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泥池排水池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798.00 KB
- 文档页数:4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使其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计算公式来确定处理设备的尺寸、处理效果和运行参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流量(Q)的计算是污水处理设计的基础。
常用的污水流量计算公式如下:Q = Qs + Qr + Qg其中,Qs为居民生活污水流量,Qr为工业废水流量,Qg为雨水流量。
2. 污水处理设备尺寸计算公式:- 沉淀池尺寸计算公式:A = Q × H × 1.5其中,A为沉淀池的面积,Q为污水流量,H为水深。
- 曝气池尺寸计算公式:V = Q × T × 1.5其中,V为曝气池的容积,Q为污水流量,T为停留时间。
- 活性污泥池尺寸计算公式:V = Q × T × X其中,V为活性污泥池的容积,Q为污水流量,T为停留时间,X为污泥浓度。
3. 污水处理效果计算公式:- 污水去除率计算公式:R = (C0 - C) / C0 × 100%其中,R为污水去除率,C0为进水污染物浓度,C为出水污染物浓度。
- 污泥含水率计算公式:M = (Ww - Wd) / Ww × 100%其中,M为污泥含水率,Ww为湿污泥质量,Wd为干污泥质量。
4. 污水处理运行参数计算公式:- 曝气量计算公式:Qa = Q × BOD5 / (K1 × K2 × K3)其中,Qa为曝气量,Q为污水流量,BOD5为五日生化需氧量,K1、K2、K3为系数。
-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计算公式:X = VSS / V其中,X为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VSS为混合液中可溶性悬浮固体质量,V为混合液体积。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计算公式。
以成安县25000t/d(5台5000m3/d)为例,计算排水和排泥池尺寸和管道的过程如下:一、排水池1.排水池的尺寸排水池的尺寸以满足两格设备每天反洗总水量来确定,计算过程如下:一格反洗依次的过程为:先气洗再气水反冲洗,最后再水洗第一次水洗,强度为3.5L/(m2·s),持续时间为4min;第二次水洗,强度为7L/(m2·s),持续时间为6min;则一格水洗产生的水量Q1=A滤*(3.5*4*60+7*6*60)*10-3,其中A滤=6.15*4=24.6m2,带入式中得Q1=82.7m3;由液位安装高度控制可知,反洗结束后过虑区液位由4.1m下降到3.7m,则液位下降排出水量:Q2= A滤h=24.6*0.4=9.84 m3又因为滤池的反冲洗周期为24h,则每天两格设备反洗产生的水量即为产生的水量,也就是排水池所需的容积V=2*( Q1 +Q2)*1=2*(82.7+9.84)*1=185 m3由《城镇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可知,排水池的有效水深为位2~4 m,此处取 3m,超高取0.4m,则排水池的面积F=V/(3+0.4)=54.4m2`取排水池宽B=7.4m,则排水池的长L=F/B=7.35≈7.4m2.排水管的管径单台设备在反洗的12min内,排水管道的平均流量:Q= Q总/t=( Q1+Q2)/t=(82.7+9.84)/(12*60)=0.1285 m3/s根据Q=D2v,可知D=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可知:排水管道为压力管时,压力管道设计流速宜采用0.7~2.0m/s,最低流速通常不得小于0.6m/s,综合上述取v=1.2m/s故将Q=0.1285 m3/s, v=1.2 m/s分别代入上式中得D=369mm,故取该管管径为DN400。
将管径、流量、流速、沿线管长等参数带入给排水管损计算软件中,得沿程水头损失仅为0.4~0.5m,由工艺高程图可知排水过程中水头为5m左右,故可以满足管内水流动。
排水池、排泥池工艺计算案例1.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近期3.0万m3/d(近期设1座絮凝沉淀池;V型滤池设3格),远期为6.0万m3/d(远期设2座絮凝沉淀池;V型滤池设6格),自用水系数1.10;(2)设计原水浊度按50NTU设计,NTU与SS之比按2.0计;(3)投药量:投矾量20 mg/L计算,PAC氧化铝含量按10%考虑;(4)单座絮凝池设计能力3.0万m3/d,共设20根排泥管,每根管排泥1min;(5)顺序排泥,排泥管末端流速v=2.46m/s;计算排泥周期8h,每天排泥3次,每次单座絮凝池20根排泥管顺序排泥,每座絮凝池排泥时间为20min。
(6)沉淀池与絮凝池合建,单座沉淀池分1组,通过过渡区连接,过渡区及沉淀区采用排泥桁车机械排泥。
排泥桁车运行速度 1.0m/s,在沉淀池宽度方向上移动,运行一个来回需要55.6×2min。
计算排泥周期8h,每天排泥3次。
(7)V型滤池一座分3格,单格设计规模1.0万m3/d,近期建设3格,远期再建设3格,单格过滤面积78.0m2,冲洗周期24h。
第一阶段:气冲2min(15L/m2·s);第二阶段:气水联冲5min,气冲(15L/m2·,水冲2.0L/m2·s);第三阶段:水冲5min,水冲强度(4.0L/m2·s)全程:扫洗12min,水冲强度1.4L/s.m2。
(8)回收水池和排泥池各建设1座,近期一次性建成。
每座包含2格,按照远期同时工作设计,且能够单独运行及泄空。
(9)回收水池来源于滤池的初滤水和反冲洗水量,每天排放水全部回用,回用比例为4.556%;(10)排泥池来源于絮凝沉淀池排泥及气浮池浮渣,通过污泥提升泵提升至脱水车间一体化浓缩机,脱水后97%含水率,浓缩机进泥量80m 3/h 。
2. 相关设计规范根据《室外给水设计标准50013-2018》:(1)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应分别计算分析水量的平衡和干泥量的平衡;(2)排泥水处理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安全余量,并应设置应急超越系统和排放口;(3)排泥水处理系统的平面位置宜靠近沉淀池。
污水站污泥池计算公式一、地基承载力验算1、基底压力计算(1)水池自重GC计算顶板自重Gl=180.OOkN池壁自重G2=446.25kN底板自重G3=318.75kN水池结构自重Gc=Gl+G2+G3=945.OOkN(2)池内水重GW计算池内水重Gw=72L50kN(3)覆土重量计算池顶覆土重量Gtl=OkN池顶地下水重量Gsl=OkN底板外挑覆土重量Gt2=279.50kN底板外挑地下水重量Gs2=45.50kN基底以上的覆盖土总重量Gt=Gt1+Gt2=279.50kN基底以上的地下水总重量Gs=Gs1+Gs2=45.50kN(4)活荷载作用Gh顶板活荷载作用力Ghl=54.OOkN地面活荷载作用力Gh2=65.OOkN活荷载作用力总和Gh=Ghl+Gh2=119.OOkN(5)基底压力Pk基底面积:A=(L+2×t2)×(B+2×t2)=5.000×8.500=42.50m2基底压强:Pk=(Gc+Gw+Gt+Gs+Gh)/A=(945.00+721.50+279.50+45.50+119.00)/42.500=49.6βkN∕m22、修正地基承载力(1)计算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rmrm=[l.OOOX(20.00-10)+2.000X18.00]/3.000=15.33kN∕m3(2)计算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r考虑地下水作用,取浮重度,r=20.00-10=10.00kN∕m3(3)根据基础规范的要求,修正地基承载力:fa=fak+∏bγ(b-3)+∏dγm(d-0.5)=100.00+0.00×10.00X(5.000-3)+1.00×15.33X(3.000-0.5)=138.33kPa3、结论Pk=49.660"〃SPan=""style="box-SiZing:border-box;〃>二、抗浮验算抗浮力Gk=Gc+Gt+Gs=945.00+279.50+45.50=1270.OOkN浮力F=(4.500+2X0.250)X(8.000+2×0.250)×1.000×10.0×1.00=425.OOkN Gk∕F=1270.00/425.00=2.99>Kf=l.05,抗浮满足要求。
排泥量、反冲洗水量公式推导一单组沉淀池排泥量公式推导1原理单组排泥水量=排泥过程反应池水位下降水量+排泥过程沉淀池水位下降水量+排泥过程单组原水进水量2步骤a 反应池出水口底板距池顶距离为1.06m,运行时反应池水位液面距池顶距离0.68m。
所以可以通过查<反应池高度—容积对应表>来求出排泥过程反应池水位下降水量。
V0.68= 247.342 m3 V1.06= 220.255 m3设排泥过程反应池水位下降水量为Q1,则Q1= V0.68- V1.06= 247.342 - 220.255 = 27.087 (m3)b 沉淀池斜管顶端到集水槽孔中间的平均距离为1.14m,沉淀池长14.05m,宽7m。
设排泥过程沉淀池水位下降水量为Q2,则Q2= 14.05×7×1.14 = 112.119 (m3)c 设排泥过程单组原水进水量为Q3,单组原水流量为Q4,排泥过程沉淀池水位液面降至斜管顶端处所用排泥时间为T,则Q3= Q4* Td 设沉淀池单组排泥水量为Q,则Q = Q1+ Q2+ Q3= 27.087 + 112.119 + Q4* T即Q = 139.206 + Q4* TQ为单组沉淀池一次排泥水量,单位m3;Q4为排泥过程单组原水流量,单位m3/h;T为排泥过程沉淀池水位液面降至斜管顶端处所用排泥时间,单位h。
注明:本公式适用于排泥过程沉淀池水位液面降至斜管顶端处时的水量计算。
二单格虹吸滤池反冲洗用水量公式推导1原理单格滤池反冲洗用水量=单格滤池反冲洗过程池内减少水量+滤池反冲洗过程清水廊道减少水量+单格滤池反冲洗过程其它滤池产水量之和2步骤a 每格滤池长4.2m,宽3.95m,洗砂集水槽顶距池顶往下0.15m处的距离为2.865m,排水集水槽长4.2m,宽0.75m,反冲洗时排水集水槽水位液面距洗砂集水槽顶的距离为0.955m。
设单格滤池反冲洗过程池内减少水量为Q1,则Q1= 4.2×3.95×2.865 + 4.2×0.75×0.955= 47.53 + 3.01 = 50.54 (m3)b 虹吸滤池清水廊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长26.45m,宽1.1m,第二部分长5.2m,宽0.6m。
生活污泥量小结淀粉废水1500m³/d,调节沉淀池+UASB+SBR1、调节沉淀池:60m³/h,2、UASB:COD6000mg/L,去除率0.85产泥量:50kg/h,假定排泥含水率为98%,Q=50÷(1-98%)÷1000×24=60m³/d,3、SBR排泥:代谢产泥量△X=156(kg/d)假定排泥含水率为98%,Q=156÷(1-98%)÷1000=7.8m³/d,假定排泥含水率为99%,Q=156÷(1-99%)÷1000=15.6m³/d,考虑安全系数,每天排泥量为18m³/d.絮凝剂投加量根据污泥量确认,比如总共浓缩后的污泥66m³/d,含水率95.5%,即污泥66×(1-0.955)=2.97m³/d.三氯化铁5.0%-8.0%,即2.97×5.0%×1000=148.5kg 废水的0.1‰硫酸铝:8.0%-12.0%,即2.97×10.0%×1000=297kg 废水的0.2‰聚合氯化铝:3.0%-10.0%,即2.97×5.0%×1000=148.5kg 废水的0.1‰聚丙烯酰胺:0.1%-0.3%,即2.97×0.2%×1000=5.94kg 废水的0.00396‰100吨生活废水:一月聚合氯化铝300-500kg,聚丙烯酰胺12kg.生活污水15万m³/d,氧化沟投资少30%,占地少,0.22元/吨水,比活性污泥法少15%。
每日排泥绝干污泥16吨/d,含量0.1%脱水后含税75%,64吨,含量0.43‰未脱水时含水率99%,即1600m³/d=67m³/h,含量1%。
计算书一、水池地基承载力验算污水池为矩形多格的组合水池,长9.6m ,宽9.3m,s 深4.2m ,钢筋混凝土池壁厚0.3m ,底板长10.2m ,宽9.9m ,底板厚为0.35m ,垫层长为10.4m ,宽10.1m ,厚0.1m ,顶板长9.6m ,宽9.3m ,厚0.2m ,覆土0.6m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 .。
荷载标准值池内水重标准值G 水= G 集水池+G 水解酸化池+G 污泥池+G SBR 池=(3.4*3.2*2.2+3.6*3.2*3.4+1.4*3.2*3.4+ 5.2*9*3.4)*10=(23.936+39.168+15.232+159.12)*10=2374.56KN 池壁自重标准值G 池壁=280.214*25=7005.35 KN 底板自重标准值G 底板=10.2*9.9*0.35*25=883.575KN 垫层自重标准值G 垫层=10.4*10.1*0.1*25=262.6KN 顶板自重标准值G 顶板=9.6*9.3*0.2-G 板孔=(17.856-1.6833)*25=404.317KN 覆土自重标准值G 土=9.6*9.3*0.6=53.568*18=964.224KN荷载标准值G=G 水+G 池壁+G 底板+G 垫层+G 顶板+G 覆土=11844.62KN 地基承载力验算基地平均压力值P=A G =103.5811844.62=114.35kpa <fa =120kpa因此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二、水池池壁配筋计算1、工程概述SBR 池为矩形水池,长9.3m ,宽5.5m,深4.2m ,池壁厚0.3m,底板厚0.35m ,池外回填土标高为±0.000;基底垫层为C15素混凝土;水池池壁及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采用钢筋HRB335钢筋,钢筋保护层厚度30mm 。
2、荷载计算施工时,要求先回填在试水,因此 2.2.1池外有土,池内无水取填土重度γ=18KN/m ³,内摩擦角φ=030,粘聚力C=0 由于池壁垂直光滑,则 =αK 2t a n (045-φ/2)=2tan =(045-030/2)=0.333外池壁土压标准值k p a hk q a k 17.252.4333.0181=⨯⨯==γ 荷载计算简图如下图:k p a q k 17.251= 有土无水时荷载简图 2.2.2池外有土,池内有水池内水压标准值:kpa H q k 323.2102=⨯==γ池外土压标准值:kpa hK q a k 17.520.3334.2181=⨯⨯==γk p a q k 322= k p a q k 25.171= k p a q k 6.83= 经比较可知,池内无水,池外有土为荷载最不利情况,故只可对池内无水,池外有土时的情况进行计算。
排泥池排水池计算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以成安县25000t/d(5台5000m3/d)为例,计算排水和排泥池尺寸和管道的过程如下:
一、排水池
1.排水池的尺寸
排水池的尺寸以满足两格设备每天反洗总水量来确定,计算过程如下:
一格反洗依次的过程为:先气洗再气水反冲洗,最后再水洗
第一次水洗,强度为(m2·s),持续时间为4min;
第二次水洗,强度为7L/(m2·s),持续时间为6min;
则一格水洗产生的水量Q1=A滤**4*60+7*6*60)*10-3,其中
A滤=*4=,带入式中得Q1=;
由液位安装高度控制可知,反洗结束后过虑区液位由下降到,则液位下降排出水量:Q2= A滤h=*= m3
又因为滤池的反冲洗周期为24h,则每天两格设备反洗产生的水量即为产生的水量,也就是排水池所需的容积V=2*( Q1 +Q2)*1=2*+*1=185 m3 由《城镇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可知,排水池的有效水深为位2~4 m,此处取 3m,超高取,则排水池的面积F=V/(3+=`
取排水池宽B=,则排水池的长L=F/B=≈
2.排水管的管径
单台设备在反洗的12min内,排水管道的平均流量:Q= Q总/t=( Q1
+Q2)/t=+/(12*60)= m3/s
根据Q=D2v,可知D=
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可知:排水管道为压力管时,压力管道设计流速宜采用~s,最低流速通常不得小于s,综合上述取v=s
故将Q= m3/s, v= m/s分别代入上式中得D=369mm,故取该管管径为
DN400。
将管径、流量、流速、沿线管长等参数带入给排水管损计算软件中,得沿程水头损失仅为~,由工艺高程图可知排水过程中水头为5m左右,故可以满足管内水流动。
二、排泥池
1.排泥池的尺寸
根据图纸推算排泥1min内,沉淀区液位下降~,按计算,则单台设备沉淀区在一次排泥周期内排泥量Q1=A沉*=*4*=;絮凝区与沉淀区相连部分排出水量为:Q2=A絮1*=1*1*= m3
排泥池的尺寸需满足1天内所有设备的排泥总量,排泥周期为8~12h,则一天排泥2~3次,此处取3次,则5台设备一天内的排泥总量Q=5*(Q1+ Q2)*3=(+)*5*3= m3
由《城镇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可知,排水池的有效水深为位2~4 m,此处取 3m,超高取,则排水池的面积F=V/(3+= Q/(3+= m2`
取排水池宽B=,则排水池的长L=F/B=
2.排泥池的管径
单台设备在排泥的1min内,排泥总管内的平均流量:Q= (Q1+ Q2)/t= (+)/(1*60)= m3/s
根据Q=D2v,可知D=
由《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可知:排水管道为压力管时,压力管道设计流速宜采用~s,且当压力输泥管污泥含水率在99%(浓缩池进池污泥浓度为%)以上,管径在300~400mm,最小设计流速不小于s,故取v=s
将Q= m3/s, v= m/s分别代入上式中得D=409mm,故取该管管径为
DN400。
将管径、流量、流速、沿线管长等参数带入给排水管损计算软件中,得沿程水头损失仅为~,由工艺高程图可知排水过程中水头为5~6m左右,故可以满足管内水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