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料配方组成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42
(1)钧红釉配方釉果 30.6%窑渣 20.4%铅晶料 12.7%铜花 0.5%白玻璃 11.75%绿玻璃 11.7%锡晶料5.1%食盐 2.07%二灰 7.7%钧红釉是景德镇传统名釉之一,渊源于北宋钧窑,衰落于元代,到明代宣德年间,出现仿钧红产品,非常精美。
工艺操作上要注意按配方称量,湿法球磨,细度为万孔筛余1.8%左右。
上釉时,要求在素烧过的瓷胎上,浸或浇一次,待干后再用含水50%的釉浆喷三次,釉层上厚下薄,釉厚1.5~2.0mm。
在油窑或镇窑中以还原气氛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内釉一般施纹片釉。
(2)郎窑红配方烧料 1.6%寒水石 0.4%白玻璃 1.2%陈湾67.6%叫珠子 0.4%晶料 0.4%高岭土 0.4%二灰 22.5%铜花 0.4%绿玻璃 3.2%玻璃 0.8%说明:郎窑红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铜红釉之一,简称“郎红”,也有人称“宝石红",塞格尔(8eger)称为“牛血红”相传它是十八世纪当时在景德镇的督窑官郎庭极督遣而成,故称郎红。
呈色极为鲜艳光润,釉面有微裂纹。
工艺操作要点是:按配方称料,湿法球磨,细度为万孔筛余0.3%。
上釉时,釉浆含水率为50%,以捺釉法施于坯胎,釉层厚度为1.5~2.0mm。
烧成时,放置在镇窑位的2~4路,以还原焰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
(3)釉里红配方铜花0.42%陈湾74.97%锡晶料 1.67%海浮石1.19%石木0.81%一寒水石0.26%釉灰渣 14.28%花浮石1.21%陀星石 0.40%说明:釉里红是我国传统釉中彩的鼻祖。
它是通过铜化合物配合一定原料磨至极细而画在釉下呈色的。
其装饰产品同其他传统铜红釉产品一样名贵,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接配方称料,涅磨研细。
上釉时,先在坯胎上施一道青白釉,再用釉里红色料装饰花纹,.然后再盖上一层青白釉。
用还原焰饶成,烧成温度为1280℃。
(4) 三阳开泰配方釉灰渣17.90%乌金土 33.59%瑶里釉果 33.34%祁门 17.90%说明:“三阳开泰源于<易经>,本是描写时令节候的征兆。
陶瓷釉料配方600例
陶瓷釉料是一种用于陶瓷制品的涂料,具有装饰和保护作用。
在陶瓷釉料的配方中,通常包含有颜料、助剂、填料等成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陶瓷釉料配方。
1.透明釉料配方:
-75%的石英砂
-10%的炭酸钠
-5%的矾石
-10%的无铅釉料
2.白釉料配方:
-40%的白云石
-30%的石英砂
-10%的白泥石
-10%的长石
-5%的无铅釉料
-5%的助剂
3.油绿釉料配方:
-35%的石英砂
-25%的铬绿石
-20%的白云石
-15%的长石
-5%的无铅釉料
4.靛蓝釉料配方:
-40%的石英砂
-30%的钴铝矾
-15%的白云石
-10%的长石
-5%的无铅釉料
5.紫罗兰釉料配方:
-30%的石英砂
-30%的镁矾
-20%的白云石
-15%的长石
-5%的无铅釉料
这只是一小部分陶瓷釉料配方的例子,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效果,还有许多其他配方可供选择。
每种配方的成分和比例都可能有所不同,取决于所要制作的陶瓷产品的特性和要求。
材料制备与合成陶瓷坯料(釉料)初步配方实验开放性实验姓名:学号:专业:材料化学院系:化学与化工系指导教师:起止日期: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陶瓷坯料(釉料)初步配方实验摘要:本实验以陶瓷厂用的抛光砖原料作为坯料,通过不同成型方法制作坯体,可塑成型法制造陶瓷的吸水率比注浆成型法制造坯体的少,而抗折强度比其强。
釉料采用陶瓷厂广泛使用的普通原料,以Cr2O3作为变量,烧出样品所测定釉层光泽度以色差和釉层的平整光滑度有密切的关系,随着釉料中Cr2O3用量的增加,呈绿色越来越深。
关键词:成型方法;光泽度;色度;配方;釉料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社会对陶瓷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陶瓷坯料的选用以及釉料的选取越来越引起重视。
选择原料确定配方时既要考虑产品性能,还要考虑工艺性能及经济指标。
陶瓷釉料作为陶瓷生产的基本原料,对其质量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一、实验部分1、实验原理制定坯料配方,尚缺乏完善方法,主要原因是原料成分多变,而且工艺制作不稳,影响因素太多,以致对预期效果的预测没有把握。
根据理论计算或凭经验摸索,经过多次试验,在既定的各种条件下,均能找到成功配方,但条件一变则配方的性能也随之而变。
根据产品性能要求,选用原料,确定配方及成形方法是常用配料方法之一。
而坯料的化学性质和烧成温度、对釉料的性能要求和釉料所用原料的化学成分工艺性能等是釉料配方的依据。
釉层是附着在坯体上的,釉层的酸碱性质、膨胀系数和成熟温度必须与坯体的酸碱性质、膨胀系数和烧成温度相适应。
2.实验仪器和原料2.1仪器:干燥箱;WT-2216C高温箱式电炉;光泽度计;色差检测仪器。
2.2原料:抛光砖坯料;黑泥;长石;滑石;磷酸钙;石灰石;石英;氧化锌;氧化铬。
3.实验步骤3.1坯料的制备坯料的示性组成为:长石20-30%,高岭40-50%,石英25-35%(自已确定配方)。
按配方表原料百分比称取投料量150克左右,并确定料球水比1:2:0.6,称取料球水重量投入球磨滚筒中进行球磨;或用碾钵用人工碾磨。
陶瓷绿釉的配方
陶瓷绿釉是一种美丽的釉料,具有独特的颜色和纹理。
它通常由几种基本材料混合而成,包括石英、长石、黏土和铝矾土等。
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陶瓷绿釉配方:
1. 石英(200克)
2. 长石(200克)
3. 黏土(100克)
4. 铝矾土(100克)
5. 碳酸钠(50克)
6. 碳酸钾(50克)
7. 洛阳土(100克)
8. 硝酸钠(50克)
9. 硫酸铜(50克)
将以上所有物质混合,加入适量的水,制成糊状。
将制好的糊涂在陶瓷器皿上,送入窑中进行烧制。
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左右。
这种陶瓷绿釉配方可以制作出一种深绿色的釉料,表面带有细腻的纹理。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各种材料的比例,制作出不同颜色和纹理的陶瓷绿釉。
- 1 -。
铁红釉配方
铁红釉是一种高温下的陶瓷色釉,其特色在于利用铁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氧化焰的气氛中烧成,使釉料呈现出美丽的红色。
这种釉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尤其在宋代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个基本的铁红釉配方可能包含以下几种原料:
- 高岭土(Kaolin):作为基础原料,提供硅酸盐成分。
- 石英(Silica):用于调节釉料的粘度和熔化温度。
- 长石(Feldspar):充当助熔剂,降低釉料的熔点。
- 铁矿石粉(Iron Ore Powder):作为主要着色剂,含量会根据所需颜色深浅进行调整。
- 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用来稳定釉浆并调节釉料的成熟温度。
制备铁红釉时,这些原料需经过精确称量、混合和研磨,形成均匀的釉浆。
釉浆随后会施加到陶瓷坯体上,经过干燥后放入窑中在高温下烧制。
根据具体的烧成气氛(氧化或还原)和温度,铁红釉可以展现出从浅粉色到深红褐色的不同色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涉及到矿物原料的化学组成和烧成过程的复杂性,实际生产中可能需要对上述配方进行调整以获得理想的颜色效果。
此外,现代陶瓷工艺还可能使用合成着色剂来增强颜色的鲜艳度和稳定性。
透明釉的制作方法
透明釉是一种无色或几乎无色的釉料,用于瓷器和陶瓷制作中,目的是增加表面的光泽和保护物品。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透明釉的制作方法:
材料:
1. 硼酸- 100克
2. 二氧化硅- 100克
3. 碳酸钠- 20克
4. 水- 300毫升
5. 玉石灰- 10克
步骤:
1. 将硼酸和二氧化硅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并慢慢加入碳酸钠。
同时用搅拌棒搅拌混合物,直到溶解。
2. 在另一个容器中,将水加热至沸腾。
将水从炉子上取下后,慢慢地将加有溶解物的容器倒入水中。
继续搅拌混合物,直到出现均匀的透明液体。
3. 将透明液体通过过滤器过滤,以去除任何固体颗粒或杂质。
4. 接下来,将滤液倒入一个新的容器中,并将玉石灰慢慢加入其中。
搅拌混合物,直到产生均匀的混合物。
5. 等待混合物冷却,并将其存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干燥。
以上是一种制作透明釉的基本方法,但制作透明釉的具体配方可能因不同的使用
目的或个人喜好而有所差异。
因此,如果您打算使用它来制作瓷器或陶瓷制品,建议您在使用之前仔细研究和测试其适用性。
范文陶瓷釉料调配方法与步骤在陶瓷制作过程中,釉料的调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合适的釉料可以使得陶瓷制品具备更好的质感和美观度。
本文将介绍范文陶瓷的釉料调配方法和步骤,以帮助陶瓷制作爱好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
一、准备工作釉料调配前需要准备一些基本材料,包括粉料、稀释剂、着色剂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称量工具、搅拌器等器材,以确保调配的准确性和效果。
二、计算配方在调配釉料之前,我们需要根据需要制作的陶瓷器物的种类和要求,计算出适合的配方。
釉料的配方一般由清熔配方和着色剂配方组成。
清熔配方是基础配方,它决定了釉料的基本特性,而着色剂配方则决定了釉料的颜色和效果。
三、称量粉料根据配方中的比例,将所需的粉料按照重量称量出来。
注意在称量过程中要使用准确的称量工具,并精确记录下来以备后用。
四、稀释与过筛将称量好的粉料倒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稀释剂,用搅拌器将其搅拌均匀。
搅拌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稀释剂的用量和添加的时间,以控制釉料的流动性和粘度。
同时,还需要将稀释后的釉料过筛,去除其中可能存在的颗粒和杂质。
五、添加着色剂根据配方中的比例,将所需的着色剂加入到稀释好的釉料中。
注意在添加着色剂时要逐渐加入,并反复搅拌均匀,以确保颜色的均匀分布。
六、调整粘度和浓度调配好的釉料需要经过适当的调整,以符合实际使用的需要。
在这一步骤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调整釉料的粘度和浓度,以便更好地涂刷和运用在陶瓷制品上。
七、测试与修正调配好的釉料需要进行测试和修正,以确认其质量和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可以在陶瓷坯体上进行釉料测试,观察其颜色、亮度和流动性等方面的表现。
如果不符合要求,可以通过调整配方或进行再次调配来修正。
八、存放与使用调配好的釉料应储存在密封容器中,防止其受到空气中的湿气和污染。
使用时,需要搅拌均匀,并进行适当稀释后方可使用。
同时,也需要注意安全使用釉料,避免对身体造成危害。
这就是范文陶瓷釉料调配的方法与步骤。
通过准确的计算和调配,以及适当的测试和修正,可以得到质量稳定、颜色华丽的釉料,使陶瓷制品呈现出更好的品质和艺术效果。
材料制备与合成陶瓷坯料(釉料)初步配方实验开放性实验姓名:学号:专业:材料化学院系:化学与化工系指导教师:起止日期: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陶瓷坯料(釉料)初步配方实验摘要:本实验以陶瓷厂用的抛光砖原料作为坯料,通过不同成型方法制作坯体,可塑成型法制造陶瓷的吸水率比注浆成型法制造坯体的少,而抗折强度比其强。
釉料采用陶瓷厂广泛使用的普通原料,以Cr2O3作为变量,烧出样品所测定釉层光泽度以色差和釉层的平整光滑度有密切的关系,随着釉料中Cr2O3用量的增加,呈绿色越来越深。
关键词:成型方法;光泽度;色度;配方;釉料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社会对陶瓷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陶瓷坯料的选用以及釉料的选取越来越引起重视。
选择原料确定配方时既要考虑产品性能,还要考虑工艺性能及经济指标。
陶瓷釉料作为陶瓷生产的基本原料,对其质量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一、实验部分1、实验原理制定坯料配方,尚缺乏完善方法,主要原因是原料成分多变,而且工艺制作不稳,影响因素太多,以致对预期效果的预测没有把握。
根据理论计算或凭经验摸索,经过多次试验,在既定的各种条件下,均能找到成功配方,但条件一变则配方的性能也随之而变。
根据产品性能要求,选用原料,确定配方及成形方法是常用配料方法之一。
而坯料的化学性质和烧成温度、对釉料的性能要求和釉料所用原料的化学成分工艺性能等是釉料配方的依据。
釉层是附着在坯体上的,釉层的酸碱性质、膨胀系数和成熟温度必须与坯体的酸碱性质、膨胀系数和烧成温度相适应。
2.实验仪器和原料2.1仪器:干燥箱;WT-2216C高温箱式电炉;光泽度计;色差检测仪器。
2.2原料:抛光砖坯料;黑泥;长石;滑石;磷酸钙;石灰石;石英;氧化锌;氧化铬。
3.实验步骤3.1坯料的制备坯料的示性组成为:长石20-30%,高岭40-50%,石英25-35%(自已确定配方)。
按配方表原料百分比称取投料量150克左右,并确定料球水比1:2:0.6,称取料球水重量投入球磨滚筒中进行球磨;或用碾钵用人工碾磨。
(1)钧红釉配方釉果 30.6%窑渣 20.4%铅晶料 12.7%铜花 0.5%白玻璃 11.75%绿玻璃 11.7%锡晶料5.1%食盐 2.07%二灰 7.7%钧红釉是景德镇传统名釉之一,渊源于北宋钧窑,衰落于元代,到明代宣德年间,出现仿钧红产品,非常精美。
工艺操作上要注意按配方称量,湿法球磨,细度为万孔筛余1.8%左右。
上釉时,要求在素烧过的瓷胎上,浸或浇一次,待干后再用含水50%的釉浆喷三次,釉层上厚下薄,釉厚1.5~2.0mm。
在油窑或镇窑中以还原气氛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内釉一般施纹片釉。
(2)郎窑红配方烧料 1.6%寒水石 0.4%白玻璃 1.2%陈湾67.6%叫珠子 0.4%晶料 0.4%高岭土 0.4%二灰 22.5%铜花 0.4%绿玻璃 3.2%玻璃 0.8%说明:郎窑红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铜红釉之一,简称“郎红”,也有人称“宝石红",塞格尔(8eger)称为“牛血红”相传它是十八世纪当时在景德镇的督窑官郎庭极督遣而成,故称郎红。
呈色极为鲜艳光润,釉面有微裂纹。
工艺操作要点是:按配方称料,湿法球磨,细度为万孔筛余0.3%。
上釉时,釉浆含水率为50%,以捺釉法施于坯胎,釉层厚度为1.5~2.0mm。
烧成时,放置在镇窑位的2~4路,以还原焰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
(3)釉里红配方铜花0.42%陈湾74.97%锡晶料 1.67%海浮石1.19%石木0.81%一寒水石0.26%釉灰渣 14.28%花浮石1.21%陀星石 0.40%说明:釉里红是我国传统釉中彩的鼻祖。
它是通过铜化合物配合一定原料磨至极细而画在釉下呈色的。
其装饰产品同其他传统铜红釉产品一样名贵,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接配方称料,涅磨研细。
上釉时,先在坯胎上施一道青白釉,再用釉里红色料装饰花纹,.然后再盖上一层青白釉。
用还原焰饶成,烧成温度为1280℃。
(4) 三阳开泰配方釉灰渣17.90%乌金土 33.59%瑶里釉果 33.34%祁门 17.90%说明:“三阳开泰源于<易经>,本是描写时令节候的征兆。
陶瓷釉料配方调试及问题分析釉料是陶瓷坯体的外衣,如果说人的外表需要靠衣服装扮,那么釉料就可以看成是装扮陶瓷坯体的衣服,人根据身体高矮胖瘦以及审美观来挑选合适的衣服,陶瓷坯体则依据膨胀系数表面质感等来进行配方的调试选择1 釉料常用原料1.1 主熔剂类原料钾长石,钠长石,锂长石或叫锂辉石,霞石等1.2 助熔剂类原料含氧化镁类:滑石,白云石,双飞粉含氧化钙类:石灰石,白云石,双飞粉,硅灰石含钡类:碳酸钡,硫酸钡,碳酸锶等其他类:氧化锌,熔块等1.3 填充剂(或叫骨架)类原料石英,氧化铝,煅烧高岭土等1.4 悬浮剂类原料高岭土,球土1.5 失透剂(或叫乳浊剂)硅酸锆2 熔剂相关知识2.1 熔剂的概念一般指能帮助配方降低其他物质软化或熔融温度的物质。
(1)Li2O、Na2O、K2O 中,Na2O 熔融温度较低,较易挥发,K2O、Li2O 较难挥发,K2O 的烧成温度较宽;(2)MgO 在1170℃ 以上才起助熔作用,CaO 在1100℃以上起助熔用;(3)SrO 的助熔温度范围很广。
3 生料釉配方调试陶瓷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釉料可分为两大类:即透明釉和乳浊釉,再根据釉面光泽度可分为高光、柔光、哑光和无光釉,下面就透明釉和乳浊釉调试举例。
3.1 透明釉配方生料透明釉要求基本不乳浊,透光率高,穿透力强,因此乳浊类原料如锆、镁类原料应当少加或不加。
其配方构架为:主熔剂+ 助熔剂+ 悬浮剂+ 填充剂。
配方架构示例:主熔剂长石类:20 ~ 50%(钾、钠长石等);助熔剂含镁类:0~ 10%(煅烧滑石、白云石等);助熔剂含钙类:0 ~ 15%(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硅灰石等);助熔剂含钡类:0 ~ 15%(碳酸钡、硫酸钡);助熔剂含锌类:2 ~ 10%(氧化锌);助熔剂熔块:0 ~ 30%(透明熔块);悬浮剂高岭土类:5 ~ 15%(高岭土、球粘土等);悬浮剂填充剂类:0 ~ 20%(石英、氧化铝、煅烧高岭土等)。
透明釉的应用可做效果釉,透明面釉,做抛釉3.2 乳浊釉乳浊釉即是在透明釉中加入硅酸锆,二氧化钛,氧化锡,等乳浊剂呈乳浊不透明效果锆乳浊釉配方示例(%)如下:主熔剂长石类:20 ~ 50%(钾、钠长石等);助熔剂含镁类:0 ~ 15%(煅烧滑石、白云石等);助熔剂含钙类:0 ~ 15%(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硅灰石等);助熔剂含钡类:0 ~ 20%(碳酸钡、硫酸钡);助熔剂含锌类:2~ 5%(氧化锌);助熔剂熔块:0~ 20%(乳浊熔块);悬浮剂高岭土类:5 ~ 15%(高岭土、球粘土等);悬浮剂填充剂类:0 ~ 20%(石英、氧化铝、煅烧高岭土等);乳浊剂硅酸锆:0 ~ 20%。
陶瓷釉料配方调试及问题分析釉料是陶瓷坯体的外衣,如果说人的外表需要靠衣服装扮,那么釉料就可以看成是装扮陶瓷坯体的衣服,人根据身体高矮胖瘦以及审美观来挑选合适的衣服,陶瓷坯体则依据膨胀系数表面质感等来进行配方的调试选择1 釉料常用原料1.1 主熔剂类原料钾长石,钠长石,锂长石或叫锂辉石,霞石等1.2 助熔剂类原料含氧化镁类:滑石,白云石,双飞粉含氧化钙类:石灰石,白云石,双飞粉,硅灰石含钡类:碳酸钡,硫酸钡,碳酸锶等其他类:氧化锌,熔块等1.3 填充剂(或叫骨架)类原料石英,氧化铝,煅烧高岭土等1.4 悬浮剂类原料高岭土,球土1.5 失透剂(或叫乳浊剂)硅酸锆2 熔剂相关知识2.1 熔剂的概念一般指能帮助配方降低其他物质软化或熔融温度的物质。
(1)Li2O、Na2O、K2O 中,Na2O 熔融温度较低,较易挥发,K2O、Li2O 较难挥发,K2O 的烧成温度较宽;(2)MgO 在1170℃ 以上才起助熔作用,CaO 在1100℃以上起助熔用;(3)SrO 的助熔温度范围很广。
3 生料釉配方调试陶瓷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釉料可分为两大类:即透明釉和乳浊釉,再根据釉面光泽度可分为高光、柔光、哑光和无光釉,下面就透明釉和乳浊釉调试举例。
3.1 透明釉配方生料透明釉要求基本不乳浊,透光率高,穿透力强,因此乳浊类原料如锆、镁类原料应当少加或不加。
其配方构架为:主熔剂+ 助熔剂+ 悬浮剂+ 填充剂。
配方架构示例:主熔剂长石类:20 ~ 50%(钾、钠长石等);助熔剂含镁类:0~ 10%(煅烧滑石、白云石等);助熔剂含钙类:0 ~ 15%(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硅灰石等);助熔剂含钡类:0 ~ 15%(碳酸钡、硫酸钡);助熔剂含锌类:2 ~ 10%(氧化锌);助熔剂熔块:0 ~ 30%(透明熔块);悬浮剂高岭土类:5 ~ 15%(高岭土、球粘土等);悬浮剂填充剂类:0 ~ 20%(石英、氧化铝、煅烧高岭土等)。
透明釉的应用可做效果釉,透明面釉,做抛釉3.2 乳浊釉乳浊釉即是在透明釉中加入硅酸锆,二氧化钛,氧化锡,等乳浊剂呈乳浊不透明效果锆乳浊釉配方示例(%)如下:主熔剂长石类:20 ~ 50%(钾、钠长石等);助熔剂含镁类:0 ~ 15%(煅烧滑石、白云石等);助熔剂含钙类:0 ~ 15%(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硅灰石等);助熔剂含钡类:0 ~ 20%(碳酸钡、硫酸钡);助熔剂含锌类:2~ 5%(氧化锌);助熔剂熔块:0~ 20%(乳浊熔块);悬浮剂高岭土类:5 ~ 15%(高岭土、球粘土等);悬浮剂填充剂类:0 ~ 20%(石英、氧化铝、煅烧高岭土等);乳浊剂硅酸锆:0 ~ 20%。
釉料成分与色料系统的匹配性要获得呈色稳定、颜色上佳的色调,除了选择质量稳定的色料以外.基础釉的配方设计也很重要。
要使不同颜色的色料发出最佳的颜色,选择合适的基础釉非常重要。
在选定色料后,釉料组成是制约色料发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配方组分不好的基础釉,不仅难以使色料发色变浅.使色调改变,使产品出现色差,甚至还会使釉面出现针孔、气泡、闭光等缺陷。
而一个优良的基础釉配方,则需要工厂技术人员付出大量心血才呵能获得。
釉料中不同的化学组分对各种色料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结合我公司色料,对色料与基础釉的匹配性简单说明如下:a.对于铬绿(Cr-A1)色料,釉料中应避免使用锌、锡、镁等成分,以免影响呈色;墨绿(Co—Cr—A1)色料在含少量锌的釉中发色更好:孔雀绿(Co—Cr—Al—Zn)、蓝绿(Co—Cr)不适合用于高锌、高锡、高镁的釉中。
所有含铬的绿色在透明釉中呈色鲜艳,铬绿不适合在乳浊釉中使用。
b.含钴的蓝色料,使用时必须注意kTL问题。
钴蓝(Co—AI—Sn—Zn)色料做色釉时,釉中的锌、镁含量可过高,否则颜色易偏红。
c.锆基三原色在透明釉、锆乳浊釉中发色很好。
稳定性也很好。
但是钒蓝(Zr__Si—V)色料不适合用于高铅、高碱金属釉;镨黄(Zr—Si—Pr)色料使用时不能超过1250oC:锆铁红(Zr—Si—Fe)色料不适合用于含锌、含硼和高碱金属釉。
钒黄(Zr—V)色料不适合用于高铅、高锌、高钙、高镁和高硼的釉,其在透明釉和乳浊釉中均发色良好。
不过,由于钒黄色料的结构稳定性羞,粒度变化对其色调影响明垃,所以在使用时球磨时间不町过长.以免引起釉面缺陷。
d含铬的黑色色料在使用时,釉中的锌、镁含量要低,以免引起色涮偏绿或偏红。
含钡的石灰釉有利于黑色料的发色。
黑色料在乳浊釉中使用时,色调偏灰,非黑色。
e.灰色料非常适合在乳浊釉中使用,发色稳定,呈色均匀锆灰(Zr一一Si—Ni—Co)色料对釉烧温度和釉料组成比较敏感,在含锌釉中偏蓝,在高铅釉中偏绿。
配方.一种超低温釉的釉料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用电子天平称取氧化锌、碳酸钡、滑石粉、硼砂、氧化硅、氧化硼原料,其中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范围为氧化锌6%-20.6%、碳酸钡0.4%-0.7%、滑石粉0.4%-0.7%、硼砂38%-79.2%、氧化硅8%-13%、氧化硼6%-27%;(2)再称取氧化铝球磨球及量取蒸馏水,其中原料:氧化铝球磨球:蒸馏水的质量比例为1:1.5-2.5:1.5-2.5;(3)分别将步骤(1)的原料及步骤(2)的氧化铝球磨球和蒸馏水加入球磨罐中;(4)将球磨罐固定于GM-3B高速振动球磨机上,并进行转动及球磨,其中球磨时间为999s-2997s,制成了一种烧结温度为550℃-800℃的超低温釉料。
方法1.超低温釉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煅烧后的硼砂32-36份;钾长石21-23份;煅烧后的滑石粉8-15份;石英6-8份;新会粉8-9份;煅烧后的星子高岭土5-8份;石灰石4-7份;苏州土3-8份;钦白0.5-1份;左云土2-6份;氧化锌5-15份。
2.超低温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原料:将硼砂、滑石粉和星子高岭土进行高温煅烧,硼砂、滑石粉和星子高岭土煅烧的温度分别为400°C、1400°C和1400°C,得原料;(2)混料:将重量份数分别为32-36份的煅烧后的硼砂、21-23份的钾长石、8-15份的煅烧后的滑石粉、6-8份的石英、8-9份的新会粉、5-8份的煅烧后的星子高岭土、4-7份的石灰石、3-8份的苏州土、0.5-1份的钛白、2-6份的左云土和5-15的份氧化锌混合并搅拌均勻,得到预混料。
(3)球磨:将步骤(2)制备的预混料经湿法球磨至预混料的粒径过325目筛,且所述的筛余为4-6%,水分为42% ;(4)制备超低温釉料:将步骤(3)球磨后的物料经上釉、烘干、煅烧后得到超低温釉料。
基础釉配方
陶瓷釉料是陶瓷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提升陶瓷作品的美观度,还能够增加其保护性能。
而基础釉配方则是制作釉料时的基础,下面将介绍一种基础釉配方的制作方法。
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原料:石英、长石、黏土、白云石、硼砂、碳酸钠、碳酸钙等。
这些原料在制作釉料时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些是用来提供釉料的透明度,有些是用来增加釉料的稳定性,还有些是用来调节釉料的颜色。
接下来,我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这些原料混合在一起。
一般来说,基础釉的配方中石英和长石的比例较高,它们是釉料的主要成分,能够提供釉料所需的硬度和光泽度。
而黏土和白云石则可以增加釉料的粘度,使其更容易附着在陶瓷表面上。
硼砂和碳酸钠则可以降低釉料的熔点,增加釉料的流动性,使其更容易覆盖在陶瓷表面上。
碳酸钙则可以增加釉料的韧性,使其更加耐磨。
在混合原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将各种原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以确保釉料的质地均匀。
混合完成后,我们可以将其放入窑中进行烧制。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也是影响釉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烧制温度越高,釉料的光泽度和硬度就会越高。
经过烧制的釉料就可以用来覆盖在陶瓷作品的表面上了。
在涂抹釉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均匀地涂抹在陶瓷表面上,并且避免出现气
泡和流淌现象。
涂抹完成后,将陶瓷作品放入窑中进行再次烧制,使釉料与陶瓷表面完美结合。
基础釉配方是制作陶瓷釉料的重要基础,通过合理的配方和烧制工艺,可以制作出质量优良的釉料,为陶瓷作品增添光彩。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黄金色金属釉的配方配方:
1. 硅酸铝(Al2O3),40%。
2. 硅酸钠(Na2O),20%。
3. 硼酸(B2O3),10%。
4. 钛白粉(TiO2),10%。
5. 黄铁矿(Fe2O3),5%。
6. 铜氧化物(CuO),5%。
7. 锰氧化物(MnO2),5%。
8. 镁碱土矿(MgCO3),5%。
制作方法:
1. 将以上配方中的所有原料按照比例称量出来,并分别研磨成
细粉末。
2. 将细粉末放入钵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形成糊状物。
3. 将糊状物通过过筛网过筛,去除其中的颗粒和杂质。
4. 将过筛后的糊状物倒入容器中,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
5. 根据烧制温度和时间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颜色和质感的黄
金色金属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配方只是一种常见的黄金色金属釉配方,
实际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良。
此外,制作和使用
釉料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操作,确
保安全和效果。
青花釉料配方
青花釉料配方是指制作青花瓷器所用的釉料配方。
青花瓷器是中国瓷器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青花色彩和绘画技法而著称于世。
青花瓷器的釉料配方是非常关键的,不同的配方会影响瓷器的质量和色彩效果。
一般而言,青花釉料主要由石英、长石、高岭土、石灰和氧化铁等材料经过研磨、混合、筛选等多道工序制成。
其中,氧化铁的使用量会对青花色彩产生重要影响,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到色彩的饱和度和清晰度。
在青花釉料的制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研磨过程需要用清水不断冲洗,以免杂质进入釉料中。
混合过程需要用木质工具搅拌,以免铁质工具会对釉料产生污染。
筛选过程需要用细筛过滤,以去除杂质和颗粒。
青花釉料配方因制作者和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良好的青花釉料必须具备良好的附着性、透明度和抗火性等特点。
因此,在制作青花瓷器时,釉料的选择和配方的控制非常重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