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 格式:ppt
- 大小:374.00 KB
- 文档页数:53
Windows系统安全机制1.前言多年来,黑客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攻击一直没有停止过,其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从最初的猜测用户口令、利用计算机软件缺陷,发展到现在的通过操作系统源代码分析操作系统漏洞。
同时网络的普及使得攻击工具和代码更容易被一般用户获得,这无疑给Windows 系统安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解决Windows 系统安全问题,任重而道远。
2.Windows XP安全机制。
Windows XP采用Windows 2000/NT的内核,在用户管理上非常安全。
凡是增加的用户都可以在登录的时候看到,不像Windows 2000那样,被黑客增加了一个管理员组的用户都发现不了。
使用NTFS文件系统可以通过设置文件夹的安全选项来限制用户对文件夹的访问,如当某普通用户访问另一个用户的文档时会提出警告。
你还可以对某个文件(或者文件夹)启用审核功能,将用户对该文件(或者文件夹)的访问情况记录到安全日志文件里去,进一步加强对文件操作的监督。
Windows XP中的软件限制策略提供了一种隔离或防范那些不受信任且具有潜在危害性代码的透明方式,保护您免受通过电子邮件和Internet传播的各种病毒、特洛伊木马程序及蠕虫程序所造成的侵害。
这些策略允许您选择在系统上管理软件的方式:软件既可以被“严格管理”(可以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执行代码),也可以“不加管理”(禁止运行特定代码)。
软件限制策略能够保护系统免受那些受感染电子邮件附件的攻击。
这些附件包括存储在临时文件夹中的文件附件以及嵌入式对象与脚本。
同时,它还将保护您免受那些启动Internet Explorer或其它应用程序,并下载带有不受信任嵌入式脚本的Web页面的URL/UNC链接所造成的攻击。
在Windows 2000中,微软就采用了基于公共密钥加密技术的加密文件系统(EFS)。
在Windows XP中,对加密文件系统做了进一步改进,使其能够让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加密的文档。
第1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概述习题参考答案1. 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自然威胁和人为威胁两种。
自然威胁包括:自然灾害、恶劣的场地环境、物理损坏、设备故障、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等。
人为威胁包括:无意威胁、有意威胁。
自然威胁的共同特点是突发性、自然性、非针对性。
这类不安全因素不仅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而且严重威胁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因为物理上的破坏很容易毁灭整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网络系统。
人为恶意攻击有明显的企图,其危害性相当大,给信息安全、系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人为恶意攻击能得逞的原因是计算机系统本身有安全缺陷,如通信链路的缺陷、电磁辐射的缺陷、引进技术的缺陷、软件漏洞、网络服务的漏洞等。
2.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特性有哪些?答:信息安全的特性有:⑴完整性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保持未经授权不能改变的特性,即对抗主动攻击,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用户修改和破坏。
⑵可用性可用性是指信息可被授权者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合理地拒绝。
对可用性的攻击就是阻断信息的合理使用。
⑶保密性保密性是指信息不被泄露给未经授权者的特性,即对抗被动攻击,以保证机密信息不会泄露给非法用户或供其使用。
⑷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的特性。
授权机构可以随时控制信息的机密性,能够对信息实施安全监控。
⑸不可否认性不可否认性也称为不可抵赖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和承诺。
发送方不能否认已发送的信息,接收方也不能否认已收到的信息。
3.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对策有哪些?答:要全面地应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建立一个立体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一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做工作,那就是技术、管理、人员。
(1)技术保障指运用一系列技术层面的措施来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营,检测、预防、应对信息安全问题。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全知识点汇编押题第五期(含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单选题按照行为和功能特性,特洛伊木马可以分为远程控制型木马、信息窃取型木马和破坏型木马等。
以下不属于远程控制型木马的是()。
问题1选项A.冰河B.彩虹桥C.PCShareD.Trojan-Ransom【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恶意代码中特洛伊木马方面的基础知识。
典型的远程控制型木马有冰河、网络神偷、广外女生、网络公牛、黑洞、上兴、彩虹桥、Posion ivy、PCShare、灰鸽子等。
Trojan-Ransom 属于破坏型木马。
2.单选题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是指在操作系统中利用某种技术、某些软件来实施一个或多个安全服务的过程。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不包括()。
问题1选项A.标识与鉴别机制B.访问控制机制C.密钥管理机制D.安全审计机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操作系统安全机制方面的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包括安全审计机制、可信路径机制、标识与鉴别机制、客体重用机制、访问控制机制。
答案选C。
3.单选题数字水印技术是指在数字化的数据内容中嵌入不明显的记号,被嵌入的记号通常是不可见的或者不可察觉的,但是通过计算操作能够实现对该记号的提取和检测。
数字水印不能实现()。
问题1选项A.证据篡改鉴定B.数字信息版权保护C.图像识别D.电子票据防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数字水印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
根据应用领域可将数字水印分为:①鲁棒水印:通常用于数字化图像、视频、音频或电子文档的版权保护。
将代表版权人身份的特定信息,如一-段文字、标识、序列号等按某种方式嵌入在数字产品中,在发生版权纠纷时,通过相应的算法提取出数字水印,从而验证版权的归属,确保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避免非法盗版的威胁。
②易损水印:又称为脆弱水印,通常用于数据完整性保护。
当数据内容发生改变时,易损水印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可鉴定数据是否完整。
信息安全概论-张雪锋-习题答案(共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主编:张雪锋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一章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信息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的理解。
答:该题为论述题,需要结合实际的信息系统,根据其采取的安全策略和防护措施展开论述。
2、当前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有哪些答: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安全威胁可以是针对物理环境、通信链路、网络系统、操作系统、应用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等方面。
通过对已有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研究和分析,当前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包括:信息泄露、破坏信息的完整性、非授权访问(非法使用)、窃听、业务流分析、假冒、网络钓鱼、社会工程攻击、旁路控制、特洛伊木马、抵赖、重放、计算机病毒、人员不慎、媒体废弃、物理侵入、窃取、业务欺骗等。
3、如何认识信息安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答:该题为论述题,可以从人事管理、设备管理、场地管理、存储媒介管理、软件管理、网络管理、密码和密钥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第二章1、古典密码技术对现代密码体制的设计有哪些借鉴答:一种好的加密法应具有混淆性和扩散性。
混淆性意味着加密法应隐藏所有的局部模式,将可能导致破解密钥的提示性信息特征进行隐藏;扩散性要求加密法将密文的不同部分进行混合,使得任何字符都不在原来的位置。
古典密码中包含有实现混淆性和扩散性的基本操作:替换和置乱,这些基本操作的实现方式对现代密码体制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衡量密码体制安全性的基本准则有哪些答:衡量密码体制安全性的基本准则有以下几种:(1)计算安全的:如果破译加密算法所需要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时间是现实条件所不具备的,那么就认为相应的密码体制是满足计算安全性的。
这意味着强力破解证明是安全的。
(2)可证明安全的:如果对一个密码体制的破译依赖于对某一个经过深入研究的数学难题的解决,就认为相应的密码体制是满足可证明安全性的。
windows系统的安全机制Windows系统的安全机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Windows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和企业网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安全,Windows系统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机制来防范各种威胁和攻击。
本文将从用户账户管理、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防病毒软件等方面介绍Windows系统的安全机制。
Windows系统通过用户账户管理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每个用户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账户,并设置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
这样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登录系统,保护系统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此外,Windows系统还支持不同权限的用户账户,如管理员账户和普通用户账户。
管理员账户具有更高的权限,可以对系统进行更多的操作,而普通用户账户则受到一定的限制,以保护系统免受恶意软件和未经授权的更改。
Windows系统采用访问控制机制来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和权限设置,可以对文件、文件夹和注册表等资源进行细粒度的权限控制。
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或系统文件。
此外,Windows系统还支持安全策略和组策略,可进一步限制用户的访问和操作,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数据加密是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Windows系统提供了多种数据加密技术,如BitLocker和EFS(加密文件系统)。
BitLocker可以对整个硬盘或特定分区进行加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EFS则可以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加密,保护敏感数据的机密性。
这些加密技术都采用了强大的加密算法,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防病毒软件是保护Windows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Windows 系统自带了Windows Defender防病毒软件,可以实时监测和阻止病毒、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
此外,用户还可以选择安装其他第三方的防病毒软件,如卡巴斯基、诺顿等,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