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祇:只是。 ➢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 ➢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 骈(pián)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 ➢ 槽(cáo)枥(lì):喂牲口用的食器。 ➢ 以,因为,介词。 称,称颂,称道。
翻译: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 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 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②故虽有名马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③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④是马也
古义:这样 今义:判断词
⑤策之不以其道 古义:方法 今义:道路
文言积累 4、词类活用
①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③一食或尽粟一石 形容词作动词,吃尽,吃完。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合作探究
第3自然段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嘴 脸?
平庸浅薄,愚妄无。
合作探究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 之不能通其意” 中 三个“不”字 , 将“ 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 , 这是 一种什么 修 辞 手法?句中三个“之”字 用法是否一致?
排比的修辞手法; 三个“之”字用法不同:前两个“之” 都是代词,指代千里马;最后一个“之”是 助词,无实际意义。
翻译: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 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 饲料来喂养它。
疏通文意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 欲与常马等,安求其能千
里也?
➢ 是:这,指示代词。 能:才能。
➢ 见,同“现”,表露。 且:犹,尚且。
➢ 欲:想要,要。
等:相当。
➢ 不可得:不可能。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