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燃烧方法(MCM)和传统的燃烧方法(CCM)制备氧化锆
- 格式:doc
- 大小:885.50 KB
- 文档页数:20
氧化锆粉体生产工艺氧化锆(ZrO2)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电子、光学、医疗和陶瓷制品等。
氧化锆粉体作为制备这些应用材料的基础原料,其生产工艺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氧化锆粉体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制备、烧结工艺、筛分工艺和粉体表面处理等。
一、原料制备氧化锆粉体的制备首先需要合适的原料,一般选用氧化锆矿石作为主要原料。
原料的选择要考虑矿石的纯度、颗粒大小和化学成分等因素。
矿石经过破碎、磨矿等工艺处理,得到符合要求的矿石颗粒。
二、烧结工艺1. 矿石预处理:将原料矿石送入预处理设备中进行干燥和除杂处理,以提高矿石的可烧结性。
2. 烧结:将经过预处理的矿石放入烧结炉中,通过高温和压力作用下,使矿石颗粒发生烧结反应,形成粉体颗粒。
烧结温度一般为1500℃-1700℃。
三、筛分工艺烧结后得到的粉体颗粒粒径较大,需要经过筛分工艺进行分级处理,以得到所需颗粒大小范围的氧化锆粉体。
筛分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筛网孔径和振动频率等参数,控制粉体颗粒的粒径分布。
四、粉体表面处理为了提高氧化锆粉体的分散性和流动性,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处理。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干法处理和湿法处理。
干法处理包括干法粉体改性和干法润湿剂处理,通过表面吸附或表面反应的方式改善粉体的性能。
湿法处理则是在粉体表面添加润湿剂,提高粉体与溶剂之间的相容性。
氧化锆粉体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制备、烧结工艺、筛分工艺和粉体表面处理等环节。
逐步完成这些工艺可以获得具有所需颗粒大小和性能的氧化锆粉体。
这些粉体可作为制备陶瓷、电子器件和医疗器械等材料的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参数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氧化锆粉体的质量和性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机加工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案例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机加工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们为企业的生产操作提供了具体指导,确保产品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加工。
合成立方氧化锆摘要本文介绍了合成立方氧化锆的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两种常见方法。
详细介绍了合成步骤、原理以及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还可以调控立方氧化锆的形貌和性能。
合成立方氧化锆在材料科学、能源储存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引言立方氧化锆(Cubic Zirconia, CZ)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功能陶瓷材料。
它具有高硬度、高熔点、优良的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等特点,在材料科学、能源储存、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实现合成高质量的立方氧化锆,人们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和优化,以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
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立方氧化锆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溶胶和凝胶过程中的水解和缩聚反应,将金属离子转化为固态氧化物。
1.1 合成步骤1.溶液制备:将前驱体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常选择乙醇、水或有机酸作为溶剂。
2.水解反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金属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物。
3.缩聚反应:调节pH值和温度,将氢氧化物缩聚成氧化锆的胶体颗粒。
4.凝胶形成: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将胶体颗粒形成凝胶。
5.干燥:将凝胶分散在适当的介质中,进行干燥过程。
1.2 优缺点优点: - 溶胶-凝胶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合成条件。
- 可以得到高纯度、均一性好的立方氧化锆颗粒。
- 可以通过改变合成条件来调控颗粒的形貌和尺寸。
缺点: - 热处理过程耗时较长。
- 有些金属离子的水解和缩聚反应速度较慢,影响合成效率。
- 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
2. 水热法水热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合成立方氧化锆的方法。
它利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金属离子和水的反应来合成固态氧化物。
2.1 合成步骤1.溶液制备:将前驱体以及适量的溶剂混合。
2.加热:将溶液放入高压容器中,通过加热使其达到适当的温度。
3.反应: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中,金属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然后缩聚成氧化锆颗粒。
4.冷却:将高压容器冷却至常温。
氧化锆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
氧化锆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 氢氧化锆热分解法:将氢氧化锆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热分解,生成氧化锆超细粉体。
该方法可以通过调控热处理的温度、时间和气氛来控制粉体的粒径和形貌。
2. 氧化锆溶胶凝胶法:将氧化锆前驱物(如氯化锆、硝酸锆等)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并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通过控制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使溶液形成稳定的胶体溶胶。
接着将胶体溶胶进行热处理,去除溶剂,得到氧化锆超细粉体。
3. 水热法:将氧化锆前驱物溶解在水或有机溶剂中,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时间和溶液成分,可以制备出具有较小粒径和均匀分布的氧化锆超细粉体。
4. 气相沉积法:将氧化锆前驱物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并通过气相沉积技术,在高温下将气相中的氧化锆蒸汽转变为固相,从而得到氧化锆超细粉体。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小的粒径和较高的纯度。
总之,制备氧化锆超细粉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来决定。
二氧化锆和氧化锆引言:二氧化锆和氧化锆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在材料科学、医疗器械和核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二氧化锆和氧化锆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以及相关的发展趋势。
一、二氧化锆1. 性质二氧化锆(ZrO2)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具有高熔点、高热稳定性和良好的电子绝缘性。
它的晶体结构可以分为单斜和立方两种形式,其中立方相是最稳定的形式。
2. 制备方法二氧化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其中最常见的是热分解法和溶胶-凝胶法。
热分解法是将锆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二氧化锆,而溶胶-凝胶法是通过将锆盐与溶剂混合形成溶胶,然后通过热处理使其凝胶并形成二氧化锆。
3. 应用由于其高熔点和高热稳定性,二氧化锆被广泛应用于高温陶瓷材料领域,如耐火材料、熔融坩埚和高温涂层等。
此外,二氧化锆还可以作为催化剂、电解质和核燃料包覆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4. 发展趋势二氧化锆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高温陶瓷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二氧化锆作为一种优秀的高温材料,将会在此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人们对于环境友好材料的需求增加,二氧化锆在催化剂和电解质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氧化锆1. 性质氧化锆(ZrO)是一种无色结晶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
它的晶体结构与二氧化锆相似,也可以分为单斜和立方两种形式。
2. 制备方法氧化锆的制备方法多样,常见的有热分解法和溶液法。
热分解法和二氧化锆的制备方法相似,通过高温下将锆化合物分解生成氧化锆。
溶液法是将锆盐与溶剂混合形成溶液,然后通过沉淀、过滤和热处理等步骤得到氧化锆。
3. 应用氧化锆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陶瓷领域和材料科学等方面。
在电子器件中,氧化锆可以作为电解质、电极材料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方面的应用。
在陶瓷领域,氧化锆可以用于制作陶瓷材料和瓷器。
在材料科学中,氧化锆可以作为催化剂和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
4.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氧化锆的应用前景广阔。
摘要使用尿素作为燃料的微波燃烧法(MCM)合成的氧化锆纳米晶体不使用任何模板,催化剂或表面活性剂。
为了比较,也有人采用常规的燃烧方法(CCM)制备。
所合成的ZrO2粉末的特征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高分辨率型扫描电微镜(HR- 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析(EDX),漫反射光谱(DRS)和光致发光(PL)光谱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与CCM相比,由MCM中得到的氧化锆纳米晶体显示出高结晶度和均匀的尺寸分布。
因此,系统研究了制备方法对ZrO2的结构,形态学和光学活性的影响。
对由MCM获得的ZrO2纳米晶体进行了研究,发现四氯苯酚(4-CP)的光催化降解(PCD)是一种可以有效破坏水介质中的化学干扰物。
发现PCD符合一级动力学已经建立了4-CP中的PCD的氧化锆的光催化活性的ZrO2-TiO2混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活性的的测试。
关键词:氧化锆,二氧化钛,,纳米晶体,燃烧法,光催化降解目录1. 介绍 (3)2. 实验 (3)2.1. 通过简单的微波燃烧方法(MCM)和传统的燃烧方法(CCM)制备氧化锆. 42.2. 表征ZrO2 (4)2.3. 光催化活性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构调查 (6)3.2.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分析 (7)3.3. 氧化锆微纳米结构的形貌 (8)3.4. 光学研究(漫反射光谱法) (10)3.5. 光致发光研究 (11)3.6. BET表面积分析 (12)3.7. 零电荷点pH测量 (12)3.8. 光催化降解4-CP使用ZrO2-MCM纳米晶体ZrO2-CCM微晶 (12)4. 结论 (18)参考文献 (19)1. 介绍最近,纳米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经引发了全球庞大的能源科学技术同行的兴趣。
如今,许多技术如共沉淀法、电沉积法、溶胶-凝胶化学和水热法等已经开发合成了纳米级的材料,但这些技术总是消耗大量能量,并且需要相当长的反应时间。
传统的燃烧方法(CCM)是由于自身放热反应,这是一种用于大规模生产各种金属氧化物的有效方法。
然而,微波辅助燃烧合成的材料,最近获得的重要性超过了传统的加热方法,由于微波的原因与反应物在分子水平上相互影响,其中该电磁能量通过快速动力学的运动分子的转移和转化变为热量[5]。
这将导致纳米颗粒的早期形成阶段和不同形态的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形成[6,7]。
氧化锆已广泛研究由于其在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如催化,口腔修复,高温辐射陶瓷,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和传感器,无论是在纯粹的或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的修改状态[8-11]。
现在认识到通过使用纳米晶体代替传统的微米级氧化锆可以提高氧化锆的机械、电气、化工、以及起催化性能,主要是因为其在纳米尺度上存在不同寻常的表面现象[12-14]。
纳米晶氧化锆粉末和胶体的制备已经准备了不少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燃烧法、水热法、微波辐射法等[15-19]。
然而,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来制备几个纳米粒子大小的氧化锆纳米晶体是一个挑战。
因此,我们尝试了两种方法制备氧化锆纳米晶体,即用微波燃烧方法(MCM)和常规燃烧方法(CCM)来比较调查它们的属性。
在燃烧的实验中,使用尿素作为燃料快速燃烧和结晶可以生成不同缺陷性的结构。
因此研究氧化锆的缺陷能级和表面状态是很有意义的。
基于获得的基本知识,首次在文献中,我们使用MCM制备出良好的晶体结构和高浓度缺陷的氧化锆纳米结构,同时避免了额外的煅烧过程。
从结果可以发现MCM是一个在控制粒径和属性方面比CCM更有吸引力的方法。
所制作的氧化锆纳米结构用于研究光学性质。
虽然,二氧化钛是研究最为广泛的光催化剂,但是提高量子效率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可以通过加入金属,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电子给体,并加入以其它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的掺杂来实现的,以减少载流子复合[20]。
据报道,向二氧化钛中加入氧化锆可以增加ZrO2-TiO2混合催化剂的表面面积和羟基基团,进而提高了二氧化钛的量子效率[21]。
此外,ZrO2和ZrO2-TiO2二元氧化物催化剂被广泛用于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21-27]。
先进的ZrO2-TiO2混合氧化物能通过生成新的催化程序来扩展他们的应用,是由于它们之间有很强的联系。
因此,研究ZrO2-TiO2混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活性是非常有趣的。
2. 实验2.1.通过简单的微波燃烧方法(MCM)和传统的燃烧方法(CCM)制备氧化锆所使用的试剂均来自印度的默克公司,其试剂可以直接使用无需进一步纯化。
燃烧方法利用快速和自我维持的化学反应的优点。
此方法使用了化学推进剂使所述氧化还原混合的优点,其中的金属硝酸盐作为氧化反应物和燃料的还原反应。
硝酸氧化锆和尿素作为燃料的化学计量是基于化学推进剂的计算的。
该燃料氧化剂比(F/ O )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O N Zr EF O N H C MF N M O F 27024121021441 将硝酸氧化锆(2.31克)和尿素(0.96克)分别溶解在10ml 的去离子水中,并倒入一个玻璃坩埚并搅拌15分钟,得到澄清的溶液。
放在家用微波烘箱(2.45千兆赫和750 W )中处理10分钟。
最初,溶液将会煮沸并进行脱水后分解产生气体的演化。
当溶液达到自燃点,然后会蒸发马上变成固体。
得到的固体用酒精清洗干净,然后在温度为70℃的干热灭菌器中放置2h 。
贴上ZrO 2-MCM(由MCM 获得)。
在接下来的独立实验中,同样的反应混合物置于石英坩埚中,在温度为500℃的空气炉中放置2h ,升温速度魏5℃/min ,降温速度也为5℃/min 。
得到的粉末用酒精清洗干净,然后在温度为70℃的烤箱中放置2h 。
贴上ZrO 2-CCM(由CCM 获得)。
预期燃烧反应形成氧化锆的方程式是:ZrO(NO 3)2·2H 2O+CO(NH 2)2(s)+O 2(g)→ZrO 2(s)+4H 2O(g)+CO 2(g)+N 2(g)+2NO 2(g)在燃烧过程中,气体产品发布N 2,NO 2,CO 2和H 2O 为水蒸气。
我们假设棕色气体燃烧过程中观察到的形式公布上述气体产品。
2.2.表征ZrO 2用Philips X'Pert 进行X 射线衍射仪,采用铜K α辐射在k =1.540Å下进行ZrO 2的结构表征。
ZrO 2的表面官能团由Perkin Elmer FT-IR 光谱仪进行分析。
分析ZrO 2的形态学研究和能量色散的x 射线一直使用Jeol JSM6360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
使用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是飞利浦TEM(CM20)。
使用Cary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记录氧化锆的漫反射紫外可见光光谱以此来评估他们的能量带隙。
采用瓦里安卡里Eclipse 荧光分光光度计记录光致发光特性。
ZrO 2的表面积是由氮吸附=脱附等温线用液氮在77K 使用的一个自动吸附仪(康塔公司2.3.光催化活性测试PCD进行了在石英管反应器中提供冷却的实验。
该反应器管安装于反应器中,反应器装置和紫外线之间的距离被调整至6.5厘米。
灯壳具有低压汞灯可以发射254nm的抛光铝阳极氧化反光板和黑色的罩,以防止紫外线泄露。
制造4 -CP有三种不同的浓度,即为50ppm,100ppm,150 ppm,用于光催化降解的试验。
将催化剂(含有30mg/100ml)加入到4 -CP溶液中,并将该溶液在没有辐射的情况下搅拌2小时。
发现4-CP在只有不到5%的初始浓度时的吸附能力超过其他情况下的催化剂。
用离心法除去的4 -CP溶液(含有催化剂悬浊液)中的细悬浮催化剂颗粒。
4-CP溶液的浓度使用UV可见光分光光度计(Perkin-Elmer公司,Lamda 25)确定。
4-CP的PCD还与ZrO2-TiO2混合氧化物进行试验。
将已知量的商业二氧化钛(Degussa公司的P-25)加入到已知量的氧化锆中,用研钵和研杵研磨30分钟将其磨细以便得到ZrO2–TiO2的混合物中所需要的摩尔%。
然后将磨细的混合物直接用于PCD实验。
因此,混合氧化物实际上是物理混合物,而不是固溶体。
因此,ZrO2和TiO2的那些相互作用可以被假定为发生在晶界处。
PCD的效率既可以计算纯ZrO2和纯TiO2,也可以计算ZrO2-TiO2的混合氧化物(5 mol%, 10 mol%, and 15 mol% 的ZrO2-TiO2混合氧化物)。
对溶液pH值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通过用稀HCl和NaOH(都来自印度的默克公司)调整含有催化剂的4-CP溶液的pH值。
溶液pH的测定使用HANNA Phep (pH值模型H198107,单元精度为0.2-0.5)数字酸度计。
对实验环境进行控制,没有催化剂和UV照射,观察HCl和NaOH的效果。
观察到4-CP的浓度没有明显的下降,即使反应210分钟。
3. 结果与讨论3.1.结构调查氧化锆主要存在三个晶型,即单斜、正方、立方。
ZrO2在一个特定的阶段才会结晶,取决于在合成和反应的时间过程中所采用的温度条件。
对两批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案重复性的记录两次。
如图1a和b所示,观察到的衍射峰2θ=30.19°,35.00°,50.39°,58.89°和62.85°分别与[111],[200],[220],[311]和[222]平面有关联。
这些平面与间距值2.93,2.55,1.80,1.53和1.47Å相关联,分别可以容易地分配到的ZrO2(JCPDS50-1089号)四面体中。
此外,通过XRD 法检测未发现其他晶体杂质的特征峰,表明是高纯度的ZrO2。
观察发现ZrO2-MCM(光谱a)和ZrO2-CCM(光谱b)有尖锐的峰,表明其高度结晶。
得到ZrO2-MCM的衍射峰稍微变宽,因为得到的ZrO2-CCM的晶粒尺寸较小。
因此,预计高结晶度与小尺寸的ZrO2-MCM晶粒而可以提高光催化活性。
晶格参数的计算使用等式中给出的公式:⎥⎦⎤⎢⎣⎡+⎪⎪⎭⎫ ⎝⎛++=2222222344sin c l a k hk h λθ θ是衍射角,λ是入射波长(λ= 0.1540nm),h ,k 和l 是米勒指数。
ZrO 2-MCM 的晶格参数是a= 0.497和c = 0.320。
ZrO 2-CCM 的晶格参数是= 0.509nm 和c = 0.351nm 。
3.2.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 )分析利用FT-IR 光谱法研究ZrO 2表面的气相动态平衡中表面吸附水的相互作用。
仔细观察频移和吸光度值可以解释ZrO 2相的表面结构。
图2a 和b 表示的分别是ZrO 2-MCM 和ZrO 2-CCM 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