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料的配方及计算共32页
- 格式:ppt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32
(1)钧红釉配方釉果 30.6%窑渣 20.4%铅晶料 12.7%铜花 0.5%白玻璃 11.75%绿玻璃 11.7%锡晶料5.1%食盐 2.07%二灰 7.7%钧红釉是景德镇传统名釉之一,渊源于北宋钧窑,衰落于元代,到明代宣德年间,出现仿钧红产品,非常精美。
工艺操作上要注意按配方称量,湿法球磨,细度为万孔筛余1.8%左右。
上釉时,要求在素烧过的瓷胎上,浸或浇一次,待干后再用含水50%的釉浆喷三次,釉层上厚下薄,釉厚1.5~2.0mm。
在油窑或镇窑中以还原气氛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内釉一般施纹片釉。
(2)郎窑红配方烧料 1.6%寒水石 0.4%白玻璃 1.2%陈湾67.6%叫珠子 0.4%晶料 0.4%高岭土 0.4%二灰 22.5%铜花 0.4%绿玻璃 3.2%玻璃 0.8%说明:郎窑红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铜红釉之一,简称“郎红”,也有人称“宝石红",塞格尔(8eger)称为“牛血红”相传它是十八世纪当时在景德镇的督窑官郎庭极督遣而成,故称郎红。
呈色极为鲜艳光润,釉面有微裂纹。
工艺操作要点是:按配方称料,湿法球磨,细度为万孔筛余0.3%。
上釉时,釉浆含水率为50%,以捺釉法施于坯胎,釉层厚度为1.5~2.0mm。
烧成时,放置在镇窑位的2~4路,以还原焰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
(3)釉里红配方铜花0.42%陈湾74.97%锡晶料 1.67%海浮石1.19%石木0.81%一寒水石0.26%釉灰渣 14.28%花浮石1.21%陀星石 0.40%说明:釉里红是我国传统釉中彩的鼻祖。
它是通过铜化合物配合一定原料磨至极细而画在釉下呈色的。
其装饰产品同其他传统铜红釉产品一样名贵,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接配方称料,涅磨研细。
上釉时,先在坯胎上施一道青白釉,再用釉里红色料装饰花纹,.然后再盖上一层青白釉。
用还原焰饶成,烧成温度为1280℃。
(4) 三阳开泰配方釉灰渣17.90%乌金土 33.59%瑶里釉果 33.34%祁门 17.90%说明:“三阳开泰源于<易经>,本是描写时令节候的征兆。
陶瓷釉料配⽅⼤全最简单的陶瓷釉料配⽅陶瓷釉料的配⽅有哪些?1、⽣料釉釉⽤的全部原料都不经过预选熔制,直接加⽔调制⽽成浆。
2、熔块釉釉料制浆前,先将部分原料熔制成玻璃状物质并⽤⽔淬成⼩块(熔块),再与其余原料混合球磨成釉浆。
3、盐釉此釉不须事先制备,⽽是在产品煅烧⾄⾼温时,向窑内投⼊⾷盐,盐的挥发物使坯体表⾯形成薄层玻璃物质。
4、⼟釉此釉是天然有⾊粘⼟经淘洗后直接作为釉料使⽤。
5、长⽯釉此釉主要由⽯英、长⽯、⽯灰、和粘⼟配成,它的特点是硬度⼤,光泽较强,透明,有柔和感,烧成范围宽。
6、⽯灰釉此釉主要由氧化钙作熔剂,且氧化钙的分⼦数应占半数以上,⽯灰釉弹性好,光泽强,也可以烧成⽆光釉和乳浊釉,其缺点是烧成范围较狭,制品易烟薰。
7、铅釉此釉部分引⽤铅的氧化物作为熔剂,常和硼的氧化物⼀起使⽤,强烈地降低釉的熔融温度,铅及铅硼釉的最⼤优点是光泽度强,弹性好,能适⽤于多种坯体,并能加强⾊釉的呈⾊,但考虑到铅毒的危害,⽬前应尽量少⽤。
陶瓷釉料的配⽅有哪些?陶瓷⾊釉料⼀般指⾊料和釉料,⽽两者⼜是联络的,即能够合成为⾊釉(或称⾊彩釉)。
⾊料是发⽣⾊彩的物质,⼀般称为⾊剂(pigment),是以上⾊物和其它质料合作,经⾼温搬烧⽽制得的⽆机上⾊资料。
⾊剂可⽤来制造陶瓷颜料,即以⾊剂和熔剂配成有⾊的⽆机陶瓷点缀彩料;也能够⾊剂掺⼊根底釉中,制造成各种⾊釉。
陶瓷⾊釉料在配制⽅⾯,不仅⽤到通常的原料如长⽯、⽯英和⾼岭⼟等,⽽且要⽤多种不可少的着⾊原料和辅助原料。
⾊剂,⼀般是指⽣成有⾊化合物可掺⼊⽩釉或坯泥中使⽤的基本⾊料。
颜料⼀般是指调整到使⽤温度的可直接⽤于釉下或釉上彩绘的着⾊料。
颜⾊釉是含有着⾊化合物或⾊剂的彩⾊釉料。
将来陶瓷⾊釉料的研制开发任务越来越⼤,其在国际陶瓷业的竞争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我国陶瓷业应该加快吸收先进⼯艺技术,继续提⾼产品的档次与科技含量,并逐渐形成⾃⼰的釉产品体系与装饰特⾊。
(1)钧红釉配方釉果 30.6%窑渣 20.4%铅晶料 12.7%铜花 0.5%白玻璃 11.75%绿玻璃 11.7%锡晶料5.1%食盐 2.07%二灰 7.7%钧红釉是景德镇传统名釉之一,渊源于北宋钧窑,衰落于元代,到明代宣德年间,出现仿钧红产品,非常精美。
工艺操作上要注意按配方称量,湿法球磨,细度为万孔筛余1.8%左右。
上釉时,要求在素烧过的瓷胎上,浸或浇一次,待干后再用含水50%的釉浆喷三次,釉层上厚下薄,釉厚1.5~2.0mm。
在油窑或镇窑中以还原气氛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内釉一般施纹片釉。
(2)郎窑红配方烧料 1.6%寒水石 0.4%白玻璃 1.2%陈湾67.6%叫珠子 0.4%晶料 0.4%高岭土 0.4%二灰 22.5%铜花 0.4%绿玻璃 3.2%玻璃 0.8%说明:郎窑红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铜红釉之一,简称“郎红”,也有人称“宝石红",塞格尔(8eger)称为“牛血红”相传它是十八世纪当时在景德镇的督窑官郎庭极督遣而成,故称郎红。
呈色极为鲜艳光润,釉面有微裂纹。
工艺操作要点是:按配方称料,湿法球磨,细度为万孔筛余0.3%。
上釉时,釉浆含水率为50%,以捺釉法施于坯胎,釉层厚度为1.5~2.0mm。
烧成时,放置在镇窑位的2~4路,以还原焰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
(3)釉里红配方铜花0.42%陈湾74.97%锡晶料 1.67%海浮石1.19%石木0.81%一寒水石0.26%釉灰渣 14.28%花浮石1.21%陀星石 0.40%说明:釉里红是我国传统釉中彩的鼻祖。
它是通过铜化合物配合一定原料磨至极细而画在釉下呈色的。
其装饰产品同其他传统铜红釉产品一样名贵,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接配方称料,涅磨研细。
上釉时,先在坯胎上施一道青白釉,再用釉里红色料装饰花纹,.然后再盖上一层青白釉。
用还原焰饶成,烧成温度为1280℃。
(4) 三阳开泰配方釉灰渣17.90%乌金土 33.59%瑶里釉果 33.34%祁门 17.90%说明:“三阳开泰源于<易经>,本是描写时令节候的征兆。
陶瓷釉料配方600例陶瓷釉料是一种用于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玻璃质涂层,它可以提供装饰效果和保护作用。
陶瓷釉料的配方种类繁多,每一种釉料都有其独特的成分组成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600例陶瓷釉料的配方,并对其相关参考内容进行阐述。
1. 青花釉:石英砂、长石、黏土、纯碱、云母、铁矾、黄铁矿等。
2. 雪花白釉:白云石、硅石、长石、石英、白色颜料等。
3. 碱釉:纯碱、石英砂、长石、玻璃等。
4. 家禽釉:黏土、江沙、长石、石英砂、石灰等。
5. 马赛克釉:长石、沉香、砂岩、黏土、玻璃等。
6. 水晶釉:硅石、石英、长石、白云石、白炻石等。
7. 夜明珠釉:硅石、白云石、沉香、石英、长石等。
8. 律平青花釉:长石、硅石、云母、铁矾、硝石、黄铁矿等。
9. 岩石釉:白炻石、石英砂、榴莲石、铜矾等。
10. 太白磁釉:硅石、白云石、长石、石英、沉香等。
这些配方中的成分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效果确定的。
其中,石英砂和长石是常见的填料,可以增加釉料的强度和耐火性。
黏土和石灰是粘结剂,可以提供黏合性和陶瓷表面的保护。
在配方中还可以加入不同的颜料来实现不同的色彩效果。
例如,白色颜料可以用于制备雪花白釉,而铁矾和黄铁矿可以添加到配方中制备青花釉。
为了获得所需的特殊效果,还可以添加一些特殊成分。
例如,云母和铜矾可以用于增加釉料的光泽度。
硝石可以调节釉料的熔化温度,从而影响釉料的呈色效果。
榴莲石和沉香可以用于改善釉料的润湿性和延展性。
除了上述有关配方的参考内容外,对于陶瓷釉料配方的研究还涉及到其他方面,如配方的优化、成分含量的控制、烧成过程的参数调节等。
在配方的优化方面,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确定最佳的成分比例和加工条件。
通过系统地调整配方的组成,可以获得理想的颜色、光泽度和润湿性。
成分含量的控制是确保陶瓷釉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陶瓷制品对釉料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调整成分含量。
烧成过程的参数调节是确保釉料有效附着在陶瓷表面的关键。
釉下色料配方举例
(1)褐色配方
高岭土 250.0g
碳酸银 12.5g
碱性硝酸铋 2.5g
高纯度甘油 150.0ml
氯化金 100.0g
氢氧化钠 200.0g
说明:氯化金除外,将其他物质混合于水中,用漏斗滴入氯化金溶液后加温,过滤、水洗之,再用SKl3煅烧,煅烧物中加10%塑性粘土,用湿法粉碎之。
(2)粉红配方
瓷器泥浆(比重1.70g/cm3) 660g
氯化金 20g
甘油 35g
氢氧化钠 42g
说明:往瓷器泥浆中加甘油和氢氧化钠,用漏斗加氯化金溶液,加温、过滤,水洗后干燥,用SKl3煅烧,再加SKl3烧成的瓷器20%,用湿法粉碎之。
此色料也可用制色泥。
(3)紫红色配方:
高岭土 90份
氯化金水溶液 10份
葡萄糖 20份
为使之呈碱性的Na2C03
在水中将高岭土煮沸,过细筛,少量,陆续加氯化金水溶液,并用一定速度搅拌,然后加碳酸钠,使之呈碱性,再加入葡萄糖水溶液,全部煮沸30min,补充蒸发去的水分,过滤,水洗后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