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18雷雨1
- 格式:ppt
- 大小:6.10 MB
- 文档页数:42
《雷雨》说课稿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雷雨》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们好,我们年级组分工合作,执教的任务由曾妮来承担,今天由我来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四册18课《雷雨》的第二课时。
说教材: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
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教学目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本课课文内容及课型特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朗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我们认为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的难点是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说教法和学法: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主要采用了“图文结合教学“、“多形式的朗读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
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教师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
通过读,学生可以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
说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质疑激趣。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说课稿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说课稿1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18课《雷雨》。
本课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雷雨》是第四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适合低段的学生。
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感受生活的乐趣。
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位美感。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学情特拟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压”等几个生字,会写“垂”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我觉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天气闷的让人透不过气来的这种紧张气氛。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准备采用“情景教学”、“自主阅读”两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
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着学生语言的感觉;通过读,课文规范的语言储藏到学生的头脑中。
学生学着,读着,悟着语言,仿佛置身于那场雷雨中。
不知不觉中,学生理解了语言,感悟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三、【说过程】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教法学法,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分三步进行《雷雨》第一课时的教学。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雷雨》原文及教案《雷雨》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的教材之一。
以下是《雷雨》的原文和教案:《雷雨》原文:雷雨真可怕,它能打死人。
我害怕雷雨。
昨天晚上也下雷雨。
我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听到“轰”的一声,雷一下子打到我家的房子上,彻底把我吓醒了,然后就杀了我。
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的强大与可怕。
2. 能正确运用逻辑连线法进行配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感。
【教具准备】课文卡片、图片、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
1. 让学生看闪电和下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闪电和雷雨的了解并谈论一下。
2. 通过图片引入新课《雷雨》。
二、呈现新课。
1. 教师首先朗读全文一遍,学生跟读。
2. 教师逐句朗读,学生跟读,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强调雷雨的可怕和危险,并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紧张氛围。
三、课文内容理解。
1. 教师提问:“雷雨真可怕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2.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作者害怕雷雨?(2)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3)发生那件事情后,作者感到了什么?(4)雷雨能杀了作者吗?为什么?四、逻辑连线法配对题。
1. 教师在黑板上画两条线,上面写上数字,下面写上句子。
引导学生根据句意,用直线将数字与句子连接。
2. 学生进行配对练习。
(1)1. 雷雨的声音很大。
2. 雷雨真可怕。
(2)1. 昨天晚上也下雷雨。
2. 我害怕雷雨。
(3)1. 我在床上躺了一会儿。
2. 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4)1. 雷一下子打到我家的房子上。
2. 雷雨能打死人吗?五、语文小知识。
(让学生自己翻书查找答案)1. 拼音:轰、一会儿。
2. 字词解释:彻底。
六、巩固课文。
1.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加强印象。
2. 分角色小组朗读,表演课文内容。
3. 学生进行个别朗读,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
K12小学语文同步资源
K12小学语文同步资源雷雨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
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目录课文1古诗三首 (1)村居 (1)咏柳 (2)2找春天 (4)3开满鲜花的小路 (6)4邓小平爷爷植树 (9)◎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11)◎语文园地一 (12)◎快乐读书吧 (15)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16)6千人糕 (19)7一匹出色的马 (22)◎语文园地二……………………25识字1神州谣 (29)2传统节日 (31)3“贝”的故事 (33)4中国美食 (35)◎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 (37)◎语文园地三 (38)课文8彩色的梦 (42)9枫树上的喜鹊 (45)10沙滩上的童话 (48)11我是一只小虫子 (51)◎语文园地四 (53)12寓言二则 (57)揠苗助长 (57)亡羊补牢 (58)13玲玲的画 (60)14小马过河 (62)◎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 (66)◎语文园地五 (67)15古诗二首 (7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0)绝句 (71)16雷雨 (73)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75)18太空生活趣事多 (78)◎语文园地六........................8019泪水茶 (85)20大象的耳朵 (88)21蜘蛛开店 (91)22青蛙卖泥塘 (94)◎语文园地七 (98)23祖先的摇篮 (101)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104)25羿射九日 (107)◎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 (110)◎语文园地八 (111)识字表 (114)写字表 (118)词语表 (121)课文春风暖暖的,春雨细细的。
我们来读读春天的诗篇,听听春天的故事吧。
1古诗二首村居dǐnɡ[清]高鼎yīng草长莺飞二月天,fúdīliǔzuì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yuān忙趁东风放纸鸢。
12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yǒnɡtánɡhèzhānɡzhuānɡchuísītāocáijiǎn32找春天春天来了!春天来了!tuōǎo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导语】课件要以学⽣为⽬标,尽可能使学⽣可以⾼效率地接受,理解知识点,同时也能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
课件是新课的引⼦,是教学⼀篇新课⽂的开场⽩。
下⾯是整理分享的部编版⼩学⼆年级下册语⽂《雷⾬》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 ⼀、设计思想 雷⾬对于学⽣来说并不陌⽣,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图⽂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两⽅⾯的优势,从学⽣的⽣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图⽂对照⼊⼿,遵循学⽣的⼼理特征,引导学⽣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的内容。
恰当地利⽤电教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本课时紧扣语⽂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倡导⾃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激发学⽣观察⽣活的兴趣,热爱⾃然的热情。
⼆、教材分析 《雷⾬》是⼆年级下册的第16课。
课⽂⽤精练、⾃然简朴的语⾔,为我们描绘了雷⾬前、雷⾬中、雷⾬后不同的⾃然景象。
“新课标”指出:学⽣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的独特的感受。
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的⽅法,⽽本课语⾔精炼⽽⽣动,学⽣要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
三、学情分析 ⼆年级的学⽣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课时,学⽣已经能说⼀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活素材,⽣活中学⽣对雷⾬并不陌⽣,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教学⽬标 知识与能⼒: 会认4个⽣字,会写12个字。
默读课⽂,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通过声⾳表现雷⾬前后的不同景象。
有留⼼观察天⽓的兴趣,能写⽇记。
过程与⽅法: 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对雷⾬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学,互相交流让学⽣掌握⽣字;看图与课⽂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前、⾬中、⾬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象的重要性,并有观察的兴趣。