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赏识学生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班主任要学会赏识学生作者:王志敏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年第03期陶行知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句话时时触动着我的心弦,并常对这一句话做出反思。
一、主动沟通,呵护学生——当父母对于我们所教的学生来说,素质低、基础薄、品质恶劣等等一切不堪入耳的话都可以罗列到他们的头上。
小学六年,已被冷落,孩子们对自己的学习已经无望,破罐子破摔,自卑心理严重。
到了初中,当学生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时,孩子们可能觉得也很不自在,觉得比哭还难受,正因为这样,做班主任的一定要做学生的“亲娘”。
一次两次得不到回报,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被感动。
这就需要主动出击,充满信心地赏识孩子。
作为班主任,要主动和学生走到一起,要赏识学生,全身心地去呵护孩子爱孩子,做学生的“父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二、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当朋友赏识教育的口号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作为班主任必须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
学习差不等于一切都不好,孩子在学习上的能力低,不等于其他方面不行。
班主任总是恨铁不成钢,总希望让自己的学生首先要学习好,然后其它方面也行,这样自己就会有成绩,脸上有光,同时也就会被认可为一名好老师。
这会导致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上出现偏激行为,批评学生滔滔不绝,甚至挖苦讽刺学生,这样只能使学生的心灵上受到新的创伤,并不能激起学生的乐学愿学的心理,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首先,教育学生自己要看起自己;其次,老师要看得起学生,哪怕是成绩再差的学生。
一位老师在考试成绩出来后,批评某位学生:“看你考这两分,将来你还能有什么出息……”几句冷言冷语,孩子肯定会认为自己是老师的眼中钉、肉中刺,在自己的脑海中,满脑子都是自己笨,没出息,造成底气不足,面对现实没有一点儿信心。
相反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刚参军的士兵,到部队上不遵守纪律,素质极低,在自己的班上造成极坏的影响。
这位班长便将一段写好的文字每天让他抄一遍,文字大意是:我是班上的一名好战士,遵守纪律,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听从安排,时时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并为班集体增砖添瓦,使我班成为模范集体。
2014-04案例反思自信心是最宝贵的,它就像早晨荷叶上的露珠,一不小心就会丢掉,需要老师用心呵护。
一个学生若失去自信,那么他除了放弃还能干什么?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应该是每一个班主任首先要考虑的。
我觉得培养自信应从扬长开始,也就是说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她是班里让我最头疼的一个女生。
全年级几乎每个班里的“风头浪尖”人物她都认识,不论是放学还是课间,我班门口都有一些学生聚在一起叫她。
我有种预感,若不加制止,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事情发生!我赶紧就把她找到办公室,先是批评这种拉帮结伙的行为,接着又苦口婆心地阐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一番恩威并重之后,我长出一口气,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下来。
可是我的努力并没有换来理想的效果,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如期发生了,早上才谈了话,晚自习她前就与外班同学发生了矛盾冲突,经调查事情本与她无关,可是为了“大姐”义气,她还是参与了。
我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感到自己很失败。
她性格倔强,脾气火暴,一般同学都接受不了。
我每月都要在班里进行一次无记名投票,让学生反映班里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了解学情。
每次反映回来的名单中,她的名字几乎占到了一半以上。
有反映爱骂人的;有反映在宿舍里打闹的;有反映放假上通宵的;有反映抄作业的……我曾把她叫到办公室里,把名单拿出来给她看,逐一核对是否属实,她都全部承认。
我让她写保证书,从300字一直写到3000字,现在我的抽屉里她的检查和保证书加起来有厚厚一沓。
我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方法,收效甚微。
依然是大错偶犯,小错不断。
我完全失去了信心,只好用“孩子改错也需要时间”来聊以自慰。
她成了我头顶的山,压得我愁眉不展。
后来,有一次学校开会,我听到了这么一句话:要想地里不长杂草,就让地里长满庄稼。
我顿时心头一亮,脑海中马上想到了她。
我不禁自问,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每次谈话,我们谈论的都是她的错误,难道她身上一点闪光的地方都没有吗?我的教育方法是不是荒芜了她的心灵?这么一想,我的心里顿时又充满了自责。
浅谈赏识学生〔精选8篇〕篇1:浅谈赏识学生浅谈赏识学生常言道:“人要面子,树要皮”。
心理学家也曾告诉我们:一个人最在乎的是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
小学生也同样如此,虽然年纪小,但毕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有他们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尤其重视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
因此: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不断开展,即让每一朵花都开放,让每一只鸟都歌唱,老师就必需要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赏识”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颖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本人曾经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过:一、赏识,让学生相信“我能行”。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大局部的学生在老师或者同学面前会表现得非常腼腆(特别是后进生),说话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可在父母面前说话,他〔她〕却理直气壮,说话的声音连邻居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调查,发现大局部学生是因为怕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丢脸,答复下列问题时,害怕答错而被老师怪责、被同学们笑话。
这其实就是对自己缺乏自信。
针对这一点,针对这样的学生我就适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恩格斯曾经说过:人只为可能到达的目的努力奋斗。
因此,在为学生找回自信的时候,不能一步登天,要循序渐进,为学生制定的目的不能过高。
例如,以前我们班有个叫赖尚峰的学生有说粗话的习惯,我就给他定一个目的:今天允许他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说三次粗话,明天允许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说两次粗话。
当他有了进步,哪怕是少说了一次粗话,我也及时地对他加以肯定,加以鼓励,让他相信自己有改变说粗话的习惯的才能,他肯定能很快地改变他自身的坏习惯。
然后逐渐地把目的进步,使学生在每个方面都更上一层楼。
二、赏识,让学生的星星之火变成燎原的烈火。
如今虽然不提倡应试教育,但是许多成绩差的学生仍然是老师口中的“垃圾”“废物”“笨蛋”“蠢材”。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学生都肯定有他的优点,哪怕是一个思想差,学习差的双差生,他在某一方面都有可能会有闪光点的。
恰当运用赏识、促进学生成长赏识让教育充满人情味、充满爱、富有生命力。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
而天真可爱、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孩子更是希望得到身边人的赏识。
赏识教育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并成长。
作为班主任就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赏识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赏识他们努力做的每一件事;赏识他们的成功,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赏识他们渴望进步的心情。
首先、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几乎每一个班级中,都有几个不听话、好捣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许多班主任教育他们时,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
并威胁如果没有改正,将通知家长等等。
有的教师还说出一些伤学生自尊心的话,如:白痴、笨蛋、无药可救等等。
甚至还做出体罚学生的行为。
但事实证明,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哪个孩子不想做品学兼优的学生呢?作为班主任不能指望所有的学生成绩都优秀,每个人都文明守纪,出类拔萃。
我们应该看到学生付出的努力,并赏识他们的努力。
知心姐姐卢勤说过。
在赏识中长大的孩子爱人爱己、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勾心斗角。
一个成绩差的孩子内心充满爱,难道我们能说这是一个坏孩子吗?其次、要懂得怎样去赏识学生1、关心学生。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等等。
要深入学生的心灵,细心地体察他们微妙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尤其是弱势群体。
2、鼓励学生。
从纪律、学习、品德、习惯、课余爱好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每天都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成果,对其所做的一切有益的事情进行鼓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
对学困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再试一次”的机会。
老师要经常带着他们竖起大拇指,拍着胸膛,反复大声说“我真的,真的很不错”,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克服困难,迎头赶上;对调皮学生,要能够宽容其不足和缺点,多提供机会,让其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展示,逐步培养其自主管理的能力;对成绩和表现好的学生,要经常说:“你真棒。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会赏识学生摘要:学生的大多数文化知识都来源于课堂教学,在校大多数时间也都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
其中,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
关键词:教学过程;学生;教师;赏识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知识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交融的过程,我认为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的改革,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如何把握这个契机搞好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我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大力推广教育改革的今天,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是必不可少。
教师苦教、学生死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赏识教育成为教师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我们对学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获得更高的生活本领和生存能力,使他们一生过的顺利,生活的充实而快乐,使人的潜能得到更深入的挖掘,使人的发展更加充分。
在每个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的社会才能够更加公正、快速、和谐地发展。
而素质教育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和他们的全面发展,不但关注学生的分数和今天,而且更重于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的认知世界、情感世界、和人格世界,关注学生的一生的成就和未来的幸福。
作为教师是素质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功能。
一、要欣赏学生的个性赏识如赏诗,要赏识差异,赏识品质,赏识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着他人所不具有的天性,教师不要用自己的好恶挑剔自己所不喜欢的品性,只一味的表扬你所喜欢的符合自己意志的个性,尤其那些你所谓的好孩子的品性,指责那些不符合你的意志的品性,通过自己的打造让不同的学生几乎“克隆”成一样的思想和行为,这样违背了自然的发展,也违背了人的发展。
我们要大胆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学会赏识教育,帮助学生走向成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赏识,赏识是人走向成功的最根本的途径,可以说赏识教育是培养、诱导一个学生走向理想之路的金钥匙。
赏识教育,能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赏识他的学生。
赏识,其本质是爱。
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
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大,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消沉。
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
任何一个学生,哪怕他是被认为最顽劣的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如果每位教师都能用,而且都善于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的每一处哪怕十分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当他们身上有点滴进步时,他们听到的是表扬、鼓励的赞扬声,而不是满耳充斥的抱怨、责骂声,那么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我能行”,他们的学习潜能就会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1、赏识优生,享受成功。
比如我班的班干部,学习优秀生,就是有点儿自私、小气,不愿意帮助人。
但是她画画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内容新颖。
为了帮助她改变不足之处,每次的班级黑板报,我都请她做小助手,充分发挥她的特长,大胆放手让她去创办,最后署上她的大名。
作品“快乐的六一”我班荣获一等奖,我当众表扬了她,并号召班上同学向她学习。
在老师的肯定下,她办报的热情更加高涨,有时还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办报,表现得乐于助人,每一期的黑板报让她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
2、赏识后进生,体验成功。
不少的后进生也都有他们自身的优势,教师要善于引导、发挥他们的优势,从而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进取心,并且相信自己在其他方面会做得更好。
比如我班有个同学,从外校转来的学习困难生,在校从不多言,各科成绩不理想,自信心明显不足。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做事认真,乐意做我的小助手。
因此我时常表扬她、鼓励她。
她在老师鼓励下,开始找到一点儿自信心。
【省份】自拟题目
学着赏识学生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有了自己发展的空间。
相信学生,为学生展示自我创造机会
传统的教学方法我教你学,课堂上老师要把知识讲懂、讲透,才感到欣慰。
而课堂上没有学生活动的时间,没有让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惟恐学生不会,实际禁锢了学生的头脑。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解放学生的头脑,创造让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我在“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深有感触。
以前,我虽然在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可还不能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不相信学生。
这次口语交际是“和动植物交朋友”。
这节课上得有趣,课堂气氛最活跃。
课前我让学生做动物头饰,想象怎样和动植物交朋友,准备在下节课展示,可课堂气氛和效果是我没有预想到的。
刚一上课,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首先让平时我认为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说一说,觉得孩子们的想象合理,故事情节完整。
对于一些“学困生”,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让他们说一说,真没想到孩子们的想象可真是丰富多彩、合情合理。
如,齐志成同学带着狮子的头饰说:“我是狮子,性格暴躁,爱吃肉,是森林里的万兽之王。
”这时,岳鑫辉戴着豹子的头饰走过来说:“我是一只勇猛的豹子,性格也很暴躁,爱吃肉。
”一边扮着龇牙咧嘴的怪相,一边伸出小手拉住狮子,笑着说:“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吧!听说动物们要召开歌舞演唱会,我们一起去参加吧!”齐羽盼戴着向日葵的头饰走过来说:“我是向日葵,夏天开花,像个圆盘,每天都会绕着太阳转。
到了秋天,籽粒饱满,就让人们吃我。
人们吃着又香又甜的向日葵,伸出大拇指夸我‘你真棒’,你说我听到这样的夸赞能不高兴吗?”。
这是,金锐淇戴着一朵小花的头饰走过来说:“我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虽然小巧玲珑,但也给人们美的享受。
不是吗?不仅远远就能闻到一股香味,而且颜色特别好看,令人赏心悦目。
”金锐淇一边跳着一边喊着:“向日葵,向日葵,让我们做好朋友吧!听说植物们要召开歌舞演唱会,我们一起去参加吧!”还有的戴着小松鼠的头饰、大公鸡的头饰、小草的头饰……课堂上同学们争着表现自己,那种活跃有趣的气氛使我深刻地感悟了这样的理念: 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就要相信孩子们,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照顾”每个孩子的自尊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的需要。
当别人不理解不信任他时,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其上进,应从对孩子的理解与信任做起,特别是那些自信心很弱的学困生,他们更需要理解信任,更需要爱的温暖。
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
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班上有个女生,因为胆小,从来不愿说话。
这让她觉得自卑,特别是被老师提问或者跟老师说话时非常紧张,没信心。
平时我常找些事叫她帮忙,让她当生活委员,找她谈心,平时提问找一些比较适当的问题。
渐渐地她的胆子大了,不怯场了,也找到了自己的信心。
在学年的评语中,我给她的评语是这样的:“做事认真、为人踏实、关心班级,乐于
助人,善解人意,有一颗善良的、水晶般的心;你朴实无华,毫不矫揉造作,是老师心中最好的学生,工作上最好的帮手。
学习的道路是坎坷而艰难的,但勤奋执着的人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登上顶峰,相信“是玫瑰总要吐露芬芳,是金子总要闪耀光芒。
”衷心地希望你能永远如此,自信、乐观地面对学习、生活,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同时很感谢你对我工作的支持!”当她拿到成绩单,面对这样的评语,对我说:“老师,谢谢你,是你让我找到自己的”。
面对大多数学生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聊天交流发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从中受益很多,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
其实孩子的心是清纯的,老师一个期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鼓舞的手势,一句关心的话语,胜过千叮万嘱。
反复提醒,反复激励,以优带差优差共进。
学困生的进步过程是曲折上升的,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反复。
教师不管怎样关心学生的学习,毕竟不可能总在其身边随时辅导,及时纠正。
因此为了能使学困生真正达到进步的目的,学生间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我在座位编排调动时,总把较差的学生安排与较好的学生坐在一起。
也许有人问:这样一来难道不会影响优生吗?不会!因为我在安排时,会跟优生说,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好,所以请他帮助辅导同学。
这对优生就有一个压力和动力的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而对于差生来说则效果更是明显。
教师不能看到某某老毛病又犯了,又丢三落四的了,认为其无可救药,罢手不管了,这样做往往会前功尽弃。
学困生想一下子改掉自己的缺点是不可能的,其必须有一个自我战胜的过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不例外。
班主任要有乐观的态度和反复抓、抓反复的思想准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许多学生在品行、学习、个性心理锻炼中,时冷时热,一次或几次考试的失败,就灰心意冷,有的学生昨天才受教育,今天又犯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反复或倒退。
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允许学生犯错误,让他们在失败中崛起,在曲折中走向成熟。
我们应既要看到学困生的进步,也要正确看待学困生的反复现象,不断给他们敲响警钟,不断鼓舞他们进行自我竞争、自我挑战,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之中把学困生引上前进之路。
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有爱心和耐心,认真地去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因材施教,将浓浓的爱心撒向他们,这些迟开的“花朵”就会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事实上,心理学家们经过调查发现,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孩子们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容易取得进步。
当你与学困生接触很多,感情较深时,你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
以前你没察觉到,那是因为你缺少发现。
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记得我班上曾有这样一个学生:成绩差、迟到、不写作业、骂人、打架、不遵守课堂纪律似乎集中了所有学困生的特点。
他叫岳鑫辉,长得高高的,瘦瘦的。
那个星期一,他又没完成作业。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这次为啥没完成作业?”只见岳鑫辉低头弄了一下衣角,小声说:“老师,你不是说会做的就不用做了吗?”我想了想,说:“是啊,我是这么说的。
”这下岳鑫辉理直气壮了:“老师是这样,作业有一半我会做,所以我就不用做,另一半不会做,所以没做,最后,我一点也没做。
”听了他的话,我也有点无可奈何,真拿他没有办法。
可是作为老师也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他也有优点。
一说抬水抬碳,他总是第一个抢着去,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干得满头大汗。
学校召开运动会,他总是给我们班挣回好几个第一名,真可谓是我班的运动健将。
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或是体育,或是美术,或是音乐,等等。
此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别吝
惜“好话”,这样更能够使学困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
老师不光是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要学会欣赏他们的每个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
平时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对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学困生,也许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齐家坪学校岳菊琴13坊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