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林燕兰微课
- 格式:ppt
- 大小:421.50 KB
- 文档页数:14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及互换》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章节名称“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及互换学时 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4-6年级学段:(四)2、3;(五)1、3。
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特点,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灵活进行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灵活进行互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验语言的神奇,引导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学生特征由于听力受损,使聋生失去了一个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语句中词(字)序颠倒,成分残缺,用词不当,结构混乱,意思不清,而语言形成和发展的缓慢又影响了聋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整体接受能力差,一个知识点需要反复地讲。
个别学生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缺乏自信。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及互换“把”-1“把”-2“把”-3“把”-4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特点和用法。
2、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灵活进行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的练习,掌握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特点和用法,灵活进行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1、让学生体验语言的神奇,引导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特点和用法。
联系生活实际图片和动作表演等方法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
教学难点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灵活进行互换。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设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微课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读读说说教学目标: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灵活地实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教学重点:灵活地实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教学难点: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适用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观看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好!这个微课讲的是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
以往学生在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中,常常弄出了一些笑话。
比如:我把教室打扫干净了,改为:我被教室打扫干净了。
我把香蕉吃了。
改为:我被香蕉吃了。
希望这个微课的讲解对孩子们有所协助。
二、新授1、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组成部分把字句的格式:谁把什么怎么样主动者被动者动作部分例:姐姐把香蕉吃了。
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被字句的格式:什么被谁怎么样被动者主动者动作部分例:香蕉被姐姐吃了。
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2、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动作部分照抄”即可。
3、例题(1)、把字句改为被字句风把树叶吹落了。
(把字句)改为:树叶被风吹落了。
(被字句)(2)、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水被弟弟喝了。
(被字句)改为:弟弟把水喝了。
(把字句)三、练习三个提醒1、主动者和被动者的位置要互换。
例: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把字句)改为:他被小鱼扔进大海里。
(错误)小鱼被他扔进大海里。
(准确)2、在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
例:炎热的太阳把水蒸干了。
(把字句)改为:水被太阳蒸干了。
(错误)水被炎热的太阳蒸干了。
(准确)3、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例: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
(把字句)改为:敌人被八路军全部消灭了。
(错误)全部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
(正确)四、总结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希望这个微课对您有所帮助。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微课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有一定的认识,基本能辨别把字句和被字句,但是他们对此缺乏比较系统的认识,不知道如何把两种句型进行转换,鉴于这两种句型教学的重要性
我设计了这个微课。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灵活地进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方法灵活地进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教学思路:首先通过例句,让学生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句子组成成
分。
然后通过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相互转换,总结归纳出两个句型转换的方法。
最后做两句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过程:
导入:首先通过例句,让学生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句子组成成分。
然后通过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相互转换,总结归纳出两个句型转换的方法。
最后做两句练习加以巩固。
第一部分内容:
通过图片和例句分析,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句子成分:
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
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
第二部分内容:
通过分析例题,对比总结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1.找出“主动者”与“被动者”;
2.把、被互换;
3.主动者与被动者交换位置;动作不变,照搬下来。
第三部分内容:
运用所学的方法,做练习并讲解。
最后,总结本课所学的方法,以后接触到这类句子的转换时,可以利用此微课。
谢谢您的观看!。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语文》教材第八章“句式转换”中的“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学会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转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并能举例说明。
2. 学会运用转换方法,正确将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转换。
3. 能够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本质区别,正确进行转换。
教学重点: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并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教材内容,例句,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把字句和被字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小明把书包背在了背上。
(把字句)书包被小明背在了背上。
(被字句)2. 新课内容讲解:(1)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展示几个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解答。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2. 内容:(1)把字句概念及结构(2)被字句概念及结构(3)转换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小明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b. 妈妈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a. 书被小明放在了桌子上。
b. 衣服被妈妈洗得干干净净。
2. 答案:(1)a. 书被小明放在了桌子上。
b. 衣服被妈妈洗得干干净净。
(2)a. 小明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b. 妈妈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中注意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运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指导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微教案)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今天我与大家一起学习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把字句和被子句。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
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
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
二、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的另一种句式。
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
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被字句。
接下来我们来读读下列句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1、我把作业写完了。
2、雨水把衣服淋湿了。
3、作业被我写完了。
4、衣服被雨水淋湿了。
从这四句话中可以看出前两句是把字句,后两句是被子句。
(下面我着重讲讲把被句的转换方法)方法:“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
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
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首先找出句子中人和物的关系,再用把字句或被字句来重新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来看几个例子)例1:大水淹没了庄稼。
说的是谁和谁的关系:(对了)大水和庄稼的关系;那谁把谁怎么样了:主动者是大水,被动者是庄家。
淹没了是动作。
所以改成把字句是大水把庄稼淹没了。
那是谁被谁怎么样了:庄稼被大水淹没了。
再说长一点的句子,长一点的句子会碰到很多修饰语。
例2:狡猾的狐狸欺骗了老虎。
说的是谁和谁的关系:(对了)狐狸和老虎的关系。
那谁把谁怎么样了:主动者是狐狸,被动者是老虎。
欺骗了是动作。
表示动作的词是:欺骗了。
那么什么样的狐狸:狡猾的狐狸完整表述:狡猾的狐狸把老虎欺骗了。
那是谁被谁欺骗了。
老虎被狐狸欺骗了。
那么什么样的狐狸:狡猾的狐狸完整表述:老虎被狡猾的狐狸欺骗了。
《“被”字句和“把”字句的互换方法》微课程
设计方案
四、小结:被字句和把字句的互换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应该好好好掌握区分。
五、练习
(一)“把字句”变换“被字句”
1.爸爸把儿子带到中心公园去玩。
2.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二)“被字句”换“把字句
3.我被小蜜蜂蛰了。
4.小手被我洗得干干净净。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互换的方法。
设计亮点:
“被”字句和“把”字句的互换在小学语文中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考试中,学生掌握不到要点,容易失分,为此,我设计了这节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节省时间。
我选择了直接导入课题,让学生了解被字句和把字句的组成部分,接着向学生讲述互换的方法步骤,并在每种方法的后面举例展示,使内容更加通俗易懂,让学生掌握起来更容易,最后小结,配合练习,使学生掌握更加牢固。
《“被”字句和“把”字句的互换方法》微课程
学习任务单
填写说明: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法的认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把字句的概念及其用法。
2. 被字句的概念及其用法。
3.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4. 把字句与被字句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及转换方法。
2. 教学难点: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用法及转换方法。
2. 运用举例法,通过具体例句分析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运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
4. 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探讨,提高理解与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发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用法及转换方法。
3. 举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运用。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表达。
5.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练习作品,评估其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实际运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3. 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学习的兴趣。
八、课后作业1. 作业内容: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表达。
2. 作业要求:句子表达要准确、流畅,体现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
3. 作业提交:下节课前提交作业,互相交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