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抗滑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
- 格式:ppt
- 大小:690.00 KB
- 文档页数:32
抗滑挡土墙设计与施工设计过程:1.土壤力学特性研究:首先要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土壤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包括土壤种类、含水量、压缩性等。
这些参数对于抗滑挡土墙的设计非常重要。
2.滑动与倾覆稳定性分析:利用土壤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抗滑挡土墙的滑动与倾覆稳定性分析。
通过计算土体内部和外部的力学平衡,确定墙体稳定的最小尺寸和形状。
3.墙体结构设计:考虑到抗滑挡土墙的主要功能是抵抗土坡滑动和塌方,墙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常用的墙体结构包括重力挡土墙、反力挡土墙和悬臂挡土墙等。
设计时还需考虑土壤侧方压力的大小和墙体的排水问题。
4.材料选择与加固措施设计:抗滑挡土墙的材料选择要考虑到墙体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
如果土壤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较低,还需要设计加固措施,例如使用土工合成材料。
施工过程:1.土壤准备:施工前要对工程区域的土壤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墙体的基础能够牢固地建立在土壤上。
2.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墙体的底部挖掘基础坑,采用浇筑混凝土法或钢板桩法进行基础施工。
为了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加固措施,例如钢筋混凝土柱或挤土桩等。
3.墙体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在基础上逐层搭建墙体。
常用的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浇筑法、钢板桩挡土法和挤土法等。
施工过程中要保持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确保墙体结构的牢固性。
4.排水与防渗措施:为了减少墙体背后的水压,需要设置排水和防渗措施。
常用的措施包括背后排水管道、排水带和防水涂料等。
5.后期维护:抗滑挡土墙的后期维护非常重要。
定期检查墙体的稳定性和排水情况,对于损坏或渗漏的部分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确保墙体的长期使用效果。
总结:。
目录一、设计资料1、地质情况2、墙体材料3、稳定系数二、抗滑挡土墙类型和断面尺寸选择1、类型的选择2、基础形式3、断面尺寸的拟定三、抗滑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及强度验算1、下滑力的计算2、基底应力及强度验算3、稳定性验算4、截面强度验算高地阳光抗滑挡土墙的设计一、 设计资料1、地质情况岩层滑动面为单一平面,滑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o 41=α,滑动面上覆土层为2m ,土的容重3/18m kN =γ,粘聚力kPa c 30=;岩层的容重3/21m kN =γ,粘聚力kPa c 21=,摩擦角o 12=ϕ。
基底摩擦系数为f 取0.6。
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2700=σ2、墙体材料:混凝土,3/23m kN =γ,轴心抗压强度MPa f c 5.13=,抗剪强度设计值MPa f cv 85.0=。
3、稳定性系数[]3.1=s K ,[]6.1=o K二、 抗滑挡土墙类型和断面尺寸的选择1、类型的选择由高地阳光G 点横断面可知,此抗滑挡土墙为挖方挡土墙。
采用衡重式抗滑挡墙。
结合横断面资料,G 点横断面的墙高为8.0m ,考虑选择垂直式抗滑挡土墙。
2、基础形式根据贵阳的气候特征,选用一般基础形式,按规范要求埋置深度取1.0m 。
2、断面尺寸的拟订:根据横断面的布置,该断面尺寸如右图所示:墙高H=8.0m ,基底宽度B=3.0m 。
三、 抗滑挡土墙的稳定性及强度验算1、下滑力E 计算kN W 28.89659.231846.2221=⨯+⨯=kNtg cL tg W KW E 64.275)9.112117.3301241cos 28.896(41sin 28.8963.1)cos (sin =⨯+⨯+⨯⨯-⨯⨯=+-= ϕαα 2、基底应力及强度验算下滑力 kN E x 03.20841cos 64.275=⨯=kN E y 84.18041sin 64.275=⨯=抗滑挡土墙自身重力GkN G 0.3220.1423=⨯=竖向力和水平力对墙底面前趾产生的力矩R M 、O M ,力臂如右图所示:m kN M R ⋅=⨯+⨯=52.11860.384.1800.20.322 m kN M O ⋅=⨯=12.635053.303.208合力作用点距墙前趾的距离ξm V M M K O R 097.184.1800.32212.63552.1186=+-=-=ξ 偏心距m B m B e 50.06403.0097.15.12=≤=-=-=ξ 则作用在基底的应力为 ⎩⎨⎧=⎪⎭⎫ ⎝⎛⨯±=±=kPa kPa B e B V K 52.3271.3020.3403.0610.384.502)61(min max/σ []σσ≤max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挡土墙抗滑移设计原则与实践案例分析挡土墙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土木结构,用于抵抗土体侧向力量,防止土体发生滑动、倾覆等不稳定现象。
其设计原则和实践案例分析在建筑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设计原则1. 土体力学参数的确定:在进行挡土墙设计时,需要准确确定土体的力学参数,包括土体的内摩擦角、储角、压缩模量、内聚力等。
这些参数能够直接影响挡土墙的抗滑移性能,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验证。
2. 土压力计算:在挡土墙设计中,土压力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根据土压力理论,可以利用库仑等效概念来计算发生在挡土墙背后的土压力。
同时,还需考虑土体的水分含量、排水性、扩散系数等影响因素。
3. 墙体结构的选择:挡土墙通常由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砂浆砌体等材料构成。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墙体结构,以满足工程要求和土体力学参数,并考虑到施工方便、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4. 墙体土工布置:挡土墙的土工布置包括反滑支撑、反滑支护、排水系统等措施的设置。
通过布置这些土工材料和结构,可以提高挡土墙的抗滑移能力,保证工程的稳定性。
二、实践案例分析以某高速公路边坡挡土墙设计为例进行实践案例分析。
该项目挡土墙采用钢筋混凝土重力墙结构,预计承受土压力10kPa,设计土体重度单位体重γ=18kN/m³。
设计过程如下:1. 土体力学参数的确定:根据岩土力学测试结果,确定土体的内摩擦角为30°,储角为35°,压缩模量为15MPa,内聚力为0。
将这些参数代入计算公式,得出土体的剪切强度等参数。
2. 土压力计算:采用库仑等效原理,计算挡土墙背后土体的活动土压力。
结合土体的水分含量、排水性等因素,进行土压力的修正计算。
通过计算得到土压力及作用点位置。
3. 墙体结构的选择:考虑到挡土墙的高度和土体力学参数,设计师确定采用钢筋混凝土重力墙结构。
墙体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设置适当的墙身厚度和纵横墙体钢筋布置。
第4章抗滑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4.1 概述滑坡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
当斜坡岩土体在各种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土层(软弱层)整体向下滑移的现象,即称为滑坡。
大规模滑坡对人类的生产建设活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有着极大的危害,如重庆云阳滑坡和武隆滑坡等。
因此,应对滑坡进行预防和处理。
通过预防来预料可能发生的灾害,并在与处理工程所需费用权衡之后,或将居民和建筑物迁移到另一安全地带,或改移公路、河道等,或在稳定的基岩中修建隧道以避免滑坡,或在小规模滑坡情况下用桥梁通过。
在不得已必须在滑坡区兴工动土进行建设,而改变自然环境时,就应事先修建整治工程,以提高滑坡体的稳定性,防止滑坡体产生滑坡。
滑坡整治工程大致分为减滑工程和抗滑工程两点。
减滑工程的目的在于不改变滑坡的地形、土质、地下水等的状态,即通过改变滑坡体自然条件,而使滑坡运动得以停止或缓和。
抗滑工程则在于利用抗滑构筑物来支挡滑坡体运动的一部分或全部,使其附近及该地区的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等免受危害。
这类工程主要用来制止小规模滑坡或部分制止大规模滑坡。
常用的抗滑工程主要有抗滑挡土墙和抗滑桩等。
减滑工程主要有排除地表水工程(水沟、防渗工程)、排除地下水工程、截断地下水工程、刷方减重等工程措施。
本章主要介绍抗滑工程中的抗滑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特点。
§4.1.1 抗滑挡土墙类型、特点和适用条件抗滑挡土墙是目前整治中小型滑坡中应用最为广泛而且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根据滑坡的性质、类型和抗滑挡土墙的受力特点、材料和结构不同,抗滑挡土墙又有多种类型。
从结构型式上分,有:(1)重力式抗滑挡土墙;(2)锚杆式抗滑挡土墙;(3)加筋土抗滑挡土墙;(4)板桩式抗滑挡土墙;(5)竖向预应力锚杆式抗滑挡土墙等型式。
从材料上分,有:(1)浆砌条石(块石)抗滑挡土墙;(2)混凝土抗滑挡土墙(浆砌混凝土预制块体式和现浇混凝土整体式);(3)刚筋混凝土式抗滑挡土墙;(4)加筋土抗滑挡土墙等。
挡土墙抗滑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挡土墙是一种用于抵抗土压力的结构,在道路、铁路、水利工程等各个领域广泛使用。
而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是其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将对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与设计。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挡土墙的基本结构。
一般来说,挡土墙由墙体、基础和排水系统组成。
墙体是挡土墙的主要部分,可以采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砌体等材料搭建而成。
基础是挡土墙的支撑系统,可以通过搭建承台或者设置地锚来增加其稳定性。
排水系统则是为了防止墙后土体的液化和增加土体的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
抗滑稳定性是指挡土墙在承受水平力作用下不发生倾覆或滑移的能力。
要分析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首先需要计算土体对墙体的水平力。
根据土力学原理,土体对墙体的水平力可以通过计算土体的自重和外载荷来确定。
其中,土体的自重可以通过土的材料性质和土的体积来计算,而外载荷可以通过墙后土体的超静水压力、车辆荷载等来确定。
然后,根据计算出的水平力,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
在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墙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墙体底部与基础之间的摩擦力。
墙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可以通过土壤的抗剪强度和墙体的倾斜角度来确定。
而墙体底部与基础之间的摩擦力则可以通过基础与土壤之间的摩擦系数和基础底面的面积来计算。
通过比较这些摩擦力与水平力的大小关系,我们可以判断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
除了考虑墙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外,还应注意挡土墙的稳定性对于结构的影响。
墙体的形状和结构强度决定了其抗滑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例如,增加挡土墙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可以提高其抗滑稳定性。
此外,适当设置墙后土体的排水设施和增加墙体底部的摩擦系数也是提高挡土墙抗滑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最后,引入先进的计算方法和技术也是设计挡土墙抗滑稳定性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现代土力学分析软件可以更准确地模拟挡土墙的行为和受力情况。
利用这些软件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抗滑稳定性分析,并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挡土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抗滑挡土墙设计与施工在工程建设领域,抗滑挡土墙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用于抵御滑坡等地质灾害,保障道路、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抗滑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滑坡推力、墙体稳定性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抗滑挡土墙的类型抗滑挡土墙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重力式抗滑挡土墙、悬臂式抗滑挡土墙、扶壁式抗滑挡土墙等。
重力式抗滑挡土墙依靠自身的重力来抵抗滑坡推力,通常由块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等材料砌筑而成。
这种类型的挡土墙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需要较大的自重,因此适用于滑坡推力较小、地基承载力较高的情况。
悬臂式抗滑挡土墙由立壁和底板组成,立壁承受滑坡推力,底板则将力传递到地基上。
它的优点是结构轻巧,但对地基的要求较高,适用于滑坡推力不大、地基条件较好的场合。
扶壁式抗滑挡土墙是在悬臂式挡土墙的基础上,增设扶壁以增强其稳定性。
它适用于滑坡推力较大、高度较高的情况。
二、抗滑挡土墙的设计(一)地质勘察在设计抗滑挡土墙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
勘察内容包括滑坡的类型、规模、滑动面的位置和形状、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这些数据对于确定滑坡推力、选择挡土墙类型和设计尺寸至关重要。
(二)滑坡推力计算滑坡推力是设计抗滑挡土墙的重要依据。
通常采用极限平衡法或数值分析法来计算滑坡推力。
极限平衡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它基于一些假定条件,通过对滑坡体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出滑坡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墙体稳定性验算在确定了滑坡推力后,需要对挡土墙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包括抗滑移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验算等。
如果不满足要求,则需要调整墙体的尺寸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
(四)墙体结构设计根据稳定性验算结果,设计抗滑挡土墙的结构。
包括墙体的高度、厚度、基础的深度和宽度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墙体的排水设计,以防止积水对墙体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三、抗滑挡土墙的施工(一)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场地清理、测量放线、材料准备等工作。
公路工程中抗滑挡土墙的施工摘要:本文从抗滑挡土墙的类型、特点和适用条件谈起,然后就抗滑挡土墙的施工设计原则进行说明,最后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就公路工程中抗滑挡土墙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抗滑挡土墙;施工技术一、抗滑挡土墙的类型、特点和适用条件1.1抗滑挡土墙的类型根据滑坡的性质、类型和抗滑挡土墙的受力特点、材料和结构不同,抗滑挡土墙又有多种类型。
从结构型式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1)重力式抗滑挡土墙;(2)锚杆式抗滑挡土墙;(3)加筋土抗滑挡土墙;(4)板桩式抗滑挡土墙;(5)竖向预应力锚杆式抗滑挡土墙等型式。
1.2抗滑挡土墙的特点抗滑挡土墙与一般的挡土墙类似,但它又不同于一般挡土墙,主要表现在抗滑挡土墙所承受的土压力的大小、方向、分布和作用点等方面。
一般情况下滑坡的剩余推力较大,对于滑体刚度较大的中厚层滑坡体压力的分布图形于矩形,推力的方向与滑移面层平行;合力作用点位置较高,位于滑面以上1/2墙高处。
1.3抗滑挡土墙的适用条件抗滑挡土墙的主要功能是稳定滑坡。
因滑坡型式的多种多样,滑坡推力的大小也因滑坡的型式、规模和滑移面层的不同而不同,工程中常用的抗滑挡土墙断面。
二、抗滑挡土墙的施工设计原则(1)对于中、小型滑坡,一般将抗滑挡土墙布设在滑坡前缘。
(2)对于多级滑坡或滑坡推力较大时,可分级布设抗滑挡土墙。
(3)当滑动面出口在构筑物附近,且滑坡前缘距建筑物有一定距离时,为防止修建抗滑挡土墙所进行的基础开挖引起滑坡体活动,应尽可能将抗滑挡土墙靠近建筑物布置,以便墙后留有余地填土加载,增加抗滑力,减少下滑力。
(4)对于道路工程,当滑面出口在路堑边坡上时,可按滑床地质情况决定布设抗滑挡土墙的位置;若滑床为完整岩层,可采用上挡下护办法。
若滑床为不宜设置基础的破碎岩层时,可将抗滑挡土墙设置于坡脚以下稳定的地层内。
三、挡土墙施工及注意事项3.1 材料要求:石料应经过挑选,剔除破碎、风化外壳、严重裂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