依法分类处理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二)诉访分离,分类处理;(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四)公平、公正、公开、规范、便民、有序。
第二章法定途径第四条人社信访诉求的分类处理,包括依法依规引导信访人通过司法机关诉讼程序、行政复议程序、人社业务行政程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程序、纪检监察投诉举报程序以及人社信访机构信访程序途径解决问题。
司法机关诉讼程序,是指各级司法机关依法办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以及国家赔偿案件等程序。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区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3.04.24•【字号】内人社办发〔2023〕79号•【施行日期】2023.04.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能力建设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区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各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治区各部、委、办、厅、局人事处,各大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激发释放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切实服务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大局,根据国家、自治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相关规定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22〕60号),现就做好2023年职称评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参评人员范围符合《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职称评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内人社发〔2023〕4号)规定的人员。
二、时间进度安排(一)评审进度安排1.各盟市、高级评委会组建单位、自主评审单位按照统一要求,于5月10日前下发年度评审工作通知,部署本地区、本系列(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并将通知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原则上6月20日前完成申报工作,9月30日前完成评审和公示。
2.考评结合系列(专业)职称申报时间以高级评委会组建单位下发的年度评审工作通知要求为准。
体育、工艺美术、文学创作系列(专业)职称申报要求和时间,待新评审条件印发后,由高级评委会组建单位另行发文部署。
3.各盟市中初级职称评审工作按照自治区统一时间进度安排执行。
(二)申报材料截止时间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的学历、资历、任职年限、业绩成果(论文、奖项、荣誉等)、继续教育审验卡截止时间为当年职称申报截止时间(考评结合系列或专业的截止时间以评委会组建单位年度评审工作通知要求为准)。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登记表
证书编码:
身份证号登记日期年月日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年月日
婚姻状况Ο未婚Ο离婚
Ο已婚Ο丧偶
健康
状况
Ο健康
Ο一般Ο残疾
失业时间年月日
联系电话邮政编码户籍性质Ο城镇Ο农村户籍地址
常住地址
毕业院校专业毕业时间年月日
文化程度Ο研究生及以上Ο本科Ο大专
Ο高中Ο中专职校Ο初中及以下
人员分类Ο城镇新成长劳动者Ο就业转失业人员Ο农村劳动力Ο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Ο复转军人Ο其他
职业资格等级专业技术职务
名称与等级
自主就业类型
Ο个体经营
Ο灵活就业Ο其他
录用单位名称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地址
法人代码
或编码
性质
Ο机关Ο事业
Ο企业Ο其他
登记注
册类型
Ο国有Ο集体Ο国有联营Ο国有独资
Ο股份合作Ο私营Ο外商投资Ο其他
申请书本人申请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并承诺履行如下义务:
1、主动参加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
2、主动求职、积极应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荐的就业岗位;
3、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保持联系,如实报告就业状况
申请人:
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一份,由申请人填写。
发证机构:经办人:发证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