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必考

国际贸易必考

国际贸易必考
国际贸易必考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一、单选题

1. 如果要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该国各种商品的交换活动,则称为()

A. 国际贸易

B. 总贸易

C. 对外贸易

D. 出口贸易

2. 至于计算世界各国(地区)的进口总额会()出口总额,是因为大多数国家统计出口额是以()价格计算的,统计进口额时是用()价格计算。

A. 高于;FOB;CIF

B. 低于;FOB;CIF

C. 高于;CIF;FOB

D. 低于;CIF;FOB

3. 一国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进口量小于出口量称为()。

A. 贸易逆差 B.净出口 C. 净进口 D. 贸易顺差

4. 一国某一年的进、出口额分别是35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是1625亿美元,则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A. 18.4%

B. 21.5%

C. 30%

D. 40%

5. 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的国际货物贸易统计方法是()。

A. 收入法

B. 支出法

C. 专门贸易体系

D. 总贸易体系

6. 一定时期内,若一国一定量的商品出口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该国的贸易条件()。

A. 恶化

B. 不利

C. 改善

D. 不变

7. 实物商品的进出口称之为()。

A. 有形贸易

B. 无形贸易

C. 直接贸易

D. 间接贸易

8. 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香港而言称为()。

A. 净进口

B. 过境出口

C. 转口贸易

D. 总贸易

9. 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在它的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也越大。

A. 初级产品

B. 工业制成品

C. 工业原料 D.都不是

10. ()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依据,()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A. 总贸易;专门贸易

B.专门贸易;总贸易

C. 转口贸易;过境贸易

D. 过境贸易;转口贸易

11. 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商品进出口额之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

A. 对外贸易依存度

B.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C. 对外贸易条件

D. 对外贸易地理结构

12. 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表明。

A. 对外贸易

B. 贸易顺差

C. 无形贸易

D. 贸易差额

13. 下列不属于专门进口的渠道是()。

A. 为国内消费和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

B. 进入海关及从自由贸易区进口的货物

C. 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

D. 为国内消费和使用而从海关保税仓库中提出的货物以及从自由贸易区进口的货物

14. 2012年,中国煤出口15.9亿美元,同年煤的进口额为287.1亿美元,中国是煤的()。

A. 复出口国

B. 复进口国

C. 净出口国

D. 净出口国

15. 从一个国家来看,该国与别国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称为()。

A. 世界贸易

B. 国际贸易

C. 对外贸易

D. 专门贸易

16. 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的总和。

A. 对外贸易额

B. 有形贸易额

C. 进口贸易额

D. 出口贸易额

17. 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的是()。

A. 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B. 一国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C. 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D. 一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

18.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反映的是()

A. 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B. 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C. 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

D. 一国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

19. 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FOB价计算出口额,按CIF价计算进口额,因此()。

A. 世界出口总额略大于世界进口总额。

B. 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C. 世界出口总额等于世界进口总额

D. 世界出口总额与世界进口总额大小无法确定

20.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

A. 净出口

B. 净进口

C. 贸易差额

D. 对外贸易

21. 划分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的标准是()。

A. 商品形态不同

B. 贸易过程中是否使用单证

C. 是否以现汇方式作为清偿手段

D. 关境和国境

22.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这主要表现在()。

A. 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以轻纺产品为主

B. 以机电产品到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C. 以轻纺产品为主到以初级产品为主

D. 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23. 至于计算世界各国(地区)的进口总额会高于出口总额,是因为大多数国家统计出口额是以FOB价格计算的,统计进口额时是用CIF价格计算,两者的差额主要在于CIF价比FOB 价多了()。

A. 运费

B. 运费和保险费

C. 保险费

D. 商品成本

24.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

A. 外交关系

B. 贸易伙伴

C. 产业结构状况

D. 贸易规模

25. 日本的产品经过中国国境销往蒙古的贸易是()。

A. 转口贸易

B. 过境贸易

C. 间接贸易

D. 总贸易

26. 对外贸易()。

A. 特指有形的商品贸易

B. 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

C. 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D. 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27. 不具备物质形态的商品的交换活动,统称为无形贸易,例如()。

A. 纺织品贸易

B. 旅游贸易

C. 农产品贸易

D. 石油贸易

28. 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的比重。

A. 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B. 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

C. 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

D. 外商投资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29. 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A. 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

B. 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C. 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

D. 本年度出口额高于上年度出口额

30. 总贸易体系是指进出口的统计标准为货物通过()。

A. 关境

B. 国境

C. 质量检验

D. 检疫

31. 下列关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指一国进口货物和服务的主要来源

B.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

C.指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主要去向

D.指一国对他国的外贸依赖程度

32. 2012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012.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为5067.5亿美元,中国是高新技术产品的()。

A. 复出口国

B. 复进口国

C. 净出口国

D. 净出口国

33. 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

A. FOB计价

B. CIF计价

C. CFR计价

D. EXW计价

3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口商品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这主要体现在()。

A. 资源、基础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明显缩减

B.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速度急剧下降

C. 资源、基础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明显扩大

D. 服装纺织品的进口比重日益加大

35. 某年一国的出口贸易额为4349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984亿美元,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1574亿美元,则该国的出口依存度为()。

A. 1.7%

B. 20.2%

C. 38.6%

D. 18.5%

36. 下列关于总贸易,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直接进入本国市场的外国货物;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外国货物;以及进入海关保税

仓库和自由贸易区的外国货物均可列入总进口贸易。

B. 本国生产及加工出口的货物;从海关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本国化出口的货物以及

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贸易区出口的货物均可列入总出口贸易

C. 是以货物越过国境为标准划来分进出口

D. 是以关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贸易

37. 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就得出()。

A. 国际贸易额

B. 贸易差额

C. 对外贸易额

D. 贸易条件

38. 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因此,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有关。

A. 转口贸易

B. 过境贸易

C. 总贸易

D. 专门贸易

39. 贸易条件,又称为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

A. 是指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之间的比率

B. 衡量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C. 强调一国尽量多出口少进口

D. 强调一国尽量多进口少出口

40. 2012年,某一国的进出口额约2万亿美元,GDP约为10万亿美元,因此,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

A. 2%

B. 4%

C. 10%

D. 20%

41. ()不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

A. 商品贸易

B. 专门贸易

C. 无形贸易

D. 有形贸易

42. 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特征是以出口()、进口()为主。

A. 机电产品;初级产品

B. 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

C. 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

D. 高新技术产品;初级产品

43. 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A. 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不相等时,称为“贸易逆差”。

B. 当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为“出超”。

C. 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为“出超”。

D. 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

44. 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A.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C.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贸易量

45. 对于一些海洋岛国,或者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如英国、日本等来说,会将本国的对外贸易称为()。

A. 转口贸易

B. 过境贸易

C. 海外贸易

D. 服务贸易

46. 净出口或净进口之差反映了()。

A. 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B. 同种商品出口量与进口量之差

C. 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之间的差额

D. 总贸易与专门贸易之间的差额

47. 我国一家外贸公司将国内生产的服装卖给了新加坡的商人,而新加坡国内并不需要这批服装,其商人只是希望把这批服装转卖到别的国家,从中赚取差价以获利润。因此,新加坡商人把这批服装转卖给了国内需要服装的美国商人。那么,在这批服装贸易中,对新加坡而言术语()。

A. 转口贸易

B. 过境贸易

C. 净出口贸易

D. 服务贸易

48. 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

A. 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B. 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C. 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

D. 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49. ()是反映不同时期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的重要指标。

A. 对外贸易额

B. 服务贸易额

C. 国际贸易额

D. 对外贸易依存度

50. 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

A. 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

C. 开立信用证

D. 订立合同

51. 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以进口()、出口()为主。

A. 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

B. 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

C. 农产品;贵金属

D. 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

52. 从狭义角度,国际贸易主要是指()

A. 旅游贸易

B. 服务贸易

C. 商品贸易

D. 文化贸易

53. 一个国家或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他们在该国的进出口总额或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这一指标叫做()。

A.国际贸易地理分布 B.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54. 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A.提高 B. 下降 C.不变 D. 变化方向不确定

55. 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

A. 国际收支逆差

B. 国际收支顺差

C. 对外贸易逆差

D. 对外贸易顺差

56.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反映。

A.对外贸易额 B. 贸易差额 C.对外贸易量 D. 国际贸易量

57. 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58.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均以联合国公布的()进行分析比较。

A.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代号 B. 国家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

C.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 D. 国家行业标准代号

59. 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别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换,因此,把()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A.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B. 对外贸易额和贸易差额

C.贸易条件和有形贸易 D. 外贸商品结构和外贸地理方向

60. 某一种商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是()。

A. 过境贸易

B. 转口贸易

C. 直接贸易

D. 多边贸易

61.我国当前贸易政策的主要基调是()。

A. 不断扩大贸易顺差

B. 缩小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紧密度

C. 进一步扩大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D. 不断改善贸易平衡状况

62. 我国外贸依存的国家、地区过度集中,主要集中在亚()。

A. 非洲和亚洲

B. 欧洲和大洋洲

C. 亚洲和拉丁美洲

D. 欧洲和北美洲

63.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般表现为一国的对外贸易额与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这一比值越高,表明()

A. 该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越低

B. 其国民经济受世界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越小

C. 一国的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越高

D. 一国经济发展越发强劲

64. ()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A. 对外贸易依存度

B. 贸易条件

C. 外贸商品结构

D. 外贸市场结构

65. 某年世界出口货物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货物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货物贸易额为()。

A. 0.1万亿美元

B. 1.6万亿美元

C. 1.7万亿美元

D. 3.3万亿美元

66. 与商品贸易相比,技术贸易具备的特点是()。

A. 交易商品具有一定的物质形体

B. 交易是所有权的转让

C. 商品在消费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其价值

D. 涉及技术评审、转让方式、法律、贸易和政府的管制等多方面的问题,要比商品贸易复杂得多

67. 对国际贸易而言,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因此,在统计国际贸易额时为避免重复计算通常只把各国的出口额或进口额相加。而习惯上,在统计国际贸易额时是把()相加。

A. 各国的进口额

B. 各国的出口额

C. 各国的进出口额

D. 各国的进出口差额

68. 从进口商品结构看,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中()。

A. 资源、基础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明显减小

B.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

C. 劳动力密集型商品进口急剧增加

D. 军事设备进口扩大

69. 日本在汽车贸易方面出口量大于进口量,日本是汽车的()。

A. 复出口国

B. 复进口国

C. 净出口国

D. 净出口国

70. 能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A.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C.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71.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是实现()。

A. 不断扩大贸易顺差

B. 进出口格局更趋平衡

C. 争取实现贸易逆差

D. 对发展中国家实现贸易顺差,对发达国家实现贸易逆差

72. ()并不是国际著名的中转地,拥有数量很大的转口贸易。

A. 神户

B. 新加坡

C. 鹿特丹

D. 香港

73. 国际贸易最早产生于()。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74. 造成复进口的原因主要是()。

A. 经济周期

B. 季节

C. 外交

D. 税收政策

75. 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是()。

A. 机电产品

B. 农产品

C. 纺织品

D. 箱包

76. 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如()。

A. 美国

B. 欧盟

C. 日本

D. 东盟

77. 一般情况下,各国都以()这一指标来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总体规模。

A.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C. 贸易条件

D. 对外贸易额

78. 发展中国家陷入“比较利益陷阱”的原因并不是()。

A. 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小

B. 过度依赖于技术引进

C. 贸易条件恶化

D. 自主创新能力低

79. 以下哪个国家是我国传统的贸易伙伴()。

A. 美国

B. 南非

C. 澳大利亚

D. 阿根廷

80. 世界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计算进口额的依据一般都是()。

A. EXW金额

B. CFR金额

C. FOB金额

D. CIF金额

81. 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称为()。

A. 对外贸易额

B. 国际贸易额

C. 贸易差额

D. 无形贸易

82.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法商品分为()类。

A. 8

B. 10

C. 20

D. 21

83. 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是()。

A.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C. 对外贸易依存度

D. 对外贸易差额

84. 我国入世以来至今,外贸差额的状况一直是处于()。

A. 出超

B. 逆差

C. 入超

D. 赤字

85. 假设中国某一年的进出口总额为1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13万亿人民币,平均汇率为8.3元人民币/美元,因此,中国的外贸系数约为()。

A. 20%

B. 40%

C. 60%

D. 80%

86. 下列关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指一国进口货物和服务的主要来源

B.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

C.指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主要去向

D.指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

87. 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A. 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

B. 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C. 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

D. 本年度出口额高于上年度出口额

88. 一定时期内,若一国为进口一定量的商品所需换出口的商品数量增加,该国的贸易条件()。

A. 恶化

B. 不确定

C. 改善

D. 不变

89. 国际贸易额是由()组成的。

A. 各国出口总额

B. 各国进口总额

C. 各国进出口总额

D. 各国总贸易额

90.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之和被称为()。

A. 对外贸易额

B. 对外贸易量

C. 国际贸易额

D. 国际贸易量

二、多选题

1.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是由该国()决定的。

A. 经济发展水平

B. 产业结构状况

C. 自然资源状况

D. 贸易政策

2. 无形贸易是指买卖一切不具备物质形态的商品的交换活动,例如()。

A. 汽车贸易

B. 旅游贸易

C. 文化贸易

D. 技术贸易

3. 某国某一年的贸易规模的数据统计显示,出口额1380亿美元,进口额1312亿美元,则这一年该国的贸易状况为()。

A. 贸易顺差68亿美元

B. 贸易逆差68亿美元

C. 贸易总额2692亿美元

D. 净出口68亿美元

4. 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直接受()等因素的影响。

A. 经济发展水平

B. 自然资源拥有状况

C. 对外经济贸易政策

D. 国内市场容量

5. 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把服务贸易定义为()方式、

A. 过境交付

B. 境外消费

C. 自然人流动

D. 商业存在

6. 下列可以列入总进口贸易的有()。

A. 直接进入本国市场的外国货物

B. 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外国货物

C. 进入海关保税仓库的外国货物

D. 进入国内自由贸易区的外国货物

7.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与该国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这一比值越

高,表明()

A. 该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融入程度越高

B. 其国民经济受世界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越小

C. 一国的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越高

D. 一国的外向型经济程度越高

8. 对于下列()来说,会将本国的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A. 日本

B. 英国

C. 蒙古共和国

D. 哈萨克斯坦

9. 贸易顺差又可称为()。

A. 出超

B. 入超

C. 盈余

D. 赤字

10. 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按照其商品形态划分,应包括()。

A. 过境贸易

B. 无形贸易

C. 转口贸易

D. 有形贸易

1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主要特征包括()。

A. 在工业制成品进口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

B. 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C. 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提高

D. 进口商品结构中,资源、基础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明显扩大

12. 贸易顺差不一定是好事,贸易逆差也不是坏事,这是因为()。

A. 长期赚取贸易顺差可能造成可用的经济资源相对减少

B. 长期顺差往往易于引发与他国的经济摩擦

C. 为加速经济发展而适度进口先进的生产资料将有利于经济增长

D. 逆差也是减少长期顺差,缓解贸易摩擦的手段之一

13. 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

A. 经济发展水平

B. 产业结构状况

C. 国防发展水平

D. 科技发展水平

14. 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的影响。

A. 经济互补性

B. 国际分工形式

C. 各国贸易政策

D. 运输距离

15. 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 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B. 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

C. 没有阶级和国家

D. 社会成员处于自然分工状态

16. 下列()属于服务贸易领域。

A. 文化与体育服务

B. 高新技术产品贸易

C. 通信服务

D. 健康与社会服务

17.国际货物贸易也称为()。

A.无形贸易 B.有形贸易 C.对外贸易 D.商品贸易

18. 一国贸易条件系数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A. 国际市场对出口商品的需求增长

B. 外商投资企业的“转移价格”效应

C. 出口企业恶性价格竞争

D. 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下降

19.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

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这主要是由于()。

A. 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

B. 由于过度的依赖从发达国家技术引进

C. 由于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

D.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

20. 某国2012年对外贸易规模为:出口额1482亿美元,进口额1412亿美元,这一年该国贸易状况为()。

A. 顺差70亿美元

B. 净进口70亿美元

C. 贸易总额2894亿美元

D. 净出口70亿美元

21. 复进口现象造成()。

A. 浪费税收资源

B. 徒增企业物流成本

C. 扭曲中国的外贸数据

D. 外贸持续良性发展

22. ()等,都是国际著名的中转地,拥有数量很大的转口贸易。

A. 新加坡

B. 横滨

C. 鹿特丹

D. 香港

23. ()不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

A. 旅游贸易

B. 天然气贸易

C. 水产品贸易

D. 影视贸易

24. 无形贸易是指劳务或其他非实物商品的进出口而发生的收入与支出。其中包括和商品进出口有关的一切从属费用的收支,如()。

A. 运输费

B. 保险费

C. 商品加工费

D. 装卸费

25. 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

A. 贸易逆差

B. 贸易顺差

C. 入超

D. 出超

26. 我国当前贸易政策的主要基调是()。

A. 不断扩大贸易顺差

B.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C. 深化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D. 不断改善贸易平衡状况

27. ()都会影响到一国贸易条件系数的变化。

A. 国际市场对出口商品的需求状况

B. 外商投资企业的定价策略

C. 国内企业的出口价格策略

D. 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状况

28. ()等属于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

A. 机电产品

B. 玩具

C. 纺织品服装

D. 鞋类

29. 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的影响有()。

A. 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B. 影响国内的经济稳定发展

C. 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

D. 加剧对外贸易摩擦

30. 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困难多,表现在()。

A. 语言不同

B. 法律、风俗习惯不同

C. 贸易障碍多

D. 市场调查困难

31. 我国外贸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可以体现在()。

A. 人民币升值压力

B. 国内生产成本上升

C. 外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D. 主要出口市场经济低迷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读.doc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读 ——国际货物买卖中贸易术语的选择与适用 [摘要]《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公布之后,就引发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讨论的目的在于尽快地使相关人士理解、参透新变化,并应用到实践贸易中;与外贸业务有关的人员也一并加入这个讨论。学术界对国际贸易术语的研究热情一直、也将在很长时间内如火如荼,研究成果的质量当然也可喜可贺,而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国际贸易术语,通过简要阐释修订内容概况,并有侧重地分析对国际货物买卖影响较重要的主要贸易术语,即CIF/CFR和FOB术语,希望对国际贸易实践有所帮助,帮助外贸人员熟练的选择运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防范贸易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CIF;CFR;FOB;变化 引言 长期的国际商事活动促成了商人们约定俗成又继而普遍遵守的习惯性做法,人们称之为“国际商业惯例”(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ustom)。在国际贸易运输方面,国际商会(ICC)于1936年开始为统一各种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编辑整理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为适应国际贸易商业实践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又先后于1953年、1967年、1980年、1990年、2000年进行了多次修订。国际商会

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其成员为不同国家的公司或非政府组织①,没有立法权,故其制定的规则没有一般法律具有的强制性特点,而具有行业工会规则的性质与效力(由于历史影像的广泛性和地位被广泛承认,国际商会在130个国家拥有会员,是以此名义活动的唯一具有普遍接受力的跨行业国际商事组织,它所整理出版的《解释通则》有国际商事示范规则的地位和作用)。 1990年的修改主要使《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适应了电子数据交换(EDI)和当时运输技术的变化;1999年再次修订主要为适应世界上无关税区的发展;而贸易交通运输方式、集装箱在运输领域的广泛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货物安全问题及国际分工的新变化,促使了国际商会对现行的2000年版本进行再一次修订,修订过程历时两年半,来自全球130个国家的国际贸易领域专家及法学家提供了2000多条修改意见②,几经易稿,敲定了升级版本《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Incoterms 2010》),于2010年9月公布,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Incoterms 2010》)是对《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当事人约定的补充,但替代完整的买卖合同所需要订入的标准条款或商定条款。 Incoterms 2010并没有涉及买卖合同中许多重要事项,它只涉及了责任、风险、费用的划分,不涉及所有权和其他产权的转移;只涉及买卖双方之间的责任,不调整买方或卖方与承运人之间的权利义 ①《贸易促进委员会章程》.第二条载于https://www.doczj.com/doc/4a18206289.html,/ ②范冬云.《<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通则>的比较》.《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第5期

13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13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一、E组 1:EXW---工厂交货(---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将货物从工厂(或仓库)交付给买方,除非另有规定,卖方不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安排的车或船上,也不办理出口报关手续。买方负担自卖方工厂交付后至最终目的地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如买方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办理货物出口报关手续时,则不宜采用此贸易方式。EXW是卖方责任最小的贸易术语。 二、F组 2:FCA ,即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此术语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交货期内在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监管,并负担货物交由承运人监管前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交货地点选择对于在该地点装货和卸货的义务会产生影响。若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则卖方应负责装货;若卖方在任何其他地点交货,卖方不负责卸货,即使货物在卖方的运输工具上,尚未卸货,卖方只要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或由卖方选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处置时,交货即算完成。当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照管,并办理了出口结关手续,就算履行了其交货义务。3:FA S---装运港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指定装运港的船边或驳船内交货,并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买方承担自装运港船边(或驳船)起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4:FOB-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 该术语规定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三、C组 5:CFR ( -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自阿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至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6:CIF---成本加保险费、运费(---指定目的港)。 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以及负责租船订舱,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7:CPT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支付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费,在货物被交由承运人保管时,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由于在货物交给承运人后发生的事件而引起的额外费用,即从卖方转移至买方。 8:CIP-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支付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并对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的买方风险取得货物保险,订立保险合同,支付保险费用,在货物被交由承运人保管时,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由于在货物交给承运人后发生的事件而引起的额外费用,即从卖方转移至买方 四:D组 9:DAF边境交货(---指定地点)。 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的边境地点,将仍处于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付买方,并办妥货物出口清关手续,承担将货物运抵边境上的指定地点所需的一切费用和风险,此地点为毗邻边境的海关前,包括出口国在内的任何国家边境(含过境国)。进口清关手续则由买方办理。 10:DES-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目的港的船上,并交给买方,但不办理进口清关手续,卖方负担将货物运抵指定卸货港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买方负担货物从船上开始卸货期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11:DEQ-目的港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是指将货物交付给买方,但不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卖方负担将货物运抵卸货港并卸至码头为止的一切费用与风险。买方则负担随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12:DDQ进口国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 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进口国指定的目的地交付给买方,不办理进口手续,也不从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将货物卸下,即完成交货。卖方应该承担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为止的一切费用与风险,不包括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进口应缴纳的任何“税费”(包括办理海关手续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交纳手续费、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买方必须承担此项“税费”和因其未能及时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而引起的费用和风险。 13:DDP -进口国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进口国指定地点,将在交货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付给买方,卖方负责办理进口报关手续,交付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应缴纳的任何进口“税费”。卖方负担将货物交付给买方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如卖方无法直接或间接的取得进口许可证时不宜采用该术语。DDP是卖方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 E、F、C、D四组13种术语的解释 1、对EXW术语的解释(发货合同) 即工厂交货(……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在其所在地(如工场、工厂或仓库等)将备妥的货物交付买方,以履行其交货义务。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或悲惨增长)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比价贸易条件的恶化。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源在于出口量随着生产能力提高而增加,引起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进而造成贸易条件恶化。 B比较优势理论:比较贸易理论者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B边际进口倾向: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通常在公式中用m来表示。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则每单位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越大,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越小,反之则较大。 B 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B外汇倾销:利用本币对外贬值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成为外汇倾销。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因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进口。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速度以及对方不报复。 B边际要素生产率: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即要素的边际产量。边际要素生产率跟要素的投入量有关。一般来说,当一种要素不变时,另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会随着其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下降,即“边际要素生产率递减规律”。 C出口补贴:为了刺激出口政府采用的一种经济政策。直接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和收入补贴,政府按照商品出口的数量或价值给与补贴是一种价格补贴,整部设立保证价格,保证支付出口产品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差价也是一种价格补贴。收入补贴则包括对企业的出口亏损进行补偿等。间接补贴的办法包括低息贷款、外销退税、免费或低费为本国出口产品提供服务等。 C出口扩张性增长:指的是出口行业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了其他行业,使得生产和出口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C出口关税:是针对某些特殊商品出口征收的税赋。出口关税限制产品出口,但同时会对本国的生产、消费和社会福利带来影响,其影响也会因各国在世界上地位的不同而不同。 C出口禁运:禁止向被制裁国出口商品。 C产品生命周期:产品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在第一阶段,产品仍属新颖,技术上市新发明,除了发明国外,其他国家对这一新技术知之不多。而且生产者对于新产品生产技术根据市场反应还在不断摸索和改进。在这一阶段,发明国垄断该产品的生产,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在第二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已经比较标准化,成熟的生产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而转移。与此同时,国外的生产也已增加,发明国的出口开始下降,一些产品进口国能够迅速的模仿掌握技术进而开始在本国生产该产品并出口到其他国家。到了第三阶段,技术已不再是什么新颖的和秘密的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许多技术都已包含在生产该商品的机器中了。任何国家只要购买了这些机器也就购买了该技术,技术本身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消失。至此,新产品的技术也完成了其生命周期。 C重叠需求: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消费者有相似的需求,本国产品在收入水平接近的国

1浅析国际贸易中文化因素冲突的表现

浅析国际贸易中文化因素冲突的表现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没有使全球文化向一体化发展,而是朝着各自特色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贸易要求,也相应的出现了冲突,在国际贸易中具体表现在价值观念因素的冲突、思维方式因素的冲突和行为规范因素的冲突。 【关键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经济运行、国际贸易交往时,文化与经济日益被连结在一起,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成了国际化的一个突出迹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背景与文化环境日益为各国重视,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即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哲学、宗教等方面。然而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没有使全球文化向一体化发展,而是朝着各自特色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贸易要求,也因文化差异产生了文化冲突。一方面,经济一体化打破了各种地域文化间彼此隔绝的封闭状态,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大众文化层面日益趋同;另一方面,经济一体化加剧了文化在深层的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和冲突,使得全球价值观与本国价值观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与法律、合法与不合法等文化因素的冲突。在国际贸易中,文化的冲突会产生贸易壁垒和摩擦,使得贸易受文化因素的影响也越发地突显,世界贸易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已影响到国际间的贸易活动,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因素所产生的各国文化之间的冲突正是全球经济贸易的必然结果和具体体现,使得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各国文化多元化构成了当今世界的一对矛盾。 一、价值观念因素的冲突 各国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各自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文明演绎下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特别是在现实制度的影响下使得人们在贸易活动中习惯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去左右对方的行为,或是直接忽视对方的价值观和信仰的重要性,这势必会影响到贸易双方的合作,形成贸易中常出现的价值观念的冲突。从宏观上来说,价值观念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贸易与意识形态、贸易规则中公平与效率的冲突等方面。一方面,欧美经济强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文化科技上都占据强势地位和优势。这些有利的内部条件使得它在政治民主化、人权保障、市场经济制度等方面简化成一套意识形态教条,并把其作为一种普世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人为地制造经济贸易与意识形态的冲突。另一方面,由于价值取向和文化需求的不同,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制定时,发达国家体现的是要求对人权标准、劳工标准、环保标准、质检标准等严格措施,推行人文贸易;发展中国家体现的是要求摆脱贫困和谋求发展,实行差别与特殊差别待遇,推行农产品和服装等领域的自由贸易。由于这些相互对抗的深层次价值观念势必会造成贸易规则中公平和效率的价值观冲突问题,因而使得在每次贸易谈判中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谈判效率极为低下。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一、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的状态。公社内部人们依靠共同的劳动来获取十分有限的生活资料,并且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在全社会成员之间实行分配。当时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和国家,因而也没有对外贸易。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一步一步地改变了上述状况。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之间的分工。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在氏族公社的部落之间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相互交换,但这还只是偶偶的物物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此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它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使社会相互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了货币的产生,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换渐渐演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这直接引致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出现了商业和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财产私有制,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于是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易最终超出国家税的界限,形成了最早的对外贸易。 (二)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 从总体上来说,奴隶社会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还是微不足道的,进入流通的商品很少,加上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构成来看,奴隶是当时欧洲国家对外交换的一种主要商品。希腊的雅典就是那时贩卖奴隶的一个中心。此外,奴隶主阶级需要的奢侈消费品,如宝石、香料、各种织物和装饰品等,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虽然有限,但对手工业的发展促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三)、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之后,国际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从封建社会的中期开始,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商品经济的范围逐步扩大,对外贸易也进一步增长。到封建社会的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开始了孕育和生长,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比奴隶社会有明显的发展。 封建社会时期开始出现国际贸易中心。早期的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地中海东部,公元11世纪以后,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来看,在封建时代仍主要是奢侈消费品,例如东方国家的丝绸、珠宝、香料,西方国际的呢绒、酒等。手工业品比重由明显的上升。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船只由较大的进步,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了。不过从总体上说,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国际贸易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还相当小。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具有世界性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渐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各具特征。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e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关系。 2.净出口(净进口)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一年度计算),在同种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当出口数大于(或小于)进口数时称之。 3.复出口(复进口)是指国外(本国)商品进口(出口)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进口)。 4.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进出口交换比价”或“交换比价”。由于所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固常用贸易条件指数。 5.对外贸易量: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它可以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世界贸易组织和大多数国家采用来衡量贸易规模的指标。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的对比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可细分为进口与出口对外依存度 7.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这些货物既不在该国销售,该国也不参与到贸易之中,只是提供交通的便利,并收取少量费用。 8.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 )转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9.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也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还是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10.资源禀赋:是指一国自然拥有地各种生产要素(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的数量。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研究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研究 【 论文摘要 】 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并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 际贫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际物流与国际贫易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要实现国 际贸易, 完成把商品从一国运送到另一国指定的地点并交给客户, 必须实现国际物流。 国际 物流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国际贾易的环境, 建立以服务国际贾易为导向的现代物流体系, 将 会为国际贸易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使国际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国际物流 政策 一、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 (一) 、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前瞻 进入 21 世纪,西方国家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先后陷入衰退,再加上美元汇 率的变化、 国际债务、战争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连年下降,而且波动较 大,国际贸易增长率从 2001 年的 2 %上升到 2005 年的 3 %, 2008 年又下降到 2

%, 2009 年 回升到 3.5 %, 2011 年上升到 4 %, 2012 年可望增长到 6 %左右, 2012 年后,增长速度还要 加快。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21 世纪头十年,国际贸易的基本走势是初期快速增长,中后期增速减缓,其推动力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 但是与产业结构变动直接关联的技术大周期正处在上升阶 段, 还没有重大突破,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等因素的制约, 国际贸易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二)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力 1 、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发展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准备物质基础, 生产力的进步, 分工细化, 导致生 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在满足本国之后有剩余出口。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 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 条件, 一是要有国家的存在, 二是产生了对国际分工的需要, 而国际分工只有在社会分工和 私有制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 这些条件不是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 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

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1. 贸易术语结构上的变化。贸易术语由13种减少为11种,贸易术语根据运输方式分为2组。《2010年通则》删掉了4个D组术语:DAF、DES、DEQ和DDU,新增2个D组术语:DAT(Delivered At Terminal,终端交货)和DAP(Delivered At Place,指定地点交货) 2. 术语义务项目上的变化。《2010年通则》中每种术语项下卖方在每一项目中的具体义务不再“对应”买方在同一项目中相应的义务,而是改为分别描述,并且各项目内容也有所调整。其中,第一项和第十项改动较大,尤其是第十项要求卖方和买方分别要帮助对方提供包括与安全有关的信息和单据,并因此而向受助方索偿因此而发生的费用。 3. 新增DAT和DAP两个术语。《2010年通则》增加了DAT和DAP两个全新的术语,DAT下卖方需要承担把货物由目的地(港)运输工具上卸下的费用,DAP下卖方只需在指定目的地把货物处于买方控制之下,而无须承担卸货费。这有助船舶管理公司理解货物买卖双方支付各种收费时的角色,弄清码头处理费的责任方,有助避免

现时经常出现的码头处理费(THC)纠纷。 4. “船舷”的变化。《2010年通则》取消了“船舷”的概念,不再设定“船舷”的界限,只强调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开始起的一切风险。此次修订最终删除了“船舷”的规定,强调在FOB,CFR和CIF下买卖双方的风险以货物在装运港口被装上船时为界,而不再规定一个明确的风险临界点。 5. 关于连环贸易的补充。大宗货物买卖中,货物常在一笔连环贸易下的运输期间被多次买卖,即“String Sales”(连环贸易)。着眼于贸易术语在这种贸易中的应用,《2010年通则》对此连环贸易模式下卖方的交付义务做了细分,在相关术语中同时规定了“设法获取已装船货物”和将货物装船的义务,弥补了以前版本中在此问题上未能反映的不足。 6. 术语的内外贸适用的兼容性。考虑到对于一些大的区域贸易集团,如欧洲单一市场而言,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手续已不那么重要了,《2010年通则》首次正式明确这些术语不仅适用于国际销售合同,也适用于国内销售合同。 除了以上几点重要变化之外,同时也增加了“Guidance Note”(指导性说明),赋予电子通讯方式完全等同的功效,只要各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或者在使用地是惯例;充分考虑了保险同款的变动,在各种术语条款内容中包含了取得或提供帮助取得安全核准的义务;对码头装卸费费用的分配做出了详细规定。此外,国际商会此次还将Incoterms 注册成商标,并提出了使用该商标的要求。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3

第三章新古典贸易理论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A 5、C 6、A 7、B 8、B 9、C 二、名词解释 1、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生产要素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的管理才能等。(技术知识、经济信息);要素价格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又称为要素的报酬。例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润等。 2、要素禀赋与要素丰裕: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丰裕度指一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富性。 3、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指单位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 要素密集型产品指根据产品里面投入的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不同,把产品分成不同的种类,即哪种生产要素在这种产品中所占比例最大,就把这种产品叫作这种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如生产小麦投入的土地占的比例最大,就把小麦称为土地密集型产品。 4、里昂惕夫之谜:指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对于1947年美国进出口贸易构成分析后得出了与要素禀赋论结论相反的结果。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资本丰裕的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里昂惕夫验证的结果确是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5、H-O定理:各国将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6、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将使生产要素的实际收益均等化。 7、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有益于一国使用其丰富要素进行的生产,但减少稀缺要素的实际收入。 8、罗勃津斯基定理:如果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变,在两种生产要素中,其中一种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另一种的数量保持不变;那么密集使用前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其绝对产量将增加,而密集使用另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其绝对产量将减少。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四、简答题 1、为什么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 答:(1)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不同地区的市场又存在差别,价格水平难以一致。(2)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难以充分流动,即使是在国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移动也不是完全充分的。(3)某一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需求”,而且这种结合具有整体性和固定性,从而影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 (4)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低。 2、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三个主要结论是什么? 答:(1)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反之就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体系中应生产输出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各个国家之间的价格差; (3)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EXW、FCA、CPT、CIP、DAT、DAP、DDP 国际贸易术语2010主要变化: 1. 术语分类的调整:由原来的EFCD 四组分为适用于两类: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和水运 2、贸易术语的数量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EXW、FCA、CPT、CIP、DAT、DAP、DDP 国际贸易术语2010主要变化: 1. 术语分类的调整: 由原来的EFCD 四组分为适用于两类: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和水运 2、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3种变为11种。《通则2010》的分类新版 本改变了《通则2000》将13个贸易术语分为EFCD四组的做法,而将11种术语 分成了如下截然不同的两类: 第一组: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术语七种:EXW、FCA、CPT、CIP、DAT、DAP、 DDP。 EXW(ex works)工厂交货 FCA(free carrier)货交承运人 CPT(carriage paid to)运费付至目的地 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运费/保险费付至目的地 DAT(delivered at terminal)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 DAP(delivered at place)目的地交货 DDP(delivered duty paid)完税后交货

第二组: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术语四种: FAS、FOB、CFR、CIF。 FAS(free alongside ship)装运港船边交货 FOB(free on 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 CFR(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险费加运费 3、删除INCOTERMS2000中四个D组贸易术语,即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DAF (Delivered At Frontier)、 DES (Delivered Ex Ship)、 DEQ (Delivered Ex Quay),只保留了INCOTERMS2000D组中的DDP( Delivered Duty Paid )。 4、新增加两种D组贸易术语,即DAT ( Delivered At Terminal )与DAP (Delivered At Place )。 5、E组、F组、C组的贸易术语基本没有变化。 如何应用国际贸易术语2010通则 DAT(delivered at terminal)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 类似于取代了的DEQ术语,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卸货后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术语所指目的地包括港口。卖方应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的一切风险和费用(除进口费用外)。本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或多式联运。 DAP(delivered at place)目的地交货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最新)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国际商会(ICC)重新编写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10,2010通则),是国际商会根据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对2000通则的修订,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全球实施,2010通则较2000通则更准确标明各方承担货物运输风险和费用的责任条款,令船舶管理公司更易理解货物买卖双方支付各种收费时的角色,有助于避免现时经常出现的码头处理费(THC)纠纷。此外,新通则亦增加大量指导性贸易解释和图示,以及电子交易程序的适用方式。 虽然2010通则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并非2000通则就自动作废。因为国际贸易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对国际贸易当事人不产生必然的强制性约束力。国际贸易惯例在适用的时间效力上并不存在“新法取代旧法”的说法,即2010通则实施之后并非2000通则就自动废止,当事人在订立贸易合同时仍然可以选择适用2000通则甚至1990通则。 目录 1概述 22000通则和2010通则的主要区别 3主要变化及说明 1概述编辑 国际商会(ICC)重新编写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10,2010通则),是国际商会根据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对2000通则的修订,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全球实施,2010通则较2000通则更准确标明各方承担货物运输风险和费用的责任条款,令船舶管理公司更易理解货物买卖双方支付各种收费时的角色,有助于避免现时经常出现的码头处理费(THC)纠纷。此外,新通则亦增加大量指导性贸易解释和图示,以及电子交易程序的适用方式。 虽然2010通则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并非2000通则就自动作废。 因为国际贸易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对国际贸易当事人不产生必然的强制性约束力。 国际贸易惯例在适用的时间效力上并不存在“新法取代旧法”的说法,即2010通则实施之后并非2000通则就自动废止,当事人在订立贸易合同时仍然可以选择适用2000通则甚至1990通则。 相对2000通则,2010通则主要有以下变化。

2010新版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文版)

目录 目录 (1)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 (2) 前言 (2) 如何运用Incoterms?2010规则 (2)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Incoterms2010)的主要特点 (3) 本前言的功能地位 (6)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术语的使用解释 (6) EXW——工厂交货(......指定地点) (7) FCA——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 (9) CPT——运费付至(......指定目的港) .. (12) CIP——运费和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 .. (15) DAT——终点站交货(......指定目的港或目的地) (18) DAP——目的地交货(......指定目的地). (21) DDP——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 (23) FAS——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 (25) FOB——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 (28) CFR——成本加运费付至(......指定目的港).. (31) CIF——成本,保险加运费付至(......指定目的港) (33)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 全球化经济赋予商业以空前宽广途径通往世界各地市场。货物得以在更多的国家、大量且种类愈繁地销售。然而随着全球贸易数额的增加与贸易复杂性的提升,因销售合同不恰当起草引致误解与高代价争端可能性也提高了。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这一用于国内与国际贸易事项的国际商会规则使得全球贸易行为更便捷。在销售合同中参引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可清晰界定各方义务并降低法律纠纷的风险。 自1936年国际商会创制国际贸易术语以来,这项在全球范围内普遍被接受的合同标准经常更新,以保持与国际贸易发展步调一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版考虑到了全球范围内免税区的扩展,商业交往中电子通讯运用的增多,货物运输中安保问题关注度的提高以及运输实践中的许多变化。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更新并加强了“交货规则”——规则的总数从13降到11,并为每一规则提供了更为简洁和清晰的解释。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同时也是第一部使得所有解释对买方与卖方呈现中立的贸易解释版本。 国际商会商法和实践委员会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和所有贸易领域,该委员会宽泛的专业技能确保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与各地的商贸需要照应。 国际商会向Fabio Bortolotti(意大利)的商法和实践委员会的成员表示谢意,向由Charles Debattista(副组长,英国),Christoph Martin Radtke (副组长,法国),Jens Bredow (德国),Johnny Herre (瑞典),David Lwee(英国),Lauri Railas (芬兰),Frank Reynold(美国),Miroslav Subert (捷克)组成的起草小组致谢,并且向对11条规则的表述给予帮助的Asko Raty (芬兰)致谢。 前言 Incoterms 2010规则阐释了一系列在货物销售商业(商事)合同实践中使用的三字母系列贸易术语。Incerotms 2010规则主要描述货物从卖方到买方运输过程中涉及的义务、费用和风险的分配。 如何运用Incoterms?2010规则 1.将Incoterms?2010规则订入到你的销售合同中 如果你要使Incoterms规则2010在你的合同中适用,你应该在合同中,通过如“所选择的Incoterms规则(含指定地点)附上Incoterms规则2010”这类文字以明确表示。 2.选择适当的Incoterms规则 所选的Incoterms规则须与货物、其运输方式相称,最重要的是与合同双方是否有意添加额外义务相称,例如安排运输或保险的义务于买方或卖方。每个对贸易术语的指导性解释中都包含对做出此项决定非常有帮助的信息。不论是哪一项Incoterms规则被选用,适用双方应该意识到对合同的说明会颇受到所用港口或地方特有的惯例影响。

最新13种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

13种常见的国际贸易 术语

13种常见的贸易术语 (一)工厂交货(EXW) 本术语英文为"EX Works(... named place)",即"工厂交货(......指定地点)"。 它指卖方负有在其所在地即车间、工厂、仓库等把备妥的货物交付给买方的 责任,但通常不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准备的车辆上或办理货物结关。买方承担 自卖方的所在地将货物运至预期的目的地的全部费用和风险。 优缺点: 对于卖方的优势:在exw条件下成交卖方承当责任最小,工作内容最少。买方 必须承当在卖方所在地受领货物的全部费用和风险。 劣势:一般来说买方是不会提出这种贸易方式的。 买卖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A 卖方义务 B 买方义务 A1 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销售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或有同等作用的电子讯息,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证明货物符合合同规定的其他任何凭证。 B1 支付价款 买方必须按照销售合同规定支付价款。 A2 许可证、其他许可和手续 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当风险和费用,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卖方必须给予买方一切协助,以帮助买方取得为货物出口所需的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 B2 许可证、其他许可和手续

买方必须自担风险和费用,取得任何出口和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并办理货物出口的一切海关手续。 A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无义务。 b)保险合同 无义务。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无义务。 b)保险合同 无义务。 A4 交货 卖方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日期或期限,或如果未约定日期或期限,按照交付此类货物的惯常时间,在指定的地点将未置于任何运输车辆上的货物交给买方处置。若在指定的地点内未约定具体交货点,或有若干个交货点可使用,则卖方可在交货地点中选择最适合其目的的交货点。 B4 受领货物 买方必须在卖方按照A4和A7/B7规定交货时受领货物。 A5 风险转移 除B5规定者外,卖方必须承当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直至已经按照A4规定交货为止。 B5 风险转移 买方必须按照下述规定承当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自按照A4规定交货之时起;及由于买方未能按照B7规定通知卖方,则自约定的交货日期或交货期限届满之日起,但以该项货物已正式划归合同项下,即清楚地划出或以其他方式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为限。 A6 费用划分 除B6规定者外,卖方必须负担与货物有关的一切费用,直到已经按照A4规定交货为止。

最新13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资料

精品文档 13 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一、 E 组 1:EXW ---工厂交货(--- 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将货物从工厂(或仓库)交付给买方,除非另有规定,卖方不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安排的车或船上,也不办理出口报关手续。买方负担自卖方工厂交付后至最终目的地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如买方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办理货物出口报关手续时,则不宜采用此贸易方式。EXW 是卖方责任最小的贸易术语。 二、 F 组 2: FCA ,即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此术语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交货期内在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监管,并负担货物交由承运人监管前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交货地点选择对于在该地点装货和卸货的义务会产生影响。若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则卖方应负责装货;若卖方在任何其他地点交货,卖方不负责卸货,即使货物在卖方的运输工具上,尚未卸货,卖方只要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或由卖方选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处置时,交货即算完成。当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照管,并办理了出口结关手续,就算履行了其交货义务。 3: FA S---装运港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指定装运港的船边或驳船内交货,并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买方承担自装运港船边(或驳船)起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4: FOB -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该术语规定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三、 C 组 5:CFR ( -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自阿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至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6:CIF---成本加保险费、运费(---指定目的港)。 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以及负责租船订舱,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7:CPT 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支付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费,在货物被交由承运人保管时,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由于在货物交给承运人后发生的事件而引起的额外费用,即从卖方转移至买方。 8:CIP -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支付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并对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的买方风险取得货物保险,订立保险合同,支付保险费用,在货物被交由承运人保管时,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由于在货物交给承运人后发生的事件而引起的额外费用,即从卖方转移至买方 四:D组 9:DAF 边境交货(---指定地点)。 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的边境地点,将仍处于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付买方,并办妥货物出口清关手续,承担将货物运抵边境上的指定地点所需的一切费用和风险,此地点为毗邻边境的海关前,包括出口国在内的任何国家边境(含过境国)。进口清关手续则由买方办理。 10:DES-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目的港的船上,并交给买方,但不办理进口清关手续,卖方负担将货物运抵指定卸货港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买方负担货物从船上开始卸货期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11 : DEQ-目的港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是指将货物交付给买方,但不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卖方负担将货物运抵卸货港并卸至码头为止的一切费用与风险。买方则负担随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12:DDQ 进口国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进口国指定的目的地交付给买方,不办理进口手续,也不从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将货物卸下,即完成交货。卖方应该承担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为止的一切费用与风险,不包括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进口应缴纳的任何“税费”(包括办理海关手续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交纳手续费、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买方必须承担此项“税费”和因其未能及时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而引起的 费用和风险。 13:DDP -进口国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进口国指定地点,将在交货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付给买方,卖方负责办理进口报关手续,交付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应缴纳的任何进口“税费”。卖方负担将货物交付给买方前的一切 费用和风险。如卖方无法直接或间接的取得进口许可证时不宜采用该术语。DDP 是卖方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 E、F、C、D四组13种术语的解释 1、对EXW术语的解释(发货合同)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即工厂交货(……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在其所在地(如工场、工厂或仓库等)将备妥的货物交付买方,以履行其交货义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