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PPT课件-温里剂
- 格式:pptx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31
第六章温里剂第一节温中祛寒理中丸《伤寒论》[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各90g)[用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9g)。
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
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现代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9g,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1.脾胃虚寒证。
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
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方解]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所致。
中阳不足,寒从中生,阳虚失温,寒性凝滞,故畏寒肢冷、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脾主运化而升清,胃主受纳而降浊,今脾胃虚寒,纳运升降失常,故脘痞食少、呕吐、便溏;舌淡苔白润,口不渴,脉沉细或沉迟无力皆为虚寒之象。
治宜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方中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
人参为臣,性味甘温,补气健脾。
君臣相配,温中健脾。
脾为湿土,虚则易生湿浊,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健脾燥湿。
甘草与诸药等量,寓意有三:一为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二为缓急止痛;三为调和药性,是佐药而兼使药之用。
纵观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阳,益脾气,助运化,故曰“理中”。
阳虚失血,无论吐、衄或便血、崩漏,但见面色晄白、气短神疲、脉细或虚大无力,是阳气虚弱,脾不统血所致,以本方加减治疗。
胸痹一病,总由上焦阳气不足,阴寒之邪上乘,胸中之气痹阻所致。
若心中痞坚,逆气上冲心胸,是中焦阳虚,又有痰饮上犯所致。
可用本方温中祛寒,益气健脾,使中焦气旺,则上焦之气开发,逆气可平,胸痹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