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 “走进春天”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1
【小班教案】小班科学活动:《走进春天》
小班科学活动:《走进春天》
小班科学活动《走进春天》
一、活动目标
(一)观赏春天的景色,发现植物的变化,并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二)乐意持续进行观察,萌发探究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能够发现春天的变化,并能用语言进行简单描述。
(二)难点培养幼儿持续观察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一)幼儿园冬天的照片若干张,照相机一台。
(二)幼儿用书第2册封二、第1页。
(三)挂图《走进春天》。
四、活动过程
(一)冬天的幼儿园。
1观察幼儿园冬天的照片(选取方位比较明显而且幼儿比较熟悉的场地)。
师冬天的时候,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是怎样的?
师你能找到照片中的景色或植物在幼儿园的什么地方吗?
师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看看它们现在是怎样的。
(二)春天的幼儿园。
2我给春天拍个照。
师春天了,幼儿园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吗?仔细地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师我们给春天的景色拍个照吧?你们想拍谁?。
春游走进春天小班活动方案一、活动名称:春游走进春天二、活动目标:1. 让孩子们通过春游的方式近距离接触春天的自然景物,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增强孩子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内容:1. 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春游地点,如公园、植物园等。
(2)联系安排好相关人员,如保育员、副班主任等。
(3)准备足够的零食、水和草坪布。
2. 活动流程:(1)出发前:a. 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们介绍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b. 告知家长们孩子们需要穿着舒适、便于活动的衣服和鞋子。
c. 协商好出发时间和地点,并向家长们提供相关的出行信息。
(2)到达目的地:a. 为孩子们分发草坪布,并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休息。
b. 组织孩子们进行热身活动,如晨跑、拉伸等,以增强体能。
c. 带领孩子们参观和观察春天的景物,如花朵、昆虫等。
(3)户外游戏:a. 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些室外游戏,如接力赛、跳绳等,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b. 安排一些小组活动,如寻找春天的足迹、捉昆虫等,以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
c. 按照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一些自由活动,如绘画、唱歌等。
(4)野餐活动:a. 在合适的地点为孩子们安排野餐活动。
b. 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些团队合作游戏,如合作搭建露天帐篷、合作制作食物等。
c. 提醒孩子们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
(5)返程:a. 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孩子们集合,准备返程。
b. 告知孩子们注意安全,保持队伍整齐。
c. 安排交通工具接孩子们回校,并与家长进行返程安排的沟通。
四、活动评估:1. 利用问卷等方式向孩子们收集活动的反馈意见。
2. 整理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
3. 整理孩子们的反馈意见,为以后的活动提供参考。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出行前向家长们提供相关的安全提示和注意事项,如不随意离队、不乱扔垃圾等。
2. 活动期间,保持孩子们集体行动,注意照顾和管理好每个孩子。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生成活动“走进春天”》一、教学目标1.让小朋友们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提高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强化他们的观察能力;2.提高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引导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知春天的特点和变化;2.制作春天的装饰品。
三、教学难点1.发挥创造力,制作春天的装饰品;2.形成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与活动。
四、教学准备1.相关教具(画纸、颜料、剪刀、胶水、饰品等);2.班级环境布置(可选)。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1. 引入讲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如:气温回升、雨水逐渐增多、植物渐渐复苏、草地变绿等等。
引导小朋友了解和认知春天。
2. 制作春天的装饰品1.将每个小朋友分为三人一组,让他们自己选择队友。
2.给每组发放制作材料,包括画纸、颜料、剪刀、胶水、饰品等。
3.让小朋友们想象春天的样子,然后自己发挥创造力,逐渐地制作出一个个生动形象、各具特色的春天装饰品。
如彩色蝴蝶、花朵、小鸟等。
4.教师可根据小朋友的理解程度和情况适当地提供建议和指导。
3. 展示和交流1.让孩子们去班级墙上、大树上、花坛上挂上自己制作的春天装饰品,欣赏彼此的杰作。
2.教师要引导孩子们自信、大方地说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让孩子们从中学会互相欣赏、交流。
4. 活动总结1.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一下今天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2.活动结束时,可以选出优秀的作品,让孩子们感到自己的成就和进步。
六、教学评估1.教师应记录孩子们在制作活动中的发挥和表现;2.教师可以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基本的评估,包括审美性、创造性和完成度等。
七、教学延伸1.小朋友们可以在活动后就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促进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2.可以进一步组织类似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
走进春天小班科学教案春天是大自然万物复苏的季节,植物开始发芽,百花争艳,春暖花开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春天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时机。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一份小班科学教案,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更好地了解春天的奇妙世界。
教案主题:走进春天一、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春天的特点,如花开、草长等现象。
2. 了解春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幻灯片显示春天的景象。
2. 一些春季的植物、种子、土壤等材料。
3. 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4. 色彩绘画工具,如彩色纸、彩色笔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导老师可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幻灯片来引导孩子们打开对春天的好奇心。
可问一些问题,如:“你们看见过春天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2. 观察春天的现象让孩子们分组观察春天的现象,如鲜花盛开、草长蝴蝶飞舞等。
每组选出一种现象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3. 探索春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让孩子们分组探索春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
可以让他们比较春天与冬天的温度、春天与秋天的植物生长情况等。
引导孩子们发现春天的特点。
4. 种植春天的植物给每个孩子一小袋春季的植物种子,让他们用土壤和水种下。
教师可以讲解种子发芽的过程,并引导孩子们观察和记录。
5. 制作春天的手工作品让孩子们用色彩绘画工具制作春天的手工作品。
可以是彩色纸剪纸,也可以是用彩色笔画春天的景象。
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四、教学扩展:1. 室外探索春天的活动带领孩子们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春天的室外探索活动。
观察不同的植物、昆虫和鸟类,让他们亲身体验春天带来的美好。
2. 制作春天的观察日记让孩子们每天观察春天的变化,并记录在观察日记中。
可以用绘画、文字、贴纸等方式记录。
在日记中可以描述春天的气温变化、植物的生长过程等。
3. 讲解春天的科学知识通过讲解春天的科学知识,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春天中的科学规律。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生成活动“走进春天”》一、活动主题《走进春天》二、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春天的兴趣,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2. 初步认知春天的特点和物质世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促进幼儿间的感情交流。
三、活动准备1.春天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2.图画册《春天的颜色》《春天里的小动物》等。
3.小动物手偶、花卉模型等。
4.手工材料:颜色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5.音乐:歌曲《春天到了》《小燕子》等。
四、活动过程1. 活动一:认识春天活动内容: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和资料认识春天的特点和物质世界,了解春天的到来对人和自然界的影响。
活动步骤:(1)老师介绍春天的特点和物质世界。
(2)观察图片和资料,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特点和物质世界。
(3)播放歌曲《春天到了》,带领幼儿感受春天的气息。
2. 活动二:颜色联想活动内容:幼儿通过画画联想春天的颜色,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活动步骤:(1)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图画册《春天的颜色》,介绍春天的颜色。
(2)让幼儿自由地涂画和剪贴,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认识。
3. 活动三:小动物故事活动内容:通过听故事和手偶表演认识春天里的小动物。
活动步骤:(1)老师讲述春天里的小动物,例如小鸟、小兔子等,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
(2)播放歌曲《小燕子》,引导幼儿一起动手做小燕子手偶。
(3)让幼儿自由地表演小动物,分享自己对小动物的认识和爱。
4. 活动四:花卉手工活动内容:通过手工制作花卉模型,感受春天里的花海。
活动步骤:(1)老师介绍春天里的花卉,例如樱花、菊花等,介绍它们的颜色和形态。
(2)引导幼儿动手制作花卉模型,表达自己对花卉的喜爱。
(3)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对花卉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对春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通过绘画、手工、故事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活动,幼儿们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小班优秀主题教案《生成活动“走进春天”》一、生成原因: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春风、春雨、春天的花朵、春天的小动物,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的画面,它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纲要》中指出小班幼儿:”喜欢接触、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乐于提问,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与好奇,注意自然环境的明显变化;能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并对他们感兴趣,乐于告诉成人和同伴;喜欢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能将自己想说、想做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尝试用不同颜色、材料、工具,运用画、撕、剪等简单方法自由的表现,体验艺术活动中的乐趣。
”为此,我们结合季节特点及幼儿的兴趣所在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中,幼儿通过和成人一起郊游、种植、饲养,了解了动植物与人们的关系,产生保护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名称:走进春天二、活动目标:共同生活:1、喜欢户外活动,练习走、跑、跳、协调自然的钻爬掌握动作要领;学习玩沙包、球等。
2、能正确地进行盥洗、独立进餐、如厕、入睡,不断提高自理能力;懂得讲卫生、爱清洁。
探索求知:1、喜欢接触身边的自然环境,感知春季的季节特征,了解常见动植物的明显变化。
2、萌生爱护花草、树木,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体验表达:1、能独立地朗诵儿歌,在成人的帮助下复述故事;喜欢交谈,能完整讲述感兴趣的事。
2、运用不同的色彩对作品进行涂色,启发幼儿大胆运用各种技巧进行制作活动,表现出自己对春季美的感受。
3、能匀速的作节奏而歌表演,学习简单歌表演,能根据乐曲的旋律用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三、活动准备:1、环境创设:1)、走廊大板:美丽的春天(圆形拼贴);动物之家(折纸);可爱的小动物(折纸);可爱的小鸡(绘画);小熊猫(绘画);观察记录:发芽了2)美工区:添加幼儿涂色的卡片(小动物、水果、蔬菜、植物等)、油画棒、各色皱纹纸、水粉色、棉签、橡皮泥等。
3)、自然角:添置各种种植的花、草,饲养小动物(鱼类等)。
小班主题教案:走进春天
整理了关于幼儿小班主题教案《走进春天》,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生成原因: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春风、春雨、春天的花朵、春天的小动物,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的画面,它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纲要》中指出小班幼儿:喜欢接触、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乐于提问,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与好奇,注意自然环境的明显变化;能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并对他们感兴趣,乐于告诉成人和同伴;喜欢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能将自己想说、想做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尝试用不同颜色、材料、工具,运用画、撕、剪等简单方法自由的表现,体验艺术活动中的乐趣。
为此,我们结合季节特点及幼儿的兴趣所在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中,幼儿通过和成人一起郊游、种植、饲养,了解了动植物与人们的关系,产生保护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名称:走进春天二、活动目标:
共同生活:1、喜欢户外活动,练习走、跑、跳、协调自然的钻爬掌握动作要领;学习玩沙包、球等。
小班优秀主题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生成活动“走进
春天”》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好奇心
•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通过生成活动增加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和体验
三、教学准备
•春天相关的图片或物品
•生成活动的相关材料
•学生们准备的生活春天相关的抽象画或小制作
四、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特点和变化,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生成活动
•学生们分组进行生成活动,每组选取一个具体的春天主题进行展示,例如春天的鲜花、绿叶、阳光等。
•学生们通过抽象画或小制作展示他们对春天的理解和想象。
3. 展示与分享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体会。
•其他同学进行互动提问,加深对春天的了解。
4. 总结与鼓励
•老师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总结和鼓励,肯定他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努力。
五、教学反思
•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际生活中的春天,转化为对春天的体验和表达。
•学生们在生成活动中,应该注重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展示自己独特的对春天的理解。
六、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生成活动,“走进春天”,学生们增加了对春天的了解和体验,提升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兴趣。
以上是《生成活动“走进春天”》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为小班优秀主题优质公
开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走进春天》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认识并理解春天的季节特点;(2)学会观察和描述春天的自然景象;(3)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了解春天的变化;(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探讨春天的生态环境;(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2)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内容:第1课:《春天的季节特点》1. 导入:讲解春天的定义和季节特点;2. 新课:介绍春天的自然景象,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3. 练习:观察周围的春天的景象,描述春天的特点。
第2课:《春天的生态环境》1. 导入:讲解春天生态环境的变化;2. 新课:介绍春天的生态环境,如气候、植被、动物等;3. 练习:调查身边的生态环境,探讨春天的生态环境变化。
第3课:《春天的保护》1. 导入:讲解春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 新课:介绍春天的保护措施,如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3. 练习:制定个人和集体的春天保护计划。
第4课:《春天的活动》1. 导入:讲解春天适合进行的活动;2. 新课:介绍春天的活动,如户外运动、旅游等;3. 练习:计划一次春天的活动。
第5课:《春天的诗歌》1. 导入:讲解春天诗歌的特点和魅力;2. 新课:欣赏春天的诗歌,学习诗歌的表达手法;3. 练习:创作一首春天的诗歌。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春天的特点;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春天的生态环境;3. 采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春天季节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春天生态环境的认知水平;3. 学生对春天保护措施的掌握情况;4. 学生对春天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5. 学生对春天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走进春天》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春天的特点和季节变化。
2.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环境,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分享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 学生培养对春天的欣赏和感恩之心。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点:春天的天气、春天的植物、春天的动物等。
2. 季节变化:春天的到来对自然环境和其他季节的影响。
3. 春天的感受: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体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春天的特点和季节变化。
2.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观察和描述春天的特点。
2.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春天的图片、视频、观察工具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春天的氛围,如摆放春天的图片和花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2. 探索春天: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使用观察工具记录春天的特点,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活动等。
3. 描述春天的感受:学生回到教室,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体验,可以结合绘画或其他形式表达。
4. 分享交流:学生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进行交流和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评估学生在户外观察春天的特点时,是否能够准确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的变化。
2. 分享交流:评估学生在小组分享春天的感受时,是否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3.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通过绘画或其他形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体验的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和表现力。
七、教学延伸:1. 春天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春天的户外活动,如春游、种植花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的美丽和活力。
小班主题生成活动“走进春天”
一、生成原因: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春风、春雨、春天的花朵、春天的小动物,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的画面,它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纲要》中指出小班幼儿:“喜欢接触、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乐于提问,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与好奇,注意自然环境的明显变化;能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并对他们感兴趣,乐于告诉成人和同伴;喜欢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能将自己想说、想做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尝试用不同颜色、材料、工具,运用画、撕、剪等简单方法自由的表现,体验艺术活动中的乐趣。
”为此,我们结合季节特点及幼儿的兴趣所在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中,幼儿通过和成人一起郊游、种植、饲养,了解了动植物与人们的关系,产生保护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名称:走进春天
二、活动目标:
共同生活:1、喜欢户外活动,练习走、跑、跳、协调自然的钻爬掌握动作要领;学习玩沙包、球等。
2、能正确地进行盥洗、独立进餐、如厕、入睡,不断提高自理能力;懂得讲卫生、爱清洁。
探索求知:1、喜欢接触身边的自然环境,感知春季的季节特征,了解常见动植物的明显变化。
2、萌生爱护花草、树木,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体验表达:1、能独立地朗诵儿歌,在成人的帮助下复述故事;喜欢交谈,能完整讲述感兴趣的事。
2、运用不同的色彩对作品进行涂色,启发幼儿大胆运用各种技巧进行制作活动,表现出自己对春季美的感受。
3、能匀速的作节奏而歌表演,学习简单歌表演,能根据乐曲的旋律用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三、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
1)、走廊大板:美丽的春天(圆形拼贴);动物之家(折纸);可爱的
小动物(折纸);可爱的小鸡(绘画);小熊猫(绘画);观察记录:发芽了
2)美工区:添加幼儿涂色的卡片(小动物、水果、蔬菜、植物等)、油画棒、各色皱纹纸、水粉色、棉签、橡皮泥等。
3)、自然角:添置各种种植的花、草,饲养小动物(鱼类等)。
4)、图书区:增添相关的图书、图片、故事带等。
5)、益智区:有关动植物的拼图等。
2、家长工作:
1)、请家长帮助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图片、图书等。
2)、利用休息日带幼儿到户外寻找春天,观察春天,让幼儿多走进大自然。
3)、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动手制作、绘画春天的美丽景色。
3、社区与自然资源的利用:
1)、开展亲子活动,教师带幼儿及家长到社区、大自然开展活动,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其中的乐趣。
2)、组织幼儿为社区的小树浇水,教育幼儿爱护小数。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常识
活动名称:播种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掌握简单的播种技巧,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懂得爱护小树苗。
活动指导:
1、户外活动:与幼儿一同寻找春天并观察春天,看看动植物都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2、谈话活动:请幼儿讲一讲自己找到、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动植物及人们都有哪些明显的变化?)让幼儿知道春天来到了!播种的季节到了!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3、操作活动:
1)、请幼儿观察种子、种植工具,教师向幼儿传授有关的播种知识,掌握简单的播种技巧,懂得要爱护树木、植物。
2)、操作部分:与幼儿(发动家长回家)共同动手种植植物。
4、活动延伸:
1)、与幼儿一起走进社区为小树浇水。
2)、共同动手做观察记录。
活谈话活动:让幼儿讲讲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引导幼儿将动植物的明显变化进行描述,并启发幼儿说出植物生长需要
的自然条件——雨水,引出诗歌)
2、学习诗歌:借助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并记住诗歌内容。
3、仿编诗歌:启发幼儿说说还有谁需要雨水才能长大?将它编进诗歌中,边讲边表演。
活动三:美术
活动名称:美丽的春天(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掌握个总制作的技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度,及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指导:
1、谈话活动:(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看看图片中画的是什么季节?都有什么?用什么做的?
2、讲解要求:教师出示各种制作材料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可以用来干什么?怎样用?教室讲解并示范,提醒幼儿在操作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操作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帮助,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启发幼儿进行合作,体验其中的乐趣。
4、作品赏析:将有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请能力强的幼儿进行介绍,从宗教与幼儿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活动四:音乐
活动名称:春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会用甜美连贯、活泼跳跃的唱法进行演唱。
2、发展幼儿表演才能,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教幼儿按歌词分角色自然地接唱、表演,表现出自己心中的感受,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指导:
1、发声练习: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
2、引出活动:边放音乐边将歌词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3、学唱歌曲:通过教师范唱、清唱等形式让幼儿理解、记忆,熟悉歌曲,并共同合唱。
4、创编部分:让幼儿分角色接唱、合唱以进一步熟悉歌曲,并让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大胆的进行表演,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五:郊游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外出活动,真正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2、通过活动指导家长如何带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提高家长们的教育意识。
活动地点:公园
活动成员:教师、幼儿、家长
活动时间:周六上午(4月10日)
活动过程:
1、观察公园的树木、花草,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
2、游戏活动:亲子游戏——推小车、网鱼
幼儿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放鞭炮、吹气球
小猴摘桃、开火车等
自由活动——排球、玩沙包等
活动反思:
1、幼儿发展: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幼儿能通过观察、感觉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由于季节变化特别明显,孩子们对春天这个季节非常感兴趣,主题进行得非常好。
活动中我们采取了各种活动方式,如观察柳树、播种、为小树浇水、郊游等,幼儿能够按目标进行活动,并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
2、幼儿提升:
幼儿通过观察春天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通过观察春天的小动物,如小鸡、小蝌蚪、蜗牛等让他们懂得爱护它们、保护他们。
在制作活动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明显比以前有进步,他们敢于操作、能大胆想象,制作出自己心中美丽的春天。
3、存在问题:
在“走进春天”的整个活动进行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幼儿去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大胆表达出来。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多为幼儿投放一些半成品的材料,使他们的创造空间更大,让他们的作品更加美观、更加漂亮、更加丰富。
外出活动,孩子们的注意力易分散,队列练习有待加强。
---------------------------------------------------------------------------------------------------------------------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教育
1、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幼儿营造快乐天地,让幼儿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不断进步,获得人生的幸福;
2、应该完善与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应该做到情、趣、恒、细、诚等几点:用无私的爱与付出赢得幼儿的充分信任与尊重;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教育活动吸引幼儿;用坚持不懈的常规教育引导幼儿做事做人;用深入细致的成长档案记录幼儿的点滴进步;
3、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对于爱问为什么的孩子,不要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要耐心的为他们解答问题并鼓励他们的行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
要有责任心,让每一个孩子都在你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4、注重孩子的语言培养,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个阶段对孩子语言方面的培养;
5、让孩子快乐学习和生活,许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过于紧张、焦虑,这种状态对孩子的有效心里和成长非常不健康;
6、注意尊重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要注意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孩子虽然很小,但是同样需要信任、独立、自尊、上进等多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