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词语辨析
- 格式:docx
- 大小:24.76 KB
- 文档页数:12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1、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语文相似词语之间的辨析100个1.新鲜/新奇:新鲜指刚刚出现或刚刚摘取的,还没有过多的接触和处理;新奇指令人感到奇特、独特,比较罕见。
2.先进/先锋:先进指在某个方面更为发达和先进;先锋指在某个领域中走在最前面,具有领导地位。
3.明亮/光明:明亮指亮堂、明朗的状态;光明指灿烂、明亮、光明照耀。
4.难看/丑陋:难看指不美观,不好看;丑陋指非常难看,形象糟糕。
5.美丽/漂亮:美丽指外貌或事物的美好、动人;漂亮指外貌漂亮、出色,让人喜欢。
6.贫穷/贫困:贫穷指生活水平低,经济状况差;贫困指生活条件极度贫困,缺乏基本生活资源。
7.清晰/明朗:清晰指事物清楚、不模糊;明朗指清晰明了、明亮。
8.热情/热烈:热情指热忱、热心,态度热情;热烈指热情高涨、热烈激动。
9.完整/完全:完整指没有缺失、完好无损;完全指没有任何遗漏、彻底。
10.爱戴/敬爱:爱戴指对某人深深地爱护、尊敬;敬爱指对某人非常尊敬和敬仰。
11.普通/平凡:普通指一般、常见;平凡指非常普通、没有特别之处。
12.广阔/辽阔:广阔指体积大、范围广;辽阔指没有边界的宽广。
13.友好/和善:友好指对待人态度友好、友善;和善指待人温和、和蔼。
14.古老/古代:古老指存在很长时间的、年代久远的;古代指历史上较早的时期。
15.冷静/冷淡:冷静指头脑清醒、不冲动;冷淡指对人态度冷漠、不热情。
16.慷慨/大方:慷慨指对人表达慷慨大方的态度;大方指不吝啬、慷慨大方。
17.大胆/勇敢:大胆指做事果断,不怕冒险;勇敢指有胆识、不畏惧。
18.长远/长久:长远指时间跨度长,对未来有影响;长久指时间持续时间长。
19.易懂/易解:易懂指容易理解、领悟;易解指容易解释、阐明。
20.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千姿百态指形态多样、变化多端;形态万千指形态非常多样。
21.心照不宣/心领神会:心照不宣指心意相通,不需言表;心领神会指心灵相通、默契无言。
22.表达/表现:表达指以语言或行动表露出来;表现指在外界反映或体现。
高考语文必备:词语辨析100组【包含】里面含有(多用于抽象事物):这一成果包含着许多人的心血。
【包涵】客套话,表示请求原谅:招待不周,请诸位多多包涵!【暴发】①突然而猛然的发生:暴发传染病。
②突然发财或得势:暴发户。
【爆发】①火山内的岩浆、气体等突然猛烈冲出地表,向四外喷溢:火山爆发。
②突然而猛烈地发生、发作:爆发革命。
用法提示:“暴发”侧重于突发性,多用于洪水、传染病等;“爆发”侧重于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
【必须】一定要;表示事实上、情理上必要:冬泳之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
【必需】一定得有;不可缺少:阳光为庄稼生长所必需。
用法提示:“必须”是副词,强调某种事情一定得这样做;“必需”是动词,强调某种事物特别需要。
【标明】用文字或符号标记出来,让人知道:标明价格。
【表明】标示清楚;明白地表示:表明立场。
【本义】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本”的本义是指草木的根或茎干。
【本意】原来的想法或打算:我本意是为他好,没想到他竟误会了。
【不齿】不与并列;不视为同类。
表示极端瞧不起:为人所不齿。
【不耻】指不以……为耻:不耻下问。
【长年】①整年:从年初到岁尾,他们长年坚守在边防哨卡上。
②多年;长期:长年在外打工。
【常年】①一般的年份:今年的产量比常年多。
②一年到头;每年:守岛的官兵常年以岛为家。
用法提示:“常年”表示年年;“长年”表示相对的时间段长。
【成规】现成的或沿袭下来的规章制度、规矩或办法:有成规可依。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规矩或办法:打破陈规。
用法提示:“成规”是过去通行,现在仍使用的规章制度,中性词;“陈规”是旧的、过时的规章制度,贬义词。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故意改动或曲解(理论、政策等):篡改历史。
【窜改】改动文字(多用于贬义):这份文件是经人窜改过的。
用法提示:“篡改”的对象多是理论、政策、主张等重大的、抽象的事物,语意较重;“窜改”的对象多是文章、古籍、成语等具体的语言文字上的改动,语意较轻。
小学语文-100组易混用词语辨析(五)
压制:竭力限制或制止:不要压制批评。
抑制:压下去;控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洋洋:形容众多或丰盛:洋洋大观。
扬扬:得意的样子:扬扬自得。
一班:一群:一班人马。
一斑:比喻相类似的许多事物中很小的一部分:窥一斑而知全豹。
一齐:同时:全场一齐鼓掌。
一起:①同一处所:坐在一起。
2一同:两人一起回来。
一身:①全身;浑身:一身是劲。
②一个人:独自一身。
一生:从生到死的全部时间:一生坎坷。
预定:预先规定或约定:预定计划。
预订:预先订购:预订报纸。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义气凛然。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而产生的情绪:意气高昂。
间隙:空隙:利用工作间隙学习。
间歇:动作、变化等每隔一定时间停止一会儿:间歇脉搏。
娇气:意志脆弱,不能吃苦:她很娇气,吃不了苦。
骄气:骄傲自满的作风:他成绩还可以,但骄气十足。
词语辨析100例一、首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50例引见:引人相见,使人彼此认识引荐:推荐(人)审订:审阅修订审定:审查决定界限:不同事物的分界,意思笼统界线:不同事物分界的线,意思具体包含:里边含有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淡泊:<书>不追求名利淡薄:(云雾等)密度小;(味道)不浓;(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印象)因淡忘而模糊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心率:心脏搏动的频率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情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化妆: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化装:假扮或改换形象推脱:侧重在推掉、摆脱某种责任推托:侧重在找借口拒绝切记:牢牢记住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清净:没有事物打扰,清澈清静:(环境)安静不嘈杂,强调没有声响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搜剿:搜索剿灭搜缴:搜查收缴尖厉:形容声音高而刺耳尖利:尖锐;锐利分辨:辨别分辩:辩白;说明事实真相,用于消除误会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隐晦:(意思)不明显交代: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交待:把事情或意思向有关的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墙角:指两堵墙相接而形成的角墙脚:墙根;比喻基础自制:克制自己自治: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利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处事:处理事务法治:表示要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法制: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反映:指反照或提供情况(多用于对上级)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学历:指学习的经历学力:指经过学习达到的程度传颂:辗转传布颂扬传诵:辗转传布诵读降伏:制伏;使驯服降服:投降屈服回还:回到原来的地方回环:曲折环绕面世:作品,科技产品与世人见面面市:一般商品上市总览:全面地看;综观总揽:全面掌握神志:知觉和理智神智:精神智慧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不以……为耻凡事:不论什么事情凡是: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无名:难以说出无明:佛典中指“痴”或“愚昧”制订:创建拟定制定: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现时:现在;当时现实:客观存在的事物;合于客观情况专诚:特地(表示非顺便)专程:专为某事而到某地同事:国家大事国是:<书>国家大计大义:大道理大意:主要的意思悲痛:伤心苦恼悲动:极度悲伤品味:品尝;仔细体会;(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品位:官阶;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到的水平增值:资产价值增加增殖:增生;繁殖预定:预先规定或约定预订:预先订购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察:审察被检举的犯罪事实侦察:为了弄清敌情、地形等而进行活动,用于军事侦查: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调查,用于公安机关权利:公民依法享受的,跟“义务”相对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支配力量必须: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必需:动词,作谓语、定语考查: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对象通常是人们的行为,有时是年代、历史、文物等考察:指通过观察、调查来研究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对象通常是客观事物,有时是人大事:大规律或大力从事,中性词大肆:无顾忌地(多做坏事),多用于贬义二、尾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50例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出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功效: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多指功能工效:工作效率做客:自己访问别人作客:自己寄居在别处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用于否定)融解:指冰雪等固体的融化溶解:一种物质均匀分布在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乞求:请求给予企求:希望得到休整:休息,整顿,多用于军队修整:修理整治,多用于物品经心:在意;留心精心:特别用心;细心中止:(做事)中途停止;中断终止:结束;停止习用:经常用;惯用袭用:沿袭地采用巨变:指巨大的变化,强调性质的变化剧变:指剧烈的变化,强烈速度快察访: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查访:调查打听(案情)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对象多是故事、消息等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对象多是具体的物品因缘:泛指缘分,指人与人之间由命中注定的遇合的机会,也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姻缘:指婚姻的缘分诈取:通过欺骗手段取得榨取:压榨而取得受权: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授权:把权力委托给人或机构代为执行邻近:位置接近;附近临近:(时间、地区)靠近;接近纯美:纯正美好,纯洁美丽,多适用于风俗、心情醇美:纯正甜美,多适用于酒味、歌喉会合:聚集在一起,可用于人员、水流汇合:具体的方面指水流聚集,抽象的方面可适用于人的精神和意志。
词语辨析答案A答案B选择正确判断1.( )装按安B2.甘( )下风拜败A3.自( )自弃暴抱A4.针( )贬砭B5.( )来品舶泊A6.脉( )博搏B7.松( )弛驰A8.一( )莫展愁筹B9.( )流不息川穿A10.精( )粹萃A11.重( )迭叠B12.( )假村渡度B13.( )碍妨防A14.( )射辐幅A15.一( )对联幅副B16.天翻地( )复覆B17.言简意( )赅骇A18.气( )概慨A19.一( )作气股鼓B20.悬梁刺( )骨股B21.粗( )犷旷A22.食不( )腹裹果B23.震( )撼憾A24.凑( )合和A25.( )车室侯候B26.迫不( )待及急A27.( )使即既A28.一如( )往既继A29.草( )人命管菅B30.( )揉造作娇矫B31.挖墙( )角脚B32.一诺千( )金斤A33.不( )而走胫径A34.( )工峻竣B35.不落( )臼巢窠B36.( )炙人口烩脍B37.打( )腊蜡B38.死皮( )脸癞赖B39.( )天白云兰蓝B40.鼎( )相助立力B41.再接再( )励厉B42.老( )口俩两B43.黄( )美梦梁粱B44.( )望瞭了A45.水( )头龙笼A46.杀( )戳戮B47.痉( )孪挛B48.美( )美奂轮仑A49.( )嗦罗啰B50.蛛丝( )迹蚂马B51.萎( )不振糜靡B52.沉( )缅湎B53.( )信片名明B54.( )守成规默墨B55.大( )指姆拇B56.( )心沥血沤呕B57.( )添平凭A58.出( )不意其奇A59.修( )葺茸A60.( )睐亲青B61.( )竹难书磬罄B62.入场( )券卷A63.声名( )起鹊雀A64.发( )轫韧A65.( )痒病瘙搔A66.欣( )尝赏B67.谈笑风( )声生B68.人情( )故事世B69.有( )无恐持恃B70.额( )称庆首手B71.追( )朔溯B72.鬼鬼( )崇祟B73.金榜( )名题提A74.走( )无路投头A75.趋之若( )鹜骛A76.迁( )徒徙B77.洁白无( )暇瑕B78.九( )宵霄B79.( )泄渲宣B80.寒( )喧暄B81.( )律弦旋B82.( )品膺赝B83.不能自( )已己A84.( )如梦境犹尤A85.竭泽而( )鱼渔B86.滥( )充数芋竽B87.世外桃( )源园A88.( )款赃脏A89.( )水蘸醮A90.( )伏蜇蛰B91.装( )祯帧B92.饮( )止渴鸩鸠A93.坐( )镇阵A94.旁( )博引征证A95.( )手可热炙灸A96.九( )洲州B97.床( )之私第笫B98.( )意妄为姿恣B99.编( )纂篡A100.( )月子坐做A。
一、近义近形成语辨析100组1.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震惊,是虚的;骇人听闻: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是事实。
2.如虎添翼: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为虎添翼: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无所不能: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无所不为: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无微不至: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无所不至: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迫不与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指人;刻不容缓: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指事。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十分紧迫,指事。
7.因势利导: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顺水推舟: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X。
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8.披肝沥胆: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肝胆相照: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二者都有坦诚意。
9.貌合神离: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同床异梦: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另眼相看:是作横向比拟,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刮目相看:是作纵向比拟,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望梅止渴:指用空想安慰自己,虽有想法但无行动;画饼充饥:指用空想安慰自己,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
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3.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冒充有本领,或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说自己不具备应有的水平,勉强地凑个数。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鱼目混珠:以假充真,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14.川流不息: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往同一方向;络绎不绝: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往不同的方向。
常用音同义不同词语辨析100例一、首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50例引见:引人相见,使人彼此认识引荐:推荐(人)审订:审阅修订审定:审查决定界限:不同事物的分界,意思笼统界线:不同事物分界的线,意思具体包含:里边含有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淡泊:<书>不追求名利淡薄:(云雾等)密度小;(味道)不浓;(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印象)因淡忘而模糊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心率:心脏搏动的频率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情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化妆: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化装:假扮或改换形象推脱:侧重在推掉、摆脱某种责任推托:侧重在找借口拒绝切记:牢牢记住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清净:没有事物打扰,清澈清静:(环境)安静不嘈杂,强调没有声响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搜剿:搜索剿灭搜缴:搜查收缴尖厉:形容声音高而刺耳尖利:尖锐;锐利分辨:辨别分辩:辩白;说明事实真相,用于消除误会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隐晦:(意思)不明显交代: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交待:把事情或意思向有关的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墙角:指两堵墙相接而形成的角墙脚:墙根;比喻基础自制:克制自己自治: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利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处事:处理事务法治:表示要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法制: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反映:指反照或提供情况(多用于对上级)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学历:指学习的经历学力:指经过学习达到的程度传颂:辗转传布颂扬传诵:辗转传布诵读降伏:制伏;使驯服降服:投降屈服回还:回到原来的地方回环:曲折环绕面世:作品,科技产品与世人见面面市:一般商品上市总览:全面地看;综观总揽:全面掌握神志:知觉和理智神智:精神智慧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不以……为耻凡事:不论什么事情凡是: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无名:难以说出无明:佛典中指“痴”或“愚昧”制订:创建拟定制定: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现时:现在;当时现实:客观存在的事物;合于客观情况专诚:特地(表示非顺便)专程:专为某事而到某地同事:国家大事国是:<书>国家大计大义:大道理大意:主要的意思悲痛:伤心苦恼悲动:极度悲伤品味:品尝;仔细体会;(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品位:官阶;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到的水平增值:资产价值增加增殖:增生;繁殖预定:预先规定或约定预订:预先订购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察:审察被检举的犯罪事实侦察:为了弄清敌情、地形等而进行活动,用于军事侦查: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调查,用于公安机关权利:公民依法享受的,跟“义务”相对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支配力量必须: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必需:动词,作谓语、定语考查: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对象通常是人们的行为,有时是年代、历史、文物等考察:指通过观察、调查来研究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对象通常是客观事物,有时是人大事:大规律或大力从事,中性词大肆:无顾忌地(多做坏事),多用于贬义二、尾字相同义不同词语辨析50例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出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功效: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多指功能工效:工作效率做客:自己访问别人作客:自己寄居在别处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用于否定)融解:指冰雪等固体的融化溶解:一种物质均匀分布在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乞求:请求给予企求:希望得到休整:休息,整顿,多用于军队修整:修理整治,多用于物品经心:在意;留心精心:特别用心;细心中止:(做事)中途停止;中断终止:结束;停止习用:经常用;惯用袭用:沿袭地采用巨变:指巨大的变化,强调性质的变化剧变:指剧烈的变化,强烈速度快察访: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查访:调查打听(案情)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对象多是故事、消息等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对象多是具体的物品因缘:泛指缘分,指人与人之间由命中注定的遇合的机会,也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姻缘:指婚姻的缘分诈取:通过欺骗手段取得榨取:压榨而取得受权: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授权:把权力委托给人或机构代为执行邻近:位置接近;附近临近:(时间、地区)靠近;接近纯美:纯正美好,纯洁美丽,多适用于风俗、心情醇美:纯正甜美,多适用于酒味、歌喉会合:聚集在一起,可用于人员、水流汇合:具体的方面指水流聚集,抽象的方面可适用于人的精神和意志。
易混淆词语辨析:01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02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易混淆词语辨析:01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02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8.年轻——年青:“年轻”指①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②指事业学问的开创的时间不长。
而“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
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20.终止——中止:“终止”指结束,停止。
而“中止”指因故中途停止。
21.捉摸——琢磨:“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
而“琢磨”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虑;例:老张的话我琢磨了很久。
22.妨害——妨碍:“妨害”指有害于。
而“妨碍”指阻碍,不能顺利进行。
23.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而“变幻”指无规则地改变,令人捉摸不定。
24.供品——贡品:“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
而“贡品”指古代属国或本国臣民献给帝王的礼物。
25.淹没——湮没:“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
而“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
26.泄漏——泄露:“泄漏”指专指液体、气体慢慢流出。
而“泄露”指不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27.树立——竖立:“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而“竖立”指物体垂直而立。
28.必须——必需:“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必需”指的是一定要有,不可少。
29.暴发——爆发:“暴发”指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②突然发作,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暴发”。
“爆发”①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战争”;②特指火山爆发。
30.度过——渡过:“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或比喻义的通过。
0331.过度——过渡:“过度”指超过适当的限度,而“过渡”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
32.考查——考察:“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
“考察”指①实地观察调查;②细致深刻地观察。
33.熏陶——熏染:“熏陶”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熏染”指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逐渐受到影响(多指不良的) 。
34.提名——题名:“提名”指在评选或选举前提出可能当选的人或事物名称。
“题名”是为留纪念或表示表扬而写上姓名。
35.退化——蜕化:“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比喻腐化堕落。
36.消逝——消释:“消逝”是消失的意思。
而“消释”的意思是消融,溶化或(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
37.证实——证明:“证实”通常是指通过一项或者多项客观存在来证明一件事情的真实性即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
“证明”指根据可靠的材料判明真实性。
38.给予——赋予:“给予”指使别人得到,给;“赋予”意指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
39.寂静——恬静:“寂静”指没有一点声音,侧重于环境;“恬静”指安静中还给人以舒心感,侧重于心境。
40.臆测——推测:“臆测”强调主观地推测、猜测,凭想象揣测;“推测”是对事物的一种理性的判断分析。
41.逐步——逐渐:“逐步”指一步一步地,有步骤按阶段实行;“逐渐”指渐渐变化,不强调步骤阶段。
42.融化——熔化——溶化:“融化”指冰雪等化作水;“熔化”指金属等固体受热后变成液体;“溶化”指物质在液体中化开。
易错易混淆成语辨析:044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常被误用来形容其它美好事物。
44.炙手可热:只能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常被误用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45.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
常被人误用来“首要”“首先”和“理所当然”之意。
46.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是敬辞,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绵薄之力”才是谦词,用于自己。
47.蓬荜生辉:敬辞。
表示别人使自己生辉。
48.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49.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误用于表毫不犹豫地做与正义无关的事。
5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多用于否定形式。
5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52.不刊之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3.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
而“惨绝人寰”指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54.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中性词。
而“处心积虑”指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好做坏事,多含贬义。
55.标新立异:原指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
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
而“独树一帜”指的是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56.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
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57.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58.鬼斧神工:可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认为只可形容自然景物。
59.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60.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0561.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
与“患难与共”不同。
62.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
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63.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64.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于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65.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66.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常与“休戚相关”混。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67.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68.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69.不以为然:不赞同。
而“不以为意”是指不放在心上。
70.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0671.时乖命蹇(jian):时机不准,命运不好。
乖:不顾。
蹇:不顺利。
72.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使用时注意褒贬色彩。
73.食不果腹:吃不饱肚子。
形容生活贫困。
(正:饱;误:果品)74.始作俑者:开始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韵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75.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一般作谓语。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6.首鼠两端:形容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首鼠:犹豫,进退两难。
77.殊途同归:从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正:不同;误:特殊)78.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鸟兽。
经常来的客人就不宰杀禽畜招待。
原意是常到别人家去就惹人讨厌。
后来形容事物经常见到,并不新奇。
79.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80.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比喻忘本.现也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81.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82.硕大无朋:大得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巨大无比.朋:比。
83.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以死刑也不能抵偿他的罪恶。
(正:罪恶;误:辜负)84.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
强调主观目的。
85.素昧平生:指对某人一向不了解,彼此向来不认识。
昧:不明白,不了解。
平生:从来。
(多用于陌生人)0786.叹为观止: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主语是人。
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观止:看到了止境。
87. 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时间管理,不使外露。
(正:隐藏;误:韬略)88.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
生面:新的格局。
89.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正:记忆;误:认识)90.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91.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92.不敢旁骛:不敢再来求别的.形容注意力集中于一点.93.不分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比喻不分高低优劣。
94.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正:使明白;误:作比喻)95.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学习计划。
96.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9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98.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
(正:正常;误:经常)99.不亦乐乎:不也很快乐吗?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100.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前面加"忙得""打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