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三国演义-罗贯中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5
《三国演义》答案1、曹操,诸葛亮,关羽;2、刘备,张飞,关羽;3、关羽,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4、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三气周瑜,挥泪斩马谡。
5、诸葛亮,足智多谋,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鞠躬尽瘁。
吕布,有勇无谋,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唯利是图。
6、既生瑜,何生亮。
7、赤壁之战,失街亭。
8、魏蜀吴9、张飞,孤身退敌(喝断当阳桥,)勇猛,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粗鲁、莽撞,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10、赵云,张飞11、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单骑救主。
12、诸葛亮13、关羽14、六出祁山,北伐中原15、诸葛亮16、庞统,凤雏,庞统密献连环计庞统惨死落凤坡庞统当知县17、司马徽,徐庶。
18、曹操19、缺兵少将,寥化做先锋。
20、诸葛亮21、曹操,刘备。
22、 D23、望梅止渴(2)刮骨疗毒(3)乐不思蜀(4)赔了夫人又折兵(5)鞠躬尽瘁24、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三气周瑜,挥泪斩马谡,空城计。
25、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26、曹操,关羽,刘禅,周瑜,诸葛亮27、三国演义28、孔明,刘备,徐庶,周瑜,黄盖,诸葛亮。
29、赤壁之战,周瑜,曹操。
30、赤壁之战,见前题。
31、青梅煮酒论英雄。
32、刘备(提心掉胆)/曹操(试探刘备)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33、徐庶,诸葛亮。
34、刘备--礼贤下士,思贤若渴,胸怀天下关羽--武艺高强,忠义勇猛张飞--鲁莽急躁35、蒋干中了周瑜的计,周瑜足智多谋、心胸狭窄,蒋干则狡猾、善变。
36、诸葛亮.为了平定南疆,收服其心,使其不再作乱。
37、曹孟德即曹操和庞士元即庞统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的难题,其实为后来的火烧赤壁奠定了基础!!38、关羽(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因其收到刘备书信欲前往寻兄,但曹操闭门不见,故不辞而别,因关羽不曾持有公文因此遭到守将阻挠,所以要过关斩将!39、诸葛亮向曹操借箭,"借"是诸葛亮用大雾诱惑曹操用箭攻击。
《失街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通过学习本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进而理解诸葛亮、马谡两个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诸葛亮和马谡两个主要人物形象。
如何评价诸葛亮任用马谡守街亭。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
分析讨论法。
针对学生理解欣赏中的疑难问题,通过讨论,分析来理解。
研究性学习法。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用创新思维对人物用三言两语评价(人物寄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创设情境。
(无条件,可由教师或指定学生演唱。
)2、回忆导入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什么音乐?以前我们学过与三国故事有关的什么文章吗?(学生可能答《出师表》)师:好,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背背其中的语段呢?(学生有背诵障碍时,老师需适时接上)师生背诵。
师:“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是诸葛亮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政治目标,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前提。
然而诸葛武侯最终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蜀汉政权北伐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街亭失守。
(板书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失街亭的现场,去看看街亭究竟是谁人所失,为何而失,是谁的责任。
二、解题:(学生介绍,教师补充)1、作家: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通俗小说家,戏曲家。
据说,他曾跟元末农民义军领袖张士诚有密切关系,曾给张当过幕客。
2、作品:《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成就,它引人入胜地描写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四百多个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全书在描写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及其矛盾斗争中,表现了尊刘抑曹的封建正统思想倾向,书中描写的历史战争各有特色,令人百读不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最优秀的作品,且影响深远。
3、教师补充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失空斩”)节选自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和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师:《失街亭》这朵历史的浪花是如何“淘尽”英雄马谡的呢?让我们先对课文的情节结构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案例1、三国演义中的领导权变思想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体现领导权变的思想和案例,既有正面的经验,也有反面的教训。
其中,马谡失街亭、诸葛亮演空城计的故事就是一个经典的反面案例。
三国时代,魏文帝太和三年(22)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布阵于渭水沿岸的祁山,从西边进攻魏国。
魏文帝曹丕为了抵御蜀国大军,把大本营迁到长安,同时起用名将司马懿作为统率,率兵迎战。
司马懿足智多谋,是当时唯一能够与诸葛亮一比高低的将领。
诸葛亮打听到由他来担任统率,就派手下大将马谡,率兵前往固守处于粮道关口的街亭。
马谡精通兵法,才华横溢,他所献的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所采纳,深得诸葛亮的赞赏和信任。
马谡到了街亭之后,不顾诸葛亮在出发前的一再叮嘱,必须在当道下寨,而是按照熟读的兵书,擅作主张,将营盘设置在山顶上。
按照兵书上所讲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等,占领高处,可以从高处轻易地观察到敌人的行动,并且由上往下,可以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击败敌军。
司马懿率领大军,向街亭进发。
可听说蜀军已经严阵以待,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诸葛亮的谋略。
但当他看见蜀军在山顶上安营扎寨时,却大笑起来,立即派兵包围了蜀军下寨的小山,切断了蜀军的水源。
马谡的军队由于被切断了水源,又看到被魏军重重包围,于是军心大乱,终于在三天时间内,土崩瓦解。
蜀军痛失街亭,演出了一幕让世人不胜惋惜、发人深省的“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悲剧。
由于马谡军事失误丧失街亭战略要地,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诸葛亮不得不调整战略,准备撤退。
就在诸葛亮分拨已定,先引5000兵去西城三县搬运粮草,身边只留有2500人之际,忽然报说司马懿率15万大军往西城蜂拥而来,处在这个弹丸之地的2500人马,听到这个消息后尽皆失色,皆感死期将至。
但是诸葛亮却号令四门大开,旌旗藏匿,只叫几个老人四处打扫卫生。
自己鹤氅纶巾,引二童登上城楼,“焚香操琴”,神情自如,悠然自得。
司马懿见状之后,以为城里埋伏着重兵,诸葛亮城上弹琴是诱兵之计。
《失街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了解《三国演义》及其作者罗贯中的相关知识。
o掌握文中重要词语、成语及文言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能力目标o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人物性格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o鉴赏文中战争描写、人物对话等手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o培养学生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刻画等方法理解小说主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体会三国时期的英雄气概和智谋较量,增强对智慧和勇气的向往。
o感受人物在复杂局势中的选择和命运,培养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诸葛亮、马谡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难点:鉴赏文中的战争描写、人物对话等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在塑造人物和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国演义》原著节选、相关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o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o提问:你们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吗?他有哪些经典事迹?2.作者及作品介绍o介绍罗贯中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
o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初读课文o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
o教师纠正发音,解释文中出现的生僻字和成语。
4.情节梳理o学生概括故事情节,包括诸葛亮派兵镇守街亭、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
o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以及主要人物在不同情节中的表现。
5.人物分析(诸葛亮、马谡)o诸葛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诸葛亮的语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智谋和决策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o马谡▪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马谡的语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军事才能和决策失误。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马谡失守街亭的原因和后果。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o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诸葛亮和马谡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他们在失街亭事件中的表现如何?2.战争描写分析o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战争的语句,分析战争的规模、战术和结果。
罗贯中《失街亭》原文及赏析原文:失街亭罗贯中却说孔明在祁山寨中,忽报新城探细人来到。
孔明急唤入问之。
细作告曰:“司马懿倍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又被申耽、申仪、李辅、邓贤为内应,孟达被乱军所杀。
今司马懿撤兵到长安,见了魏主,同张郃引兵出关,来拒我师也。
”孔明大惊曰:“孟达作事不密,死固当然。
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
”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
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
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
”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
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孔明曰:“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
”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
”孔明曰:“军中无戏言。
”谡曰:“愿立军令状。
”孔明从之。
谡遂写了军令状呈上。
孔明曰:“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
”即唤王平吩咐曰:“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
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
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
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
戒之!戒之!”二人拜辞引兵而去。
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曰:“街亭东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扎寨。
与汝一万兵,去此城屯扎。
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
”高翔引兵而去。
孔明又思,高翔非张郃对手,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唤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
延曰:“某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孔明曰:“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
今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切宜小心在意!”魏延大喜,引兵而去。
孔明恰才心安,乃唤赵云、邓芝吩咐曰:“今司马懿出兵,与旧日不同。
汝二人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
《失街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重点)4、探讨“失街亭,谁之过” ?一、导入新课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
节选自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
二、简要叙述街亭一役的历史背景话说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奉先帝之命,精心治理蜀国。
为了安定南方,采用马谡攻心为上之计,七擒孟获,使之心服口服。
又为了离间曹魏君臣,采纳马谡反间计,挑泼曹睿和司马懿的矢系,使大将司马懿被迫解甲归田。
在此前提下,诸葛亮又率兵攻取陇西三郡,为北伐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可以说,当时北伐形势一片大好,然而最终结果却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呢?历史上的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它是诸葛亮率军初出祁山,攻打魏国的咽喉要道,成为蜀魏两军必争之地。
蜀军一路上士气高昂,接连获胜,不料,在战局的尖键时刻,街亭一战,失去进取中原的据点和有利形势,导致了诸葛亮初出祁山的全局失败。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街亭”。
我们知道,诸葛亮一向神机妙算,常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次为什么失掉了如此重要的街亭呢?那么,“失街亭,谁之过” ?学生发言、讨论:三、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了解《三国演义》第95回和第96回梗概。
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
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的军营围困在一座土LU 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频频失利。
司马懿兵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
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后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又上表刘禅,自贬三级。
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结果曹休中计大败。
过度: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失街亭》的情节结构,这一节课的任务主要是分析诸葛亮和马谡两 个人物 形象。
《三国演义-失街亭》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国演义-失街亭》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智慧超群的常胜英雄,但他不是神,他也有遭受挫折的时候,失街亭(第95回)就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惨重的一次失败。
高二语文《失街亭》人教版知识精讲高二语文《失街亭》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失街亭》二. 学习目标:1. 明白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2. 明白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地。
三. 学习办法:了解《三国演义》的成书和故事要点,街亭之战的战前事情。
四. 作者作品: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
他出生于元代,死于明初,他生平别见史传,据一些片断材料讲,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别知其终”。
他在文学上的成算是多方面的,据讲小讲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逐平妖传》等。
他写过杂剧,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讲,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讲。
作者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在民间传奇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基础上,运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个儿的日子经验而写成。
小讲描写了三国阶段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日子。
前人用“文别甚深,言别甚俗”来讲明它的语言特点。
《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和96回。
它经过对魏、蜀两国对街亭的争夺战役的描述,称赞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干和深谋远虑,以及严肃执法、勇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批评了马谡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事实上、违反军令的严峻错误。
五. 街亭在诸葛亮“一出祁山”中的战略地位:蜀魏以秦岭为界对峙,诸葛亮的战略目标是攻取长安。
取长安必过秦岭,过秦岭有三条通道:一是东路子午道,但其地险要,别易经过。
故诸葛亮未纳魏延之计,东路偷袭。
二是中路褒歪道,路途较近,蜀军可由此攻郡城,取长安,但中有栈道近500里,行军困难。
此次北伐,孔明于此道设疑兵佯攻。
三是西略由阳平关绕到渭水之西的一条大道,此道离长安较远,但蜀军兵力集结和粮草搬运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