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全部

九年级历史全部

九年级历史全部
九年级历史全部

九年级历史全部

世界历史

169、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埃及人修建的金字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金字塔内保存的木乃伊,体现了高超的防腐技术。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170、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他在位时制定了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法典。

171、欧洲明于古代希腊。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的爱琴明,是希腊的早期明。

172、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公元前6世纪,意大利半岛中部出现了罗马奴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不断对外扩张,到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到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3世纪,北面的日耳曼人不断入侵,罗马帝国走向衰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皇帝被日耳曼人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的奴隶制度也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崩溃。

173、大化改新646年,大和参照唐朝的封建制度改革内容,实行中央集权,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

封建社会的开端,此后,大和国改为日本国。

174、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号召人们信仰“真主”安拉,将它视为宇宙间唯一的神。626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已大体统一。

175、古代化阿拉伯把印度数字符号加以改进,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同时他们留下了学名著《天方夜谭》。古希腊著名的学作品有《荷马史诗》。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字。古巴比伦发明了楔形字。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佛教宣传“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叫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广为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公元1世纪,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其创始人是耶稣,宣传耶稣是上帝派的救世主,人们只要忍受苦难,信奉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

176.哥伦布.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资助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船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第二年到达印度西南海岸,开辟了通向印度的航路。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受西班牙国王派遣,率船队作环球试航,横渡大西洋,穿过美洲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横渡印度洋,绕过好望角,1522年

回到西班牙

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是继郑和下西洋之后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世界走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77.艺复兴14世纪意大利最先出现了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主义思潮,人主义者借助于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化,开展反封建的资产阶级化运动史称艺复兴。

178.诗人但丁是艺复兴的先驱有名著《神曲》杰出的画家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16世纪达到高潮,法国作家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艺复兴所创造的灿烂化,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79.权力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通过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在英国的确立。

180.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并颁布了《独立宣言》庄严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

坚合众国。

181.华盛顿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781年,华盛顿率军在约克镇迫使英军投降,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总统,在纽约宣誓就职,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182.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18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它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84.人权宣言,宣言指出人生是自由的,在权利是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185拿破仑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他加冕称帝,建立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在反封建斗争中法国涌现了一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他们批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宣传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

186.法国在革命的意义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87.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兴起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是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工厂生产的飞跃,它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展开。机械师瓦特吸收前人的成果,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成了第一艘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用蒸汽机推动的火车。

188.1816年,南美的独立革命走向高潮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建立根据地,然后率兵西进,打败殖民军建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圣马丁从阿根廷出发率起义军北上,解放智利,攻入秘鲁。1824年南美大陆的地方军联合起,在阿亚库巧同西班牙殖民军展开决战,取得胜利,1826年,西班牙在南美的最后一支军队向玻利瓦尔投降,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结束。

189.美国南北战争。1860年11月,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个件极大的激发广大人民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从而扭转了战争的局势。1863年北方取得葛底斯堡大捷,成为内战的转折点,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告终,内战结束不久,林肯被奴隶主派

人暗杀。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北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创造了条件。

190.1861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高价赎买。1861改革是沙皇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这次改革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91.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次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其主要内容有: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私有。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提倡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92.德意志,意大利统一19世纪中期德意志的奥地利,普鲁士两个大邦雄踞南北。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他进行军事改革。鼓吹铁血政策,决心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1864年,将士联合奥地利发动对丹麦的战争,夺回了丹麦控制的两个德意志公国,1866年普鲁士

又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打败奥地利并将奥地利排斥出德意志。1870年,俾斯麦诱使拿破仑三世挑起普法战争,法国在色当战役中惨败,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皇帝位德意志帝国建立,德国完成统一。撒丁王国是当时意大利境内唯一保持独立的政权政治开明经济发达。加富尔出任首相,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撒丁王国成为意大利民族运动的中心。1860年意大利中部各邦并入撒丁王国,同年加里波第率领红衫军解放两西西王国,1861年意大利王国宣告成立,撒丁王国国王伊曼纽尔任意大利国王,于1870年完成统一,第二年定都罗马。

193.欧洲著名工人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两次武装起义和英国宪运动,成为当时著名的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194.工人党宣言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纲领,这个纲领就是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立者,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共产党宣言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个部分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

.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的要求,及时的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批判的汲取空想社会主义和优秀的化成果,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加强与各国工人运动领导人的联系,1864年。英法德意等国工人代表在伦敦集会成立国际工人协会,这个国际组织后被称为第一国际,马克思被选入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负责起草《成立宣言》和《临时程》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6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日,梯也尔政府军从巴黎西南攻入城内,震惊世界的五月流血周开始,5月27日,在拉雪兹神甫公墓,200名公社战士遭到数千政府军的围攻,激战一深夜,全部壮烈牺牲。28日,巴黎公社失败。

197.电能的广泛应用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而耐用电灯泡。电能的广泛应用,将人为带入电气时代。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90年德国人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带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90年代法国人埃米尔•勒瓦瑟发明了第一辆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汽车,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

新纪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适应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98.三国同盟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结成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军事同盟。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德国在同盟中处于核心地位。

199三国协约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了军事协定。英国协调了它同法国,俄国的矛盾,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200.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人刺杀,这一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0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随即参战,大战爆发。欧洲战场是第一次世界的战场,大战开始后,欧洲形成了西、东、南三条战线,以西线和东线为主,西线是关键。1914-1916年发生西线地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对大战的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20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

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掠夺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大战给人类带了沉重灾难,同时也摧垮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03牛顿英国科学家,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物体机械运动地基本规律,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这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

204.学艺术19世纪,现实主义学成为主题。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19世纪初期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代表作有《命运》《田园》和《致爱丽丝》。

205、彼得格勒起义1917年11月6日夜,列宁在首都彼得格勒指挥起义。11月7日,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攻占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彼得格勒起义取得了胜利。

206、十月革命的意义俄国十月革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鼓舞了被压迫的民族的解放斗争。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07、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探索1921年3月,俄

共根据列宁的意见,实行新政策,其主要内容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这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索,它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基础。

208、凡尔赛和约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的20多个国家在巴黎召开会议,讨论对战败国的处置问题,史称巴黎和会,但直到6月才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其主要内容是: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拆除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的防御工程,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的赔款。

209、九国公约1921年,有九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会议召开,美国在会上处于主导地位,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有利于美国对华的进一步扩张。

210、1929年,美国爆发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破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经济危机中一方面是大量产品过剩,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3000多万工人失业,几百万小农破产。同时还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

世界各国工农运动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更趋激烈。

211、美国罗斯福的新政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其内容是: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整顿农业。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补偿农场主的损失。调整工业是新政的中心措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防止企业盲目竞争。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提高生产和能力。新政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稳定了社会秩序。

212、1922年,意大利国王授权墨索里尼组阁,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

213、德国法西斯专政1932年,纳粹党一跃成为第一大党,1933年,总统兴登堡授权希特勒组织政府,第二年,兴登堡病死,希特勒独揽大权,称为国家元首。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的策地。日本是亚洲战争的策地。

214、1933年2月27号晚,纳粹党第二号头目戈林派人纵火焚烧了国会大厦,然后嫁祸于共产党,大肆逮捕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也被诬控。

215、1936年,德国和意大利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第二年,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三国轴心集团形成。

216、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慕尼黑会议后不到半年,德国进一步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号,德军向波兰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军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1942年初,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反法西斯斗争的信心。

217、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18、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219、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法西斯遭到了致命的打击、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4年6月,在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的统一指挥下,美英盟军100多万人强渡英吉利海峡,从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

220、雅尔塔会议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

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的计划,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等国分区占领,苏联在欧战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会议还讨论了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

221、1945年4月,苏军同美军在易北河畔会师,几天后,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绝望自杀。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战事结束。

222、美国在第二次大战后,就成为了经济超级大国。它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大力扩展对外贸易,获取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同时军事上实力膨胀,成为世界上头号军事强国。

223、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组成欧洲共同体,其成员国后扩大到12个。1979年,欧洲共同体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首次超过美国,1993年,欧洲共同体发展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224、5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始阶段,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日本,欧共体和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25、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提出的改革路线和推行的改革政策,使苏联的政治、经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东欧各国在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西方的

“和平演变”的影响下,发生了剧变。1989年起,各国中共产党、工人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改变。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1991年,苏联发生“8.19”事件。不久,苏共中央解散,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2月,俄罗斯等11个国家领导人在阿拉木图集会,共同签署了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件,苏联宣告解体。

226、1947年,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潮的形势下,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印度被分为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和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1956年,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印度共和国首任总理尼赫鲁。

227、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了英国控制的傀儡政权,建立埃及共和国。1962年,阿尔及利亚赶走法国殖民者,获得独立。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90年代前期,纳米比亚获得独立。南非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

228、万隆会议1955年,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在万隆召开会议,表达了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60年代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60年代中期,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的“七十七国集团”。到80年代,成员增加到110个。这些组织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29、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信息等领域展开。第三次科技革命还在生物工程,合成材料等新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230、杜鲁门计划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国采取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和控制资本主义世界。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宣称要干涉别国内政,与苏联对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231、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讲演,阐述了复兴欧洲经济的方案。该方案被为“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从经济上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交西欧纳入了美国对苏冷战的轨道。

232、北大西洋公约1949年,美国等西方12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33、当今世界上的两大主题仍是和平和发展。世界经济随着信息社会的到,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间电子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和软件产业的兴起,是知识经济开始的标志,知识经济将在本世纪居于主导地位,经济

发展中,以知识为基础的高科技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成为主要动力,教育和科学成为关键部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生产力,远不是一个国家所能驾驭的,于是出现了经济的区域集团化。随着信息社会的到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的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234、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科索沃省的“人权”为幌子,避开联合国,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科索沃战争给南斯拉夫人民带了巨大灾害。

九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 1、最早的人类远祖是500万年前非洲的南方古猿; 2、最早的人类是250万年前的能人,会制造工具; 3、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种形成,区别在体貌特征上,地理环境是主因。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大河文明) 1、古代埃及☆发祥地:非洲(尼罗河)流域;出现时间:公元前3100年 ☆文明成果:(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2.古巴比伦☆发祥地:亚洲(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3.古代印度☆发祥地点:亚洲(印度河)流域。☆文明成果: (种姓制度),内容:社会分为四个等级。①(婆罗门)指祭祀 贵族。②(刹帝利)指国王、武士。③(吠舍)农民、牧民和商 人。④(首陀罗)指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奴隶;影响:阻碍了印 度社会的发展 4、人类最早期文明产生(即进入奴隶社会)都是在(大河)流 域,北纬30度左右;都是农业文明。 5、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第3课。古代希腊和罗马(海洋文明) 1、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公元前8-6世纪世纪,雅典成为(奴隶制城邦)。 2、民主政治①时间: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当政期间。 ②内容:(公民一律平等,都有权参与国家管理。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最高司法与监 督机构是陪审法庭。)③评价:使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最高峰,是近代民主政治源头;实质是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奴隶、妇女、外邦人、未成年人)没有公民权 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4、罗马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战后,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5、(公元前27年)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 1.7世纪中期(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革诏书,(大化改 新)开始了。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废除贵族世袭制,按才能选拔官吏;经济上:实行“班田收授法”,把 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班给公民口分田,需负担租庸调; 2.作用:☆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解放了社会生 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3.七世纪初,穆罕穆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4.622年,穆罕默德受到麦加贵族的迫害,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630年,穆罕穆德又征服(麦加),使它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第5课欧洲封建文明(中古欧洲社会) 1.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 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内容是(废除给贵族无 偿赏赐土地,采取“采邑”分封制,土地受封者必须服兵役)影响:在封建 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罗马教廷的地位: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把一片土地献给(罗马教皇),称为丕平献土,后来导致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经济上罗马教廷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在政治上,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在思想上,罗马教廷垄断了(文化教育),知识沦为神学的奴仆。 4、(11-12)世纪,(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使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农奴争取自由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重要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等。 5、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法国一些城市为争取城市自治权,同(封建主)展开斗争。(琅城)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5、古埃及文明没能延续。★★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两河流域文明”大体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周围。★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4、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并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 5、《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6、《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2、古印度文明遗址:哈拉巴遗址和摩亨佐·达罗遗址。★★★ 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4、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5、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的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6、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世称他为释迦牟尼。★ 7、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7、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古代希腊城邦 1、古代希腊的地理特点:多山、耕地有限、港湾众多。★ 2、希腊最早的文明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4、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政治权利)。★★★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3、雅典的民主不是充分的民主。★ 三、亚历山大帝国 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并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推荐电影:《亚历山大大帝》) 2、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共和国 1、位置:意大利半岛。★ 2、罗马共和国的权力长期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3、平民和贵族斗争争取到的政治权利: (1)设立保民官。★★★ (2)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4、罗马通过布匿战争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部地中海地区。★★★

九年级下册历史书

一、五四运动 导火线: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 地点:_____ 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___________”。 两个阶段:⑴第一阶段以____为主,运动中心在____,斗争 方式是____、____、____等;⑵第二阶段6月3日以后, 斗争中心由____移到____,____成为运动的主体,斗争 方式是____、____等。 结果及表现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共一大 基础条件: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组织基础:各地的早期共产党组织。 会议召开的情况:___年_月,中共“一大”在___召开, 后改在___________举行。___、___、___ 等13名代表参加大会。 主要内容:①党的名称:_____。②奋斗目标:推翻____ _ 政权,建立_____专政,实现_____。③中心任务: 组织和领导 _____。④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从而 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二)课堂助学题: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参看综合能力训练P46)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 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3)什么是五四精神? (4)系统总结: 五四运动(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党的诞生(条件→成立→意义) ↓↓↓ 三个基础中共一大开天辟地 (三)巩固反思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A.1919年,北京 B.1921年,上海 C.1924年,广州 D.1927年,武汉 2、右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 念章,上面铸有“警告同胞毋忘国耻”的文字。 它所纪念的这场运动【】 A.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宣告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3、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 天安门。你认为一前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部编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 总结 原始社会 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生活情况: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不会使用工具,是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 时间: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地点: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体形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生产生活情况: 1、制造使用石器和木棒作为工具。 2、过着群居生活,形成早期原始社会。 3、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 火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三万年 地点: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体形特征:他们的模样的现代人基本相同。 生产生活情况:

1、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 2、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3、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世界之最: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河姆渡人: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长江流域 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生产:出现了原始农耕景象,种植水稻 生活:居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 陶器,还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世界之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半坡人: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 庄稼。 生产生活:种植栗(小米),饲养猪、狗,主食有栗,副食有鱼、肉、蔬菜 等。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里有灶炕,会制造彩陶,已 会纺线、织布、制衣。 世界之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栗的国家

(完整版)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

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 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 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主要内容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单元总结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为什么说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因为在伯里克利时期, (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②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3)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4)贵族会议权力几乎丧失殆尽,只处理一些与宗教有关的事务。 进一步削弱了贵族权力,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最高峰,促使经济和文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三阶段: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正在形成人的特点: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人类形成的时间: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世界人类出现的最早时间)。 直立行走的意义: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在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根据人体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白种,黑种人。造成人种差异的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首先进入母系氏族的原因:由于群婚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为什么父系氏族会取代母系氏族?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部落间以产品交换和以产品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了;男子主要从事犁耕农业和畜牧业,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古猿向人进化的主要因素:劳动 第二课大河流域 古埃及 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 建国时间:公元前3500年开始 统一时间:公元前3000年 对金字塔的评价: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悠久的历史;埃及人民力量智慧的结晶。 古巴比伦 地理位置:亚洲西部(也是新月沃地的位置) 建国时间:公元前3500年以后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时期出现用麻做的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为“蔡侯纸”。2.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北宋活字印刷术:毕升发明泥活字。 3.火药:唐中期有配方记载,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广泛用于战争并传入欧洲。 4.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指南针北宋时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广泛用于航海事业,并传入欧洲,为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 二、史学1.《史记》西汉司马迁著,记述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著,记述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三、文学1.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离骚》。 2.唐诗:代表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3.宋词:著名词作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4.元曲:关汉卿的《窦娥冤》5.明清小说:四大名著 四、文字、书法和绘画 1.文字的演变:甲骨文——商朝(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金文——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也叫“铭文”。 大篆——西周晚期小篆——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2.书法: (1)东晋王羲之,后人称为“书圣” 。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2)隋唐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柳公权。人称“颜筋柳骨”。 3.绘画: (1)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隋唐时,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影响较大的有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画圣)等 北宋时期的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 五、医学华佗(东汉)——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成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 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六、天文和数学张衡(东汉)——发明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祖冲之(南朝)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四川教育出版社)

世界古代史 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1、人类的直系祖先:是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古猿进化成“完全形成的人”,称为“猿人”。晚期智人的化石在亚、非、欧洲均有发现。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 人,非洲有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欧洲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2、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3、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 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 一、神奇的金字塔: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尼罗河流经全境。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80余座金字塔至今仍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一带。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二、汉谟拉比法典(由汉谟拉比制定) 1、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2、《汉谟拉比法典》: A、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B、内容:(a)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b)序言和结语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 (c)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意义: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1、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主要有印度河和恒河。 2、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种姓制度。它把居民从高到低分 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 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士,掌管军、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 影响: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一、大化改新 时间:646年。(中大兄皇子、高向玄理拥立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内容: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后,日本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出标音字母——假名,形成汉字、假名并 用的独特日本文字体系。 二、阿拉伯的兴起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630年,打回麦加,把麦加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并把克尔白神庙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 第三主题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古代希腊 一、古希腊的繁荣 1、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2020年最新九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2020年最新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资料、自学课文、观看历史地图等,使学生了解西班牙、葡萄牙在 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激起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 19世纪爆发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思维方法, 来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民族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 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历史人物在历 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其爱国主义优秀品质,值得学习和推崇。 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创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 导入新课: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 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 殖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 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__西班牙__和__葡萄牙__的殖民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__美国独立战争__和__法国大革命__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__反抗殖民统治__、__争取民族独立__的运动。 3.在南美洲北部地区,__玻利瓦尔__解放了__哥伦比亚__、__委内瑞拉__和__厄瓜多尔__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__圣马丁__领导了__阿根廷__、__智利__、__秘鲁__的独立运动。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__解放者__”。 4.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 度的__经济掠夺__和__政治压迫__。 5.1857年, __印度土兵__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年轻的__章西女王__领导军民与英军 展开激战。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6.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__英国殖民者__,反映了__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__。这次起义也是__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__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第1课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原因(背景):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2、时间:1917年3月任务:推翻沙皇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 1、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④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便于组织和发动。 ⑤俄国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地点:彼得格勒领导人:列宁(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5、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6、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7、启示: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8、1918—1920年苏俄三年国内战争粉碎外国干涉和国内叛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十月革命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总结: 三、苏俄 三年国内战争(理解) 时间:1918—1920年 措施:①加强红军建设;②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果: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内容:P5小字(现象:无余粮、无私企、无市场)②作用:为战胜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新经济政策(“新”在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相联系) 1、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2、时间与领导人:1921年,列宁 3、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启示:①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要勇于改革创新;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政治:1922年,苏联成立(最早4个加盟: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俄罗斯) 俄国名称:沙俄(1917前)—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俄罗斯(1991至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对比记忆表) 第1课:古代埃及 ①位置: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代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②统一与灭亡: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在新王 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了古埃及。古埃及文 明(没有延续)下去。 ③科学文化:(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木乃伊)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 文字之一;在建筑方面,(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 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①位置:”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米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 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区。 ②文化: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楔形文字),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 ③建国:(汉谟拉比)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还制定了(法典) ④评价(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 明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但《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⑤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第3课:古代印度(有“黄金之国”、“大象之国”的美称) ①位置:古代印度在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②建立: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建立许多小国。(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③文化:“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到世界各地。 佛像艺术对中国产生很大影响: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 ④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级是(婆罗门);第二级是(刹帝利);第 三级是(吠舍);第四级是(首陀罗)。还有在这四个等级之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⑤佛教: 创立:(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教义: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服从”)。 传播:(公元前1世纪)传到中国新疆。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①希腊文明:欧洲文明源于(希腊文明),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中断后,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②城邦与公民: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非 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公民和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③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了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措施:公职人员由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津贴制度),保证贫困公民参政议政。 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④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进入(埃及)和(两河流域),灭亡波斯帝国,建立起 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⑤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a弊(消极影响):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们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b利 (积极影响):促进了东西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①罗马城邦: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公民大会)是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罗马共和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斯巴达克起义)。 ②罗马帝国:(凯撒)是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关键人物。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他首创(元首制)。 (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③罗马帝国的衰亡: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的危机。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 曼人灭亡。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文学和雕塑 1、希腊神话的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是了解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2、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二.建筑艺术 1、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建筑特点:采用石拱门、穹顶等,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罗马大竞技场、饮水道工程、还有凯旋门、万神庙。 三.哲学和法学 1、哲学: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苏格拉底: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5、法学:《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四.公历的缘起 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古代罗马人创设的。罗马的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一.历史人物 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订者(汉谟拉比) 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时期的执行者(伯利克里) 3.7世纪中期,推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穆罕默德)

考点考中 5.8世纪前期,经过他的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6.公元前4世纪,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 7.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由他口述,其狱友执笔的一本书曾风靡欧洲,该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8.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考点考中 9.基督教的创始人 (传说中的耶稣) 10.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还发明了螺旋式水车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11.加工整理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的是(荷马) 12.古希腊悲剧作家,将古代悲剧艺术推向了成熟,《俄底浦斯王》的作者 (索福克勒斯)

考点考中 13.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 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长诗《神曲》的作者(但丁)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15.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文学工匠,代表 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6.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

考点考中 17.他及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启程,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 18.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修订 1787年宪法,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19.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了《法 典》,对外发动多次战争,既大几了欧洲 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拿破仑) 20.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一、人类的形成 1、起源:人类形成于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的非洲,四个阶段。 2、人种产生:人种的形成是长时期自然条件影响的结果。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人(蒙古利亚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和白种人(欧罗巴人种)三大人种。 3、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居于支配地位。 (2)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居于支配地位,财产由父系继承。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 ﹡印度的等级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 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与海洋有关)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历时约800年)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公元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的繁荣 1、建立:前8世纪。 2、发展: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3、繁荣鼎盛: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期间。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 2.文艺复兴的性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3.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成就: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 晚餐》;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 特》《威尼斯商人》。 4.文艺复兴被称为:人被发现。 5.新航路开辟被称为:世界被发现。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2)开始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召开会议 (新议会的召开)。(3)领导人:克伦威尔。(4)完 成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5)颁布文献:《权 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君主立宪制在英 国确立。 7.美国独立战争:(1)原因:英国殖民压迫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2)开始标志: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3)领 导人:华盛顿。(4).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5)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6)性质:既是民 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7)颁布文献: 《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诞生。 8.法国大革命:(1)原因: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2)开始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3)领导人:罗伯斯庇尔。(4)结束的标志:热月政变。 (5)颁布文献:《人权宣言》,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 新制度的出生证”。 (6)拿破仑夺取政权的事件:雾月政变。拿破仑颁布的法典:《法国 民法典》。 9.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 期。(2)开始部门:棉纺织部门。(3)开始国家:英 国 10.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1)时间:19世纪70年代。(2)开始国 家:比利时。 11.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2)开始 国家:美国。(3)标志:原子能、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 (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 (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