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加几进位加法
- 格式:docx
- 大小:35.46 KB
- 文档页数:4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相应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的“凑十”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教具准备CAI课件,小棒。
教学活动设计修订一、游戏导入师:我们来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问你们答。
9的好朋友是几?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还记得春姑娘来了,万物都睁开了眼睛,冰雪融化了,柳树发芽了,动物们乐了,这种景色美吗?师:为了让天更蓝,水更绿,人们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很多的树绿化我们的环境,学校也为了保护环境,使小朋友有更好的学习氛围,淘气他们在校园里开展了植树活动,这是他们一年级两个班的植树情况:[出示课件]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数一数一班种了几棵树?师:我们再来看看二班种了几棵树?师: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三、探索新知1、师:我们来一起解决“两个班一共植了多少棵?”想一想,你是如何列式呢?生:8+6或6+82、师: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可以把我们的好朋友小棒找来帮忙,用它来帮一帮。
师:把你认为好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们听听吧!3、全班交流8+6你是怎样算的?谁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方法?小组讨论交流,寻找最优计算方法。
4、观察这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个计算更简便呢?5、试一试8+8=7+8=8+4=5+8=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8+几的加法,在计算时,我们往往看大数,分小数,先凑十,在计算,这样计算起来更简便。
四、巩固练习1、圈一圈,算一算。
读图,动手圈一圈,如:先把10个圈在一起,再计算出结果。
2、指导完成练一练。
第1题:通过摆一摆,结合数学模型来巩固“凑十”法。
第2题: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体会“凑十”的过程,巩固“凑十”的计算方法。
第3题:结合图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
20以内进位加法:方法一:“凑十法”(强调: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8+5=8+2+3=13;方法二:“五五凑十”(当两个加数都大于且接近5时适用)6+7=5+5+1+2=13;方法三:“多加减补”8+5=10+5-2=13。
20以内进位加法
“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课题:8加几的进位加法教案序号:60授课时间:2014年 12 月30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含义,多种方法计算8加几,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过程。
2.“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8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的策略和计算的全部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设计:8+2=10圈一圈 8+3=11凑十法 8+4=12假设法 8+5=13拨一拨 8+6=148+7=158+8=168+9=17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知道植树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制作家具、造纸等。
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多植树。
看,淘气和笑笑也去植树了。
(出示课件)【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观察图,提出问题。
看图,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生:淘气植了8棵树,笑笑植了6棵树。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一共有几棵树怎样列式计算?(课件出示:有几棵树?)【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直观的展现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既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自主探究,领悟算法1.学生独立探究师:谁能来给这个问题列个算式呢?师:为什么用加法?学生列式。
可能有:8+6=14或 6+8=14。
生: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用加法。
师:8+6=14,其他同学能不能用你们桌上的学具去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你是怎样又对又快地计算出来的?然后把你的想法介绍给大家好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你是怎么计算的?你有多少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思考,交流。
2.汇报方法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学生代表汇报交流。
可能有:方法1:数一数的方法点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接着数,先记住8,再数6根9 10 11 12 13 14数线,8往后数6个就是14。
8加几的进位加法
1.教学内容分析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小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教学本单元是选取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为素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又把学习新知识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体系框架.
(2)本课学习内容分析
8 加几的进位加法是第七单元的第二个信息窗,主要在学习9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更一步深入的理解凑十法的含义,运用凑十法来解决问题.
2学习者分析
理论上学生的认知基础:8 加几的进位加法是第七单元的第二个信息窗,主要在学习9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更一步深入的理解凑十法的含义,为下一节学习7、6的进位加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调研目标: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的掌握情况。
2.学生对所要学的5以内数的加法的认识。
3.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采用的方法。
调研分析:
3.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2.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难点: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
5.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师:同学们,你能根据这幅图讲一个故事吗?(出示情境图)生;学校里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了,同学们再分饮料、分矿泉水……
师: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预设:
生1;一组领8瓶果汁;二组领7瓶果汁。
生2;一组领6瓶矿泉水;二组领8瓶矿泉水。
(二)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预设:
生1: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果汁?
生2: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
环节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结合算式,体会加法的含义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两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数学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果汁?”
师:怎样列算式?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明确:一组领了8瓶,二组领了7瓶,合起来就是两个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果汁?)
生预设:
生1:8+7
生2: 7+8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师:8+7怎么算?先自己想一想,可以把你的想法在本子上写一写、算一算;也可以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三)集体交流,共同探讨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
全班交流。
师:你是怎么数的?
1.接着数。
投影展示,学生边摆小棒边说:先摆8根小棒,再摆7根小棒,数一数,一共是15根小棒。
师:你是怎么数的?
预设:9、10、11、12、13、14、15
投影展示,学生边摆小棒边说:先摆8根小棒,再摆7根小棒,数一数,一共是15根小棒。
师:你是怎么数的?
追问:为什么要从9开始数?
预设:前面已经有8根了,接着数9就可以了。
教师引领全班一起接着数一数
投影展示,学生边摆小棒边说:先摆8根小棒,再摆7根小棒,从7根小棒里拿2根放到8根里面,凑成10根,10根加上剩下的5根小棒,就是15根。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从7根小棒里面移2根小棒给8根呢?
生:为了和8凑成10.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凑十
师:为了和8凑成10,再算10加几等于十几就简单了。
那你能像他这样边摆小棒边说想法吗?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小棒凑十的过程。
教师用课件演示和学生一起回顾凑十法的过程,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引导学生把摆小棒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预设:7可以分成2和5,8+2=10,10+5=15。
8 + 7 =15(瓶)
2 5
10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学生活动。
3.推算法。
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7=17,17-2=15。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把8看成10,10+7=17,多算了2个,所以17-2=15。
小结:这种方法我们就叫它“推算法”。
板书:推算
四)、算法优化,促进发展
(一)对比算法
师:刚才的3种算法,你们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追问:刚才我们算了8+7=15,那么7+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因为8+7=15,所以7+8=15,交换了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板书:7+8=15
小结:在加法里,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1.师:刚才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么你能自己解决“两个组一共领了多少个矿泉水?”这个问题吗?用你喜欢的展示学生列式及算法。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展示列式及说算法。
(三)总结提升,揭示课题。
师:仔细观察,咱们今天学习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6.板书设计8 加几的进位加法
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饮料?
8+7=15(瓶)
1.接着数
2.凑十法8 + 7 =15(瓶)
3.推算法
9、10、11、12、13、14、15 10+7=17
2 5 17-2=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