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53661
- 格式:ppt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24
分享人:XXX什么是传染病校园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01什么是传染病短短 5年间,欧洲人口减少了近1/2。
传染病的大流行是人类的灾难。
1918年全球爆发流感,死亡人数达2000万,其中美国死亡50万,比因战争死亡的人数还要多。
非传染病传染病给这些疾病分类,哪些属于传染病?哪些属于非传染病?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有什么不同?近视眼:由于患者自身的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能传染。
结膜炎:由于外来的致病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人动物人人动物动物39种法定传染病∶甲类∶2种(霍乱、鼠疫)乙类∶26种(麻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副伤寒、乙脑、流脑等)丙类∶11种(流感、风疹、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非法定传染病∶水痘疾病名称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乙肝腮腺炎细菌性痢疾甲肝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结膜炎(红眼病)从小到大你患过那些病?√√√√√√√√√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02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以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或者受感染的动物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水、饮食、生物媒介、母婴、体液、血液、直(间)接接触、医源性、土壤等。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蛔虫是传染源吗?传染源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并散播病原体的人(可以是患者也可能是携带者)或者是受感染的动物。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水、饮食传播传播途径生物媒介传播接 触传播空 气传播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少特异性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易感人群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
学校常有传得病的防控知识讲座流行特色(一)极易发生1.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集中在几十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成天在一同生活学校,互相之间亲密接触。
2.假如卫生设备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得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
(二)学校是传得病的集散场所学校是社会一个特别的构成人,年纪构成从小孩、少年到青年。
学生每日从四周八方一家一户聚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别到千家万户里去。
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别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因此说学校是传得病的集散场所。
(三)学校极易造成传得病的迸发和流行传染源、流传门路和易动人群是传得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行。
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到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流传门路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
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简单进入学校,传染体制极易实现。
因此学校极易造成传得病的迸发和流行。
(四)季节性学校传得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得病流行同样,拥有显然的季节性变化。
冬春天呼吸道传得病多发,夏秋天则以肠道传得病为主。
除此之外,学校传得病发,夏秋天则以肠道传得病为主。
除此之外,学校传得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期及开学有亲密关系。
(五)年纪特色学校里的在校学生,其年纪能够从6岁到20岁左右。
学校传得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纪不一样而有所不一样。
小学因为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得病流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得病均能够迸发、流行。
传得病觉症状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由惹起,可分为三个阶段。
(1)体温上涨期:特色为产热大于散热。
体温上涨的方式有骤升和渐升。
体温忽然高升,在数小时内体温就上涨到最高点,称为骤升,如肺炎球菌性肺炎。
体温渐渐高升,在多日内上涨到最高点,称为渐升,如伤寒。
(2)高热连续期:其特色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均衡。
(3 )退热期:其特色为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增添而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复至正常调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