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理中丸
13
小建中汤《伤寒论》
14
组成 桂枝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主治 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腹中拘急疼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 或虚劳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 或虚劳发热,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 白,脉细弦而缓.病机 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治法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桂枝汤与小建中汤比较
22
吴 茱 萸 汤《伤寒论》
23
组成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六两主治 胃寒呕吐证:食谷欲呕,胃脘疼痛,吞 酸嘈杂,舌淡脉沉弦而迟。 肝寒上逆证:巅 顶头痛,干呕吐涎沫,舌淡沉弦。肾寒上 逆证: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虚) ,降逆止呕。
心肾阳虚 回阳救逆
寒在经脉 温经通脉
里寒证
寒从中生
外寒直中
3
分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注意事项:1 . 注意辨清寒证的部位、真假、虚实。里实寒证者宜“治以辛热”,多用大辛大热药为 主组方,或配伍少量补气药,以温散为主;而 里虚寒证者宜“治以甘热”,多用辛热药与甘温 补气药配伍组方,温补并重。2 . 素体阴虚内热,失血伤阴者,虽有寒象,也 须慎用,以免伤阴或动血。3 . 三因制宜(药量增减)。4 . 阴寒太盛,服热药入口即吐者,可少佐寒凉 之品或热药凉服或小量频服等。
24
阳虚失温胃气上逆 寒凝气滞阳虚失化 水湿停聚舌、脉
浊阴随胃气上逆阻于胸膈浊阴循肝经上犯
干呕吐涎沬胸膈满闷 巅顶头痛
畏寒肢冷食谷欲呕胃脘痛,喜温喜按
病机及证候分析
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肝 胃 虚 寒
浊 阴 上 逆
25
温胃暖肝降逆止呕兼舒肝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兼散水气益气健脾,养胃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