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的格式
- 格式:docx
- 大小:25.38 KB
- 文档页数:9
实验报告写作格式(精彩2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实验报告写作格式(精彩2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实验报告写作格式篇一一、实验目的1、研究不同剂量的xxx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的不同。
2、研究不同的给药途径的对小白鼠作用效果的不同。
二、实验原理1、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理效应,因此药物剂量决定药理用强弱。
2、给药途径不同,吸收速度有差别,药物反应的潜伏期和程度亦有差别,一般是腹腔大于皮下大于灌胃的药效。
实验一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三、实验材料Mice18-22g,2只/组鼠称、xxx、1mL注射器、生理盐水、xxx0.2%、0.4%、0.8%xxx钠溶液四、实验步骤1、每组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承重、编号;2、分别i.p0.2%、0.4%、0.8%xxx钠溶液0.1mL/10g(注意注射器勿搞混);3、给药后仔细观察小鼠活动情况,并记录在表1;4、实验结束后,对全班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实验结果(对本组实验结果及全班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表2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全班数据)p0.001表示0.4%与0.8%作用维持时间有显著差异。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不同剂量的xxx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不同。
3、本组实验结果与全班实验结果对比——潜伏期。
六、思考1、了解药物剂量与作用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答:剂量-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
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在药理学研究中常用浓度-效应(曲线)关系。
在剂量-效应关系(用对数表示时为一条s型对称曲线)中,纵坐标:表示效应的强弱;横坐标:表示药物浓度(用对数表示时为一条s型)对称曲线。
量效曲线说明量效关系存在以下四个规律:1、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
实验方案的格式及范文实验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实验名称:简明扼要地描述实验的主题。
2.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主要目标和预期结果。
3. 实验材料与设备: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4.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每一步的操作方法、时间和注意事项。
5. 数据分析方法:说明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6. 实验结果预测:根据理论知识和过往经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7. 注意事项:列出实验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范文:标题:探究[具体物质]对[实验对象]的影响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具体物质]对[实验对象]的[具体影响方面]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对象]:[数量]2. [具体物质]:[浓度/剂量]3. 实验仪器:[仪器名称/型号]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2. 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3. 对实验组的[实验对象]施加[具体物质],对照组不做处理。
4. 在特定的时间点观察并记录[实验对象]的[具体观测指标]。
5. 分析数据,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四、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如t 检验、方差分析等,以确定[具体物质]对[实验对象]的影响是否显著。
五、实验结果预测根据已有文献和理论基础,预计[具体物质]会对[实验对象]的[具体影响方面]产生[具体影响结果]。
六、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
2. 操作[具体物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误食。
3. 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计划的格式范文一、实验名称。
[具体的实验名称,例如“探究不同肥料对室内盆栽植物生长的影响”]二、实验目的。
咱为啥要做这个实验呢?就是想知道[用通俗易懂的话阐述目的,比如在上面那个例子里可以说“想知道哪种肥料能让我家那些室内盆栽长得更水灵、更茂盛”]。
三、实验人员。
我呀,[你的名字],可能还会拉上我的小伙伴[小伙伴名字,如果有的话]来一起搞这个事儿,毕竟多个人多个帮手嘛。
四、实验时间和地点。
1. 时间。
开始时间:[具体日期,像“2023年9月1日”],为啥选这个时候呢?因为这个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的,适合开始捣鼓这些东西。
预计结束时间:[具体日期,例如“2023年11月1日”],大概这么长时间就能看出个所以然来了。
2. 地点。
就在我家的小阳台啦,那地方阳光充足,通风也还不错,是我那些盆栽植物的小天地,用来做这个实验再合适不过了。
五、实验材料。
1. 植物。
我准备了好几盆同样品种的室内盆栽,像绿萝呀,吊兰呀,都是那种比较好养活的。
这样才能保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只看肥料对它们的影响。
我从花卉市场精挑细选了这些小家伙,它们当时看起来都差不多健康茁壮,就像一群等待比赛的小选手。
2. 肥料。
肥料可就多啦。
有那种传统的有机肥,就像动物粪便发酵后的那种,虽然闻起来有点怪怪的,但是据说很有营养呢;还有化学肥料,什么氮肥、磷肥、钾肥,这些都是从农资店买回来的,包装上写得可专业了,我都得仔细研究才能搞明白怎么用。
另外,我还弄了一些自制的肥料,像淘米水发酵后的那种,感觉很环保,不知道效果咋样。
六、实验步骤。
# (一)前期准备。
1. 先把那些盆栽植物都好好检查一遍,把黄叶、枯枝啥的都剪掉,让它们都以最佳状态进入实验。
这就好比给运动员们做个赛前体检,把小毛病都解决掉。
2. 给每个盆栽都贴上小标签,写上编号,这样就不会搞混啦。
就像给每个小选手都挂上号码牌一样。
# (二)施肥操作。
1. 把盆栽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用一种肥料。
实验报告格式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外表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m0——比重瓶的质重,g; ms——(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msl——(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3;ρ——粉体的真密度,g/cm3;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枯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 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 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枯燥器内预先脱气。
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模版优秀3篇实验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某某某";分析某某某。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实验目的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实验原理在此阐述实验相关的主要原理。
实验内容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实验步骤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
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实验结果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1.文字叙述: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图表: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
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曲线图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讨论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
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由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结果,这时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
如果本次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及以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实验报告单格式实验报告单格式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 m0——比重瓶的质重,g; ms——(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msl——(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 m3;ρ——粉体的真密度,g/c m3;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方案的格式范文
一、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意义,指导实验的进行。
二、实验原理:
简要介绍实验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背景,使实验人员能够理解实验设计的依据和实验结果的解释。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列出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的名称、规格和数量,以及所需要的其他辅助器材。
四、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的操作步骤、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数据采集方法等。
五、实验方案的预期结果:
描述实验预期得到的结果,包括所测量的物理量的数值范围、实验数据的趋势或规律等。
六、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说明数据处理的方法、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及数据展示的方式,使实验结果具有科学的可信度和可解释性。
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列出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包括个人防护措施、对有害物质的处理和废弃物的处置等。
八、实验结果与讨论:
解释实验结果,与实验原理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
九、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结果,回答实验目的,评价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实验方法的适用性,提出改进的建议。
列出实验方案所依据的学术文献,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理论和实验方法。
以上十个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格式应该清晰、详尽,并且符合学术规范,以便实验人员能够准确地进行实验,并从实验结果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和结论。
在撰写实验方案时,还需注意语言简练、逻辑清晰、排版整齐等方面的要求。
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m0——比重瓶的质重,g; ms——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msl——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3;ρ——粉体的真密度,g/cm3;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 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 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
实验方案的格式及范文怎么写实验方案的格式及范文怎么写1. 引言- 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和背景- 阐述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提出实验的研究问题- 概述实验的设计和方法在编写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引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向读者明确地介绍实验的背景、目的和研究问题,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在引言部分,我们需要简明扼要地介绍实验的背景和目的,说明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且提出实验的研究问题,以此为基础展开后续的实验设计和方法的阐述。
2. 实验设计- 描述实验的独立变量和依赖变量- 阐述实验的控制变量- 说明实验的分组设计和随机分配- 讨论实验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在实验设计部分,我们需要具体描述实验的独立变量和依赖变量,明确实验的目标和需要观测的结果。
同时,我们还需要阐述实验的控制变量,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实验的分组设计和随机分配也需要详细说明,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实验的时间和地点限制,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 实验材料和方法- 列举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 解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措施在实验材料和方法部分,我们需要列举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且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以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实验的进行过程。
此外,我们还需要解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4. 数据采集和处理- 说明实验数据的采集方法和步骤- 阐述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解释实验结果的统计学意义在数据采集和处理部分,我们需要说明实验数据的采集方法和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阐述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统计学意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5. 预期结果和讨论- 阐述实验的预期结果- 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探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在预期结果和讨论部分,我们需要阐述实验的预期结果,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设计实验方案的格式设计实验方案的格式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和有条理的框架,以便能够有效地进行实验并获取可靠的结果。
一个良好的实验方案应当包含清晰的目标、详尽的步骤和合理的设计。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合适的格式可以帮助研究者组织和呈现实验内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复现实验。
下面是一个常用的设计实验方案的格式:1. 标题:实验方案的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实验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2. 引言:在引言部分,研究者应当说明实验的背景和目的。
这里可以提到已有的相关研究和知识,说明本实验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3. 材料与方法:这部分应该详细描述实验所需的材料和方法。
包括实验设备、试剂、样本来源以及实验步骤的详细说明。
研究者应该提供足够的信息,使读者能够准确地复现实验。
4. 实验设计:在实验设计中,研究者应该明确实验的处理组和对照组,确定实验的重复次数以及实验的随机分组方式。
此外,还应该说明实验的盲法、对照处理等实验设计要素。
5. 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部分,研究者应该描述将如何处理实验获得的数据,包括统计方法、图表的制作方式和采用的数据分析软件等。
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统计方法对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解释性至关重要。
6. 预期结果:在预期结果部分,研究者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推测。
这有助于读者了解实验的预期收获,以及实验结果可能对研究领域的贡献。
7. 讨论与结论:在讨论与结论部分,研究者应该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读。
讨论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一致性或不一致性,并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局限性以及可改进之处进行讨论。
在编写实验方案时,研究者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 语言简明扼要:实验方案应该使用准确、清晰和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实验内容。
2. 结构合理:实验方案的结构应当有条理,各部分之间应该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和过渡。
3. 方法可行可重复:实验方法的描述应该详细完整,以保证实验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报告如何写?格式是什么?下面是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实验报告格式,供大家阅读参考。
实验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实验目的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实验原理在此阐述实验相关的主要原理。
实验内容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实验步骤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
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实验结果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1. 文字叙述: 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 图表: 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
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 曲线图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讨论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
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1.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外观性质一预测物质性质一实验和观察一解释及结论。
图示如下: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来探究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2.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条件合适,操作简便;(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涉及原料、基本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程序和仪器、设备。
核心是原料,由原料可确定反应原理,推导出实验步骤及所用仪器。
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特定的反应现象,推断被检验物质是否存在。
在对物质进行检验或鉴别时,一般的原则是:①给出n 种物质进行鉴别,一般只需检验n一1种即可;②物理和化学方法可并用,一般先用物理方法(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水溶性等),再用化学方法;③设计的实验步骤越简单越好,实验现象越明显越好;④有干扰离子存在时,应先排除干扰,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⑤进行检验的一般步骤为:观察外表一一加热固体(确定是否有结晶水)——配成溶液——观察外观一一加入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作出判断,要考虑是否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上是否合算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
1.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实验方案是否遵循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要求,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做到可控易行。
评价时,可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2)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3)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4)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实验设计实施方案格式范文实验设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那么应该如何策划实验设计实施方案呢?现在就带大家了解关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实施方案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设计方案范文篇一一、研究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作用二、实验处理:对比性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对比等组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对比三、实验变量1、实验自变量X=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2、实验因变量Y1=获取信息的能力Y2=合作学习的能力Y3=对信息评价的能力Y4=反省认知的能力Y5=自我评价的能力3、干扰变量及其控制干扰变量:(1)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的不同(2)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使用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3)学生与他能力的变化发展对这五种能力的影响。
干扰变量的控制:(1)为了确保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是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使用的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等组对比实验。
(2)为避免由于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不合理而对实验效果产生影响,在进行实验前应由教学设计专家、学科带头教师和学生对设计的任务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布尔什确保任务的合理性。
(3)为降低其它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先对学生的确基本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它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效果作预测分析,最终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时加以考虑并予以排除。
四、试验程序设计1、实验假设(1)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2)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3)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对信息评价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4)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反省认知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5)任务驱动教学法对自我评价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2、实验对象在附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3)、(4)班和第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2)、(5)班为实验对象;附中高二(3)班和第二中学高二(2)为实验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附中高二(4)班和第二中学高二(5)班为控制班,教学中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验实施前对学生能力进行前测,确认两班同学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相当,视为等组。
大学实验策划书格式3篇篇一《[实验名称]策划书》一、实验名称[具体名称]二、实验目的[简要说明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三、实验时间[具体时间]四、实验地点[具体地点]五、实验参与人员[列出参与实验的学生和教师的姓名]六、实验设备与材料[列出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仪器、试剂、标本等]七、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八、实验预期结果[预期实验的结果,包括数据、图表、图像等]九、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说明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步骤]十、实验教学方法[描述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如讲解、演示、讨论等]十一、实验安全与防护[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列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十二、实验报告要求十三、实验考核方式[说明实验的考核方式,如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报告评分等]十四、实验指导教师联系方式[列出实验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方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沟通]篇二大学实验策划书格式一、活动主题[实验名称]二、活动目的[阐述此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实验的具体地点]五、活动主体[参与此次实验的人员]六、实验流程1. 实验准备确定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材料,并进行检查和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样品,并进行预处理。
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和分析方法等。
2. 实验实施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安全事项。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现象,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
如遇到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并记录。
七、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2. 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静,实验完成后清理实验台和仪器设备。
3. 爱护实验仪器和设备,如发现仪器设备损坏或异常应及时报告。
4. 未经许可,不得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材料等带出实验室。
5.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实验条件和步骤。
实验方案设计模板XX试验方案(小二号,宋体,加粗)方案名称要求:以简明的词语恰当、准确的反映方案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一、试验目的(四号,宋体,加粗)精炼的写明本次试验需要解决或验证的问题;二、试验人员、试验时间(四号,宋体,加粗)***,*** 201*.**.**-201*.**.**三、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四号,宋体,加粗)3.1 工艺流程图(小四号,宋体,加粗)工艺流程尽量采用工艺流程图的形式展示,在图上显示本次试验需要验证的点;(若工艺流程已评估确认,且本次试验只是针对其中一个点验证设备或工艺参数,则可不罗列工艺流程)3.2 工艺参数(小四号,宋体,加粗)表1 本次试验工艺参数情况(五号,宋体)四、试验方法(四号,宋体,加粗)简单明了的阐述试验方法,需要用的工器具、设备等材料。
4.1 主要设备设施(小四号,宋体,加粗)填写关键的试验设备设施即可,无需全部罗列。
4.2 原辅料情况(小四号,宋体,加粗)列明需要使用到的原辅料,若规格、产地等特性对试验有关联则需细化原辅料信息;4.3 检测方法(小四号,宋体,加粗)写明关键指标的检测方法、检测人员,便于后期追溯;4.4 试验方法(小四号,宋体,加粗)与4.1中流程图中标识的本次试验需要验证的点展开讲解具体操作方法。
注意:1.尽可能图表化,对比凸显本次试验需要验证的点,验证思路;2.涉及的关键物料、设备设施等,需详细描述参数,简单明了;五、数据记录(四号,宋体,加粗)设计好试验过程需要用到的表格形式,内容,实际试验时打印填写即可。
注意:实验设计时需充分考虑需记录的数据,数据的全面性、正确性。
备注:全文行距设置:选择1.15-1.5倍行距或17-25磅;全文字体:文字→宋体;数字、字母→Times New Roman;标题:四号,宋体,加粗;正文:小四号,宋体orTimes New Roman,加粗。
方案及报告撰写过程需牢记的三点事项:1、让人看着舒服→即格式整洁、大方,无错别字等基础错误;2、让人知道你在讲什么→即目的、结论清晰,有效数据分析支撑结论;3、让人懂你的逻辑→试验逻辑、结果分析逻辑清晰易懂。
实验方案设计(优秀8篇)实验设计实施方案格式篇一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操作: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讲解: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
创造:你能让蜡烛纸杯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吗?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实验设计实施方案格式篇二一、问题的提出:20某某年,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全面调查后,认为:“学生的肺活量、体能等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其中中小学生为62%;由于缺少足够的体育运动,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超过了50%中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各个学校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健康一生活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掀起了体育锻炼热潮。
学校将体育活动作为贯穿教学和管理的主线,大力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但在现阶段,大多数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及指导力量等条件还不完善,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要求,严重的影响着学生锻炼的兴趣,不利于“阳光体育”的开展。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制度上保证在校学生每天要有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显得尤为关键。
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3篇一、完整实验报告的书写完整的一份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项目: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实验结论(结果推导):实验讨论或分析等。
二、实验报告书写方法1、实验名称:就是这个实验是做什么的。
2、实验目的:一般都写掌握什么方法啊;了解什么啊;知道什么啊;会什么啊;……等。
3、实验器材:就是做这个实验需要的所有器材(仪器)。
4、实验原理:就是这个实验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般书上会写,抄一下也就可以啦。
5、实验步骤:就是你做实验的过程,开始操作时,(1)做什么;(2)做什么;(3)做什么;……6、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根据实验中涉及以及实验得到的数据,设计表格,将有关数据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数据处理,就是该计算的,按要求计算后填入表格对应位置。
7、实验结论(结果推导):就是做这个实验要得到的结果。
8、分析于讨论:写你的实验结果是否适合真实值?如果有误差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实验的一些比较关键的步骤的注意事项等。
对于初中生或小学生来说,书写的实验报告也可简单一点,有时也可不要分析于讨论,也可不写实验原理等。
三、探究实验书写一般有七个环节1.提出问题:就是在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发现问题,就要弄清楚问题,在没有搞清楚之前总有基本的猜测和设想,这就是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有了猜想,就有了实验的目的,再根据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包括取得证据的途径和方法,确定收集证据的范围。
包括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上一步是动脑、思维活动,这一步是手脑并用的实验过程。
5.分析与论证:通过上面的实验,收集到一些数据,观察到一些现象,对其分析,得出事实与假设的关系,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结论。
7.交流与合作:包括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和交给老师批改的书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一.【实验题目】:土壤中细菌的分离纯化实验二.【实验设计思想】:细菌是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一类微生物,世界各国对其研究与资源开发极为重视.目前,国内有关细菌的区系调查及资源开发虽然有一些报道,但对不同作物根际细菌的研究很少.甘肃天水麦积山海拔1742m,属黄土高原潮湿区,植物生长土壤区有机质含量丰富,本次实验将以该地区的落叶松、马尾松、白岩松、野豌豆等作物生长地区的土壤为材料,分离鉴定其中的细菌,探讨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细菌分布数量及种类的差异,并且分析每一种菌种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后以此为依据来推断麦积山大片地区内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丰富情况和它们对植物生长作出的巨大贡献.三.【实验目的】:1.学会培养基最基本的制备方法。
2.学会最基本的微生物灭菌、接种等基本操作过程。
2.掌握最基本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一系列操作。
四.【试验方法】:取天水麦积山不同植物根部的土壤作为土样,通过对其土壤中微生物的一系列培养、分离、筛选最终分离出细菌得菌株,并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数量测定四.实验原理:1.菌种由于各种细菌对营养物质需求不同,在不同地方采样对选取所要的细菌含量和其它杂菌含量的多少直接有关,所以选择微生物含量有可能丰富的土壤(天水麦积山植物根区)中采样。
2.培养基的选取:为了使所要的细菌能很好的生长,其它微生物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要用选择培养基。
还要把细菌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还要用鉴别培养基。
为了达到既是选择培养基又是鉴别培养基,选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培养及分离纯化:通过涂布培养法、平板划线法等方法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4.保藏: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菌种,接种与斜面培养基上,到一定时间后进行传代培养保藏,使其不死亡、减少突变所引起的生物学性状的改变。
5.通过形态与染色鉴定:由于各种微生物有其特定的菌落形态特征和单细胞形态特征,可通过这些形态进行鉴定。
还由于细胞壁组成不同可进行鉴别染色法进行鉴定,也可用产生不产生芽孢进行芽孢染色。
通过以上方法可对所分离纯化的菌种进行初步的鉴定。
6.通过生理生化反应进行鉴定: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如表现在对对大分子糖类和蛋白质的分解能力,以及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的不同,反映出他们有不同的酶系。
我们在实验室允许的条件下做了糖类发酵与氧化、是否能产生过氧化氢酶以及是否含有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生理生化试验,进行再次鉴定。
五【.实验材料】:1.器材:玻璃烧杯、天平、搪瓷烧杯、三角瓶、量筒、漏斗、试管、培养皿、吸管、培养基分装器、电炉、接种环、移液枪、PH试纸(PH5.4—9)、牛角匙、牛皮纸、棉花、纱绳、高压蒸汽灭菌锅等。
2.牛肉膏、蛋白胨、NaCl、1mol/LNaCl、1mol/LHCl。
六.实验步骤:1.配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配方及其配量:牛肉膏蛋白胨NaClxx脂粉水0.3g,1g0.5g,1.5g100ml注:PH7.2—7.4,每份如此,根据需要可改变量进行配置。
(2).称取药品:按培养及配方与配量分别称取药品,取少于总量的水于烧杯中,将各个培养及成分(琼脂除外)逐一加入水中待溶。
(3).加热溶解:将玻璃被放在石棉网上(搪瓷烧杯可直接用文火加热),用文火加热并不断搅拌,促使各药品快速溶解,然后补充水分之所需培养基的量。
(4)调节PH值:初配好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是微酸性的,故需用1mol/LNaOH调PH至7.2-7.4。
为避免调解时过碱,应缓慢加入NaOH液,即要边滴加NaOH边搅匀培养液,然后用PH试纸侧其酸碱度值。
检测培养基的pH,若pH 偏酸,可滴加1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 试纸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范围。
若偏碱,则用1mol/LHCl进行调节。
pH 的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
应注意pH 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5).过滤: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层纱布趁热过滤,以利结果的观察。
但是供一般使用的培养基.此步可省略(6)分装:披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
分装时可用三角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面造成污染。
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
分装入三角瓶内以不超过其容积内一半为宜。
半固体培养基以试管高度的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7).加棉塞试管口和三角瓶口塞上用普通棉花(非脱脂棉)制作的棉塞,棉塞的形状、大小和松紧度要合适,四周紧贴管壁,不留缝隙,才能起到防止杂菌侵入和有利透气的作用。
要使棉塞总长约3/5塞人试管口或瓶口内,以防棉塞脱落。
有些微生物需要更好的透气,则可用8层纱布制成通气塞。
有时也可用试管帽或塑料盖代替棉塞。
(8)包扎:加塞后,将三角瓶的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或双层报纸,以防灭菌时冷凝水沾湿棉塞。
若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则应先把试管扎成捆后,再于棉塞外包—层牛皮纸。
然后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9)灭菌:将上述培养基于121℃湿热灭菌20min。
如因特殊情况没能及时灭菌,则应放人冰箱内暂时保存.(10).摆斜面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60℃,然后制斜面,则需趁热将试管口端搁在一根长木条上,并调整斜度,使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11).无菌检查: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温箱中培养24-48h,无菌生长时可以使用,或放置在冰箱或清洁的橱内,备用.2.配置无菌生理盐水:称0.85g NaCl至盛有100ml蒸馏水的三角瓶中,塞上棉塞,塞外包上一层牛皮纸,至加压蒸汽灭菌锅内在121℃下灭菌20min即为无菌生理盐水。
3取样并制备土壤稀释液:(1).土壤前处理;取出采集的土样,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其撵碎、撵细待用。
(2)制土液:称出10克于带有无菌玻璃珠的250ml锥形瓶中,用已灭菌的量筒量取90ml无菌水溶解,振摇约20分钟,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匀。
点燃酒精灯在火焰附近,用无菌移液枪从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移液枪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10-2、10-3、10-4、10-5、10-6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4 .涂布接种:将上述9个平板分别贴上标签10-4、10-5、10-6各三个,然后用无菌移液枪分别由10-4、10-5、10-6三管土壤稀释液中各吸取0.1ml对号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平板中,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的涂布均匀,室温下静置5到10分钟,使菌液吸附进培养基。
【注意:所有的接种工作必须在无菌室里面进行,在接种之前必须先进行灭菌】5.培养。
30摄氏度恒温室中培养3天6 .观察并进一步分离纯化。
观察菌落特征,并记录。
再倒两个平板。
点燃的酒精灯附近,从稀释度合适的培养平板上挑取带有溶磷圈的菌落,在新制的平板上划线分离,30摄氏度恒温室中培养3天7.斜面培养放置斜面。
挑取单个菌落接种到3个斜面上培养。
置于28~30℃恒温箱中培养72h.与此同时,用单菌落进行以下鉴定试验革兰氏染色1.1涂片常规涂片法1.2初染滴加结晶紫(以刚好将菌膜覆盖为宜)于涂片上,染色1~2min,倾去染色液,细水冲洗至洗出液为无色。
1.3媒染用碘液媒染约l min ,水洗。
1.4脱色用滤纸吸去玻片上的残水,将玻片倾斜,在白色背景下,用滴管流加95%的乙醇脱色,直至流出的乙醇无紫色时,立即水洗,终止脱色,干燥。
1.5复染在涂片上滴加番红液复染约2~3min,水洗,然后用吸水纸吸干。
1.6镜检干燥后,用油镜观察。
判断两种菌体染色反应性。
菌体被染成蓝紫色的是革兰氏阳性菌(G+),被染成红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菌(G-)。
1.7清洁xx。
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许二甲苯擦去镜头上的残留油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
芽孢染色(1)将培养的菌,作涂片、干燥、固定。
(2)滴加3—5滴孔雀绿染液于已固定的涂片上。
(3)用木夹夹住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使染液冒蒸汽但勿沸腾,切忌使染液蒸干,必要时可添加少许染液。
加热时间从染液冒蒸汽时开始计算约4—5分钟。
这一步也可不加热,改用饱和的孔雀绿水溶液(约7.6%)染10分钟。
(4)倾去染液,待玻片冷却后水洗至孔雀绿不再褪色为止。
(5)用番红水溶液复染1分钟,水洗。
(6)待干燥后,置油镜观察,七.计数: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
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培养物中的活菌数。
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
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另活菌计数法,其原理是每个活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和良好的生长条件下可以通过生长形成菌落。
将待测样品经一系列10倍稀释,然后选择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分别取0.2ml放入无菌平皿,再倒入适量的已熔化并冷至45℃左右的培养基,与菌液混匀,冷却、待凝固后,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或温室培养,长出菌落后,计数,按下面公式计算出原菌液的含菌数:每毫升原菌液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复平皿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5此法还可以将稀释的菌液取0.2m 1加到已制备好的平板上,然后用无菌涂棒将菌液涂布整个平板表面,放入适宜温度下培养,计算菌落数,再按上公式计算出每毫升原菌液的所含活菌总数。
七.实验结果….(等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