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小关节紊乱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一般护理常规一、生活起居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度、湿度。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体位,急性期患者卧床体息。
4.针灸治疗患者注意保暖。
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大小便等变化。
2.观察局部疼痛的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功能受限情况。
三、饮食原则1.宜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2.禁烟酒,忌食辛辣、腥发、刺激性食物。
四、中医护理技术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如拔罐法、穴位按摩法、中药湿敷法、中药保留灌肠法、耳穴贴压法、穴位贴敷法、中药药浴法、中药洗法、中药离子导入法等。
五、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中药注射剂应单独输注。
中西药间隔30min,注意用药后效果及反应。
2.中成药应用注意事项按(《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3.使用理血剂注意不能久服,中病即止。
4.使用外用药时,用药前、后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观察用药部位是否有过敏或感染。
5.新癀片中含有吲哚美辛(消炎痛),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
6.服用中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六、手术护理(一)手术前护理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3.结合疾病进行健康教育。
4.做好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等术前准备。
5.术前晚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药物,保证患者休息。
(二)术日晨护理1.遵医嘱放置胃管、尿管排空膀胱。
2.取下义齿、眼镜和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
3.遵医嘱给于术前用药,将病历、X线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用物带入手术室。
4.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
5.根据手术要求准备麻醉床、氧气及监护仪等用物。
(三)术后护理1.术后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送入ICU或普通病房。
2.根据麻醉方式、手术部位选择合适体位。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
4.禁食期间遵医嘱及时补液,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体液平衡。
5.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消渴(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一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一、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阴虚燥热患者病室宜凉爽通风。
三、定期检验空腹和饭后2小时的血糖和尿糖变化。
四、认真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定时测体重。
五、观察患者饮水,进食量,尿量及尿的颜色和气味,观察患者的神志、视力、血压、舌象、脉象和皮肤情况,做好记录。
如观察到以下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医护协作处理:1、患者突然心慌、头晕、出虚汗、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现象时。
2、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呼气右烂苹果气味的铜症中毒时。
3、出现神昏,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等症状。
一、对重症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严防口腔溃疡和褥疮发生。
二、若有皮肤瘙痒、疖肿和中风等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三、降糖药物的用药类别、时间、途径和药量,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
四、做好饮食调护、热者控制主食量。
五、轻者可适当活动,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
六、加强情致护理。
、七、做好出院指导。
不寐(失眠)不寐又称失眠,是内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而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症。
一、按照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温湿适宜,光线宜暗,避免噪音,清楚异味,床铺舒适、干燥。
三、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寝前不做激烈的运动,不久看电视、小说,避免过度兴奋。
四、教会患者做“放松功”,以及其他帮助入睡方法,如默念数字等。
五、无脏腑器质性病变患者,应适当增加体力活动,促进气血阴阳的调和剂脏腑功能的恢复。
六、观察患者睡眠情况并做好记录。
七、中药汤剂服用,实证宜偏冷服,虚症者宜热服,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
八、饮食宜清淡可口,忌辛辣、肥腻等品。
晚餐不宜过饱,临睡前不宜进食,饮浓茶、咖啡等。
有条件时可于睡前饮适量牛奶。
九、做好精神护理:协助解决患者思虑的难题。
十、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
胃脘痛(胃炎、胃溃疡)胃脘痛是以上腹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论文(共4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一站式”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模式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据统计,目前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已突破2亿,潜在的治疗需求相当大。
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对此疾病无全面的了解,常就诊于骨科、理疗科、疼痛科、神经内科等科室。
这种诊治混乱的局面,不仅可能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而且也可能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我院骨科中心率先在宁波市成立了“一站式”腰椎间盘治疗中心,整合了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等科室的资源,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分别采取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开放手术等方法。
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6月对接受“一站式服务”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相应的个体化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就“一站式服务”腰椎间盘突出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75例患者中,男90例,女85例,年龄35〜81岁,平均岁。
患者病程9个月〜12年,平均年。
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
其中,突出者65例,L5/&突出者82例,双节段突出者28例。
并发侧隐窝狭窄者38例,有典型间歇性跛行症状27例。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体征及影像学表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一般适用于椎间盘轻度突出,而无明显椎管狭窄的患者,可依据患者症状选择消炎止痛类药物、绝对卧床、牵引等治疗手段。
对消炎止痛药物或牵引无效的患者,可尝试进行骶管硬膜外阻滞治疗。
取骶骨裂孔为进针标记,注入%布比卡因注射液2ml加曲氨奈德注射液2ml加甲钴胺注射液2ml加生理盐水20ml混合液。
对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髓核脱出,若骶管硬膜外阻滞仍无效,且患者没有明显的腰椎管狭窄或严重的腰椎滑脱或腰椎不稳,则可考虑应用后路显微内窥镜技术,完成腰椎间盘摘除、内侧小关节切除、椎孔成形、侧隐窝减压等手术。
目录第一篇内科篇第一章神经内科疾病的护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周围神经疾病的常规护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三叉神经痛的护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xx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及时报告医师。
2、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
3、入院时测量生命体征、体重一次。
4、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于患者的饮食。
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评估患者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能力、脏器功能等)和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7、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做好记录。
8、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
9、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检查和修订护理计划。
0、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颈椎病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
一、观察要点:1、疼痛程度2、颈椎活动范围3、生活自理能力4、主要阳性体征二、主要护理问题1、舒适的改变与疼痛,颈部活动受限有关2、自理能力下降与神经根,脊髓变性程度有关3、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疾病反复发作有关4、跌倒的危险与椎动脉变性程度、快速扭转头部有关5、相关知识缺乏与缺乏如何预防颈椎病的方法和相关药物用法的知识有关三、护理措施1、颈部制动:颈托固定,急性期制动固定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保证颈部损伤的修复。
颈椎骨折患者必须固定,指导患者正确佩戴颈托,早期观察有无不适,如疼痛、麻木加重。
导致轻微不适应需坚持2-3天能适应。
2、牵引:牵引中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时,需立即停止牵引或调整牵引的重量,牵引物的高度及距离,牵引物及牵引绳妥善固定,防止砸伤,注意皮肤有无异常,用棉垫保护,年老体弱,呼吸功能不全及全身状态虚弱者不宜在睡眠时牵引,宜用半卧位牵引,以免引起呼吸道梗阻或颈动脉窦反射性心跳停搏。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严格床头交接班。
2、持续24小时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体温、心律、心率、血压、呼吸、SPO2等体征,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等化验指标,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给予氧疗。
4、严格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正确进行标本采集并及时送检。
5、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核心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及时准确对病人进行压疮导管滑脱等护理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严格执行压疮呈报制度。
7、重症护理记录要及时准确,有连续性。
8、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等支持措施者,严格执行相关护理常规。
9、置有各种引流管的病人,要妥善固定引流管,标识正确并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10、躁动不安、小儿等不合作患者应使用保护性约束,松紧适宜,并向家属告知。
必要时通知医生给予镇静。
11、熟练使用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注射泵等抢救仪器,出现报警及时查找报警原因,禁止关报警。
12、严格执行预防深静脉血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灸等并发症的各项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13、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病人达“三短六洁”标准14、不同患者根据所患疾病执行相应专科护理常规。
15、不能正常进行交流者,使用手势语、沟通卡片、写字板等方法与患者沟通,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昏迷病人护理常规定义: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上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损伤的结果。
病人的运动和感觉完全丧失,任何刺激都不能唤【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昏迷过程、昏迷程度、体温、脉搏、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生命体征等。
2、观察有无偏瘫、颈强直及瞳孔变化等。
3、密切观察有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护理措施】1、执行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2、鼻饲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目录(常见病)第一节白血病护理 (1)第二节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 (3)第三节缺铁性贫血护理 (4)第四节巨幼细胞贫血护理 (5)第五节淋巴瘤护理 (6)第六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 (7)第七节过敏性紫癜护理 (8)9101112第一节白血病护理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其特点是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广泛而无控制地增生,并浸润、破坏全身各组织器官,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
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等。
护理措施:1.保证休息与睡眠。
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
3.积极预防感染:每日监测体温的变化,加强口腔、皮肤及肛周护理。
当中性粒细胞≤0.5X109/L时,进行保护性隔离,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空气和地面消毒,谢绝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
4.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禁止使用酒精。
,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粒细胞减少、化疗使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3.预感性悲哀与患白血病和感受到死亡威胁有关。
4.潜在并发症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化疗药物副作用。
第二节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主要表现为进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
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因起病急、病情重,病人的精神负担重,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压,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
尽量避免人为的创伤。
(4)鼻出血的预防:指导病人勿用手挖鼻孔和用力擤鼻,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少许石蜡油或抗生素软膏轻轻涂擦,防止干裂出血。
(5)口腔及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指导病人用软毛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以防止牙龈损伤。
(6)内脏出血的护理:消化道出血者,可进食温凉的流质饮食:大量出血应禁食。
(7)眼底及颅内出血的护理:眼底出血时,应减少活动,卧床休息,嘱病人不要揉擦眼睛,若病人突然视力模糊,头晕,头痛,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提示颅内出血的可能,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随时吸出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遵医嘱进行抢救。
腰痛病(腰椎小关节紊乱)护理常规
腰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腰椎椎小关节滑膜嵌顿、错缝等。因用力姿势不当、扭闪、车祸、过度
牵拉等间接暴力或受凉、疲劳等因素而发病。临床常因治疗失误、迁延日久,导致腰部筋肉粘连
变性或经络痹阻疼痛而缠绵难愈。
一、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寒湿痹阻。其临床表现为:
(一)气滞血瘀
由外伤而引起。疼痛剧烈,转侧起卧困难,常保持前屈姿态。受累小关节深叩压痛及深层肌肉痉
挛,浅层肌肉组织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二)寒湿痹阻
由外邪侵袭肌肤经络引起。前屈姿态可不明显,疼痛遇湿得减,遇寒加重。受累小关节深叩压痛
及深层肌肉痉挛,浅层肌肉组织也可出现紧张。舌苔白,脉浮紧。
二、临证(症)施护
(一)气滞血瘀
1、睡硬板床休息,并轻轻按揉胸、腰、骶椎两侧肌肉3-5分钟,以放松痉挛的肌肉,同时
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及程度等。
2、配合刺络拔罐,后期用灸法,但注意艾火烧伤皮肤、衣服及床单等。
3、翻身保持轴线翻身,同时腰背部垫软枕,确保卧位舒适。
(二)寒湿痹阻
1、局部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之侵袭,使疼痛加剧,亦可根据医嘱适当使用袪湿通络的
药物外敷。
2、
按医嘱配合使用通经活血、舒筋止痛之中药外敷、熏洗,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
应。可采取多种推拿手法以缓解肌肉痉挛,达到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目的。
3、遵医嘱局部或循经取穴,针刺止通或拔火罐,必要时同时服用药物止痛。
三、饮食护理
辩证施食,做到因证施食、因时施食、因地施食和因人施食。
(一)气滞血瘀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蔬菜及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可食桃仁粥、川芎羊肉汤等。
(二)寒湿痹阻证:饮食宜营养丰富,忌生冷油腻食物。多食丝瓜、生姜、樱桃、五加皮等。
如乌头粥、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四、用药护理
(一)气滞血瘀:宜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为主。可口服逍遥丸,制香片,外用新伤膏、舒
活灵以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治疗。
(二)寒湿痹阻:宜以健脾除湿,温阳通脉为主。可口服人参健脾丸,羌活除湿汤,术桂散
等。
五、健康指导
(一)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限制腰部活动。
(二)坚持腰部的功能锻炼,注意要循序渐进,避免强行活动。
(三)生活有规律,平时注意不要用力咳嗽、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
(四)保持愉快的心情。
(五)坚持每日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达到理气活血、舒筋活络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