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传送带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489.50 KB
- 文档页数:12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重点热点难点专题特训专题17 传送带模型特训目标 特训内容目标1 水平传送带模型(1T —5T ) 目标2 水平传送带图像问题(6T —10T ) 目标3 倾斜传送带模型(11T —15T ) 目标4倾斜传送带图像问题(16T —20T )一、水平传送带模型1.如图所示,水平匀速转动的传送带左右两端相距 3.5m L =,物块A (可看做质点)以水平速度04m/s v =滑上传送带左端,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1μ=,设A 到达传送带右端时的瞬时速度为v ,g 取10m/s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传送带速度等于2m/s ,物块不可能先减速运动后匀速运动B .若传送带速度等于3.5m/s ,v 可能等于3m/sC .若A 到达传送带右端时的瞬时速度v 等于3m/s ,传送带可能沿逆时针方向转动D .若A 到达传送带右端时的瞬时速度v 等于3m/s ,则传送带的速度不大于3m/s 【答案】D【详解】A .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大小为21m/s mga mμ==若物体一直做匀减速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时,根据'2202v v aL -=-解得'3m/s 2m/s v =>可知当传送带速度等于2m/s 时,物块一直减速到最右端,故A 正确;B .当传送带速度等于3.5m/s ,v 可能等于3m/s ,故B 正确;CD .若A 到达传送带右端时的瞬时速度v 等于3m/s ,传送带可能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若A 到达传送带右端时的瞬时速度v 等于3m/s ,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则传送带的速度要大于3m/s 。
故C 正确,D 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
2.足够长的传送带水平放置,在电动机的作用下以速度v 2逆时针匀速转动,一质量为m 的小煤块以速度v 1滑上水平传送带的左端,且v 1>v 2。
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专题19 动力学中的“传送带模型”专题导航目录常考点 动力学中的“传送带模型”分类分析 ............................................................................................................... 1 考点拓展练习 . (9)常考点 动力学中的“传送带模型”分类分析【典例1】如图,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煤块(可视为质点) ,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以速度v 作匀速直线运动;现让传送带以加速度a 作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保持静止;又经过一段时间,煤块静止,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痕迹长度为( )A .22v gμB .22v aC .2222v v g a μ+ D .2222v v g aμ- 【解析】传送带的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减速到零运动的位移为:x 1=22v a,而煤块的运动也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 g μ煤,减速到零运动走过的位移为x 2=22v gμ,由于煤块和皮带是同一方向运动的,所以痕迹的长度即相对位移为:222122v v x x x g aμ∆=-=-,故D 正确,ABC 错误。
【典例2】重物A 放在倾斜的传送带上,它和传送带一直相对静止没有打滑,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传送带工作时,关于重物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物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它斜向上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B.重物斜向上加速运动时,加速度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C.重物斜向下加速运动时,加速度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D.重物斜向上匀速运动时,速度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解析】AD.重物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 f=mg sinθ重物匀速上升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为mg sinθ,且与速度大小无关,AD错误;B.重物斜向上加速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F f′=mg sinθ+ma加速度越大,摩擦力越大,B正确;C.重物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时F f″=mg sinθ-ma或F f″=ma-mg sinθ加速度越大,摩擦力不一定越大,C错误。
高三物理热点专题 传送带模型中的功能问题1.模型概述:传送带模型典型的有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涉及功能角度的问题主要有:求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物体和传送带由于相对滑动而产生的热量、因放上物体而使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等,常依据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求解.2.传送带模型问题中的功能关系分析 (1)功能关系分析:W F =ΔE k +ΔE p +Q . (2)对W F 和Q 的理解: ①传送带的功:W F =Fx 传; ②产生的内能Q =F f s 相对. 3.传送带模型问题的分析流程[规范解答]————————————该得的分一分不丢!(1)由题图可知,皮带长x =hsin θ=3 m .工件速度达v 0前,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 1=v t 1=v 02t 1(2分)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 -x 1=v 0(t -t 1)(1分) 解得加速运动的时间t 1=0.8 s(1分) 加速运动的位移x 1=0.8 m(1分) 所以加速度a =v 0t 1=2.5 m/s 2(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cos θ-mg sin θ=ma (2分) 解得:μ=32.(1分)(2)从能量守恒的观点,显然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用于增加工件的动能、势能以及克服传送带与工件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摩擦力做功发出的热量.在时间t 1内,皮带运动的位移x 皮=v 0t 1=1.6 m(1分) 在时间t 1内,工件相对皮带的位移x 相=x 皮-x 1=0.8 m(1分) 在时间t 1内,摩擦生热Q =μmg cos θ·x 相=60 J(2分)工件获得的动能E k =12mv 20=20 J(1分)工件增加的势能E p =mgh =150 J(1分)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W =Q +E k +E p =230 J .(1分) [答案] (1)32 (2)230 J4.飞机场上运送行李的装置为一水平放置的环形传送带,传送带的总质量为M ,其俯视图如图所示.现开启电动机,传送带达到稳定运行的速度v 后,将行李依次轻轻放到传送带上.若有n件质量均为m的行李需通过传送带运送给旅客.假设在转弯处行李与传送带无相对滑动,忽略皮带轮、电动机损失的能量.求从电动机开启到运送完行李需要消耗的电能为多少?范例(10分)如图所示,若将小球拉到绳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位置处由静止释放,求小球到达最低点C时绳对小球的拉力是多大?[规范解答]————————————该得的分一分不丢!小球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到绳与水平方向再次成30°角时,绳被拉直,然后小球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绳被拉直时小球下降的高度为L,设此时小球的速度为v.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有v=2gL①(2分)将v分解为沿绳方向的速度v1和垂直于绳方向的速度v2,当绳绷直的瞬间,v1损失v2=v cos θ=6gL2②(2分)绳绷直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设小球到达最低点C时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2=12mv22+mgL[1-cos(90°-θ)]③(2分)设在C点绳对小球的拉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v′2L④(2分)联立②③④式解得:F=72mg.(2分)[答案]72mg一高考题组1.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和光滑斜面bc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m(M>m)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 A.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重力对M做的功等于M动能的增加C.轻绳对m做的功等于m机械能的增加D.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质量相等的均质柔软细绳A、B平放于水平地面,绳A较长.分别捏住两绳中点缓慢提起,直至全部离开地面,两绳中点被提升的高度分别为h A、h B,上述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分别为W A、W B.若( )A.h A=h B,则一定有W A=W BB.h A>h B,则可能有W A<W BC.h A<h B,则可能有W A=W BD.h A>h B,则一定有W A>W B3.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l、质量为m、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置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A.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增加B.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14 mgl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软绳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小于其动能的增加与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二、模拟题组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块A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在其水平的上表面左端放一质量为m的滑块B,已知木块长为L,它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滑块B.(1)当长木块A的位移为多少时,B从A的右端滑出?(2)求上述过程中滑块与木块之间产生的内能.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 kg的滑块从半径为R=0.2 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A处由静止滑下,A点和圆弧对应的圆心O点等高,圆弧的底端B与水平传送带平滑相接.已知传送带匀速运行的速度为v0=4m/s,B点到传送带右端C 点的距离为L=2m.当滑块滑到传送带的右端C时,其速度恰好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g=10 m/s2),求:(1)滑块到达底端B时对轨道的压力;(2)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此过程中,由于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传送带〞模型问题专题分析一.模型特点:1.水平传送带情景一物块可能运动情况:(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二(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情景三(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到达左端(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
其中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v返回时速度为v02倾斜传送带。
情景一(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二(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二.思路方法:(1)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摩擦力进展正确的分析判断。
进一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摩擦力发生突变。
(2)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
进一步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情况及运动情况。
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可能发生突变。
例1.如下图,水平传送带以5m/s的恒定速度运动,传送带长l=2.5m,今在其左端A处将一工件轻轻放在上面,工件被带动,传送到右端B处,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试求:工件经多少时间由传送带左端A运动到右端B(g取10m/s2)答案:1s2.(多项选择)(2021·锦州模拟)如下图,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A=4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传送带不动,vB=3m/sB.假设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vB一定等于3m/sC.假设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B一定等于3m/sD.假设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B有可能等于3m/s【解析】选A、B、D总结:〔一〕受力分析: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发生在v物与v带一样的时刻〕,对于倾斜传送带模型要分析mgsinθ与f的大小与方向。
版新课标高中物理模型与方法)判断共速以后一定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吗?(1)可能滑块一直加速;(2)可能滑块先加速后匀速;(1)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如图甲为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其传送装置可简A.行李一直受到摩擦力作用,方向先水平向左,再水平向右B.行李到达B处时速率为1m/sC.行李到达B处所需的时间为D.行李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为【答案】BCA.6m/s B.7m/s C.8m/s【答案】BCD【详解】从A点到返回B点的过程中,假设B点的速度刚好为零,则根据动能定理可得点滑上传送带,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动能随路程变化的A.传送带的运行速率为v1=1m/sB.滑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为4.5sC.若传送带的运动速率增大,则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间一定越来越小D.滑块从滑上传送带到再次滑回平台的整个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36J【答案】BDA .传送带长L 为24mB .若10v =,全程快递箱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为C .若121v v =,则全程快递箱的路程与传送带的路程之比为A.快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始终相反B.快件先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后受静摩擦力作用【答案】(1)1N s⋅;(2)0.5mv v>,物体受到传送带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若物体一直做加速直线运动,时间最短,设物【详解】(1)若0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运动到传送带右端的时间为L≥【答案】 3.0m【详解】根据题意,设行李包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水平方向上有x vt=解得4.0m/s=v 设行李包的质量为m ,与传送带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则滑动摩擦力f F mg maμ==解得220.2510m/s 2.5m/s a g μ==⨯=设行李包在传送带上通过的距离为0s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式22002as v v =-代入数据解得0 3.0ms =故传送带的长度L 应满足的条件为0 3.0mL s ≥=【模型演练9】.(2023·山东·高三专题练习)我国物流市场规模连续七年位列全球第一。
专题十三 模型专题(5) 传送带模型【重点模型解读】传送带模型是高中既典型又基础的物理模型,且容易结合生活实际来考察生活实际问题,传送带模型的考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动力学问题考察(包括划痕),另一方面是能量转化问题考查。
一、模型认识 项目 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滑块受(摩擦)力分析 情景1①可能一直加速受力f=μmg②可能先加速后匀速先受力f=μmg ,后f=0情景2①v 0>v 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 受力f=μmg 先受力f=μmg ,后f=0②v 0<v 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 受力f=μmg 先受力f=μmg ,后f= 情景3①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受力f=μmg②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
其中,若v 0>v,返回时速度为v;若v 0<v,返回时速度为v 0 受力f=μmg (方向一直向右)减速和反向加速时受力f=μmg (方向一直向右),匀速运动f=0 情景4①可能一直加速受摩擦力f =μmg cos θ ②可能先加速后匀速先受摩擦力f=μmgcosθ,后f=mgsinθ(静) 情景5①可能一直以同一加速度a 加速 受摩擦力f=μmgcosθ ②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先受摩擦力f=μmgcosθ,后f=mgsinθ(静) ③可能先以a 1加速后以a 2加速先受摩擦力f=μmgcosθ,后受反向的摩擦力f=μmgcosθ二、传送带模型问题的关键(1)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
(2)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
三、解答传送带问题应注意的事项(1)比较物块和传送带的初速度情况,分析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其主要目的是得到物块的加速度。
(2)关注速度相等这个特殊时刻,水平传送带中两者一块匀速运动,而倾斜传送带需判断μ与tan θ的关系才能决定物块以后的运动。
(3)要注意摩擦力做功情况的分析,摩擦生热的能量损失计算时要注意相对位移的分析。
2023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与方法强化专训专练专题05 传送带模型一、高考真题1.(2020年海南卷)如图,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PQ 竖直放置,底端与一水平传送带相切,一质量a 1kg m =的小物块a 从圆弧轨道最高点P 由静止释放,到最低点Q 时与另一质量b 3kg m =小物块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
已知圆弧轨道半径0.8m R =,传送带的长度L =1.25m ,传送带以速度1m/s v =顺时针匀速转动,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2μ=,210m/s g =。
求(1)碰撞前瞬间小物块a 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2)碰后小物块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3)小物块b 从传送带的左端运动到右端所需要的时间。
2.(2022年辽宁卷)机场地勤工作人员利用传送带从飞机上卸行李。
如图所示,以恒定速率v 1=0.6m/s 运行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37α=︒,转轴间距L =3.95m 。
工作人员沿传送方向以速度v 2=1.6m/s 从传送带顶端推下一件小包裹(可视为质点)。
小包裹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
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sin37°=0.6,cos37°=0.8.求:(1)小包裹相对传送带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a ;(2)小包裹通过传送带所需的时间t 。
二、水平传送带模型3.如图甲所示,质量0.5kg 的小物块从右侧滑上匀速转动的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其位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图线的0~3s 段为抛物线,3~4.5s 段为直线,(t 1=3s 时x 1=3m )(t 2=4.5s 时x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B .传送带速度大小为 1m/sC .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 2m/sD .0~4.5s 内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3J4.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以初速度v 滑上水平传送带的左端,最后恰好停在传送带右端,已知该过程中传送带一直保持静止不动,传送带两端水平间距为ns (n 为整数)。
2025届高考物理复习:经典好题专项(“传送带”模型问题)练习1. (2023ꞏ广东省深圳中学阶段测试)如图所示,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开始运行,当其速度达到v 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行。
传送带速度达到v 时,煤块未与其共速,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关于上述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 .μ与a 之间一定满足关系μ>a gB .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位移为v 2μgC .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时间为v μgD .黑色痕迹的长度为v 22μg2. 如图所示,一绷紧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10 m/s 运行,某时刻将一滑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已知传送带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 、B 间的距离足够长,将滑块刚放上去2 s 时突然停电,传送带立即做加速度大小a =4 m/s 2的匀减速运动至停止(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
则滑块运动的位移为( )A .8 mB .13.5 mC .18 mD .23 m3. 如图所示,物块放在一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传送带上,且始终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关于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 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传送带加速向上运动时,F f 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上B .当传送带加速向上运动时,F f 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下C .当传送带加速向下运动时,F f 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下D .当传送带加速向下运动时,F f 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上4.(多选)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有关部门规定:对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所携带的物品实施安全检查。
如图甲所示为乘客在进入地铁站乘车前,将携带的物品放到水平传送带上通过检测仪接受检查时的情景。
传送带模型的综合分析专题讲述【专题定位】传送带模型是以传送带为背景,考查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功能关系等相关知识,甚至会跟动量冲量有结合,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重点内容。
【建模指导】传送带模型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一轮复习总结)【例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左右两端相距L =16m ,传送带始终以v 0=4m/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一质量m =2kg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轻放在传送带左端,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μ=0.2,分析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的基本物理量:(g =10m/s 2) (1)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形式: (2)物块到达传送带右端时的动能: (3)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 (4)物块的对地位移:(5)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6)若传送带是浅色的,传送的物块是一煤块,那么在该传送过程中,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 的黑色痕迹的长度:(7)物块和传送带间的摩擦产热: (8)为了传送物块,电动机需要多做的功: (9)摩擦力对传送带所做的功:图示 1(1)(2)2(1)(2)(3)a 3(1)(2)(3)(4)(5)a (6)4(1)(2)(3)速(4)1(1)(2)速2(1)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3(1)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2)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
其中v v 度为【拓】(1)要想将物块更快地传送到传送带右端,可以采取的措施;(2)若传送带以不同大小的速度顺时针运转,那么对上述物块而言,在传送带上的运动形式、运动时间t 、黑色痕迹△s 与传送带速度大小之间的关系;(传送轮 大小不计)(3)若物块是以水平速度v 0=4m/s 滑上传送带的左端,传送带运动情况未知,求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 【例2】如图所示,倾角为37°,长为L =16m 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 = 10 m/s ,动摩擦因数μ = 0.5,在传送带顶端A 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 = 0.5 kg 的物块.已知sin 37° = 0.6,cos 37° = 0.8,g = 10 m/s 2.求:(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从顶端A 滑到底端B 的时间;(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块从顶端A 滑到底端B 的时间.【拓】若物块从传送带底端B 点以速率v x 滑上传送带,且能够再次回到传送带底端,求返【跟踪练习】 1.(多选)如右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小物体P 、Q 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 = 0时刻P 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 2,P 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 = t 0时刻P 离开传送带。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多维度导学与分层专练专题18 传送带模型导练目标导练内容目标1水平传送带模型目标2倾斜传送带模型一、水平传送带模型1.三种常见情景常见情景物体的v-t图像条件:ugvl22≤条件:ugvl22>条件:v0=v条件:v0<v①物xl≤;②物xl>条件:v0>v①物xl≤;②物xl>条件:ugvl22≤条件:ugvl22>;v0>v条件:ugvl22>;v0<v2.方法突破(1)水平传送带又分为两种情况:物体的初速度与传送带速度同向(含物体初速度为0)或反向。
(2)在匀速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只要物体和传送带不共速,物体就会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朝着和传送带共速的方向变速,直到共速,滑动摩擦力消失,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或由于传送带不是足够长,在匀加速或匀减速过程中始终没达到共速。
(3)计算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路程要分两种情况:①若二者同向,则Δs=|s传-s物|;①若二者反向,则Δs=|s传|+|s物|。
【例1】如图a所示,安检机通过传送带将被检物品从安检机一端传送到另一端,其过程可简化为如图b所示。
设传送带速度恒为v,质量为m的被检物品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μ,被检物品无初速度放到传送带A端。
若被检物品可视为质点,其速度为v、加速度为a、摩擦力的功率为f P、与传送带的位移差的大小为x∆,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D【详解】A .被检物品无初速度放到传送带A 端,物品的加速度为a g μ=物品做匀加速运动有0=v at 解得0v t gμ=所以在0-0v g μ时间内,物品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传送带速度0v 后一起做匀速运动,则A 正确;B .物品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所以B 错误;C .摩擦力的功率f P 为22=f mgv P mg t μμ=则摩擦力的功率f P 随时间是线性变化的,所以C错误;D .物品加速过程的位移为221122g x at t μ==传送带的位移为20x v t =物品与传送带的位移差的大小为x ∆22102gx x x v t t μ∆=-=-当达到共速时位移差的大小为202v x gμ∆=共速后,物品与传送带的位移差保持不变为202v gμ,所以D 正确;故选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