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答
2、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点拨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文章先不点 出,而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突出地表明千里 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那些“食马者”所能了解,他们只是按照 普通马来喂养,因此“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原因落在了“不知其能千里 而食”上。“不知”才是问题真正的要害。点出这个要害后,到段末再用反问句“安 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情感发展到高潮。这也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 “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 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 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 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作 者 简 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④,
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 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 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 件允许。
安⑤求其能千里也?
5、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①,
注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
1、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之,
⑴ 千里马受到怎样的不公对待? ⑵ 千里马为什么“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 ⑶ 文中表现出伯乐怎样的思想性格?
课后思考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可惜韩愈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 只能无可奈何的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