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型糖尿病临床路径表单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2
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一、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 编码:E11.9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ZYYXH/T3.1~(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3.15—2007)(2007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证候诊断(2007 年)和“国家中医药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 型糖尿病)诊疗方案”(见附件)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临床常见证候:(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水谷不消,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⑥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脚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虚浮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⑦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耳轮干枯,面色黧黑;畏寒肢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阳痿,面目浮肿,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江铜集团(铅山)医院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一.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2007年1.有糖尿病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 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1 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2 空腹 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 血浆葡萄糖≥7.0mmol/L(126mg/dl)3 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 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 等1.一般治疗1 糖尿病知识教育2 饮食治疗3 运动疗法。
2.药物治疗1 口服降糖药治疗2 胰岛素治疗。
(四) 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2型糖尿病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达到住院标准 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 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 可以进入路径。
(六) 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 包括酮体 、大便常规2 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 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 动态血糖监测 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3 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粘度4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5 心电图、腹部B超。
2.并发症相关检查 心脏超声、颈动脉血管彩超等。
(七) 选择用药。
1.降血糖药物 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
2.针对伴发疾病治疗的药物 降压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药物等。
二、消渴病(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 型糖尿病)(TCD 编码:BNV060、ICD-10 编码:E11.9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 天实际住院日:天时间年月日(第1~3 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舌象、脉象□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治疗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向病人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特殊追问糖尿病病程,为三型辨证提供依据。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中医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医外用□非药物疗法□基础治疗□确定总热量及营养比例□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临时医嘱□入院常规急查(肝、肾、心功、离子、酸碱、血糖)□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全项□多次血糖□胰岛功能□心电图□糖化血红蛋白□胸片其他检查:□肌钙蛋白□心彩超□肌电图□动态血压□胰岛细胞抗体三项□交感皮肤测定□肢体动脉检查□双光能 X 线骨密度检查□PPG 指、趾动脉检查□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查□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定性□动态心电图□尿肾功三项□腹部 B 超(或彩超)□彩色眼底照像□CT、MRI 等影像学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主要护理工作□做入院介绍、入院评估□进行入院健康教育□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具体原因:1.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年月日(第4~≤13 天)年月日(≤第14 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当日病程和查房记录□据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予相应处理□完善必要检查□防治并发症□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出院时间□完成出院记录□出院宣教: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通知出院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中医内分泌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医外用□非药物疗法□基础治疗□确定总热量及营养比例□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临时医嘱□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必要时增加新检查项目□对症处理长期医嘱□停止所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开具出院医嘱□出院带药□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按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指导患者病后康复□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卫生宣教□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协助办理出院手续□送病人出院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具体原因:1.2.□无□有,具体原因:1.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消渴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住院天数住院第1天住院第2-7天住院第8-14天医生的工作1、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2、开具化验单3、医师查房,初步确定诊断4、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1、上级医师查房2、完成入院检查3、根据体检、检查结果和既往资料,进行鉴别诊断和确定诊断4、开始治疗5、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1、上级医师查房2、复查尿三样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糖3、确定出院时间护士的工作1、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2、入院护理评估3、宣教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配合医生护士检查配合治疗配合治疗住院天数出院日医生的工作1、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评估,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明确是否出院2、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和随访计划护士的工作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配合医生护士出院指导,办理出院手续请您对我们的医疗工作进行评价(出院时填写):□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请您对不满意处提出建议签名:注:1、本表一式两份,一份交于患者,一份存在病例的《医师版临床路径》之后。
--(2022 年版)(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 2 型糖尿病( ICD-10 ︰ E11.2- E11.9 )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1999 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22 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2022 年)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 1 )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 2 )空腹(禁食时间大于 8 小时)血浆葡萄糖≥ 7.0mmol/L (126mg/dl);( 3 ) 75g 葡萄糖负荷后 2 小时血浆葡萄糖≥ 11.1mmol/L (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2022 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22 年)等1.普通治疗:( 1 )糖尿病知识教育;( 2 )饮食治疗;( 3 )运动疗法。
2.药物治疗:( 1 )口服降糖药治疗;word 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2 )胰岛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2 型糖尿病 ICD-10 ︰ E11.2- E11.9 疾病编码。
2.除外 1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 2 )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 2 小时、睡前、必要时 0 点、 3AM 等),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者血糖波动较大者);( 3 )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粘度;( 4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和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 5 )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胰岛素或者 C 肽释放试验;( 6)胸片、心电图、腹部 B 超。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医疗版) D3.对症治疗药物: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八)出院标准。
1.患者得到基本技能培训并学会自我血糖监测。
2.降糖治疗方案确定,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趋于稳定,无低血糖事件发生。
3.完成相关并发症的检查并开始对症治疗。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昏迷、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救治,退出本路径。
2.合并妊娠或伴有增加控制血糖难度的合并症,延长住院时间,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治疗。
3.若必须同时服用对血糖或降糖药物有影响的药物,或患者对胰岛素制剂、降糖药物有过敏情况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4.出现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眼部、心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皮肤病变、糖尿病足),或合并感染,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医疗版)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天 时间 住院第1-2天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 □ 血糖监测 □ 完善项目检查 □ 糖尿病健康教育 □ 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 □ 药物治疗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向患者家属初步交代病情 医 嘱 长期医嘱:临床路径管理□ 糖尿病护理常规□ 一/二级护理□ 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健康宣教□ 测血压qd 或bid有急性并发症者□ 记24小时出入量□ 每1-2个小时测血糖□ 吸氧、重症监护(必要时)一般治疗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mg qd②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他汀类和(或)贝特类调脂药③抗高血压药物:ACEI类、ARB类、CCB类等④降血糖药物:口服降糖药:双胍类、磺脲类、a-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强化治疗⑤益气活血、改善微循环治疗⑥对症治疗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便携式血糖仪测血糖谱、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血栓五项、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并发症相关检查:眼底检查、心脏超声(必要时)、颈动脉及下肢血管彩超等□静脉补液(必要时)□对症处理□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3-7天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调整降糖治疗方案□根据相应回报的检查结果调整或维持降压、调脂治疗方案□并发症相关检查与治疗医嘱长期医嘱:□糖尿病护理常规□根据情况调整护理级别□糖尿病饮食□糖尿病健康教育□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调整□降压药、调脂药及其他药物(必要时)调整□并发症相关检查与治疗临时医嘱:□根据病情复查相应检查:血糖监测等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8-10天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并发症、治疗效果、治疗方案评估,完成疾病诊断、下一步治疗对策和方案的调整□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请相关科室协助治疗□确定出院日期医嘱长期医嘱:□糖尿病护理常规□二~三级护理□运动及饮食治疗□糖尿病健康教育□降糖药物的调整□其他药物的应用及调整□并发症治疗方案及药物的调整临时医嘱:□根据病情复查相关检查:血糖监测、血尿常规、电解质等。
2型糖尿病(伴高危因素)临床路径(2016 年版)一、 2型糖尿病 ( 伴高危因素 )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 2型糖尿病( ICD-10 ︰ E11.2- E11.9 )伴有高危因素,住院进行高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根据《 WHO 1999 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07 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 年)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 11.1mmol/L (200mg/dl) ;(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 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3)75g 葡萄糖负荷后 2小时血浆葡萄糖≥ 11.1mmol/L (200mg/dl) 。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 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2007 年)等1.一般治疗:( 1)糖尿病知识教育;( 2)饮食治疗;( 3)运动疗法。
2.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治疗;( 2)胰岛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不超过14天。
(五)符合下列全部条件进入路径。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糖尿病ICD-10 ︰ E10 、E11 和 E14疾病编码。
2.年龄 >75 岁或 14-18 岁3.除外妊娠。
4.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空腹和三餐后 2小时、必要时三餐前、睡前、 0点、 3AM 等),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 /或血糖波动较大者);(3)肝肾功能、心肌酶、血脂、电解质、凝血功能、术前免疫八项;(4)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和 /或糖化血清蛋白(或果糖胺);(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同步胰岛素和 /或 C肽释放试验(病情允许时);(6)胸片、心电图、腹部 B超。
【内分泌科】 2 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009 年版)2010-09-30 12:52:52 作者:中国医疗保险来源:卫生部浏览次数:1535一、2 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 2 型糖尿病(ICD-10 ︰E11.2- E11.9 )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1999 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07 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一、2 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 2 型糖尿病(ICD-10 ︰E11.2- E11.9 )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1999 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07 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 年)1. 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 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3)75g 葡萄糖负荷后 2 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
2.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2007 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 年)等1. 一般治疗:(1)糖尿病知识教育;(2)饮食治疗;(3)运动疗法。
2. 药物治疗:(1)口服降糖药治疗;(2)胰岛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2 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 疾病编码。
2. 除外1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 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