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术后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165.00 KB
- 文档页数:15
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时间:2012年07月12日地点:甲乳心胸外科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主持人:刘明蕊查房题目:腹股沟疝术后护理主持人:今天我们查房的题目是腹股沟疝术后护理,首先请责任护士韩念介绍病情。
韩念:大家好,我是责任护士韩念,现在由我来给大家汇报病情:患者张书松,男79岁17床住院号:262875 诊断:右侧腹股沟疝于2012年07月03日08点17分以“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20余年”为主诉收入院,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T:35.9℃,P 60次/分,R:20次/分,血压135/70mmHg。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术前准备,于2012年07月05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右侧睾丸囊肿切除术+右侧睾丸鞘膜翻转术”,术后给予一级护理,心电监护,吸氧,止血补液等对症处理,现病人恢复良好。
辅助阳性检查结果:2012.07.01彩超检查结果示:右侧睾丸上方囊肿,右侧腹股沟疝,双侧睾丸鞘膜积液。
2012.07.03 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心脏彩超示:左房增大、左室肥厚、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
查血尿酸678umol/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2U/L 主要用药:平衡液,蛇毒血凝酶针,维生素B6针等。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P1、焦虑与环境改变,担心手术有关护理业务查房记录I1①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知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术后恢复过程。
②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消除病人陌生感与安全感。
③安排安静病房,减少感官刺激,使病人身心放松,消除紧张和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充分休息。
④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鼓励病人当产生焦虑时告诉工作人员。
O1、病人焦虑减轻情绪稳定P2、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I2①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保持手术切口局部清洁。
②提供给病人舒适的环境。
③指导患者全身放松,肌肉松弛可以阻断疼痛反应。
④疼痛显著时给予止痛药物。
O2疼痛明显减轻。
P3、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切口有关I3①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
腹股沟疝的护理查房腹股沟疝的护理查房护士长:今天我们查房的病历:1床,XXX,右侧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希望通过今天的研究和讨论,可以提高大家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更好的为病人服。
接下来请责任护士汇报病史:精品文档饮食护理:一般病人术后6~12小时可进流质,如米汤、稀藕粉、菜汁、果汁等,第2日进软食或普食,如软饭、面条、鸡蛋糕、切碎煮熟的菜及肉等,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
术后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咳嗽影响切口愈合。
保持大小便通畅,有便秘者应及时给通便药物或低压肥皂水灌肠,告知病人排便时勿用力以防疝复发。
现术后第三天:生命体征稳定,腹平软,切口敷料干燥完整,切口处略有疼痛不适,阴囊无水肿。
护士长:病史汇报的很全面。
有关腹股沟疝的概念、分类及病因,请XXX回答一下。
XXX: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即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腹股沟管内口或腹股沟三角进入腹股沟管或阴囊。
可分为腹股沟斜疝(简称斜疝)和腹股沟直疝(简称直疝)两种。
俗称“小肠气”、“疝气”,中医又称为“狐疝”。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
病因:1先天因素:胚胎早期,位于2~3腰椎旁,以后逐渐下降。
逐渐下降带动内环处腹膜下移,形成腹膜鞘状突,若鞘突不闭或闭锁不全则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
2后天因素:主要与腹股沟区解剖缺损、腹壁肌或筋膜发育不全有关。
当腹内压增加时,内环处的腹膜自腹壁薄弱处向外突出形成疝囊,腹内器官、组织随之进入疝囊。
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表现:易复性斜疝:腹股沟区有肿块、偶有胀痛。
肿块多成带蒂柄的梨形,可向腹腔回纳而消失。
难复性斜疝: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同时可伴胀痛。
嵌顿性疝:多发生于强体力劳动或用力排便等腹内压骤增时,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精品文档伴有明显胀痛,用手推送不能回纳。
肿块张力高且硬,有明显触痛。
绞窄性疝:临床症状多较严重,时间较长者,可因疝内容物继发感染引起急性炎症,严重者可发生脓毒症。
股疝修补术后护理查房1.疼痛控制:手术后的患者常常会感到剧烈的疼痛,护士应在查房时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疼痛评估结果,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
镇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局部应用等方式给予。
护士还需观察患者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2.伤口护理:股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手术切口需要进行定期的伤口护理。
护士需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检查是否有红肿、渗液、感染等症状。
同时,护士要掌握伤口清洁和更换敷料的方法,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伤口感染。
3.饮食管理: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护士需要嘱咐患者限制进食固体食物,采取液体或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护士还需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量和排便情况,预防术后便秘的发生。
4.静脉输液管理:股疝修补术后常常需要给予患者静脉输液,护士需要掌握输液的原理和操作技巧,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护士还要观察患者的静脉通畅情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容量,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
5.活动与康复训练:术后患者需要逐渐进行活动和康复训练,以促进肌肉恢复和加强腹股沟区的稳定性。
护士需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并在查房时了解患者的活动情况和康复效果,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康复训练。
6.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股疝修补术后常常会出现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血栓形成等。
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如发热、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等,及时报告和处理。
此外,护士还需教育患者注意伤口和切口周围的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股疝修补术后的护理查房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患者的疼痛控制、伤口的护理、饮食的管理、静脉输液的管理、活动与康复训练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护士在查房时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变化,及时进行记录和报告,并给予患者恰当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绞窄性腹股沟疝手术后护理查房绞窄性腹股沟疝是指由于腹股沟区域的肌肉或腹股沟环没有将疝囊包住,导致肠道或其他脏器通过腹股沟小孔脱垂。
这种情况下,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下面是绞窄性腹股沟疝手术后护理查房的详细内容。
1.查房目的:了解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评估术后效果以及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查房时间: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等。
3.查房过程:(1)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检查患者是否恢复正常,是否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
(2)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检查伤口是否干燥、无渗液和红肿,是否有压疮等并发症。
观察疝囊闭合情况,判断手术效果。
(3)观察疝囊颜色与温度:检查疝囊的颜色是否正常,无坏死等异常情况。
观察疝囊表面的温度,是否与周围组织相同。
(4)观察疝囊是否回归和肠道功能的恢复:检查疝囊是否完全回缩到腹腔内,触摸疝囊表面有无肠蠕动的感觉。
(5)观察患者排尿情况:检查患者是否有尿潴留的情况,观察排尿量和排尿频率。
(6)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食欲,饮食是否正常,是否有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4.护理措施:(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轻轻揩拭伤口,适当使用抗菌药物,如碘伏等,以防止感染。
(2)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根据医嘱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扩胸运动、腹肌肌力训练等,促进肌肉的恢复。
(3)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饮食情况,给予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4)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有发热、呕吐等不适症状及时处理,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5)定期复查:根据术后康复情况,及时安排定期复查,观察手术效果及早发现并处理问题。
5.护理评估与记录:(1)伤口愈合情况:记录伤口的愈合情况,包括愈合时间、伤口的外观、触摸等。
(2)疝囊回归情况:记录疝囊的回归情况,观察是否有回归异常和肠蠕动的感觉。
(3)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感染、疝囊坏死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