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肖像画赏析(一)[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艺术欣赏:西方古典绘画的经典作品赏析概述西方古典绘画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艺术家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
本文将通过赏析一些经典的西方古典绘画作品,探讨其艺术风格、主题表达以及对后世艺术产生的影响。
1.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背景介绍《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大师达·芬奇创作的一幅油画,被公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于16世纪开始引起广泛关注,并至今仍然是全球艺术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艺术风格与特点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运用了革命性的手法,如采用透视、柔和色调等。
这幅肖像画展现了人物面部微笑、眼神坚定而深邃,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达·芬奇通过极富神秘感的形象塑造以及精湛的细节处理,赋予了这幅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主题与意义《蒙娜丽莎》代表了达·芬奇追求真实和完美的价值观。
画中蒙娜丽莎散发出的微笑暗示着内心深处隐藏着某种秘密,仿佛在向观者传递信息。
此作品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解读,成为了西方绘画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作品之一。
《蒙娜丽莎》对后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开创了新颖而现实主义的肖像画风格,在技法、构图和表现手法上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启示。
其经典性使得该作品成为西方文化中最有名、最受欢迎的艺术之一。
2. 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背景介绍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雕塑家和画家,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天赋而闻名于世。
《创造亚当》是他在西斯廷教堂进行壁画装饰时的其中一幅杰作。
艺术风格与特点通过神圣而庄严的形象塑造、着重对肌肉结构的描绘以及细腻精湛的绘画技巧,《创造亚当》展现了米开朗基罗对人体美的完美体验。
他巧妙地运用悬浮感和动态再现,使得图像生动直观地表达了上帝创造亚当之景。
主题与意义《创造亚当》反映了信仰与宗教思想对于艺术家创作的深远影响。
这幅作品寓意着上帝给予人类生命和智慧,并传递出对人类尊严、价值以及与上帝之间深厚关系的思考。
14幅世界顶级⼈体名画赏析,世界经典⼈体油画欣赏!绘画往往利⽤光来表现⽴体感和空间感。
油画在表现真实感⽅⾯是最擅长的了。
⾊彩是油画最精彩的部分,能不能打动你,主要就是靠的⾊彩的魅⼒!如果⼀张油画⾊彩单调,魅⼒就差的多了。
1、披纱⼱的少⼥拉斐尔·圣齐奥意⼤利约1516年布油彩佛罗伦萨彼蒂宫藏《披纱⼱的少⼥》⼜名《冬娜·薇拉塔》,据传是拉斐尔为意中⼈画的肖像。
画家运⽤了极为丰富的绘画预⾔,充分发挥⾊彩表现⼒,每⼀笔都流露出⼀丝不苟的认真态度:⼥郎闪光的眼睛,安祥⽽略含倩笑的脸庞……华贵⾐裙的百褶纹采⽤浅绛和银灰的调⼦来表现,与肌肤的⾊彩相辉映。
这种⼤胆的⽤亮⾊来转换⾊彩的⼿法,显⽰了拉斐尔对绘画语⾔的⾃如运⽤,在16世纪的西⽅油画中实属⾸创。
由于以真实对象为基础,作品刻划的理想化⼥性成份减少,去掉了不必要的神秘⾊彩,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塑造了⼀位平凡⽽⼜具审美理想的⼥性。
2、夜巡伦勃郎油画 1642年现藏阿姆斯特丹国⽴美术馆《夜巡》是受阿姆斯特丹射击⼿公会委托⽽创作的群体肖像画。
按惯例,订件者的肖像应在画⾯上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他们都付了⼀样多的定⾦。
可是伦勃朗并不是⼀个⽢于墨守成规和为了“⽣意”⽽作画的⼈,他想赋予这幅画戏剧性和震撼⼒。
他选择了射⼿队在班宁·柯克⼤尉的带领下,紧急集合准备出发的瞬间,描绘了该场⾯的紧张和仓促。
⼤尉和中尉站在画⾯的中央,神情镇定,他们似被舞台灯光所照亮,显得⼗分醒⽬,周围的射击⼿则沉浸在或明或暗的光影⾥,结果订件者提出抗议并拒绝接受此画,这幅画由于年久⽽变得更暗,后⼈称为《夜巡》。
3、萨宾⼥⼈达维特 1799年油彩⾃从拿破仑征服意⼤利以来,这幅作品⼀直被⼈视为是希腊艺术的再现。
正如⼤卫所有的历史和神话题材的作品⼀样,我们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两个场⾯。
⼀个场⾯是在战⽕之中,⼀个萨⽐诺⼥⼈站在画⾯的中⼼,伸出双臂把战⼠分开;另⼀场⾯是,多年内战之后,⼀封邀请和解的信,其意寓在叙述之中,因此这幅画特别受新的政治团体的欢迎。
美术作品赏析国外美术作品:一.雕塑1.《着衣母婴卧像》亨利.摩尔(1898年—1986年)英国现代雕塑家,他在矿区里度过童年时代,中学时受一位教师的影响,走上艺术之路。
母与子是亨利.摩尔经常创作的题材,这件作品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人物的一切细节都被忽略了,强化了母亲敦实起伏的身体,孩子在母亲的怀中显得那么安全和舒适。
亨利.摩尔常常借用母亲的身体表现山峦、丘陵和大地。
亨利.摩尔以独特的雕塑语言和创新精神,给雕塑艺术注入了现代气息,掀掀开了雕塑艺术史上新的一页。
2.《米洛斯的维纳斯》古希腊《掷铁饼的人》米隆(古希腊)《摩西》1516年米开朗基罗(意大利)《圣堂》1908年罗丹(法国)《自由女神像》1886年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美国)二.绘画马蒂斯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马蒂斯生于法国,是毕加索时代最重要的古典现代主义艺术家之一,且是野兽派的领导角色。
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并促成了二十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
使用大胆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线条就是马蒂斯的风格。
风趣的结构、鲜明的色彩及轻松的主题就是令他成名的特点。
1950年6月11日,法国当代著名艺术大师亨利-马蒂斯在威尼斯艺术节中荣获大奖。
马蒂斯和野兽派1995年在秋季沙龙展览会中,马蒂斯等人作品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与传统写实色彩截然不同,评论家们戏称他们像“野兽”一样,“野兽派”因此得名。
2.油画《戴帽子的妇人》采用涂鸦的方式,在整个油画的表面都有涂鸦的痕迹,而这些涂鸦大部分都是黄色和绿色,使整个油画的表面看起来有点模糊,这幅油画主要描绘的是一个年轻的妇人,她的身子本来是向前的,但是她的头却向后扭了过来,所以这幅油画应该是一个年轻的妇人回头的一刹那的情境描绘。
3.《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浅谈庚斯博罗的肖像画
庚斯博罗(Francis Bacon)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以惊人的创
造力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让人们不断瞩目。
他的肖像画,更是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多样性和
复杂性,成为了他创作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分析庚斯博罗的肖像画,探究
其艺术价值和表达手法。
庚斯博罗的肖像画充满了污浊、肮脏的感觉,让你觉得有一种恶心和不适。
他的肖像
画不是让你看到漂亮的东西,而是让你看到人的本质,那些隐藏在我们面容之下的黑暗、
痛苦的情感和欲望。
在他的肖像画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像一般肖像画那样的画面,而是充
满了激烈的情感、模糊的面容,甚至是扭曲的形态。
这种画风让我们感觉到一种探索人的
本质和意识流的冲动,从而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庚斯博罗的肖像画中,经常会选取一些狂野、复杂的人物形象来作为创作对象。
比如,他曾经创作了一幅名为《三个丰满女人的肖像》的画作,这幅画让人深切感受到庚斯博罗
对女性身体和性的一种想象和执念,三个女人的面容难以分辨,这也反映了艺术家对人物
精神和肉体的拆解和重组,而这又是对多视角和多尺度理论的一种发挥。
另外,庚斯博罗也喜欢在肖像画中使用横斜线和畸形的形态,这样的画面打破了传统
肖像画的表现方式,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突破和冲击。
比如,他的一幅名为《带面罩的肖像》的画作,就散发着一种扭曲、抵抗的气息,这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家对现代社会平庸和平静
的一种反抗。
西方绘画最著名的500幅世界名画欣赏1、无名女郎 1883年克拉姆斯柯依俄国×99cm 布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
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
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
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2、入睡的维纳斯约1510-1511年乔尔乔内意大利×175cm 布油彩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
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
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
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的。
3、蒙娜丽莎 1503年-1506年莱奥娜多·达·芬奇意大利77cm×53cm 板油彩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
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
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4、亚威农少女毕加索西班牙 1907年油画 244×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是现代艺术创始人毕加索早期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是一幅颠覆了以往的艺术方法的立体主义经典画作。
毕加索少女肖像赏析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仍然影响着艺术界。
其中,他创作的《少女肖像》是其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展现了毕加索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形式的革新。
《少女肖像》是毕加索于1905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这幅作品展现了毕加索早期的立体主义风格。
画中的少女形象被分解成了几何形状和线条,展现出了毕加索对于形式和结构的独特理解。
这幅作品的背景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而少女的面部则被分割成了多个几何形状,呈现出了一种抽象的美感。
毕加索在这幅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线条和色块,将少女的形象表现得非常生动。
他使用了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对比,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活力和张力。
少女的眼睛被画成了两个不同的形状,这种表现手法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产生了一种视觉上的冲突和张力,这正是毕加索作品中独特的魅力所在。
毕加索的《少女肖像》展现了他对于形式和结构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色彩和线条运用的精湛技巧。
这幅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仍然被艺术界广泛传颂。
它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更在于其对于艺术形式的革新和对于美的追求。
除了在艺术形式上的革新,毕加索的《少女肖像》也展现了他对于主题的独特理解。
他将少女的形象表现得非常生动和具有张力,展现了少女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画中的少女眼神深邃,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这种表现手法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产生了一种共鸣和情感上的连接。
这正是毕加索作品中独特的魅力所在,他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有所突破,更在于其对于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洞察。
毕加索的《少女肖像》是一幅充满了生命力和张力的作品,它展现了毕加索对于形式和结构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色彩和线条运用的精湛技巧。
这幅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仍然被艺术界广泛传颂。
它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更在于其对于艺术形式的革新和对于美的追求。
同时,它也展现了毕加索对于主题的独特理解,将少女的形象表现得非常生动和具有张力,展现了少女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艺术欣赏:欣赏十大经典的西方艺术品1. 蒙娜丽莎(达·芬奇)蒙娜丽莎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创作的一幅肖像画,被誉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之一。
这幅画以它微笑中透露出的神秘和内敛而闻名于世。
2. 星夜(梵高)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在1889年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
这幅画以其独特而夸张的笔触和色彩运用,呈现了一个风景如诗的星空夜晚。
3. 凡尔塞宫花园(蒙克)凡尔塞宫花园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于1910年创作的一副油画。
这幅画展现了凡尔赛宫花园中女性身姿与自然元素的流动和交织。
4. 大卫雕像(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杰作。
这座大理石雕像以它优雅的姿态和完美的解剖结构而闻名,被视为艺术和人体塑造的典范。
5. 斐迪南· nemô桥(莫奈)斐迪南·nemô桥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于1874年创作的一幅油画。
这幅画以其模糊、涂抹的笔触和淡化色彩,捕捉了巴黎城市风情中河流和桥梁的氛围。
6. 折断便壶(毕加索)折断便壶是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于1907年创作的一件立体构成综合作品。
这件雕塑以独特和前卫的形态展示了他在立体艺术中对传统定义颠覆和突破。
7.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绘制在墙上的一幅壁画。
这幅作品描绘了耶稣与门徒共进最后一餐时发生的场景,以其精细的细节和透视效果而著名。
8. 看似火热的土地(戈雅)看似火热的土地是西班牙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于181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沸腾、混乱和危险的场景,以反映战争对人类生活的摧残和破坏。
9. 创世纪(米开朗基罗)创世纪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在天花板上创作的壁画之一。
这幅作品以其由无数个肌肉丰满、动感十足的人物构成而闻名,展示了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互动。
10. 夜巴黎(凡高)夜巴黎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于1888年创作的一幅油画。
西方经典绘画鉴赏与解析绘画是艺术的一种形式,是一种通过视觉表达思想、情感和美感的手段。
西方经典绘画作为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几幅西方经典绘画进行鉴赏与解析,探索其中的艺术背景、创作技巧以及艺术家的意图。
一、《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绘画之一。
这幅肖像画描绘了一个微笑而神秘的女性,给人一种灵动而深邃的感觉。
画面布满柔和的光影,使得人物更加立体感和真实感。
芬奇在这幅作品中运用了多种绘画技法,如色彩的渐变和明暗对比,给人以立体感,同时使用了特殊的透视法,使画面更具空间感。
艺术家通过精细的细节描绘,使得蒙娜丽莎的神情生动且富有表情。
这幅画作的背景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美。
二、《星夜》《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作品,这幅画充满了戏剧性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情感。
画中的星空和光与色的运用展现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梵高将自己对自然界的感知和内心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在《星夜》中,梵高运用了明亮的色彩和短而粗糙的画笔笔触,使画面充满了活力和动感。
他通过对星星和月亮的强烈表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宇宙的探索。
画面中的一棵树在月光的照射下显得异常挺拔有力,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力量。
三、《吶喊》《吶喊》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姆克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呈现出一种极其强烈的情感和精神状态。
画中的人物似乎在尖叫和痛苦中挣扎,整个画面弥漫着一种不安和沉重的氛围。
姆克在画作中使用了夸张的形式和扭曲的线条,创造出一种非现实的形象,以强烈的画面效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痛苦。
画面的色彩也是非常丰富和冲击性的,用鲜艳的颜色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和人类存在的不满和控诉。
四、《吐舌头的嘘嘘女郎》《吐舌头的嘘嘘女郎》是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荷的代表作之一。
外国美术作品鉴赏——《无名女郎》克拉姆斯·柯依贸易0941 李菡0902********克拉姆斯柯依是19世纪俄罗斯著名的肖像画家和“巡回画派”的主要组织者与领导人。
《无名女郎》是克拉姆斯柯依著名的肖像画作品之一,也是西方美术史中较有影响的肖像杰作。
作品表现了19世纪后期俄国一位年轻美貌的青年女知识分子的形象,她侧身端坐,转首俯视着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显得高傲而又自尊,具有独特的魅力。
这种姿式语言表明画中人物与这个世道格格不入,冷眼审视,不屑一顾,又不愿与之合流的神情,这隐含着当时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态度。
克拉姆斯柯依善于把主题性的情节带入单纯的肖像画中,善于揭示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善于将作品的内涵与技巧达到高度的统一。
他认为,“没有思想就没有艺术”。
《无名女郎》正是他的艺术观点、艺术风格的体现。
这幅女子肖像显示的美在于性格表现,也体现画家的美学观。
我们面前这位女子没有华丽服饰和贵夫人的打扮,而是入时得体,是上流社会有文化、有修养、品位极高的知识女性打扮。
色调浓重且有变化,冷漠、深沉、俊秀的面孔鲜明突出,格外庄重、典雅而高尚。
整个形象体现的素描关系坚实,舒伯特个性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整幅画面以冬天的城市景色为背景,建筑物的屋顶上覆盖着白雪,天气朦胧湿润,颇有几分寒意。
明亮的天空衬托出无名女郎庄重的倩影。
她容貌美丽、穿着大方,坐在轻便的马车上,仿佛要准备外出。
身体轻轻地靠着椅背,动作不大,身体稍有转动,表情含蓄,头微微侧转,两只手放在毛皮的手笼里,左手露出手镯,用一种矜持的目光看着画外,流露出一种满怀思绪的神情。
她那微现红晕的双颊和那柔软的天鹅绒外套、毛茸茸的毛皮镶边、帽子上蓝紫色的集结,都表现得极为精到。
对角线的构图,使人产生马车仿佛要向前移动的感觉。
画家以现实主义思想,古典造型手法塑造了一位19世纪俄国新时代女性的完美形象。
借助于人物的姿态、动作、装束和神情,借助于强烈的明暗对比与和谐高雅的色调,借助于构图的巧妙安排所造成的气势,将这位知识女性清高、自尊、刚毅、果断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毕加索自1900年起经常走访巴黎,到了1904年决定定居于此。
从宗教生活与文化品味向来自外于欧洲大陆的西班牙,到资本主义横行的大都市,让毕加索眼界大开。
1901年,毕加索的好友卡萨吉玛斯(Carlos Casagemas)自杀了,这个忧伤的经验后来被描绘成《卡萨吉玛斯之死》。
孤独与异乡人的心境,使毕加索的绘画主题渐渐转向穷人。
他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贫困并非来自农村生活,而是某种“巴黎式的困顿”,混杂了城市边缘人与酗酒、堕落的形象。
这些阴郁的主题及色彩,使得1901至1904年这段期间的作品被称为“蓝色时期”的创作。
《男子肖像》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除了色调较为统一之外,毕加索也开始强调线条的运用,包括五官的刻画已不再具有圆润的立体感,眉毛和眼睑则直接以曲线描绘,背景墙上悬挂的画作则更明显地大量运用线条勾勒。
追问可以在帮忙写一篇毕加索画的《曼陀罗和吉他》或《格尔尼卡》的赏析吗?回答格尔尼卡赏析《格尔尼卡》这幅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
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表情扭曲的呼号者、锯齿般的灯光、濒死长嘶的战马……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出无尽的阴郁与恐怖,和对人类苦难的悲悯。
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历史名城格尔尼卡被纳粹德国空军夷为平地,愤怒的毕加索用半年时间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作为对法西斯暴行的控诉。
七十年过去,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
1、马拉加的童年1881年10月25日夜11时15分,离马拉加市梅尔塞德广场不远的一家医院里,唐娜•玛丽亚•毕加索•洛佩兹生下一个既没有呼吸也不会蠕动的瘦弱男孩。
唐娜•玛丽亚的丈夫唐•何塞•路易斯•布拉斯克和其他亲朋看到这个刚刚降临人世的婴儿浑身青紫,便对他不再抱有生存的希望。
但是,何塞的弟弟萨尔瓦多——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却并不灰心。
他俯下身子,吸足一口雪茄,对准婴儿的鼻孔吹了进去,雪茄的烟雾顿时创造了奇迹,孩子活了过来。
课题:外国肖像画赏析(一)
课时: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节介绍的古典主义肖像画的欣赏,使同学了解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和油画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蒙娜•丽莎》、《国王卡洛斯四世一家》、《马拉之死》名画赏析
教学难点:感受古典大师手笔,透过名画名作感受大师们的人格魅力。
课型:欣赏课
教具准备:课本、名画光盘、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导入:人物向来是画家描绘的重点,通过描绘刻画人物的外貌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特点和个性气质,从而寄托画家的人格精神。
讲授新棵
人类善于装饰自身,更善于表现自己,一些画家试图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情感细致入微的表现来颂扬人的智慧和人性的伟大。
先请同学们仔细欣赏课本P1~5上的人物肖像画,详细阅读说明文字。
(5分钟)有那些同学比较了解这些画,可以先讲讲关于这幅画的传说或作者介绍。
(10分钟)同学讲述完毕,老师补充,着重阐述以下几幅世界名画:
1.《蒙娜•丽莎》达•芬奇(意大利)
据说画中描绘的人物:佛罗伦萨一位富商的妻子
目的:为了表现一种富有人性之美和生活之美的理想形象。
背景:漫长的中世纪,艺术成为基督教的工具,人物形象僵滞,表情呆板,形体如槁木般没有生气。
“神秘的微笑”:传说商人的妻子刚刚丧子,心情悲痛,为了不使她疲倦,画家特意请乐队在帷幕后演奏美妙的音乐,听到最动人之处,她脸上闪露出一丝不
易察觉的微笑,正是这一瞬间被技艺高超的达•芬奇捕捉到并将定格为永恒!
蒙娜•丽莎交叉在胸前的一只手被誉为“美术界最完美的一只手”。
不同的人看《蒙娜•丽莎》都有不同的感觉:
有人觉得她温文尔雅,引人遐想;有人觉得她强作欢颜,内有愁绪。
艺术史家:理想化的典型,尔一笑是永恒的象征。
历史学家:她的笑包含了希望和生机,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写照。
艺术理论家:达•芬奇玩了把戏,背景透视不一,五官界限不清,使观众的目光游移不定。
医学家:分析她患有内斜视,右下眼睑上有一霰粒肿。
电脑专家:通过电脑分析,这幅画其实是达•芬奇本人的自画像。
2.《雅典学院》拉斐尔(意大利)
这是一幅壁画,拉斐尔以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和他的弟子唯物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中心,描绘了当时的人文主义者所推崇的许多古希腊
的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先贤共50多人。
他们或为追求真理而自由辩论,
或独自研究科学而思考,画面构图主次分明,人物聚散、疏密得当,利用高大的
古罗马半圆形拱门建筑作背景,具有很强的纵深感,更衬托了学者们精神和智慧
的伟大,
这幅画赞美了人类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赞美了人类对智慧与力量的崇拜,也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热切希望。
3.《国王卡洛斯四世一家》戈雅(西班牙)
背景:卡洛斯四世是个平庸无能的昏君,政权实际操纵在王后玛丽亚•路易莎和奸臣德戈多手中,政府腐败不堪,国内经济萧条,天主教会势力强大,新兴的资产阶级势力软弱。
此画作于1800年,描绘了卡洛斯四世全家大小13人,为了避讳,作者把自己也画在左上角的暗处。
表面上看,那些豪华的衣饰和勋章、绶带所构成的极其丰富而又鲜艳色彩,体现了最高统治者一家的荣华和威严,但仔细看看主演人物的外貌和精神状态,就会哑然失笑,昏庸无能的国王大腹便便、呆若木鸡,正中间的王后丑陋无比且骄横跋扈,活象个卑鄙低俗的女商人。
19世纪法国著名的艺术批评家戈蒂叶称这一肖像画为“暴发户和杂货铺老板的一家”。
4.《马拉之死》大卫(法国)
背景:马拉原是英国伦敦著名的医生,出版过不少科学和哲学的著作,后来回到法国,积极投身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