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音知识之声调
- 格式:ppt
- 大小:235.00 KB
- 文档页数:22
普通话中的语音语调与音节发音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普通话的正音规范对于广大华语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
其中,语音语调和音节发音是普通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语音语调和音节发音两个方面来探讨普通话的特点和规律。
一、语音语调普通话的语音语调在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人们在表达时更准确地传递信息,还能够向听者传递更多的信息和情感。
普通话中的语音语调包括平调、上升调、下降调和上升-下降调四种。
平调是指音调平稳不变的语音,常用于陈述句。
例如,“这是一本书。
”中的“是”、“一”都是平调。
上升调是指音调由低到高的语音,常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
比如,“你是谁?”中的“谁”就是上升调。
下降调则是音调由高到低的语音,用于陈述句最后一般的位置。
比如,“好的。
”中的“的”是下降调。
上升-下降调则是指音调先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语音,常用于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句子。
例如,“是吗?”中的“吗”就是上升-下降调。
二、音节发音普通话中的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多种多样,不同的发音组合会产生不同的音节。
普通话中共有21个声母和37个韵母,共同组成了数千个音节。
普通话的声母多为辅音,如“b”、“p”、“m”。
而韵母多为元音和鼻音,如“a”、“o”、“i”、“n”。
通过掌握声母和韵母的正确发音和组合,可以准确表达普通话中的每个音节。
除了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外,普通话中还有声调的影响。
声调是指语音的音高,也是普通话中的重要特点之一。
普通话中的声调分为四个,分别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
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词义,因此在学习普通话时,掌握声调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音节发音中,除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外,还需要注意拼音的正确发音。
正确的发音可以使交流更加清晰准确。
比如,拼音“zi”,正确的发音是“zī”而不是“zí”,“zh”和“sh”的发音也需要注意。
总结起来,在学习普通话的语音和音节发音时,我们需要掌握语音语调和音节的规律,学会准确发音和正确的声调运用。
普通话的语音常识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以下是普通话的语音常识:1. 声母(shēngmǔ):普通话有21个声母,包括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这些声母代表了不同的辅音音素。
2. 韵母(yùnmǔ):普通话有16个韵母,包括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
这些韵母代表了不同的元音音素。
3. 声调(shēngdiào):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1声)、上声(2声)、去声(3声)和入声(4声)。
声调的不同可以改变词语的意义。
4. 声调符号(shēngdiào fúhào):为了标记声调,普通话使用了声调符号。
例如,第一声用“ˉ”表示,第二声用“´”表示,第三声用“`”表示,第四声用“ˇ”表示。
5. 声调变调规则(shēngdiào biàndiào guīzé):在普通话中,有一些情况下声调会发生变调。
例如,连读时第一音节的声调会变为轻声,双三声相连时第一个会变为二声,双四声相连时第一个会变为三声。
6. 声母韵母组合(shēngmǔ yùnmǔ zǔhé):普通话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合而成。
例如,“ba”、“ma”、“da”等。
7. 声母韵母的发音(shēngmǔ yùnmǔ de fāyīn):每个声母和韵母都有其特定的发音方式。
例如,“b”发音时双唇轻轻合上,发出爆破音;“a”发音时口腔放松,舌头放平。
8. 声母韵母的组合规则(shēngmǔ yùnmǔ de zǔhéguīzé):普通话中的声母和韵母有一定的组合规则。
例如,“z”只能与i、ü、u组合,“j”只能与i、ü组合。
全面掌握汉语拼音音调(精细梳理)1. 引言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发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音调是汉语拼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音调规则对于学习汉语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全面梳理汉语拼音音调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精细掌握音调规则。
2. 汉语拼音音调概述汉语拼音音调是指汉语词语中的声调变化,共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不同声调的拼音符号分别为:- 阴平:ā, ē, ī, ō, ū- 阳平:á, é, í, ó, ú- 上声:ǎ, ě, ǐ, ǒ, ǔ- 去声:à, è, ì, ò, ù3. 音调规则汉语拼音音调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3.1. 音节结构汉语拼音音节主要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一个完整的音节结构为:声母 + 韵母 + 声调。
3.2. 声调位置汉语拼音声调位于韵母之后,声母和韵母的组合中。
例如:“mā”(马),“zhōng”(中)。
3.3. 音调变化汉语拼音音调变化主要受声母、韵母和音节结构的影响。
具体规则如下:- 当声母为 b, p, m, f 时,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分别为:bā, bá, bǎ, bà;pā, pá, pǎ, pà;mā, má, mǎ, mà;fā, fá, fǎ, fà。
- 当声母为 d, t, n, l 时,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分别为:dā,dá, dǎ, dà;tā, tá, tǎ, tà;nā, ná, nǎ, nà;lā, lá, lǎ, là。
- 当声母为 zh, ch, sh, r 时,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分别为:zhā, zhá, zhǎ, zhà;chā, chá, chǎ, chà;shā, shá, shǎ, shà;rā, rá, rǎ, rà。
第五节普通话声调[知识要点]1.主要介绍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及声调的发音。
2.方言区的人应根据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及自己在学习普通话时声调方面存在的问题,纠正自己的方音。
3.声调辨正:指出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声调容易出现的语音错误及语音缺陷,进而指出改正的方法。
一、普通话的声调声调是指汉语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声调是汉语音节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语言、寓言、预演”,声母、韵母完全相同,就是由于声调不同而区别意义的。
声调主要由音高的变化构成。
声调可以从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调值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调值属于音高的变化。
音高又分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
绝对音高由发音时的频率所决定。
一般说来,人的主要发音体是声带,它的长短、厚薄、松紧对音高起决定作用。
女性和儿童的声带比较短、比较薄,发音时的频率要高于成年男子,就是绝对音高不同所致;人自身也可以控制声带的松紧,从而发出音高不同的音。
相对音高由发音时的音高变化幅度及其形式所决定。
比如,同是发上声字,儿童的绝对音高一般要高于老人,但是其变化的幅度与变化的形式是相同的,都是由半低降到最低再升到半高,就属于同一个声调。
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调值的不同取决于相对音高,而不是取决于绝对音高。
(二)调类调类是指声调的种类,就是将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而建立的类。
同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有几种基本调值就可以归纳成几种调类。
汉语普通话有55、35、214、51四种基本调值,就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汉语方言中最多的有10个调类,最少的有三个调类。
调值的多少决定了调类的多少。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的声调,有着不同的调值和调类。
普通话或不同方言调值相同的字,不一定属于同一个调类,如55调的字,在普通话属于阴平,而在济南话则属于上声;而调类相同的字,调值往往差别很大,如同是上声,普通话的调值是214,沈阳话是213,兰州话是442,西安话是42,南京话是22,上海话是33,等等。
考艺考上
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普通话语音知识(四)声调4 按阴阳上去和去上阴阳的顺序排列
四音节词语声调发声训练
1、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高原广阔山河美丽花红柳绿山明水秀资源满地发扬友爱
光明磊落巍峨耸立中国伟大天然宝藏中流砥柱工农子弟
千锤百炼身强体壮精神百倍心明眼亮开渠引灌风调雨顺
风云雨露阴晴水旱枯藤老树三皇五帝七狭五义三国鼎立
金田起义珍藏史料新闻简报猪羊满圈丝绸彩缎花纹美艳
欢迎选购坚决反对诸如此类多承指教飞檐走壁心悬两壁
思前想后生活改善阴阳上去高扬转降区别起落非常好记2、去声--上声--阴平--阳平
大好河山一马平川跃马扬鞭顺理成章厚古薄今兔死狐悲
墨守成规痛改前非调虎离山异曲同工大雨瓢泼细雨和风
万里晴空妙手回春破釜沉舟四海为家碧草如茵热火朝天
智勇无双耀武扬威寿比南山袖里乾坤大有文章暮鼓晨钟
过眼云烟聚少成多木已成舟信以为真驷马难追盛产鱼虾
万里长征倒影回声戏曲研究废品回收趁此良机聚首谈心
救死扶伤确保平安重点研究万古长青治理河山刻骨铭心。
普通话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声母和韵母:声母是指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部分,韵母是指汉语拼音中的元音部分。
了解声母和韵母的搭配规则对正确发音很重要。
2. 四声:普通话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声调。
学会准确地区分和使用四声对于正确发音和语调非常重要。
3. 声调规律:普通话中的声调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变化,例如在连读或调整节奏时。
掌握声调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流利的发音。
4. 连读和变调:在普通话中,有很多词语之间会发生音变和连读,这是为了保持语音的流畅和自然。
了解连读和变调的规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口语。
5. 声调符号:普通话拼音中使用声调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声调。
学习和掌握这些声调符号对于正确拼读汉字很重要。
6. 声调语法:在普通话中,声调对于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语法规则也很重要。
掌握声调语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
7. 声韵调的变化:普通话中的音变规律复杂多样,例如声母的变化(如擦音化、爆音转呼应等),韵母的变化(如鼻化、轻声等)和声调的变化。
了解这些变化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普通话。
8. 语音语调:普通话的语音语调有一定的规范和特点。
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9. 声调语音与词义的关系:普通话中,独立的音节可以由多个字组成,不同的声调可以对应不同的词义。
了解声调与词义的关系可以帮助学
习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词汇。
10. 声韵调节与语音调节的关系:普通话的发音受到音韵规律和语音
规则的影响,掌握声韵调节和语音调节的关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
发音和理解语言。
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语音声调考点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口语考试。
在测试中,语音声调是重要的考核内容。
一、声调的基础知识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阴平,调值为 55,发音时声音高而平,如“妈”。
阳平,调值为 35,发音时声音由中升到高,如“麻”。
上声,调值为 214,发音时声音先降后升,如“马”。
去声,调值为 51,发音时声音由高降到低,如“骂”。
二、声调在测试中的重要性声调在普通话中起着区分意义的重要作用。
比如“妈、麻、马、骂”,声调不同,意思完全不同。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声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语言的清晰和流畅,以及表达的准确性。
三、声调的常见错误1、调值不准确很多人在发音时,不能准确达到每个声调所要求的音高。
比如阴平不够高,阳平升不上去,上声降升不到位,去声降不下来。
2、声调不到位发音时,没有把声调的变化完整地表现出来,导致声调模糊,影响字音的清晰。
3、声调混淆容易把不同的声调相互混淆,如把上声读成阳平,把去声读成阴平。
四、声调的训练方法1、模仿标准发音通过听标准的普通话录音、广播、电视等,模仿其中的声调发音。
2、声调练习可以进行单独的声调练习,如按照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顺序,反复练习发音。
3、词语练习选择包含不同声调的词语进行练习,注意每个字的声调要准确。
4、句子和段落练习在句子和段落中练习声调,注意语调的变化和连贯性。
5、结合口语表达在日常的口语交流中,有意识地注意声调的准确,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
五、测试中声调的考点1、单音节字词考查对单个字声调的准确掌握。
2、多音节字词除了每个字的声调,还要注意词语中声调的变化,如“水果”中“水”是上声,“果”是上声,但在这个词中“水”要读成阳平。
3、朗读短文在朗读短文时,要注意句子中的声调变化,以及整个短文的语调起伏,体现出感情和语气。
4、命题说话在自由说话的环节,要保持声调的准确和自然,避免因紧张或随意而出现声调错误。
普通话声调发音方法和技巧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
以下是一些普通话声调发音的方法和技巧:
1. 平声:发音时声调平稳,声音平缓。
发音时注意发出均匀的声音,并保持稳定的音高。
2. 上声:发音时声调由低到高,声音有上升的趋势。
发音时要将声音从低音逐渐提高,但要注意不要太过夸张,保持自然而流畅。
3. 去声:发音时声调由高到低,声音有下降的趋势。
发音时要从一个较高的音高开始,逐渐降低音高。
同样,要保持流畅自然,不要太过夸张。
4. 入声:入声是特殊的声调,发音时声带要稍微收紧。
发音时重点在于发出清晰的收尾音,尾音要短暂,并且以降调为主。
除了声调发音的基本要领外,还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发音:
1. 多听多模仿:多听标准普通话的语音,尤其是专业配音或教学语音,模仿他们的发音练习。
2. 唇齿舌头的协调:发音时要注意唇齿舌头的协调,正确地发出每个音节。
3. 运用声带:不同的声调或音节可能需要不同的声带运用方式,要学会灵活运用声带来调整音色和音高。
4. 加强口腔肌肉训练:通过口腔肌肉的训练,可以提高口腔的灵活性和发音的准确性。
5. 多练习多反复:声调发音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反复,通过多次听、说、读、写来巩固和强化。
总之,普通话声调发音需要注意声调的升降和音高的稳定,同时也要注重口腔肌肉的协调和舌头的灵活性。
通过反复练习和听模仿标准普通话的语音,可以逐渐提高声调发音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一、概述:1、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的普遍通用的语言,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语言三要素:语音、语法、语汇2、普通话语音的三对概念:音节和音素:自然单位—中国人一下儿400多个最小单位—zh-o-ng g-u-o r-en元音和辅音: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
辅音发音时,不颤动声带,声音不响亮,气流受阻声母和韵母:声母、韵母、声调是构成汉语单节的结构单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零声母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由元音构成3、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四类,用“五度制”来表示阴平(55调)天津高音东方阳平(35调)白云蓝蓝情人上声(214调)好买你想可以去声(53调)在用让干制度4、变调:上声变调:上声字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变为211好吃美观好人美德好事美妙上声字在上声字前(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为像35调勉强尽管处理给予水獭导演三个上声连在一起有两种音变方式;展览馆勇敢者:前两个35调(双单格)党小组冷处理小组长:211 35 214调(单双格)上声在轻声前面有两种变调姐姐奶奶剪子马虎耳朵:211想想手里写写小姐走走:35“一”字变调:“一”字单念、表序数或出现在词语末尾,读本调阳平35,如“一楼”、“十一”“统一”等。
在其它情况下,有三种变调:(1)在去声前变35一倍一件一切一概一再一共(2)在非去声前(阴平、阳平、上声前),变51一般一边一端一朝一生一些(阴平前)一直一齐一时一同一行一群(阳平前)一举一手一体一统一览一口(上声前)(3)夹在中间变轻声走一走讲一讲学一学试一试想一想注:“七”“八”不变调“不”字变调:(1)去声字前变35不必不变不测不要不但不错(2)夹在中间变轻声去不去穿不穿会不会好不好大不大听不清看不懂5、轻声在语流中,读得又轻又短的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